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的魔力就在於
有新鮮、有趣的事物
等著孩子們去發現、去探索
當一群孩子遇上百年城門
會發生哪些有趣好玩的事情呢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中班段《吃得香 長得棒》這個主題裡,我們延伸出親子實踐活動「尋找海安美食」,爸爸媽媽和孩子們穿越大街小巷,尋找海安本地特色,品嘗美食。課堂活動中,孩子們拿著自己照片和記錄紙分享自己尋找到的特色美食,孩子們對其中一個地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們打開了話匣子:
城門從哪裡來?
城門是怎麼建造的?是誰建造的?
為什麼會去建城門呢?
……
周圍資源是孩子們最熟悉的內容,只有將幼兒生活中最感興趣的事物融入到活動中,才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求知慾。城門的形狀是拱形,還能從城門通過,而且還蘊含一段海安抗倭歷史,很多方面都是值得挖掘的因素,看到孩子們對城門充滿了好奇和疑問,我們的中班段課程「古建築四城門」由此開始。
課程路徑及主題脈絡圖
利用周末休息的時間,孩子們和爸爸媽媽通過上網查詢、實地考察、記錄調查表等方式共同了解城門。
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慢慢的開始了解城門。
孩子們介紹與爸爸媽媽一同記錄的「古建築四城門調查表」
教師有話說
中班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在逐步提升,很多上來分享的孩子都能說出自己去探索到的城門的秘密,但是也有個別孩子則是想到哪說到哪。我們設置這個分享環節,主要是通過這種分享的形式讓孩子在家中真正的去看到城門、了解城門,從孩子們斷斷續續的表達,可以看出家長們在家有與孩子們一同去了解,並且和孩子們進行普及。
鄭瑜:我們去找了海門城門,我們只找到兩個城門,原來是有四個城門的呀。老師:海安的前身海安所是一座古城,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海安所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有四座城門,東賓陽門、南鎮海門、西湧金門、北拱宸門。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除了東城門賓陽門之外其他三個城門都被拆除,南門是1990年村名集資重新修築的。
教師有話說
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是讓孩子們了解海安四城門文化。由於時間的悠久,到了現在這一代孩子對於本土文化已經接觸的過少,我們根據城門的不同的課程讓孩子們更深入的了解文化的韻味。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根據五大領域開展科學《認識海安城門》、藝術《走進賓陽門》、語言《溫州童謠》等等課程內容,孩子們通過聽一聽、看一看、畫一畫、走一走了解海安文化。
社會活動《認識海安四城門》帶孩子們認識海安的歷史文化,知道海安有哪些城門。並且初步了解城門建造的目的,激發幼兒的探索欲。
科學活動《城門的建造》通過欣賞各種城門的圖片,感受城門、城樓的獨特美,了解海安城門的構造。
語言活動《溫州童謠》,孩子們嘗試用方言念兒歌,了解方言的魅力。
城門裡還藏著很多遊戲呢,我們一起玩一玩吧。
城門城門幾丈高
身體造城門
我會建城門
創意美術:布藝拼貼畫《城門》
教師有話說
每個人對自己生活著的地方有著濃厚的情感,熱愛家鄉是一種美德,處於中班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已在初步萌芽,對周邊環境的關注意識在逐漸形成,從幼兒的原有經驗出發,分析當下幼兒的興趣點、關注點,以幼兒的眼光去觀察、以幼兒的視角去解讀、以幼兒的立場來審視主題教育活動,帶著孩子挖掘本土資源中蘊含的教育價值,從而領略家鄉的風情風貌和悠遠歷史。
生長在充滿文化氣息的小鎮——海安,可謂是擁有獨特的本土資源,我們以實踐活動的方式帶領孩子再次走進賓陽門,認識、了解家鄉,回望家鄉的發展史,這一切都將成為最富有的教育契機。
教師踩點
實踐活動前,教師們通過實地考察、對賓陽門周邊進行安全排查,活動當天,提早到賓陽門進行衛生打掃和場地布置,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遊戲計劃
出發前,我們做了詳細地計劃,孩子們紛紛表示對實踐活動充滿期待。孩子們說:我要帶上我的食物和小朋友分享;我要帶上小坐墊,去畫畫賓陽門;我希望是個大晴天,天空中有美麗的白雲,背上我的小書包出發啦!
探索城門
聽黃老師講城門的故事,摸摸城門,感受城門的歷史感,還有一棵頑強的大樹,從石縫裡生長著,城門還能讓人們通行,奇妙無比。
城門寫生
找個自己喜歡的角度,我們來畫畫城門吧!
課程,生動的故事;
講述,優美的語言;
交流,思維的碰撞;
反思,進步的方向。
讓們帶著收穫繼續走在研修的路上,
和孩子一起在課程的故事中,
幸福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