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鼻祖:《鳥獸人物戲畫》

2021-01-07 人民網

原標題:漫畫鼻祖:《鳥獸人物戲畫》

鳥獸戲畫甲卷

華嚴宗祖師繪卷

最近,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在國內引起熱議,不少觀眾為其炫目的畫風和奇妙的故事所吸引。日本電影史上第一賣座的同樣是一部動畫片:《千與千尋》。日本漫畫的巨大魅力,可見一斑。

有趣的是,不久前,日本九州太宰府的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了《高山寺和明惠上人》的展覽,展出了12世紀中期繪製的《鳥獸人物戲畫》。它講述兔子和青蛙之間的故事,最重要的是,這幅畫的筆法高度擬人化,其技法與現代漫畫沒有太大差別,以至於有歐美漫畫家在畫展上看到這幅畫時,以為是現代畫家的作品。

八百多年前繪製的《鳥獸人物戲畫》,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漫畫,它也被看做日本漫畫的開山鼻祖。

超越時代的鳥獸戲畫

我們知道,動畫片的基礎就是漫畫,說起日本的漫畫,很多人並不陌生,別說正在上學的孩子們了,就算是這些孩子們的父母一輩,好多也是看著日本漫畫長大的。從當年的《哆啦A夢》、《七龍珠》,到後來的《火影忍者》、《海賊王》,日本漫畫一直引領著世界漫畫的潮流。《你的名字》還有《千與千尋》這樣的動畫電影大作,是在日本漫畫業興旺發達的大背景下,才有可能出現的。

任何一種文化的昌盛,都少不了相應的背景。哪怕是少兒漫畫,想要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也必須要經過漫長的過程。那麼,日本的漫畫史有多長呢?

2016年秋季,日本九州太宰府的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展覽會《高山寺和明惠上人》,公開展示了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漫畫:《鳥獸人物戲畫》,吸引了大量觀眾前去參觀(註:九州國立博物館的展出內容會隨時調整,重要展品展出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

世界遺產高山寺收藏的《鳥獸人物戲畫》印證了日本漫畫悠久的歷史。鳥獸戲畫是一套,總共四個長卷,最重要的甲卷年代最早,大概是12世紀中期繪製,到現在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可見日本漫畫確實經歷了漫長時光的錘鍊。

《鳥獸人物戲畫》的甲卷長1156.6釐米,也就是長達11米多,作者相傳是日本的戲畫名家鳥羽僧正覺猷(1053-1140),然而畫上並無作者署名,所以還有疑問。但毫無疑問的是,作者的水平極高,全卷的墨筆白描,從技法到構思都是出類拔萃的,遠遠超乎那個時代,以至於有歐美漫畫家在畫展上看到這幅畫,以為是現代作品,還會問作者是誰,想去見一面。

鳥獸人物戲畫甲卷表現的是一個日本民間童話故事,主角是兔子和青蛙,配角是猴子和狐狸。但可惜的是,由於年代過於久遠,具體內容已經失傳了,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們欣賞那個時代的藝術和風俗。在這幅畫卷上,我們可以看到兔子是高度擬人的,會騎驢會射箭,還會捏著鼻子跳水,完全就是人的樣子。兔子喜歡和青蛙摔跤,青蛙很壞,看到打不過了就咬兔子耳朵,然後趁機取勝。猴子似乎也喜歡做壞事,兔子會拿著樹枝追打猴子,總之一切的形象都非常生動。動物的王國成了人間,有比賽、有舞蹈還有廟裡的念經拜佛,當然佛像是一隻大青蛙。根據專家研究,這個甲卷並非完整本,當時應該還要更長,只是有一些部分被裁了下去。比如說在松浦史料博物館還保留有一份《猿兔競騎圖》的十九世紀摹本,上面畫的是猴子和兔子賽馬的故事,只是騎的不是馬,猴子騎鹿,兔子騎狗。

日本在八百多年前就有如此水平的漫畫,在世代傳承累積之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會成為世界漫畫業的龍頭了。

鳥獸戲畫甲卷在日本藝術史中的地位,大概相當於法國的蒙娜麗莎或者中國的清明上河圖,每次展出,都是萬人空巷的去看。現在日本以鳥獸戲畫甲卷為基礎,創作了動畫片《戰國鳥獸戲畫》,用白描和動物擬人的方式,來演繹日本安土桃山時代(1573-1603)的故事,大獲成功,可見高水平藝術的影響力是可以超越時代的。

《鳥獸人物戲畫》的甲卷是日本古代漫畫的開山鼻祖,至少是現存漫畫中最古老的。在它之後,日本的畫匠們並未止步,而是代代傳承了這種漫畫風格。在九州國立博物館的《高山寺和明惠上人》特展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12-13世紀長卷繪畫的發展過程。

《鳥獸人物戲畫》除了甲卷之外,還有三卷,內容風格都有所不同,但是在精神上又有一定的銜接,所以將它們統歸在了一起。乙卷的畫面結構和內容就和甲卷有了很大的不同,上面都是動物的畫像,不再擬人,但筆法功力依然令人讚嘆。在乙卷的後半段,出現了很多想像中的靈獸,比如麒麟、龍、靈龜等,樣貌活靈活現。最能展現作者想像力的是一隻靈獸,那是獅子、大象和龍三者的混合體,這隻動物在《山海經》上不曾有過,應該是作者憑想像創作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正是日本漫畫優勢的來源。

甲卷和乙卷,有的學者認為是同一人所繪,也有人認為作者不同,但肯定都是12世紀的作品。然而到了13世紀繪製的丙卷和丁卷,風格就完全變了。丙卷的前半部分,還有丁卷的全卷,內容都是各種日本民間遊戲,像下圍棋、拔河、鬥雞、鬥狗等,還有盛大的節日場面。只有丙卷的後半卷是擬人的動物,青蛙猴子們又出來了,在舉辦盛大的節日慶祝活動。丙卷的擬人動物比之甲卷,更像真的動物,應該是丙卷的作者看到了甲卷,大受啟發,於是重新創作了動物擬人漫畫。這種跨越時空的藝術接力,正是《鳥獸人物戲畫》的魅力所在。

高山寺的僧侶大多是畫家

收藏了《鳥獸人物戲畫》的高山寺,在日本的繪畫藝術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高山寺於公元1206年由明惠上人(1173-1232)創立,地處京都北部的栂尾山上。由於地方相對偏遠,所以儘管屢經戰火燒毀,還是留下了大量古代文物和佛殿,199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包含《鳥獸人物戲畫》在內,高山寺一共有四件繪畫作品被列為日本國寶,都是令人矚目的出類拔萃之作,在九州國立博物館的特展中都有展示。高山寺有這麼多優質的繪畫收藏,和開山始祖明惠上人的個人經歷有關。明惠是個孤兒,八歲父母雙亡,自幼出家,在長期的修行中,他將對雙親的懷念投射到了佛門。他認為釋迦是他的父親,佛眼佛母是他的母親,於是他請回了一幅製作精美的《佛眼佛母像》,日夜供奉修行。到了24歲的時候,明惠決定獻身佛道,為表心跡,他在《佛眼佛母像》之前自割右耳,從此自稱無耳法師,然後他還把自己對佛眼佛母的眷戀之情寫在了畫上:「無耳法師之母御前也,哀愍我,生生世世不暫離」,可見其用情之深。這個《佛眼佛母像》現在是日本的國寶,從畫工到故事背景都當得起這個稱號。據專家研究,這幅畫像或許是一個摹本,由於其風格和遣唐高僧空海的唐風密宗畫像非常接近,所以其原畫有可能是由唐代的高手畫家所做。無論是不是摹本,這幅畫功力精湛,繼承了唐代密宗繪畫藝術的精華,是無可置疑的。

開山始祖明惠認畫為母,讓高山寺有了重視繪畫的傳統,《鳥獸人物戲畫》這種世界級的藝術巨作能被僧人們代代珍視的保存下來,並非偶然。實際上,高山寺的僧侶,往往就是水平極高的畫家,九州國立博物館展出了一幅國寶繪畫《明惠上人樹上坐禪像》,就是由明惠的近侍弟子惠日坊成忍所作。這幅畫設計非常獨特,一個1.45米的長立軸,畫的是高山寺後山的山林,山林間有小鳥和慄鼠,形象可愛。最突出的是一株奇怪的大樹,從下面分了兩枝,明惠上人就坐在兩枝中間,閉目修禪。這種畫叫做祖師畫,在南宋時期很流行,這幅畫的技法也明顯是受了宋代的影響,只是漫畫感特別重,把祖師畫成在怪樹上打坐,南宋是絕對沒有的,全世界大概也只此一幅。

風格獨特的不只是《明惠上人樹上坐禪像》,明惠上人是華嚴宗的僧侶,所以高山寺根據《宋高僧傳》繪製了一套《華嚴宗祖師繪卷》,內容是華嚴宗的高僧故事,但看著就是連環漫畫。明惠上人一輩子的夢想,是來中國學習佛法,他甚至還想過從長安出發去印度,重走玄奘之路,他根據《大唐西域記》認真地計算了從長安到那爛陀寺的距離,設計了路線,但他到死也沒能離開日本。由於明惠的求法心切,所以《華嚴宗祖師繪卷》選了兩個求法成功的新羅(今韓國)高僧元曉和義湘,把他們入唐求法的故事畫了出來,其中元曉法師的樣子就是按照明惠上人畫的,稍稍彌補了一點不能成行的遺憾。這部繪卷大概是日本最早的連環畫之一,畫面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壯闊的波濤、華麗的龍宮,還有栩栩如生的巨龍,讓兩位高僧的求法經歷徹底變成了傳奇。

藝術的成長非一日之功,日本動漫風行世界的根本,是自鳥獸戲畫以來八百年悠遠綿長的文化傳統。過硬的畫工和天馬行空的想像,是日本動漫成功的原因,也是後來人必須要學習的。

(責編:魯婧、董子龍)

相關焦點

  • 鳥獸人物戲畫 日本漫畫鼻祖
    對於80、90後的孩子來說,日本漫畫是每個人童年必不可少的回憶。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動漫王國」,日本的動漫產業已經成為日本第三大產業,而且日本還是世界上第一大動漫作品出口國,佔據國際市場的6成份額。      今天介紹的這幅作品《鳥獸人物戲畫》被譽為日本漫畫鼻祖。
  • 宮崎峻的吉卜力工作室讓古代的《鳥獸人物戲畫》動了起來
    日本「最古老漫畫」《鳥獸人物戲畫》《鳥獸人物戲畫》分為甲、乙、丙、丁4卷。甲卷和乙捲風格最統一,描繪的是擬人的動物玩著各種遊戲、大興禮儀的形象。20世紀90年代,日本在信息建設的同時著手開展文化遺產數位化的工作,將國內的重要文化遺產數位化,重點項目包括「宋版漢書慶元刊本」數位化存檔項目、「洛中洛外圖屏風(舟木本)」的數字成像和色彩測量項目、阿伊努民族文化的數位化保護與傳承項目、數字源氏物語圖、「國寶鑑真和尚坐像」數字存檔及復原、虛擬「唐招提寺」、「犬山城」復原等。《鳥獸人物戲畫》也不例外。
  • 日本文化巡禮:被稱為日本最古老漫畫的《鳥獸戲畫》究竟是什麼?
    據說,日本最古老的漫畫《鳥獸人物戲畫(通稱:鳥獸戲畫)》創作於平安時代末到鎌倉時代初。因為畫作有趣可愛,成為日本國寶中的超人氣作品。 鳥獣人物戱畫(ちょうじゅうじんぶつぎが)は、京都市右京區の高山寺に伝わる紙本墨畫の絵巻物。現在の構成は、甲・乙・丙・丁と呼ばれる全4巻からなる。
  • 日本漫畫發源於12世紀?——鳥獸戲畫
    說起日本文化,絕對不能少了漫畫和動畫。說「喜歡漫畫和動畫」的外國人很多,(當然日本人也多!),和動漫相關的大規模活動也很多。日本漫畫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2世紀,那就是日本國寶「鳥獸戲畫」。 前段時間,東京國立博物館開辦了鳥獸戲畫展出,在展出的2個月期間,迎來了超過20萬人的參觀者。博物館外等待入場的隊伍要排3小時,進去後鳥獸戲畫的畫卷展櫃前也排著近3個小時的隊伍,比迪士尼樂園人氣還要高。
  • 看了這麼多年日本漫畫,你真知道誰是漫畫之神?
    寺內保存的繪畫中有分為甲乙丙丁總計四卷的《鳥獸人物戲畫》,現分別寄託保管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甲、丙卷)和京都國立博物館(乙、丁卷),它是日本國寶,被稱作「日本最古老的漫畫」。高山寺。《鳥獸人物戲畫》甲卷是重頭戲,以擬人化的兔、蛙、猴為主,兼有牛馬狐鹿穿插其中。
  • 日本戲畫這樣賣萌!
    其實,日本最早的漫畫可追溯到12世紀。到了江戶時期,漫畫更是廣泛流行,一直延續到明治年間。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帶你領略古代日漫的風採。日本公認的漫畫祖師爺是平安時代(794-1185年)的天台僧人覺猷,人稱鳥羽僧正。他在當時是一位得道高僧,不僅精通佛教繪畫,還擅長創作具有諷刺意味的戲畫。
  • 令宮崎駿、高畑勳讚嘆不已的日本國寶繪卷
    對於80、90後的孩子來說,日本漫畫是每個人童年必不可少的回憶。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動漫王國」,日本的動漫產業已經成為日本第三大產業,而且日本還是世界上第一大動漫作品出口國,佔據國際市場的6成份額。今天介紹的這幅作品《鳥獸人物戲畫》被譽為日本漫畫鼻祖。如果800年前沒有誕生這幅畫作,那麼也許《灌籃高手》《七龍珠》《火影忍者》《海賊王》這些漫畫將不會出現。
  • 從鳥獸戲畫到手塚治虫:古今日本人如何用繪畫講故事
    日本動漫,早已成為全球城市文化中無法分割的一部分。從那個抽屜裡蹦出來的藍胖子,到節操盡碎的萬事屋三人組,日本漫畫常常出現在我們的童年中:房間的床頭、課桌上的課本下面、班主任的辦公室裡…今天我們有眾多的漫畫可以選擇,已經習慣了在口袋書中看著一個個的格子故事,那麼在此之前漫畫是什麼樣子?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漫畫也不是。
  • 【微觀日本】為什麼日本人喜歡看漫畫?
    日本人喜歡漫畫,因此,日本的漫畫雜誌發行量巨大,僅周刊漫畫雜誌就有10種,每周發行量高達750萬冊。據統計,日本國內出版的出版物中,每三冊中就有一本是漫畫。不僅如此,由於漫畫的讀者廣泛,許多電影和動畫片都是從漫畫作品改編而成的。為什麼日本人如此喜歡漫畫呢?
  • 北齋漫畫:日本現代漫畫創作的鼻祖
    一次偶然的機會,法國銅版畫家費利克斯·布拉克蒙看到了《北齋漫畫》中的作品,被這來自遙遠東方的繪畫技法所震撼,他驚嘆於《北齋漫畫》裡所描繪的豐富世界。而創作《北齋漫畫》的便是日本浮世繪天才畫師——葛飾北齋。你或許不知道他是誰,但你一定見過他的這幅畫作。    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1760~1849)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 大英博物館:從《鳥獸戲畫》到《漫符圖譜》見出的日本漫畫史
    本文通過12組漫畫作品來講述日本漫畫史,為展覽預熱。1.《猿草子絵巻》《猿草子絵巻》,十六世紀晚期約公元1200年,一位幽默的無名畫家繪製了一組展現猴兔戲水、蛙兔嬉耍等擬人情境的繪卷。其中《鳥獸戲畫》(Chōjū giga)最為人熟知。有些人認為這組作品為現代日本漫畫奠定了基礎。
  • 謎之鳥獸戲畫丨《京騷戲畫》也是來源於這幅「最早的漫畫」?!
    日本國寶級文物(繪卷)《鳥獸人物戲畫》(京都高山寺四卷藏本)已於2015年4月28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始展出,此次特別展將持續至6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獸:忍者世界的神奇生物簿
    超獸偽畫看似天馬行空,但其淵源卻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鳥獸人物戲畫》。而談起《鳥獸人物戲畫》,則又要從日本繪卷開始說起。日本風俗畫中最富盛名的要數舉起於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而在此之前,日本畫師便已經習慣用繪捲來敘述故事。繪卷以橫向捲軸為載體,有些是純繪畫,有些也會加上簡單的說明性文字。
  • 幽默是一種寬容,鳥獸戲畫的悲憫,你能讀出來嗎?
    藏於高山寺的鳥獸戲畫圖卷,可以說是日本漫畫的原點。沒人知道畫家們為什麼對這些造型古怪的青蛙和兔子如此情有獨鍾,也沒有人知道這些動物組圖究竟想要表現什麼主題。鳥獸戲畫如此神秘,令人滿懷好奇地探尋答案。鳥獸戲畫甲卷創作於平安時代,後世三卷根據甲卷的精髓拓展而來,甲卷中一共出場了11種日本當地常見的動物,有兔子、青蛙、猴子、狐狸、老鼠、貓頭鷹和黃鼠狼等,尤以兔子、青蛙、猴子最為常見,這些動物組成了日本中古社會的世俗圖卷
  • 他是日本漫畫的鼻祖,印象派的大師父,梵谷、高更都很迷他!
    1914年刊出的《北齋漫畫》被譽為日本現代漫畫創作的鼻祖,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北齋漫畫,瞎子頭像漫畫中既有尋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有鳥獸蟲魚、山川草木,可以稱的上是一部繪畫版「肖像百科全書」。是日本美術史上最奇特、;最有才氣的畫家之一。他19歲起隨勝川春章學演員畫和美人畫,同時吸收狩野派、琳派、住吉派諸家之長,還研究當時流行的銅版畫手法,熱心摸索自己畫風的方向,從38歲「北齋」開始在風景畫上找到出路。
  • 葛飾北齋,他才是日本漫畫的鼻祖!這該死的魅力啊!
    看到這張畫,你是否以為日和漫畫又出了新的一期表情包?而事實上,這張畫出自200年前的一位日本畫師之手。
  • 這個男人就是漫畫界唯一的神(一)
    日本被譽為「漫畫王國」,具有與西方漫畫抗衡的力量,據說日本生產漫畫的紙張比全國的衛生紙還要多,人們在坐車上班以及休閒時間閱讀的大多是漫畫雜誌,日本人全家老小會在一起討論喜歡的漫畫內容,上至80歲的爺爺奶奶,下至8歲的孩童都會臨摹自己喜歡的漫畫人物,這種漫畫氛圍放眼全世界足可以吊打任何一個國家。
  • 日本漫畫為何可愛?因為人死後可以變鬼,動物可以修煉成精
    畫動物成精作怪,首推《鳥獸人物戲畫》(甲卷),大約12-13世紀之間出自多人之手,現藏京都高山寺。畫上的兔、蛙、猴像人一樣嬉戲喧鬧,當然是成了精的妖怪。這個「戲畫」 被視為漫畫的源頭,一部漫畫史就是畫妖怪濫觴。當今漫畫也愛畫妖怪,眼睛大得出奇的美少女造型不就近乎妖嗎?宮崎駿的動畫片大都是妖怪世界。
  • 節操盡碎的浮世繪「放屁戰爭」:古今日本人如何用繪畫講故事
    日本平安時代(794–1185)的《源氏物語繪卷》還有提起日本繪畫就要說到的《鳥獸人物戲畫》。「戲畫」是一種用詼諧的方式創作的極具幽默感的繪畫形式,跟今天的漫畫很接近。這件作品一共有四卷,把動物以擬人的方式描繪出來,借用動物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京都高山寺繪卷《鳥獸人物戲畫》,共有甲乙丙丁四卷。當然繪卷也告訴我們,日本人奇怪的幽默感自古就有。
  • 在大英博物館,來一場日本漫畫總動員
    時隔十年,大英博物館於今夏舉辦了一個專門研究日本漫畫的大型展覽,用大量原創手稿與藝術家採訪,並配以生動的展陳設計,著重展示了以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為開端的戰後及當代漫畫作品。Tezuka Osamu, Metropolis, 1949 ©Tezuka Productions漫畫的形成與發展深受日本傳統藝術中的視覺語言的影響,「漫畫」(マンガ)一詞的表面意為「圖片的騷亂」,自十八世紀晚期起便開始在日本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