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黔西縣五裡鄉化布村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中,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發展高效種養殖業,並通過引導返鄉農民工創業帶動群眾就業,為助推群眾增收致富打下堅實基礎。
時下,正值高粱苗除草和進行第一次施肥的時節,在五裡鄉化布村蔡承宇家的高粱種植地裡,夫妻兩人正在除草和施肥,對剛施肥後的高粱苗周圍進行簡單的覆土處理。
五裡鄉化布村村民 蔡承宇說,去年我試種十多畝高粱,就是他們政府來定單的,賣了一萬多塊錢,覺得比較實惠,我又流轉幾畝(土地),加上去年的將近有20左右畝,現在這個高粱在土裡面看到長勢還是可以。
化布村第七村民小組村民蔡建,十幾年前就出門打工,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家裡兩個孩子患病,他在積攢了一些積蓄後,決定回家創辦養雞場。
五裡鄉化布村村民蔡建說,我一共有三個男孩,大的個生活不能自理,第二個一千多的近視,小的個還在讀書。然後我想到今年的這個疫情出不了門,想去想來我爭取了三千多隻雞喂,目前還比較成功,我認為還是靠自己的雙手努力來返鄉創業還是比較踏實的。
在五裡鄉化布村,像蔡承宇一樣在種植高粱得到實惠後持續發展高粱種植的村民有數十戶,像蔡建一樣發展養殖業的村民也有近十戶。隨著當地基礎設施和交通環境的改善,許多外出打工的村民有了回鄉創辦企業支持家鄉發展的念頭,正計劃生產礦泉水一次性瓶蓋和桶裝水桶的蔡承兵便是其中一位。
五裡鄉化布村返鄉創業村民 蔡承兵說,我在外打拼多年,然後吸收了很多創業經驗。現在我們家鄉路、水、電通了,交通水電通通都改善了,我想回來在自己的家鄉創業,也方便我自己,同時也為他人提供一些就業崗位。預計前期投資80萬和解決就業十人左右。
近年來,五裡鄉化布村村支兩委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脫貧攻堅工作中主動作為,積極開展入戶宣傳。如今的化布村,交通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村民安全飲用水已覆蓋全村,種植經果林1750畝,高粱1700畝。同時,村民的思想也得到了極大轉變,自覺主動發展種養殖業增加收入。
五裡鄉化布村第一書記周興文說:我來化布村駐村已經五年了,化布村在這幾年中,從水電路訊房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以前的不通路到現在每戶的連戶路院壩全部解決了,從沒有安全飲水到現在的每戶管網全覆蓋,這些都是很大的變化。通過這2年的努力群眾在發展動力上也有很大的改觀,從以前他們的等靠要變成現在他們自己想發展,內生動力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安興林 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