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石倩 實習生 魏櫟 視頻剪輯 曾超
時而俯身向前飛躍,時而雙臂舒展像鳥兒往上空「飛」,時而雙手雙腳離地倒立……這一系列高難度動作都是懸在空中完成的。8月13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在江城市場走訪發現,都市白領人群中正嘗試一種健身新玩法——室內蹦極。
江城興起室內蹦極運動
今日,記者在泛海城市廣場一家健身館看到,館內裝了十多根類似威亞的吊繩。健身者穿戴好運動裝備後,用安全扣連接吊繩,即可在懸空運動。館內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新興健身方式叫室內蹦極。
室內蹦極
室內蹦極運動有別於傳統健身只注重一般鍛鍊,它通過彈跳繩,利用彈性拉力輔助做出一連串動作,上、下、左、右、前、後等方向移動。
有工作人員宣稱,該運動燃脂效果特別好,10分鐘的練習,可以達到平時45分鐘的有氧運動效果。
記者了解到,這家健身館是武漢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室內蹦極館。該健身館負責人肖珂說,他與合伙人在東南亞等地考察創業項目,當他們看到室內蹦極這一項目時「眼前一亮」,當即決定將項目引進武漢,「這家健身館目前已開業14個月,擁有300多位會員」。
據了解,室內蹦極單次體驗價為328元,十次卡為2580元,價格並不低。
有市民驅車1小時前來體驗
「女兒愛美,練過幾次室內蹦極,就把我帶到健身館跟她一起運動。」家住沌口的張女士說,現在,室內蹦極似乎很流行,她每天都要驅車1個多小時來健身館運動。
50多歲的張女士是香港人,因女兒在武漢做律師,所以夫妻倆就經常往返於武漢和香港兩地居住。自從接觸到室內蹦極運動後,幾乎每天都堅持來鍛鍊。「年紀大了,頸椎和腰椎不太好。每天運動堅持了一個多星期,感覺身體更輕盈了,頸椎和腰椎的酸痛也有緩解。」
室內蹦極
「我嘗試過很多健身項目,這個運動是最新奇有趣的。」武漢市民夏女士已經在這家健身館運動了一年多,從事室內設計工作的她喜歡一切新奇美好的東西。她告訴記者,室內蹦極就像吊著「威亞」跳舞,與女性健身者鍛鍊協調性、燃脂暴汗和身體拉伸等運動目標不謀而合,所以她將這項健身運動堅持了一年多。
在這家室內蹦極館擔任教練的葉明曾是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的一名舞蹈演員,後來曾到漢秀劇場擔任舞蹈演員。一次機緣巧合,葉明接觸到了室內蹦極這一運動,全新的運動體驗讓身為舞蹈演員的他頗感興趣,隨後加入了肖珂的團隊。
葉明說,相比在舞臺上的表演,他更喜歡這種與學生互動的運動方式。「我喜歡不斷嘗試新鮮事物,而且這份新工作也可以將舞蹈專長與蹦極運動相結合,給事業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運動強度應適應身體狀況
記者在現場看到,室內蹦極的動作幅度非常大,健身者很快就累得滿頭大汗。那麼這項運動需不需要健身基礎?適不適合所有人?
室內蹦極
肖珂介紹,除了產後6個月以內的女性和醫生叮囑不能做劇烈運動的群體之外,室內蹦極適合絕大部分健身者。而且,這項運動並不需要健身基礎,適當做好熱身運動,按照教練要求來鍛鍊即可。
有專家提醒,健身要選擇和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相適應的運動方式,以免給身體帶來傷害;其次,運動要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把每天的運動當做吃飯、睡覺一樣必不可少,要有規律,這樣才能起到運動減脂的效果。」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提醒,要正確處理疫情防控措施和運動的平衡。一般來說,在戶外運動,通風條件比較好,沒有必要戴口罩。對於室內運動,要注意將防控措施落實到位,比如進門檢查、限制人數、保持通風等,「在一定的防控措施下,適度運動有益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