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一鏡到底的戰爭圖景,殘酷異常也美到窒息

2020-09-05 一葉之境FILM

意外摘得金球獎最佳影片,還成為2020年奧斯卡最佳大熱,都讓一戰題材巨製《1917》備受關注。全片以兩位士兵在旅途中經歷各種驚險坎坷為視角,利用場景暗部或數位技術的銜接與處理,給人以「一鏡到底」沉浸式超酷觀影感受,所以我認為本片不亞於《西線無戰事》《現代啟示錄》等戰爭片經典。



119分鐘的時長,卻像一個公路片敘事方式,英軍得知敵方在前線設下陷阱之後,兩個士兵於倉促間受命去穿過戰壕通風報喜,就為避免自己超過25萬人中計死亡,誰都知曉子彈橫飛、炮火轟鳴的戰場上是恐怖的,命運多坎的哥兩何去何從?從一開始就懸念勾人。



史考菲、布雷克組成搭檔,兩人很像是《指環王》的弗洛多和山姆,儘管英德雙方戰場很宏大,他們卻顯得很渺小。其中,布雷克中途去世後,觀眾則跟著史考菲一起被炸、被射擊、掉下瀑布、摔入泥潭,全程提著心吊著膽,《美國麗人》導演薩姆·門德斯駕馭力超強,叫人感覺是很了不起觀影體驗。



一片因槍彈而枯萎的樹叢原野,疾速穿過被炮火籠罩的斷壁殘垣,滿地堆砌密密麻麻廢棄炮彈殼的廢棄地,各種充滿了極具戰損美學觀感的詩意場面,都被還原得淋漓盡致。這完全歸功於《肖申克救贖》《銀翼殺手2049》攝影大師羅傑·狄金斯,將偽長鏡頭與手持攝影結合登峰造極,讓人震撼。



其中,德軍飛機在天空中交戰到被擊中墜落,冒著黑煙撞向木柵欄門爆炸的長鏡頭,通過CG特效與攝影從遠到近的特寫鏡頭的混合使用,乾脆拉觀眾進到那個災難性鏡頭裡。而好心英軍想救受傷敵人,卻被意外捅死的悲劇宿命,告訴你戰爭是殘暴的,仁慈之心往往帶來引火焚身。



深夜火燒教堂後,人物一路狂奔的逃亡,鏡頭與場景是暗黃的壓抑色彩,煙霧迷漫那種顆粒感,卻美到窒息,導演個人風格化影像濃重。雖然每顆子彈、照明彈的軌跡都設計絕佳,但人物身後的爆炸、房梁倒塌、子彈呼嘯等身歷其境的襲擊,仍讓人有驚心動魄之感。肯定跟《敦刻爾克》《決戰中途島》大不一樣,新穎視角完全另闢蹊徑。



雖然後面是獨角戲,但炸破的建築中遇見了一位年輕的法國女人時,她正在照顧一個並非她的孩子的嬰兒,還是暫時緩解了殘酷氛圍。畢竟託馬斯·紐曼前面配樂,以低沉、顫動且滲入影片氛圍的音色,這時不能老這麼動蕩不安,還是要點柔情韻味。



這是一部「主角必定存活,因為必須存活」式的戰爭電影,你可以看到男主角被追殺落入急流,然後在飛瀑上墜落河底,然後抓住木頭活了下來,這似乎《荒野獵人》也這麼拍過,雖然拍攝難度是很大,但新意並沒那麼足。



反而最讓人緩解情緒是一場冷靜而浪漫的戰地之歌,大難不死、倖免於難的史考菲溼漉漉爬到樹林,恰逢自己軍隊休息,有人獨立高唱那首《Wayfaring Stranger》。唯美清澈的抒情金曲,瞬間所有士兵都在聆聽,史考菲也頭搭在樹幹邊,人們與時間仿佛瞬間沉靜了下來,淡忘了殘酷戰事的存在。



接著,橫穿戰場那場戲是創意超足的高潮戲,史考菲為了縮短時間見長官,乾脆從戰壕下面爬上戰場,小夥子不顧左右周圍衝鋒的士兵與炮火,瘋狂橫穿狂奔而去,期間有被士兵撞倒和摔倒,加上後面爆炸一波接一波,人物執拗於韌勁都被刻畫出來,其震撼力是無與倫比的!



徵程中陸續看到柯林·費斯、安德魯·斯科特、馬克·斯特朗、理察·麥登等明星大腕的身影,有點穿越到王牌特工、敦刻爾克、保鏢嗎?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是最終要見的長官,大家以為他不進攻就能減少不必要流血犧牲,沒想到從他口中道出這周要撤退,下周有可能去進攻,結束戰爭只有戰鬥到最後一口氣,這也是《1917》主旨——對正在進行中的戰爭透出悲觀與無奈!



終於見到卷福,還給死去戰友的老哥帶了話,故事從樹下的史考菲開始拍起,一直到他又再次坐在

樹下結束。配樂、場景設計、剪輯、音效及主演喬治·麥凱都超棒的《1917》結束了徵途,卻銘記在影史的經典瞬間。


相信在樹下,他將繼續祈禱,念叨著:縱然一個通信兵改變不了戰亂與無辜犧牲,但有些恐怖而艱巨的任務,你同樣要不畏艱險,事在人為!


相關焦點

  • 《1917》:一鏡到底下的戰爭與人性
    文/夢裡詩書一鏡到底的藝術表達,成為了《1917》最為讓人側目的所在。然而這種將技術與藝術形成高度統一的技法,在電影中實則也是一把雙刃劍,一面電影即藉此將戰爭的殘酷與無奈以淋漓盡致的展露,但另一面這種手法也使電影在劇情層面上稍顯簡單。
  • 奧斯卡大熱一鏡到底《1917》美到窒息卻酷到難想像
    全片以兩位士兵在旅途中經歷各種驚險坎坷為視角,利用場景暗部或數位技術的銜接與處理,給人以「一鏡到底」沉浸式超酷觀影感受,所以我認為本片不亞於《西線無戰事》《現代啟示錄》等戰爭片經典。而好心英軍想救受傷敵人,卻被意外捅死的悲劇宿命,告訴你戰爭是殘暴的,仁慈之心往往帶來引火焚身。
  • 〖明日上映〗《1917》奧斯卡大熱一鏡到底;美到窒息卻酷到難想像!
    戰爭的困獸裡,沒有贏家《1917》的劇本源於導演薩姆·門德斯祖父的一戰回憶。眾所周知,1917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的第三年,在法國北部的戰場上,導演薩姆·門德斯的祖父敘述了自己在戰爭中作為士兵的回憶。
  • 《1917》曝特輯「一鏡到底」顛覆觀影體驗
    特輯中,眾主創逐一亮相,揭開一鏡到底背後的秘密。據悉,該片定檔8月7日,全國預售已開啟,屆時《1917》將帶領中國觀眾走進影院,重溫闊別已久的酣爽觀影體驗。一鏡到底:引領沉浸式觀看體驗此次曝光的海報,以「鏡」為引,展現主角在戰場上長途奔波,即將要迎來曙光的希望,同時也點出了該片的一大亮點——一鏡到底,即一個鏡頭從頭到尾,按時間順序,完整記錄劇情的發展過程。
  • 《1917》一鏡到底的戰爭大片
    《1917》聚焦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兩個英國傳令兵的視點,帶領觀眾橫穿1917年西線戰場,完成一場戰爭救贖。1917影片最大的噱頭就是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手法,代入感極強,雖然是利用高科技手段製造出來的偽一鏡
  • 《1917》曝最新特輯 一鏡到底點亮人性之美
    尤其是影片中「一鏡到底」的手法,不僅給人身臨其戰之感,更烘託了絕境中人性之美,令不少觀眾動容,為此,片方曝光全新製作特輯,帶觀眾一起體會生死間的人性與希望。一鏡到底被贊「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隨著《1917》的全國熱映,社交平臺上頻繁出現與電影相關的熱議話題。
  • 《1917》「一鏡到底」海報 製作特輯揭示幕後故事
    》,7月30日曝光「一鏡到底」海報和製作特輯。特輯中,眾主創逐一亮相,揭開一鏡到底背後的秘密。據悉,該片定檔8月7日,全國預售已開啟,屆時《1917》將帶領中國觀眾走進影院,重溫闊別已久的酣爽觀影體驗。
  • 《1917》最新特輯走進幕後 一鏡到底點亮人性之美
    一鏡到底被贊「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隨著《1917》的全國熱映,社交平臺上頻繁出現與電影相關的熱議話題。好萊塢頂級水準的視聽效果,落英繽紛的畫面之美,英倫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都為影迷津津樂道。其中,影片「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是觀眾提及最多的話題。
  •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1917》一鏡到底還原真實的戰爭
    》的答案是一鏡到底。《1917》中的一鏡到底真的一個長鏡頭拍攝完成的麼?雖然它看起來沒有切換,沒有正反打,一個鏡頭從頭到尾,完整記錄了布雷克和斯科菲爾德傳送情報的整個發生過程,讓觀眾也有一種置身其中的沉浸感。但其實影片中的「一鏡到底」是多個長鏡頭的結合,然後運用各種後期技術使剪輯點不易察覺,形成一種天衣無縫的觀賞效果。
  • 一鏡到底,2020年電影院必看電影《1917》
    電影院開放後《1917》算片單裡難得值得一看的近期「新片「了。《1917》通過多個長鏡頭剪接成看起來一鏡到底的感覺,觀影非常有沉浸感。一鏡到底如同刀尖上的舞蹈,看的過程會下意識的屏住呼吸,不由自主的親自跟隨主人公的行進不時捏把汗。
  • 《1917》:一鏡到底的平庸
    《漫長的婚約》(2004)女孩苦苦尋找失蹤的愛人,浪漫的愛情與殘酷的戰爭對比鮮明。漫長的婚約《1917》的答案是一鏡到底:兩個士兵穿越死亡地帶,傳遞一條取消進攻的命令,拯救1600薩姆·門德斯(《美國麗人》)非常優秀,以一戰題材而言,他很難超越劉易斯·邁爾斯通和庫布裡克,突出一鏡到底的噱頭完全可以理解。
  • 《1917》一鏡到底的極致戰爭體驗
    一鏡到底,是指在拍攝過程中不暫停,一個鏡頭從頭拍到尾,完整的記錄一個故事的發生。如果你去過鬼屋,一定忘不了這種感覺——最可怕的東西,如影隨形般圍繞著你,你不能像看電影那樣暫停播放,只能強迫自己忍受著,繼續前行。這部電影,也給了我一種這樣的感覺。
  • 奧斯卡最佳電影《1917》「一鏡到底」直播戰爭!
    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大放異彩的熱門佳作《1917》曝光「爭分奪秒」版預告片和海報,正式宣布定檔8月7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成為復工後又一部電影院大片。
  • 「一鏡到底」的《1917》,究竟有多神?它告訴你
    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將「一鏡到底」運用得淋漓盡致,通過長長的鏡頭渲染出來,戰爭的殘酷和人物之間傷感的憂愁。也能夠感受到,戰爭所帶給人們的災難,以及安居樂業,閒適優美的生活。最後都隨著炸彈,子彈的聲音,打破了這一直以來的安靜。那種風中的呼聲,橋頭的炮火,將整部電影表達的如此完美。它的攝影是美的,又是如此浪漫的。
  • 奧斯卡新片1917,直播的戰爭,總能出乎意料,一鏡到底的得失
    奧斯卡新片1917,直播的戰爭,總能出乎意料,一鏡到底的得失一、我看《1917》這部電影的印象,就像是看一場直播。二、故事背後的那點事。導演說了,我們還會跟著他倆拍攝,要一鏡到底地拍攝他們送信的全過程,直播給大家。這次就先到這裡啦」。
  • 《1917》:「一鏡到底」的反戰宣言
    在這場荒唐的戰爭面前,沒有英雄豪傑,斯科菲爾德和他的戰友與敵人,都是這場荒唐戰爭的犧牲品。任何非正義的戰爭都只會帶來無盡痛苦,和平才是人類最終的理想。如今我們回首戰爭,是為了銘記戰爭給社會帶來的不幸,更是為了讓人們認識到和平的珍貴,進而遠離戰爭。
  • 5000字解讀電影《1917》,它的好不止于震撼的一鏡到底
    而「一鏡到底」這種並不稀奇的拍攝技術,則是《1917》最大的看點和噱頭。這個「一鏡到底」不是片中的一個長鏡頭,而是從影片開始到結束由一個不間斷的長鏡頭構成。 長鏡頭的拍攝難度和技術要求可想而知。很多電影都因為一個令人深刻的長鏡頭而廣受讚譽,《上帝之子》、《贖罪》就是其中代表。但真正一鏡到底的電影在影史上也是鳳毛麟角。
  • 從《1917》的「偽一鏡到底」看《俄羅斯方舟》的「真一鏡到底」
    那就是獲得了今年奧斯卡最佳攝影與最佳視覺、音響獎的《1917》。而且本片在之前也是被認為最有希望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之一,只可惜惜敗於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影片《寄生蟲》。但儘管如此,《1917》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電影。比如,在劇情上,它以兩個普通士兵的視角來為我們展現了戰爭的殘酷等等。但今天我們要聊的不是這些,而是他在拍攝手法上最讓人稱道的「一鏡到底」。
  • 《1917》:「一鏡到底」的野心和魄力
    作者:劉雨涵作為全國影院復工之後第一部上映的重量級新片,《1917》自8月7日開畫以來,前3日票房已經突破3300萬,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一鏡到底」是《1917》全片的最大亮點,在沉浸式的觀影體驗中,讓人獲得了奢侈Vlog跟拍或是大成本VR遊戲的既視感。但同時,《1917》也陷入了「技術大於內容」的質疑。
  • 「偽一鏡到底」的《1917》,必須到影院一看到底
    《1917》8月7日公映,這個周末去看了。影院復工以來,這是第一部進影院觀看的電影。片子本身名頭夠響,戰爭片,符合我的觀影興趣。更重要的,是要重溫在影院的感覺。到廣州最旺的天河城影院,大半年沒來了。結束這場戰爭只有一個辦法:戰鬥到最後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