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身患癌症的著名藝術家、有著「行為藝術之父」之稱的烏雷(Ulay)在睡夢中離世,工作人員通過他自己的 Facebook 帳號宣布了這個消息,世界藝術圈都為之震動。
1943年,當德國索林根小鎮正遭遇空襲時,本名弗蘭克·烏韋·萊西彭(Frank Uwe Laysiepen)的烏雷出生於防空洞內。戰爭奪走了他父親的性命也逼瘋了他的母親,小烏雷從15歲開始就開始獨立生活。這也造成他孤僻憂鬱的性格,影響了他此後的創作生涯。
25歲時,烏雷決定搬到阿姆斯特丹從事攝影工作,並有機會被寶麗來公司聘為顧問。他得以遊歷歐洲,用免費的相機和底片記錄生活和一些被社會拋棄的邊緣人物,比如流浪漢和癮君子。他還首創了「表演攝影」這一藝術形式,通常他都會身著女裝,濃妝豔抹在相機前表演並記錄下來。
▲ 烏雷(Ulay),《S'he》, 1973-74
當1974年這些極具實驗性的寶麗來照片在名為《Renais Sense》(重生)的展覽上展出時,整個藝術節都為之震驚。在這些照片中,烏雷將自己的身體一分為二,一半是男性一半是女性。這在拍攝方式和主題上都是嶄新的嘗試,創造性地展開了對於性別問題的思考。▲ 烏雷(Ulay),《S'he》, 1973-741975年12月,烏雷在德國重要藝術雜誌《藝術論壇》上用一整頁廣告來宣布他將如何從柏林的新國家畫廊偷一幅畫——一場名為《挑釁,對藝術作品的非法接觸》(Irritation. There is a Criminal Touch to Art,1976)的行為藝術。1976年,烏雷成功從畫廊中偷走了卡爾·施皮茨韋格的作品《可憐的詩人》(1839),躲避警察的追擊將畫掛在一個貧困的土耳其家庭中,最終被抓並接受懲罰。
▲ 烏雷,《挑釁,對藝術作品的非法接觸》,1976年輕的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正是這場行為藝術的影像記錄者之一,她和烏雷就此相識。兩人一樣熱愛藝術,一樣才華橫溢,而且都是11月30日出生的,他們就像磁鐵的兩端被彼此深深吸引,儘管阿布拉莫維奇曾經說過
「藝術家不應該愛上另一個藝術家」。
從此,烏雷與阿布拉莫維奇是親密無間的愛人,也是不斷激發彼此的靈感的藝術合作者,兩人共同創造了一系列探討性別意義和時空觀念的行為藝術作品,開啟了屬於他們共有的創作巔峰。1976年的作品《空間中的關係》(Relation in Space)讓這對藝術家情侶名聲大噪。兩人全身裸體,從相距20米的地方起步,朝對方小跑,簡單擦過,重新回到原地,一次次更加激烈地衝擊碰撞,半小時後,阿布拉莫維奇被撞倒在地。他們用自己的身體,通過行為藝術把男女間情感的跌宕起伏以及他們性別的差異性表現得淋漓盡致。為了碰撞時產生更好的效果,肉體相撞時的聲音通過揚聲器放送。
▲ 烏雷/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空間中的關係》, 1976他們分別在貝爾傑拉德(1977年)和阿姆斯特丹(1978年)表演過作品《呼吸》(Breathing In, Breathing Out)。兩人將嘴巴對在一起,互相吸入對方呼出的氣體。觀眾可以通過他們胸前的麥克風聽到他們因為缺氧而逐漸痛苦的呼吸聲。第一次表演開始19分15秒後,他們的肺裡充滿了二氧化碳,都倒在地板上昏迷不醒。
▲ 烏雷/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呼吸》, 1977追逐自由的他們不安於城市空間,決定離開公寓,搬進一輛雪鐵龍篷車,開始週遊歐洲,過藝術家式的流浪生活。在計劃購買篷車時,兩人還起草了一個被稱為「藝術核心」的宣言:
也就是在同一年,兩人在都柏林的一場藝術展覽中表演了《潛能》(Rest Energy,1980)。烏雷與阿布拉莫維奇各拿弓箭一端,身體向後傾斜拉動弓箭,毒箭直指阿布拉莫維奇心臟,稍有不慎就會射穿她的身體。現場擴音器傳出他們心臟急劇加速的跳動聲。
我愛你,給你絕對信任的同時,也賦予你傷害我的權力。這對情侶,以此展現對彼此的絕對信任,向世人宣告愛情的力量。
▲ 烏雷/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潛能》, 1980時間來到1983年,烏雷和阿布拉莫維奇開始有了徒步長城的念頭。最初的設想是兩人分別從長城的兩端出發,一個向東,一個向西徒步向對方走去,並在中點相遇時舉行婚禮。由於種種原因,這個名為《情人·長城》項目在五年後才正式啟動。可惜在這五年中,兩人的感情早已發生了變化,烏雷帶給她的痛苦讓阿布拉莫維奇決定分手。地點就選在過去約定好結婚的地方——長城。
1988年3月30日,早晨10點47分,阿布拉莫維奇從長城山海關出發向西徒步,烏雷則登上了嘉峪關開始向東行走。歷時90天,他們在二郎山會合。
一人身穿紅色,一人身穿藍色,在野長城上擁抱彼此,為兩人的感情生活及藝術合作畫下了句號。
這場跨越4000公裡的徒步是對十二年感情的鄭重告別。阿布拉莫維奇在長城上留下了眼淚,烏雷安慰她,「別哭,我們實現了那麼多。」分手後的阿布拉莫維奇曾在名為《自傳》的表演中,用行為藝術再一次和烏雷告別。她站在舞臺上,用深沉傷感的嗓音說道:
「再見,孤獨、不幸、眼淚,再見,烏雷。」從此阿布拉莫維奇開始進行個人創作,迎來事業第二階段的輝煌。而烏雷則從公眾視野中徹底消失,昔日眷侶從此分道揚鑣。
這一再見就是22年,直到2010年。那年,阿布拉莫維奇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 進行了一場名為「藝術家在現場」(The Artist is Present)的展覽。她在博物館中靜坐700多個小時,與1500個陌生人對視,穿的也是一襲紅衣。無論對視者如何喜怒哀樂,阿布拉莫維奇都如同一尊雕塑般平靜。
烏雷的突然出現,打破了原本的平靜。當他們眼神相觸,阿布拉莫維奇先是露出了驚喜的笑容。
烏雷微笑,眼中有淚光閃爍。再轉眼,阿布拉莫維奇已是淚流滿面。
沒有人知道在這短短的幾分鐘時間裡他們經歷了怎樣的心情起伏,回憶的是甜蜜的瞬間還是苦澀的背叛,還是如老友相見般的釋懷。當與曾經生命中的摯愛再次重逢,現實如拜倫詩中所說,唯有沉默與眼淚。阿布拉莫維奇忍不住打破表演規則,伸出雙手,與烏雷相視而笑,將過去的不甘與怨懟都一筆勾銷。當烏雷離去,阿布拉莫維奇以雙手捂面,慢慢拭去了臉上淚水。▲ 流行歌曲《Ulay, Oh》以兩人的故事為靈感創作,MV 正是他們的重逢畫面
故事到這裡,浪漫的剛剛好,然而現實畢竟和故事不同。後來雙方因為署名和版稅而對簿公堂,又和解,劇情展開堪稱狗血,但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烏雷的死為這對行為藝術之父和行為藝術之母的多年糾結畫上了真正的句號。阿布拉莫維奇也第一時間在社交網絡上表達了哀思,看起來就像是在悼念一個老友,一個搭檔。
烏雷和阿布拉莫維奇的愛是真的,恨也是真的。他們留下的無數作品,既是愛情的紀念品,也是愛情的遺物,除了在各大藝術展覽展出,每一件都夠格收藏進失戀博物館。
這座位於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的失戀博物館(Museum of Broken Relationships)誕生於2006年,曾被授予世界級別最高的博物館大獎——「歐洲最有創意博物館獎」,是世界上第一家收集分手情侶「愛情遺物」的博物館。跟烏雷和阿布拉莫維奇一樣,博物館的創始人 Drazen Grubisic 和 Olinka Vistica 也是一對藝術家。他們在分手時討論如何處理共同擁有的物品,因此催生了辦博物館的念頭。現在這裡收藏了上千件承載著不同破碎記憶的戀愛遺物,每一件背後都是有個關於背叛、謊言、暴力、錯過的故事。瀏覽每一件展品,就像是閱讀一本生動精彩的立體小說。
來自斯洛維尼亞的失戀者捐出了花園裡的矮人雕塑。「離婚那天,他走向一輛新車,態度傲慢、冷酷無情。就在他關上花園門的時候,我把門邊上的矮人雕塑扔向了他的新車,雕塑砸在車窗上,掉在瀝青路上面上。矮人劃出的拋物線,為我們愛情的終結畫上了句號。」
這把斧頭則來自柏林:「我的女友出軌了,於是我每天用斧子劈毀她的一件家具,但越劈,我的沮喪就越少,我覺得自己在慢慢恢復。」
儘管每一件展品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博物館官方對失戀的態度倒是蠻豁達和釋然的。博物館門口的黑板上就寫著這樣一句話:「We have beer as cold as your ex's heart. (我們的啤酒和你前任的心一樣涼)」。紀念品商店裡暢銷的紀念品是寫著「翻開新一頁」的書籤。這種豁達的態度倒是跟克羅埃西亞這個國家給人的感覺相符,印象中的地中海岸的中歐人就是這樣,有「拿著啤酒曬太陽,其他一切與我無關」的悠然灑脫。在《權力的遊戲》之後,這個小國更是一躍成為旅遊熱門目的地。
杜布羅夫尼克
《權力的遊戲》君臨城
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位於克羅埃西亞東南港口,是亞得裡亞海濱最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建於公元七世紀,在中世紀是杜布羅夫尼克城市共和國中心。杜布羅夫尼克擁有有全世界保存最完好的古城牆, 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世界遺產名錄。當然,真正讓這個小城名聲大噪的就是 HBO 的熱播劇《權力的遊戲》。
《權力的遊戲》監製大衛·貝尼奧夫(David Benioff)在接受採訪時曾說:「當我們來到杜布羅夫尼克,開始在古城牆上漫步時,我們發現與書中描寫的簡直一模一樣,這就是我們尋找的君臨城!」
▲ 劇集中的君臨城
登上古城的城牆在劇集中曾多次出現,瑟曦也在這裡散步,遊客只需支付一筆很小的費用,就可以擁有太后同款景致。陽光下的亞得裡亞海熠熠生光。
羅維裡耶納克城堡(Fort Lovrijenac)被稱為杜布羅夫尼克的直布羅陀,在劇中以紅堡(Red Keep)出現。紅堡的外觀主要由計算機合成,內部場景都是在這座城堡裡拍攝的。城堡全景部分則出現在劇中部分黑水河的鏡頭中。
杜布羅夫尼克的老城裡,許多小道和石屋縱橫交錯,如迷宮一般。《權力的遊戲》許多市集和金袍子場景都在這裡拍攝。劇集中有經典的一幕瑟曦遊街的場景就是在聖多米尼卡街(St Dominika Street)拍攝的。在這一幕中太后瑟曦被剝去衣服,全裸遊街。這是故事情節發展的關鍵一環,「被剝去的不是衣服,是權力的偽裝」。
雖然克羅埃西亞幾經戰火,但杜布羅夫尼克得益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庇護,受到了良好的修繕,雖然靠近城門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炮彈遺留的痕跡,不過「修舊如舊」的方針,現在看來仍是一座規模宏大且保存完好的羅馬式古城。
普利特維採湖群國家公園
堪比九寨溝的美景
普利特維採湖群國家公園(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又稱十六湖公園,是而無論是景色還是地質成因,普利特維採湖群都和我國的九寨溝極為相似,因此在中國,它通常都被稱為"歐洲九寨溝"。1997年,普利特維採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數千年來流經石灰石和白堊上的水,逐漸沉積為石灰華屏障,構成一道道天然堤壩,這些堤壩又形成了一個個美麗的湖泊、洞穴和瀑布。
園內春夏綠作一片,秋季為漫山遍野的紅黃,冬季則有白雪冰凌的美景,無論在哪個季節到訪,你都會折服於其無窮的魅力。
扎達爾
在日落時聽聽海風琴
扎達爾(Zadar)是克羅埃西亞最低調的城市之一,它位於一個拇指形的半島上,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澱。羅馬遺蹟與城裡的街道相映成趣,博物館和教堂隨處可見。
拿下金球獎的「魔迪」莫德裡奇,童年時代就是在扎達爾的難民營踢球的。這裡不僅誕生了世界球星,還有最好聽的日落海風琴。扎達爾漫長的海岸線是享受盛夏陽光大海的絕妙去處,沒有如織的遊人,唯有輕輕海浪和微熱的海風。海岸被建成了風琴的形式,當海水漲到合適的水位時,海風吹過,形成了海風和建築的合奏曲,這就是克羅埃西亞海岸獨一無二的海風琴。夢幻的晚霞,時時變換的夕陽之光,可以極致滿足你的視覺。時而空靈悽婉如歌,時而低沉似情人喃喃,又可以極度滿足你的聽覺。落日中的扎達爾透著無限美好,坐在海邊石階上聽著聲聲空靈的海風琴之音,看著浸浴愛河的情侶相互依偎,周身充斥安寧。街頭的畫家,白色的石階,中世紀的教堂,親吻的情人,靜悄悄。
赫瓦爾島
地中海的陽光
赫瓦爾島(Hvar Island),是克羅埃西亞眾多島嶼中最為陽光明媚、蒼翠蔥鬱的一個。它全年享有2724小時的燦爛陽光!島上完好地保留著十三世紀時光僻靜的樣子,沿街各式各樣的咖啡館,熱鬧非凡。當地人喜歡談論橄欖和海風,薰衣草的香味瀰漫在空氣中。
白天陽光充沛,到了晚間,在夜色的掩護下,赫瓦爾島的派對從來都是整晚的。一杯冰鎮格爾克之後,狂歡派對就開始了。遊艇上載著比基尼美女,出港回港一晚不停歇,交杯換盞混著柔軟的爵士樂小調,是歐美明星的私島之選,也是你慵懶海島之旅的最完美去處。
相關推薦
紹興蘭亭安麓6折
尼依格羅三城限時5折
鄢陵建業花滿地溫泉酒店5折
- 預訂請詢 -
贊那度「春悅·煥新」獨家鉅惠5折起
點擊上方圖片,直達活動主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