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柏林電影節 | 柏林影展七十年,賈樟柯的電影宇宙

2021-02-10 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 | ©️ X Stream Pictures

拍攝《小武》的賈樟柯還沒遇見趙濤,也還沒完全建立起自己的作者風格,可是憑著血氣和本能,精準描繪出十八線城市青年的渴望與失望、周遭世界的劇烈變遷和個人生活的身不由己。幾個十年過去,賈樟柯不再是那個熱血青年,他鏡頭下的升鬥小民和街頭小混混在趙濤、廖凡、姜武的演繹之下光鮮亮麗許多,敘事性更成熟也更強烈。


同時他從產業各個面向建立起電影宇宙,從平遙電影節到電影城,從導演到監製,他的電影觀不只是個人的和藝術的,更是具有遠見的而且向下紮根的,也是橫向擴展而且走向觀眾的。他支持女性導演、新生代導演,也培養懂得欣賞電影的觀眾。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帶有這個宇宙的縮影,特別單元裡展映他的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論壇裡有他身為監製的作品《平靜》(宋方導演),在對話傳承單元則與平遙嫡系霍猛對談,也重新放映《小武》。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 | ©️ X Stream Pictures

賈樟柯這次的紀錄片凝視城市化進程中被急速邊緣化的鄉村,關懷農民在新時代裡無所適從的困頓,也浸潤返鄉寫作的作家的鄉愁和懷舊之情。《一直遊到海水變藍》的形式如同他自己十年前的紀錄片《海上傳奇》,是《東》和《無用》之後藝術家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細品老人臉龐的皺褶和神情讓人想起《你的臉》,時代的故事裡以古鑑今可以與王兵的《和鳳鳴》合著一起看,從人物生命體驗延伸到時代歷史下的龐大脈絡也有《二十四城記》之風。這部紀錄片借著三位不同年代出生的作家之口,回顧過去的七十年:賈平凹、餘華、梁鴻,也採訪了馬峰的女兒和梁鴻的姐姐,以及山西賈家村文學祭裡演講的作家們。十八個章節像河流一般流淌,貫穿幾個主題和人物,每個人的家庭自1949年以來都隨著社會變遷而動蕩起伏。章節有時以素人在鏡頭前吟詩的畫面結束,有時看著割麥人勞動,如同萊爾米特(Léon Augustin Lhermitte)的畫作。

萊爾米特《拾穗者》 | © wikipedia.org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 | ©️ X Stream Pictures

河流是電影的中心畫面,馬峰的女兒談到《靜靜的頓河》對她父親的影響,梁鴻心中,流經梁莊的河流是美感的起源和超越短暫人生的存在。而餘華說,小時候以為大海是黃色的,所以一直遊,想遊到大海變藍。河流也象徵時間的流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賈樟柯善用電影畫面映照出滄海桑田的今昔對比——把《小武》和《站臺》裡的汾陽與今日的汾陽相映,賈家村七零年代對於新農村的想像與賈家村五十年後對於未來農村的想像對比,梁鴻與賈平凹的上一輩與下一輩,西安車站等車民眾的貧與富,河南街頭老式理髮廳裡閒坐的人和具有話語權侃侃而談的作家。攝影鏡頭眷戀地橫搖或平移,配樂是帕瓦羅蒂的義大利英雄式的。芸芸眾生各有各的苦難,卻也都是時代的悲劇英雄。

作者:陳韻華,電影學者及策展人,影評人及作者。

版權:文章:歌德學院、陳韻華。本文為共同創作書名,轉載條件相同,須經3.0德國授權。

本文轉載自「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微信公眾號。

柏林國際電影節歡慶70周年慶典

一陣清新的風吹拂在波茲坦廣場上

相關焦點

  • 柏林影展七十年,賈樟柯的電影宇宙 | 2020年柏林電影節博客
    幾個十年過去,賈樟柯不再是那個熱血青年,他鏡頭下的升鬥小民和街頭小混混在趙濤、廖凡、姜武的演繹之下光鮮亮麗許多,敘事性更成熟也更強烈。同時他從產業各個面向建立起電影宇宙,從平遙電影節到電影城,從導演到監製,他的電影觀不只是個人的和藝術的,更是具有遠見的而且向下紮根的,也是橫向擴展而且走向觀眾的。他支持女性導演、新生代導演,也培養懂得欣賞電影的觀眾。
  • 《Mr.Ok 來到柏林》:賈樟柯攜新作品來到柏林電影節
    賈樟柯 十點人物誌編者按:本文是賈樟柯應2020年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邀請撰寫的柏林回憶文章。今年是柏林電影節70周年,也是「論壇」單元50周年慶典。1998年,賈樟柯長片處女作《小武》在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首映,並獲該單元首獎沃爾夫岡·斯道獎及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從此步入影壇。2020年2月21日,賈樟柯最新導演作品《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於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時隔多年,賈樟柯再次攜作品來到柏林。而這部電影,也是十點讀書聯合出品的首部電影。
  • 柏林電影節開幕 賈樟柯新作入圍霸氣揮手齊溪白裙優雅
    柏林電影節開幕 賈樟柯新作入圍霸氣揮手齊溪白裙優雅時間:2020-02-21 17: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柏林電影節開幕 賈樟柯新作入圍霸氣揮手齊溪白裙優雅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在當地時間20日開幕,電影節將從2月20日一直持續到3月1日,今年的金熊獎主競賽單元共有
  • 與歐洲三大電影節無緣了16年,2019張藝謀再戰柏林
    《一秒鐘》是張藝謀與樂視影業「分家」,加盟歡喜傳媒後的首部電影作品。它由張譯、範偉、餘皚磊主演,講述的是七十年代中期,在物質與精神皆匱乏的膠片時代,人們對電影世界產生無限的好奇與熱情,影片兼具了文藝與情懷。 這是張藝謀繼2014年的《歸來》後,再次回歸年代文藝片。
  • 三部華語電影將競選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日子》在2019年威尼斯影展上,臺灣導演蔡明亮宣布自己的第11部作品《日子》已完成,《日子》是一部沒有計劃、沒有劇本,完全手工製作的電影。影片全片只有兩位演員,一位是「金馬影帝」李康生,另一位是蔡明亮在曼谷街頭找到的天才演員——來自寮國的亞儂弘尚希。
  • 中國電影在柏林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與坎城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不管是影響力還是展映電影質量,都是國際頂尖水平。回顧往年柏林電影節,哪些中國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有所斬獲呢?我們一起盤點一下,大家也可以把這份盤點當做一份「優秀華語電影補片片單」。
  • 獨家直擊柏林電影節|賈樟柯:中國正在很大的困難裡,但中國電影人還...
    當地時間2月22日,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進行中。賈樟柯新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舉辦發布會,導演賈樟柯、腳本編劇萬佳歡、製片人朱瑋傑回答國際記者提問,對這部新作的創作過程和構想進行了介紹。《一直遊到海水變藍》通過四個年代的中國作家口述歷史,呈現了中國社會的共同記憶。賈樟柯表示,紀錄片就是客觀呈現,而不要進行去評價。
  • 在柏林發跡的中國導演:借衣服穿的李安、只會說OK的賈樟柯
    典禮結束後,同拿金熊獎的《香魂女》和《喜宴》的兩岸的電影人們歡聚一堂,共慶得獎。因為獲獎,《喜宴》開拓了國際市場,口碑與票房齊飛。這是李安的第二部電影,也是李安第一部賺錢的電影,對他以後的電影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這一切,李安不得不感謝柏林影展。他說:「我第一次參加國際影展就是去柏林,發跡也自柏林開始。」
  • 柏林影展上的美食與電影
    柏林電影節頒金熊獎,這個大家都知道,與奧斯卡、金球獎典禮上只是頒獎不同,柏林電影節會有世界各地很多影片展映。而其中我最感興趣的一個展映單元名叫「Culinary Cinema」(美食與電影)。(「美食與電影晚宴舉辦場地」)「美食與電影」是柏林影展2007年開闢的一個新單元,每年會選出10-12部左右以美食、餐飲文化、料理人為核心元素的劇情片、紀錄片或短片展映,讓觀眾在電影中探尋食物與人的關係,美食背後的故事。中國也有影片參加過這個單元的展映。
  • 2020年柏林國際電影節全片單
    這也是新任藝術總監卡洛(Carlo Chatrian)上任之後的第一屆柏林電影節。蔡明亮的新作《日子》入圍主競賽,成為唯一一部主競賽華語電影。在柏林70周年之際,我們還可以在主競賽中看到洪尚秀、阿貝爾·費拉拉、佩措爾德、莎莉·波特、菲利普·加瑞爾、凱莉·雷查德等大導演的新作,更有伊利亞·赫爾扎諾夫斯基從2006年開始製作的神秘電影《列夫·郎道》。
  • 柏林電影節開幕,賈樟柯紀錄片以賈平凹餘華梁鴻為代表講述中國往事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在當地時間20日開幕,電影節將從2月20日一直持續到3月1日,今年的金熊獎主競賽單元共有18部作品入圍,其中中國臺灣導演蔡明亮的《日子》入圍主競賽單元,但中國大陸導演並沒有一部作品入圍該獎項。
  • 2017年柏林電影節中文指南,請惠存!
    冷歸冷,但三大電影節裡,最親民,最像電影嘉年華的也正是柏林。不僅擁有超過400多部電影參加展映,而且絕大多數場次都向公眾開放售票。去年的柏林電影節選片和結果可能有些不盡如人意,在大家還在總結回味2016年的電影時,新一年的柏林熊又在海報裡竄進了大街小巷。深焦將在這裡向大家介紹本屆柏林電影節的部分電影,先睹為快,期待預想,各取所需。
  • 2015年柏林電影節熱門影片介紹
    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即將於當地時間2月5日舉行,作為國際三大電影節之一,柏林好像一直沒有獲得那麼多的關注。
  • 2019年第69屆柏林電影節 獲獎名單
    元宵佳節過後,也算是真正意義上進入了2019年,在這段期間,由於在2.7-2.17柏林電影節開展,讓我再次為了一次總結,而再次拾起公號,實屬不易啊!本次電影節,也是執掌18年的電影節主席迪耶特·科斯林克擔任主席的最後一屆,對於電影節來說具有非常特殊意義。
  • 2020年柏林電影節:《沒有邪惡》獲金熊獎
    2020年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於北京時間3月1日凌晨落下帷幕。伊朗電影製作人穆罕默德·拉索洛夫(Mohammad Rasoulof)的《人間無惡》(There Is No Evil)獲得了今年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死刑對社會和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
  • 午間星聞|19年後新片再次亮相柏林電影節!賈樟柯《一直遊到海水變...
    19年後新片再次亮相柏林電影節!賈樟柯《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全球首映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正在進行中,當地時間2月21日下午,著名導演賈樟柯的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導演賈樟柯、腳本作者萬佳歡等主創出席了紅毯儀式及映後見面會。
  •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開幕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將亮相
    此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歡樂氛圍,新任主席瑪麗特·裡森貝克在昨晚的開幕酒會上為遇難者默哀,「柏林代表著寬容、尊重和好客,這個節日反對暴力和種族主義。」她說。柏林國際電影節可以說是中國電影人的福地,從1988年張藝謀導演憑藉《紅高粱》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熊獎後,包括謝飛、李安、刁亦男等導演都獲得過這個獎項。
  • 《小武》4K修復版柏林首映斯科塞斯發賀信,賈樟柯撰文回憶「Mr.OK...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賈樟柯是今年第70屆柏林電影節的大紅人。2月21日,賈樟柯新作,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電影節舉行全球首映。賈樟柯在《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柏林首映式上此外,賈樟柯作為電影節70周年特邀嘉賓,出席了電影節70周年特別策劃的一系列活動。1998年,賈樟柯長片處女作《小武》在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首映,並獲該單元首獎沃爾夫岡·斯道獎及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從此步入影壇。
  • 《薰衣草》獲柏林電影節青睞
    《薰衣草》獲柏林電影節青睞2001年2月2日12:0:56 網易社區   和《地久天長》與《等候董建華發落》相比較之下,《薰衣草》是唯一比較商業化的電影,然而它卻是同樣獲得柏林電影節邀請的觀摩項目,證實偶像組合併不被國際影展排除在外。
  • 中國電影強勢入圍柏林電影節
    他此次帶來了最新作品《一秒鐘》,電影以文革為時代背景,講述了七十年代中期那個物質與精神皆匱乏的年代,人們對電影世界產生的無限的好奇與熱情。當然,柏林電影節上,德國電影人一貫佔據天時地利。柏林電影節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和關注新生代和另類電影人的作品。入圍「論壇單元」的《漫遊》就是中國95後導演祝新的長片處女作。據報導,該片製作成本不超過三萬人民幣,導演邀請了自家親戚朋友當主演,展映效果也因此格外值得期待。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將是長年擔任藝術總監的科斯利克(Dieter Kosslick)主持的最後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