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阿底峽等4位大師告訴你,綠度母(聖多羅)有多殊勝?

2020-12-19 重樓逾陀

為什麼是聖多羅?四位大師告訴你!

佛法中有許多的女性菩薩,統稱為多羅(度母),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無疑是綠多羅(綠度母),而這與幾位重要人物有密切的關聯。

一、龍樹

生於公元二世紀的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法重要無比的大師,他寫下的《中論》與《大智度論》兩本著作,分別證明了大乘佛法與原始佛法的關係,以及大乘佛法有別於小乘佛法的理論特色,奠定了重要基礎。他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寫有許多《讚頌》,這在古印度是一個大學者的重要身分象徵。

難能可貴的,龍樹不但是學者,同時也對管理團體有強大的組織能力,根據藏傳大師多羅那他所寫的的史料記載,龍樹不但建立了非常多大乘寺院,還為這些寺院都打好了經濟基礎與來源,讓僧侶們能夠安心修行。

在不少史料中,都主張龍樹秘密以綠多羅作為他的護法、曾親見綠多羅,並透過綠多羅的幫助,他才得以完成這些偉大的事業。現在在藏傳佛法中,仍有不少的綠多羅法都是傳承自龍樹本人,包括不分教派的《多羅回遮法》、以及噶舉派的《多羅五尊法》。

要注意的是,這個時代還並不稱之為綠多羅,大多稱之為聖多羅(Arya Tarema)。

由於龍樹菩薩的影響,中印度摩揭陀地區的聖多羅信仰變得極為盛行,在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正覺塔上,就刻有一尊聖多羅的浮雕。後來名聞遐邇的佛教大學之首──那爛陀寺,也極為流行聖度母法門。

那爛陀 Nalanda

二、月官

生於六世紀的月官阿闍梨來自印度東方,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在梵語複雜的辭藻學和文學中頗有心得;他所著作的《一百五十贊佛頌》,是當時印度僧侶人人能朗朗上口的千古之作。

他也以聖多羅作為主要的本尊,並也曾會面聖多羅,根據多羅那他的史料記載,他曾經觸怒國王,被關在箱子投入水中,卻得到聖多羅的護佑,安然無恙。

在月官大師的時代,就已經流行聖多羅與觀音菩薩一同修持的方式。

三、吉祥比丘尼

公元九世紀左右,生為西北印度烏萇國公主的吉祥比丘尼(dge slong ma dpal mo),也是一位重要的綠多羅修行者。吉祥比丘尼以修持觀音法門聞名於世,特別是其所實踐、傳承的觀音齋戒法(紐涅),更是現代許多普羅大眾學校藏傳佛法時,特別喜愛參與的法門之一。

但鮮少人知道,吉祥比丘尼也是位重要的綠多羅法門行者,其不但曾經親見綠多羅,更寫下了重要的綠多羅供養文。現在公認的《多羅念誦法》中,唯一一段不是經典上的內容,就是吉祥比丘尼的大作。

要注意的是,在這個時代聖多羅也已經被稱為綠多羅,在吉祥比丘尼的著作中提到:「補陀洛伽勝境中,綠色當字所出生」

四、阿底峽

十一世紀生於現代孟加拉地區的阿底峽大師,無疑是綠多羅法門最重要的大師了!他不但親見綠多羅,更與之常伴不離;其人生中許多重要決定,包括赴藏弘法,都是在親自詢問綠多羅意見後才篤定。

阿底峽大師有四尊重要的多羅塑像,現存於藏地數間寺院中,包括聶塘多羅殿、薩迦寺等等。綠多羅也曾經向阿底峽尊者,宣說了一段非常簡短的多羅祈請文與多羅讚嘆文,由於這是多羅親口宣說的,所以有極為強大的加持力。

這四位大師都是印度人,也都曾經受到聖多羅的幫助,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是顯教大師。可以說,聖多羅是一位與顯教大師們最友善的密法本尊了。

相關焦點

  • 阿底峽尊者的開悟
    今天,在許多藏傳佛教的傳承法系中,阿底峽精湛的教學與實修法的傳授,仍廣泛地被應用於教學與修行上。持皈依誓言的意義,是進入學佛之門。阿底峽是東孟加拉國的王子,生於公元980年。小時候阿底峽做了一個夢,綠度母出現在夢裡,勸誡他不要被世俗有刺的誘惑牽絆,並告訴他在過去的552生裡他已經是一位具足戒的僧人、博學的班智達。解救眾生脫離輪迴苦海是他的使命,不可以半途而廢。
  • 阿底峽尊者曾親見泥菩薩像在對話
    阿底峽師徒三尊 阿底峽大師(982—1054)原為孟加拉太子,後出家,先後隨一百多位當時的大師修學,甚至遠渡重洋到印尼蘇門答臘求法,成為印度當時最高長老之一。阿底峽大師與仲敦巴、雷貝喜饒師徒三人的組合,常見於西藏寺院的壁畫中,阿底峽 居中央位置,身穿袈裟,頭戴紅色智者冠,雙手當胸結說法印;其下方右邊是作居士裝束 的仲敦巴,左邊是穿袈裟的雷貝喜饒。
  • 藏傳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傳奇的一生
    大約在1013年,阿底峽率領125名弟子乘船遠洋到金洲(今蘇門答臘)求法取經,航行13個月抵達目的地,參拜依止金洲(法稱)大師學法。金洲大師,學識淵博,名馳遠近,阿底峽對他極為崇敬,尊者與大師共同起居,學法達12年之久,主要修學彌勒至無著傳承之《現觀莊嚴論》教授、文殊至寂天傳承之《入菩薩行論》等經論,尤其獲得了圓滿無缺的菩提心教授。
  • 度母小知識「度母知名狂粉: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
    十一世紀生於現代孟加拉地區的阿底峽大師,無疑是受度母照顧最重要的大師了!他不但親見度母,更與之常伴不離;其人生中許多重要決定,都是在親自詢問度母意見後才篤定。1) 舍俗出家阿底峽尊者本是一位王子,年少時,度母在他夢中示現,勸他不要被世俗的誘惑牽絆,解救眾生脫離輪迴才是他的使命。於是他放棄王位,出家為僧。
  • 阿底峽尊者重要的竅訣說三遍
    下面講一段阿底峽尊者的故事,以說明上師的教言與攝受尤為重要:  從前,阿底峽尊者在印度時,度母授記說:「希望你儘快前往雪域,那裡有與你前世有緣、三怙主[6]化身的三位弟子正等著你,如果攝受他們,將有利於弘揚佛法。」而這三怙主的化身,就是庫鄂仲三人,即庫·尊珠雍中、鄂·勒巴協繞、仲敦巴·傑瓦窮乃。
  • 阿底峽尊者感到手痛,就把手放在弟子懷裡.還說了這樣一句話......
    12月2日,農曆十月十八,是阿底峽尊者的圓寂紀念日。阿底峽尊者說過:最佳的善知識,是令你看到自己隱秘缺失的人。         阿底峽尊者還說:一切安樂源自上師的加持,所以應報答上師恩德。《阿底峽尊者傳》:早上造罪上午懺,下午造罪晚上懺,與罪不同住過夜。.你對阿底峽尊者殊勝教言還記得哪些?一次阿底峽尊者感到手痛,就把手放在弟子仲敦巴的懷裡說:「請給我加持一下,因為你有一顆善良的心。」
  • 藏傳佛教三傑,蓮花生、阿底峽和宗喀巴
    其中藏語系佛教在本土化過程中歷經了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一位代表性的關鍵人物,分別是蓮花生、阿底峽和宗喀巴,蓮花生和寂護等人在與苯教的鬥爭中提倡顯密雙運,奠定了吐蕃佛教的思想基礎,規定了藏傳佛教未來發展的基本方向;阿底峽針對顯與密或止和觀,提出了修道的次第;宗喀巴集前人學說與各宗派觀點之大成,結束了幾百年以來的學術爭論,解決了止與觀,或觀與行之間的矛盾,建立了藏傳佛教的思想理論體系。
  • 海濤法師開示|《度母祈請文》阿底峽尊者親撰
    海濤法師開示:阿底峽尊者為了要從印度到印尼親近金洲法護大師,學發菩提心,帶了將近兩百個人坐了十三個月的船,這個過程很苦的,有野獸、有野人,有種種天氣變化,有毒蛇,那時候還有鱷魚,種種的災難。有一次阿底峽尊者碰到大風暴,船快翻了,那個時候他就念出了這六句祈請文,念完的時候,不動明王突然顯現,他在船桅上把船壓穩,二十一度母,觀音菩薩示現的,也化現在周圍把船圍繞起來,因此令祖師跟這些弟子安然過了一劫,而能夠到印尼爪哇島親近金洲大師,學了菩提心的教法。
  • 阿底峽尊者傳(一)
    俟有王名哦日(原地名)出家號曰智光,智遊綸言,聖意莫決,參訪諸師,疑情尤甚。遂集智童,遣送天竺,遍學顯密諸宗,訪迎宏法彥德,凡經兩代(智光後有菩提光續之,下文廣述)殷勤訪學,始阿底峽尊者至藏,破邪顯正,重樹法幢。是為西藏佛法中興之時代也(阿底峽尊者所傳者,曰迦當派,宗喀巴大師,大宏此派之宗義,即今之所謂黃教派其實亦名修行派,又稱新迦當派。又依俱善寺為名,稱俱善派等)。
  • 那些實修綠度母的成就者和聖多羅菩薩事業咒
    阿闍梨心想把自己出賣,以利益這個婆羅門,因此說:「你不要苦惱,我當取資財來。」在城中說,「有誰買人。」國玉就購買了,代價是與阿闍梨體重相等的黃金。阿圖梨把金子給予婆羅門,他高興地走了。之後,阿闍梨來到國王的監獄。那裡的人們說:「假若你不來,我們還可獲釋。現在將立即被焚燒。」很是苦痛。
  • 阿底峽尊者說:眾中觀自語,獨處觀自心
    節選自帕繃喀大師《掌中解脫》我們應該遵循阿底峽尊者的話:眾中觀自語,獨處觀自心。[1]我們平常總是不依正念做事,而在散亂中造下罪業。
  • 「度母」都有哪些形象?
    二、顏色聖多羅又常被稱為綠多羅(綠度母),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其身體是綠色的;然而,聖多羅不是一開始就以綠色的形象示人的喔!當今世界各地的綠度母造像中,常可見大量材質的綠度母像,包括金、銅、石、木等許多材質,但都並不特別將度母的顏色進行繪製,主要原因來自大乘經典上記載,諸佛的身體統一都是金色,而走在菩提道上,終將成佛的聖者菩薩們也是如此。
  • 【殊勝日】2021金牛年公曆/藏曆/農曆對照
    10月21日 十六 十六  10月22日 十七 十七10月23日 十八 十八 霜降 阿底峽尊者圓寂紀念日,觀世音菩薩節日阿底峽尊者圓寂紀念日。宗喀巴大師圓寂紀念日,作何善惡成十萬倍。(根本上師殊勝法王白瑪才旺仁波切與龍稱法王)1968年,法王出生於西康扎溪卡阿日扎一座名為白石山的深山中,自幼跟隨殊勝法王白瑪才旺仁波切出家,並求教於多位善知識,如頂果欽哲仁波切、阿日貢拉白瑪及阿宗珠巴等仁波切學習經藏
  • 密宗大成就者奇傳(箭矢大師薩繞哈&龍宮取經的龍樹菩薩)
    我們的殊勝上師桑吉瑞比袞(佛密怙主),一剎那能契入三世諸佛的密意,如海般的妙音。這些事業者受持的教法量無法用比喻衡量。他的根本上師,大成就者希瓦尊者(寂密)具有七種受教傳承的加持,上師的所有教言,他全部得受過。 第一位受教傳承上師所受的是大手印的教言。他的名字叫薩繞哈大師。
  • 龍樹菩薩:什麼是「阿惟越致」?如何斷「變易生死」念佛往生
    行菩薩道,達至「阿惟越致」,有難亦有易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云: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者。什麼是「阿惟越致」?意即「不退轉」。
  • 聖多羅菩薩一百八名陀羅尼經
    《度母殊勝之陀羅尼一百八名號,亦即聖多羅菩薩一百八名陀羅尼經》    頂禮大天女度母普尊勝摩尼相各種水晶、天衣、清淨下裙為世間大界華蓋者。說為觀音之部屬,大士本性聞名光,廣眼您為有情眾,利益安樂而出生,而後自在等等眾尊,天與修羅一切眾,持明之主人,與如是持明咒等眾,袒露一肩之七衣,殊勝圍繞已,繼而膝蓋跪於地之上,宣說如下之言語:「於此光熾度母尊,頂禮頂禮恭頂禮,正等一百零八之,難喻名號當持誦。吉祥尊勝賢善德,九生自在神通速,自在勝喜除恐懼,無兇暴容無傲慢。
  • 「綠度母」顯聖護佑佛教大師「月稱菩薩」!
    生於六世紀的月官阿闍梨來自印度東方,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在梵語複雜的辭藻學和文學中頗有心得,他所著作的《一百五十贊佛頌》,是當時印度僧侶人人能朗朗上口的千古之作。他也以度母作為主要的本尊,並也曾會面聖多羅,根據多羅那他的史料記載,他曾經觸怒國王,被關在箱子投入水中,卻得到度母的護佑,安然無恙。在著作「度母給你愛與溫暖」中寫到月官 : 往昔,那爛陀寺附近有個乞丐,她女兒出嫁時沒有嫁妝,於是向月稱論師乞討。月稱說:「我是個苦行的出家人,沒有什麼財物給你。附近有一個叫月官的居士,你不妨去他那裡試試。」乞丐便向月官論師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