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峽尊者說:眾中觀自語,獨處觀自心

2020-12-22 瀋陽北塔

節選自帕繃喀大師《掌中解脫》

我們應該遵循阿底峽尊者的話:眾中觀自語,獨處觀自心。[1]

我們平常總是不依正念做事,而在散亂中造下罪業。在那個時候,就連自己的行為是否構成罪業也意識不到。我們在行走、坐下、談話當中,常不經意地殺死蝨子等蟲類。如果當下能以正念提醒自己「不要這樣做,這是罪業」,就不會魯莽行事了。

同樣的,當與許多人一起談論事情時,我們應該用部分的心思來觀察自己講的話,想一想「現在我準備說些什麼」。如果粗惡語、綺語等快要說出口時,應立即管住自己的舌頭。一人獨處時,我們應當觀察自己的心,想一想「我現在心裡在想些什麼。」由於我們經常忘記護心而不能及時加以注意,所以,更應該保持正念、正知,隨時提醒自己必須不忘護心。過去格西喀惹巴[2]像做記錄一樣,在牆內四周寫上「心勿散亂」的標語,而我們之中大多數人卻喜歡記著:「某人欠我一兩銀子未還,應索回。」這類的事來提醒自己,這種做法實在無意義可言。

[1] 引自《菩薩寶鬘頌》。

[2] 法名為旺曲洛卓(自在慧,十一世紀晚期),系貢巴瓦弟子,與博多瓦同時代。

相關焦點

  • 阿底峽尊者重要的竅訣說三遍
    下面講一段阿底峽尊者的故事,以說明上師的教言與攝受尤為重要:  從前,阿底峽尊者在印度時,度母授記說:「希望你儘快前往雪域,那裡有與你前世有緣、三怙主[6]化身的三位弟子正等著你,如果攝受他們,將有利於弘揚佛法。」而這三怙主的化身,就是庫鄂仲三人,即庫·尊珠雍中、鄂·勒巴協繞、仲敦巴·傑瓦窮乃。
  • 阿底峽尊者的開悟
    他應一位住在西藏西部地區受監禁的國王邀請到西藏;這位國王被囚禁時決定放棄自己的生命而將贖金用來迎請阿底峽,將佛法帶給他的子民。阿底峽將生命最後的12 年留在西藏,教學並建立了噶當派的傳承。阿底峽的大乘名著《菩提道炬論》,以及他關於「修心七要」的教法,都在闡揚如何培養及訓練菩提心,也就是如何發展利他的情操而達證悟。
  • 阿底峽尊者曾親見泥菩薩像在對話
    阿底峽師徒三尊 阿底峽大師(982—1054)原為孟加拉太子,後出家,先後隨一百多位當時的大師修學,甚至遠渡重洋到印尼蘇門答臘求法,成為印度當時最高長老之一。阿底峽大師與仲敦巴、雷貝喜饒師徒三人的組合,常見於西藏寺院的壁畫中,阿底峽 居中央位置,身穿袈裟,頭戴紅色智者冠,雙手當胸結說法印;其下方右邊是作居士裝束 的仲敦巴,左邊是穿袈裟的雷貝喜饒。
  • 阿底峽尊者傳(一)
    俱舍云:「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受持講說修行,亦依有傳承者為言,若不爾者,則邪正爁矣。西藏佛法,大宏於持松德尊王朝,三傳至朗達瑪王朝,大滅佛法,未久朗達瑪遭變,佛法重興。然當一切時憶度邪徒,隨自聰辯,不依師承,濫傳教法,數百年中,真偽莫辨(至今尚存餘習)。俟有王名哦日(原地名)出家號曰智光,智遊綸言,聖意莫決,參訪諸師,疑情尤甚。
  • 阿底峽尊者感到手痛,就把手放在弟子懷裡.還說了這樣一句話......
    12月2日,農曆十月十八,是阿底峽尊者的圓寂紀念日。阿底峽尊者說過:最佳的善知識,是令你看到自己隱秘缺失的人。         阿底峽尊者還說:一切安樂源自上師的加持,所以應報答上師恩德。《阿底峽尊者傳》:早上造罪上午懺,下午造罪晚上懺,與罪不同住過夜。.你對阿底峽尊者殊勝教言還記得哪些?一次阿底峽尊者感到手痛,就把手放在弟子仲敦巴的懷裡說:「請給我加持一下,因為你有一顆善良的心。」
  • 海濤法師開示|《度母祈請文》阿底峽尊者親撰
    【度母祈請文——這個祈請文很短,你只要很虔誠的祈請,經常念,很多事情會迎刃而解】《 度母祈請文 》/阿底峽尊者造嗡頂禮解脫八難護佑母頂禮吉祥圓滿燦耀母頂禮三惡道門斷除母海濤法師開示:阿底峽尊者為了要從印度到印尼親近金洲法護大師,學發菩提心,帶了將近兩百個人坐了十三個月的船,這個過程很苦的,有野獸、有野人,有種種天氣變化,有毒蛇,那時候還有鱷魚,種種的災難。
  • 藏傳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傳奇的一生
    阿底峽(Aa ti sha,公元982-1054),印度孟加拉佛教高僧、佛學家,藏傳佛教噶當派祖師。原名「月藏」(zla ba snying po),法名「吉祥燃燈智」(dpalmar me mdzad ye shes),全名阿底峽·吉祥燃燈智。
  • 度母小知識「度母知名狂粉: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
    十一世紀生於現代孟加拉地區的阿底峽大師,無疑是受度母照顧最重要的大師了!他不但親見度母,更與之常伴不離;其人生中許多重要決定,都是在親自詢問度母意見後才篤定。1) 舍俗出家阿底峽尊者本是一位王子,年少時,度母在他夢中示現,勸他不要被世俗的誘惑牽絆,解救眾生脫離輪迴才是他的使命。於是他放棄王位,出家為僧。
  • 龍樹、阿底峽等4位大師告訴你,綠度母(聖多羅)有多殊勝?
    那爛陀 Nalanda二、月官生於六世紀的月官阿闍梨來自印度東方,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在梵語複雜的辭藻學和文學中頗有心得要注意的是,在這個時代聖多羅也已經被稱為綠多羅,在吉祥比丘尼的著作中提到:「補陀洛伽勝境中,綠色當字所出生」四、阿底峽十一世紀生於現代孟加拉地區的阿底峽大師,無疑是綠多羅法門最重要的大師了!
  • 藏傳佛教三傑,蓮花生、阿底峽和宗喀巴
    其中藏語系佛教在本土化過程中歷經了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一位代表性的關鍵人物,分別是蓮花生、阿底峽和宗喀巴,蓮花生和寂護等人在與苯教的鬥爭中提倡顯密雙運,奠定了吐蕃佛教的思想基礎,規定了藏傳佛教未來發展的基本方向;阿底峽針對顯與密或止和觀,提出了修道的次第;宗喀巴集前人學說與各宗派觀點之大成,結束了幾百年以來的學術爭論,解決了止與觀,或觀與行之間的矛盾,建立了藏傳佛教的思想理論體系。
  • 修心八頌~朗日塘巴尊者
    願我恆常觀自心,煩惱妄念初生時,    毀壞自己他眾故,立即強行而斷除。    願我目睹惡劣眾,造罪遭受劇苦時,    猶如值遇珍寶藏,以難得心愛惜之。    願我於諸以嫉妒,非理誹謗本人者,    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
  • 米拉日巴尊者:有人扔來爛泥巴,就用它種些金蓮花!
    當岡波巴離開時,米勒日巴尊者送了三個山頭,上師知道這一生再也看不到心子了。最後含著熱淚說:「離別時,我有個最為殊勝的密訣傳授給你。」於是將裙子拉起,給岡波巴看長了厚繭的臀部。「我的心子,這就是我最後的法教!」他大聲叫著:「認真去做吧!」
  • 有人扔來爛泥巴,就用它種些金蓮花【米拉日巴尊者】
    當岡波巴離開時,米勒日巴尊者送了三個山頭,上師知道這一生再也看不到心子了。最後含著熱淚說:「離別時,我有個最為殊勝的密訣傳授給你。」於是將裙子拉起,給岡波巴看長了厚繭的臀部。「我的心子,這就是我最後的法教!」他大聲叫著:「認真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