基督教與佛教的區別

2021-03-02 福音文摘



點擊上面藍字「福音文摘」免費關注

廣受主內弟兄姊妹推崇的微信公眾號:fuyinwenzhai 長按複製

《若你愛主,請將這文章傳下去!》 回覆:4
《獻給在生命低谷裡的人,激勵全球幾億人》 回覆:10
《【真實故事】好妻子與爛丈夫的故事!》 回覆:22
《婆媳關係好壞取決於老公--快轉給你老公看看》 回覆:26
《聖經裡最奇妙的十種溝通方法!》 回覆:28
《看點|在國內,也許就離婚了!》回覆:33

公告:請參與感恩留言的肢體加微信(17092775955)領禮品。

基督教:相信宇宙間有上帝,只此一位至大至高的主宰。

佛教:相信緣起論,故原始佛教不信有神,但後來卻相信三界中的無數鬼神。



基督教:相信上帝創造萬物。

佛教:相信諸法[現象]因緣生。但不能解釋第一因。



基督教:相信聖經真理,世人都有罪,由始祖亞當傳來。

佛 教:相信人有無明,故有老死等結果。但無明從何因緣生?



基督教:相信只有天堂與地獄。人的靈魂在這兩地,不會再有變動。

佛 教:相信六道輪迴,眾生[包括蟲蟻等]與鬼神還要變來變去,但由誰負責此變化?



基督教:相信上帝自有永有。

佛教:相信天道中的鬼神仍要墮落。



基督教:相信信徒肉身死後靈魂仍有知覺,過天上屬靈佳美生活。

佛教:相信涅盤是信徒最終理想之處,靜寂、無相、無覺、是空是無。



基督教:救主耶穌是道成肉身,由神成人,是大衛的後裔。

佛教:釋迦牟尼生為人,是印度[今尼泊爾]一小國的王子。



基督教:耶穌本身即是道。

佛教:釋迦本身不是道,只是求道者之一,是一名修道的苦行僧。



基督教:耶穌未婚,約三十歲左右出來傳道救人。

佛教:釋迦曾婚,約二十九歲時突然棄家出走,赴森林苦修。



基督教:聖經要人從心底悔改,接受耶穌十架救恩。

佛教:佛教要人抑制身心苦修以求解脫輪迴進入涅盤[空、無]。



基督教:耶穌曾以言教及神跡奇事救人。

佛教:釋迦無能力行神跡奇事,只以言教勸人努力自修。



基督教:耶穌被釘十架而死,但三天後復活升天,證明他是神。

佛教:釋迦老死,成為地上的教主。



基督教:聖經是在耶穌升天后即由弟子們寫成。

佛教:佛經在釋迦死後經四五百年口傳才正式成文。



基督教:聖經把神與人分別清楚,神是神,人是人;人悔改後能以純潔的心靈敬拜神,為神所喜悅。

佛教:佛教說眾生皆能成佛,但佛是「覺者」,即悟道者之意;佛性 (Buddhatva) 只是指人的心,所謂成佛不是具有神性。



基督教:聖經要人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上帝,因上帝是靈,人眼不能見,所以禁止人為他雕刻偶像。

佛教:佛教一面竭力否定有神、自稱無神論。但另一面卻又大拜各種佛、菩薩及鬼神 等偶像。



基督教:聖經體諒那些從未曾聽過耶穌之名的人,他們必不按律法滅亡;他們的是非之心同作見證[羅 2:12-15]。因此我們認為孔子孟子雖未曾信耶穌,但上帝會公平審判,我們不必為他們的靈魂擔憂。

佛教:佛教堅持必須信佛教才可能入涅盤,永遠超脫輪迴之苦。故孔子孟子即使在「天道」之中,等福報滿後仍會墮落到其它牲畜,地獄等處去。



基督教:聖經把人與牲畜分別清楚,人不會變牲畜,牲畜不會變人。人是根據上帝形像樣式而造的。因此人高過萬物,是世界的主人翁。

佛教:佛教把人與牲畜混為一體,院中豬狗可能是前生父母所變,家中親人又可能是前生動物或鬼魂變成,前來索債或還債。



基督教:人得救是本乎相信、接納耶穌的救恩,而非憑自己的修行。在上帝絕對的公義聖潔面前,任何人也不配自稱為義,惟有白白領受救恩。

佛教:佛教一面強調要自修悟道[自力解救],另一面卻又須大聲訟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希望死後往生西方淨土,這是「他力解救」。到底「自力」還是「他力 」? 「涅盤」[無]還是「淨土」[有]? 僧伽也意見分歧。

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繫我們刪除

福音文摘——一個公眾號,整個福音世界;以搜羅展示各類不同福音類文章為主,引導心靈世界的偉大變革。讓心棲息在文字間,讓生活充滿靈性,歡迎關注我們!如有感動支持我們,請長按下圖二維碼參與奉獻!


相關焦點

  • 基督教與佛教的本質區別
    本文不是學術論文,也非個人見證,我只是想從兩大宗教的教義和影響入手,就個人觀感,淺談兩者區別。不足之處,請方家多多指教。 佛教和基督教都是中國政府承認的五大宗教之一。兩個宗教都非本土宗教,佛教來自印度(準確地說是現在的尼泊爾),基督信仰來自中東。佛教大約在漢朝傳入中國,基督教在唐朝開始傳入中國。
  • 基督教與佛教的重大區別
    此又與基督教不同,基督教叫人頭一件想到罪的問題,倒並不一定要離苦,甚至要甘心樂意吃苦,背十字架,在家庭中在社會中,善待人、服侍人。基督教有上帝;佛教拜多神,或無神。一切宗教皆有信仰,就是最低級的宗教有時也十分虔誠;但重要的問題不是你有信仰,乃是你所信仰的是誰?因為你所敬拜的神不同,你的生命人格、思想、生活、受用也隨之而異。
  • 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區別詳解,受益匪淺!
    為要明白基督教的這一教義,需要將《聖經》中的三一真神與其他宗教所敬拜的神作一番比較、研究。有人將孔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回教(伊斯蘭教)稱為世界五大宗教。孔子雖是敬畏神的人,但他認為自己無力明白天道,故退而求其人道。孔孟之道主要是關於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貫大道,少有關於神的論述。
  • 【屬靈智慧】基督教與佛教的十七大區別,只需2分鐘就可知道!
    24-7萬國敬拜大衛豎琴恩膏專輯;2、美國IHOP24-7恩膏敬拜專輯;3、天門打開特會寶座前敬拜釋放;1、基督教:相信宇宙間有上帝,只此一位至大至高的主宰,其它皆是假神。但世人只可敬拜耶和華上帝,絕不可拜其它.因為耶和華是忌邪的神. 佛 教:相信緣起論,故原始佛教不相信有神(無神論),但後來卻相信三界中的無數鬼神。
  • 佛教和基督教的「救贖」:如何擺脫生活中的「苦難」或「罪過」?
    佛教講「苦」,基督教講「罪」,這是兩者最大和最明顯的區別了。無論是「苦」還是「罪」,都是世人所面對的最大困境,也是人類不自由的表現,只有徹底擺脫之,世人才能過上完美和真正幸福的生活,並最終獲得自由。這是佛教和基督教的共同看法,也是他們的共同立場。
  • 《娑婆訶》一部披著佛教外套的基督教電影
    首先,這部電影很明顯是以佛教為背景,但是!編劇連基本的佛教教義也沒有搞清楚,雖然是寫的以佛教為背景的邪教,但是電影當中的「正經僧人團體」說的那些話簡直讓人啼笑皆非。電影中反覆出現的「永生」話題和佛教最最最基本的「無常」教義相去甚遠,佛教講「無常」一切都是不可能永恆存在的,佛陀釋伽牟尼也在八十多歲圓寂了,既是是去了佛教的「天堂」極樂淨土,人的壽命雖然長,但也是有結束的一天。反而能夠「永生」是基督教的教義之一,基督教認為去了天堂的靈魂可以獲得永生。
  • 佛教的極樂世界和基督教的天堂有什麼不同?
    從大眾信仰的角度來看,佛教的極樂世界和基督教的天堂沒有什麼不同,都是人臨終的完美歸宿。極樂世界的教主是阿彌陀佛,天堂的教主是上帝。信仰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人臨終就可以蒙阿彌陀佛的接引去到極樂世界。人到了天堂,靈魂就和上帝的靈成為一體了,不需要再做什麼修行,但是人到了極樂世界卻不同,還要繼續修行成佛,因為在基督教的信仰裡,人的靈魂本來就是上帝的靈創造的,本來就是完美的,所以靈魂脫離了肉體欲望和罪惡之後,直接就是完美的了,回歸到天堂和上帝的靈成為一體,不存在繼續修行的問題。
  • 拯救斯裡蘭卡佛教的是,信仰基督教的美國上校,還設計了教旗101
    英語不錯,同時學習了很多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知識,他懂這兩個宗教的思想體系,當時差點羯那難陀就信了基督教了,但後來他又接觸了佛教的僧人和佛教的法義,最終還是選擇佛教作為自己的信仰。所以我們說到底信仰哪個宗教,不能光就你自己這一畝三分地來研究,而是要眼界放寬一點,博採眾長,兼收並蓄,這樣才不是井底之蛙,才有所甄別。
  • 為什麼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人數要遠遠多於信仰佛教的人數?
    眾所周知,目前世界上信徒人數最多的高級宗教是基督教,而不是佛教。據保守估計,目前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人數至少有20億,而佛教信眾遠遠低於這個數字。其中的原因為何?第一,基督教雖起源於東方的巴勒斯坦地區,但昌盛於歐美。
  • 佛教、基督教是如何發展而來的?
    01佛教、基督教的誕生回到這部著作中來,在這一章節,作者重點提到了佛教和基督教。佛教誕生於兩千五百多年前,雖然誕生於古印度,但是從地理位置上來講,佛教的誕生地位於今天的尼泊爾境內。公元1世紀前後,佛教的傳播沿著商人、僧侶、旅者的足跡,從印度北部迅速向周圍擴展。關於基督教,它是在公元1世紀發源於羅馬的巴勒斯坦省,也就是今天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
  • 羅馬帝國皈依基督教,和波斯帝國改宗伊斯蘭教有什麼區別?
    與波斯帝國原本並不信奉伊斯蘭教一樣,羅馬帝國最初也同樣不信基督教,羅馬人信仰的是多神教。羅馬人不僅不信基督教,還殺了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但羅馬帝國最終還是選擇了基督教作為國教,這一歷程從君士坦丁大帝開始發生改變。公元337年5月22日,君士坦丁大帝在臨終前受洗正式成為基督徒,這是一個標誌,標誌著羅馬皇帝對基督教的認可。
  • 佛教潤物細無聲潛入了中國,基督教闖入中國則忽軟忽硬,矛盾多多
    漢明帝夜夢金人使佛教開始傳入中國源自印度的佛教很早就在西域傳播,兩漢之際,又從西域傳入中原。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漢明帝劉莊在洛陽城雍門修建白馬寺,這是中國古代第一座官辦佛教寺院,由此開啟了佛法東來的大門。
  • 中國這一「教派」打敗道教,佛教和基督教,無形中影響著我們
    其中最熱門的幾個教派包括了佛教,基督教,道教等等。有很多中國人都是佛教信仰者,佛教在我國存在的歷史也比較悠久,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有大智慧的大師,如今也有不少僧人也非常厲害,他們不拘泥於世俗,能夠為人點破迷津,講大道理,也能夠為我們傳播佛經知識。
  • 中國這個「教派」,打敗佛教、道教、基督教,不知不覺影響著我們
    佛教、道教和基督教是現在世界上比較有名的三大教派,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信徒。其實在我國古代,文化思想百家爭鳴,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流派,像比較有名的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韓非子的法家思想等等,但是我國一直崇尚信仰自由,並不會強迫大家。
  • 為什麼中國北方農村的基督教如此流行?基督教是如何滲透進的?
    如果說和改革開放之後西方基督教的傳入有關,為何基督教最為興盛的,卻不是改革開放最早的廣東和福建?如果說和利用基督教起義的洪秀全有關,為何基督教最為興盛的,卻不是太平天國紮根的江浙地區?無論如何,都和華北地區基督教為何興盛無關。
  • 佛教的「禪壽、藏敬、淨吉、律祥」是什麼意思?
    藏敬,這裡的藏,是指的小乘,不是藏密,歷史上藏密是在商羯羅滅佛之後產生的,是印度教的一個分支,雖然他們敬的神鬼也拉上了菩薩和佛的稱號,但是其實不是佛教,與佛教有本質區別。藏密推崇雙修縱慾和法器巫物崇拜,與楞嚴經教義完全相反,不是同一宗教。藏教,是指的小乘。而這個小乘也不是南傳上座部。南傳上座部絕大部分人是否定大乘的,否定大乘的那部分人其實屬於基督教。
  • 苯教與佛教的本質區別?
    原始苯教和原始佛教的本質區別;苯(běn)教信仰萬物,佛教信仰佛陀。因生產實踐,藏區的原始人類逐漸意識到自然同人類生活的利害關係,並加以崇拜,這便逐漸產生了最原始的「自然宗教」,當時在西藏流行的都是這樣一種原始的自然宗教,叫做「原始苯教」。
  • 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比較(詳細版)
    為要明白基督教的這一教義,需要將《聖經》中的三一真神與其他宗教所敬拜的神作一番比較、研究。有人將孔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回教(伊斯蘭教)稱為世界五大宗教。孔子雖是敬畏神的人,但他認為自己無力明白天道,故退而求其人道。孔孟之道主要是關於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貫大道,少有關於神的論述。
  • 遊記丨香港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基督教元素融合於中國古典建築
    「道風山」指的是讓道風山成為突破宗教文化藩籬的修道場所,為培育和發展基督教本土化靈修、藝術和禮儀,致力建立文化和宗教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近期筆者和友人一同有幸訪問了道風山。道風山的特色之一在於將基督教元素融合於中國古典建築中,揉合了中西方文化。這個基督教建築群包括一所教堂,一個祈禱處,一所圖書館,一個專門製作和售賣基督教藝術品的藝術軒和退修營舍等組成。
  • 臺灣基督教的未來預測
    臺灣基督教有可能和臺灣的道教和佛教一樣,變成臺灣政黨政治的附庸,其實早就已經有這樣的趨勢了,不管是為蔡英文按手還是為郭臺銘按手,都是一種政治獻媚的表現,只是臺灣的基督教沒有完全變成選舉的工具,沒有公開說大家一定要投票給誰誰——這是臺灣的佛教和道教經常所做的。臺灣的佛教和道教還經常幫臺灣地區的政客進行各種各樣的未來預測。如果基督教步其後塵也不是什麼多意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