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漫畫鼻祖:《鳥獸人物戲畫》
鳥獸戲畫甲卷
華嚴宗祖師繪卷
最近,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在國內引起熱議,不少觀眾為其炫目的畫風和奇妙的故事所吸引。日本電影史上第一賣座的同樣是一部動畫片:《千與千尋》。日本漫畫的巨大魅力,可見一斑。
有趣的是,不久前,日本九州太宰府的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了《高山寺和明惠上人》的展覽,展出了12世紀中期繪製的《鳥獸人物戲畫》。它講述兔子和青蛙之間的故事,最重要的是,這幅畫的筆法高度擬人化,其技法與現代漫畫沒有太大差別,以至於有歐美漫畫家在畫展上看到這幅畫時,以為是現代畫家的作品。
八百多年前繪製的《鳥獸人物戲畫》,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漫畫,它也被看做日本漫畫的開山鼻祖。
超越時代的鳥獸戲畫
我們知道,動畫片的基礎就是漫畫,說起日本的漫畫,很多人並不陌生,別說正在上學的孩子們了,就算是這些孩子們的父母一輩,好多也是看著日本漫畫長大的。從當年的《哆啦A夢》、《七龍珠》,到後來的《火影忍者》、《海賊王》,日本漫畫一直引領著世界漫畫的潮流。《你的名字》還有《千與千尋》這樣的動畫電影大作,是在日本漫畫業興旺發達的大背景下,才有可能出現的。
任何一種文化的昌盛,都少不了相應的背景。哪怕是少兒漫畫,想要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也必須要經過漫長的過程。那麼,日本的漫畫史有多長呢?
2016年秋季,日本九州太宰府的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展覽會《高山寺和明惠上人》,公開展示了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漫畫:《鳥獸人物戲畫》,吸引了大量觀眾前去參觀(註:九州國立博物館的展出內容會隨時調整,重要展品展出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
世界遺產高山寺收藏的《鳥獸人物戲畫》印證了日本漫畫悠久的歷史。鳥獸戲畫是一套,總共四個長卷,最重要的甲卷年代最早,大概是12世紀中期繪製,到現在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可見日本漫畫確實經歷了漫長時光的錘鍊。
《鳥獸人物戲畫》的甲卷長1156.6釐米,也就是長達11米多,作者相傳是日本的戲畫名家鳥羽僧正覺猷(1053-1140),然而畫上並無作者署名,所以還有疑問。但毫無疑問的是,作者的水平極高,全卷的墨筆白描,從技法到構思都是出類拔萃的,遠遠超乎那個時代,以至於有歐美漫畫家在畫展上看到這幅畫,以為是現代作品,還會問作者是誰,想去見一面。
鳥獸人物戲畫甲卷表現的是一個日本民間童話故事,主角是兔子和青蛙,配角是猴子和狐狸。但可惜的是,由於年代過於久遠,具體內容已經失傳了,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們欣賞那個時代的藝術和風俗。在這幅畫卷上,我們可以看到兔子是高度擬人的,會騎驢會射箭,還會捏著鼻子跳水,完全就是人的樣子。兔子喜歡和青蛙摔跤,青蛙很壞,看到打不過了就咬兔子耳朵,然後趁機取勝。猴子似乎也喜歡做壞事,兔子會拿著樹枝追打猴子,總之一切的形象都非常生動。動物的王國成了人間,有比賽、有舞蹈還有廟裡的念經拜佛,當然佛像是一隻大青蛙。根據專家研究,這個甲卷並非完整本,當時應該還要更長,只是有一些部分被裁了下去。比如說在松浦史料博物館還保留有一份《猿兔競騎圖》的十九世紀摹本,上面畫的是猴子和兔子賽馬的故事,只是騎的不是馬,猴子騎鹿,兔子騎狗。
日本在八百多年前就有如此水平的漫畫,在世代傳承累積之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會成為世界漫畫業的龍頭了。
鳥獸戲畫甲卷在日本藝術史中的地位,大概相當於法國的蒙娜麗莎或者中國的清明上河圖,每次展出,都是萬人空巷的去看。現在日本以鳥獸戲畫甲卷為基礎,創作了動畫片《戰國鳥獸戲畫》,用白描和動物擬人的方式,來演繹日本安土桃山時代(1573-1603)的故事,大獲成功,可見高水平藝術的影響力是可以超越時代的。
《鳥獸人物戲畫》的甲卷是日本古代漫畫的開山鼻祖,至少是現存漫畫中最古老的。在它之後,日本的畫匠們並未止步,而是代代傳承了這種漫畫風格。在九州國立博物館的《高山寺和明惠上人》特展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12-13世紀長卷繪畫的發展過程。
《鳥獸人物戲畫》除了甲卷之外,還有三卷,內容風格都有所不同,但是在精神上又有一定的銜接,所以將它們統歸在了一起。乙卷的畫面結構和內容就和甲卷有了很大的不同,上面都是動物的畫像,不再擬人,但筆法功力依然令人讚嘆。在乙卷的後半段,出現了很多想像中的靈獸,比如麒麟、龍、靈龜等,樣貌活靈活現。最能展現作者想像力的是一隻靈獸,那是獅子、大象和龍三者的混合體,這隻動物在《山海經》上不曾有過,應該是作者憑想像創作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正是日本漫畫優勢的來源。
甲卷和乙卷,有的學者認為是同一人所繪,也有人認為作者不同,但肯定都是12世紀的作品。然而到了13世紀繪製的丙卷和丁卷,風格就完全變了。丙卷的前半部分,還有丁卷的全卷,內容都是各種日本民間遊戲,像下圍棋、拔河、鬥雞、鬥狗等,還有盛大的節日場面。只有丙卷的後半卷是擬人的動物,青蛙猴子們又出來了,在舉辦盛大的節日慶祝活動。丙卷的擬人動物比之甲卷,更像真的動物,應該是丙卷的作者看到了甲卷,大受啟發,於是重新創作了動物擬人漫畫。這種跨越時空的藝術接力,正是《鳥獸人物戲畫》的魅力所在。
高山寺的僧侶大多是畫家
收藏了《鳥獸人物戲畫》的高山寺,在日本的繪畫藝術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高山寺於公元1206年由明惠上人(1173-1232)創立,地處京都北部的栂尾山上。由於地方相對偏遠,所以儘管屢經戰火燒毀,還是留下了大量古代文物和佛殿,199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包含《鳥獸人物戲畫》在內,高山寺一共有四件繪畫作品被列為日本國寶,都是令人矚目的出類拔萃之作,在九州國立博物館的特展中都有展示。高山寺有這麼多優質的繪畫收藏,和開山始祖明惠上人的個人經歷有關。明惠是個孤兒,八歲父母雙亡,自幼出家,在長期的修行中,他將對雙親的懷念投射到了佛門。他認為釋迦是他的父親,佛眼佛母是他的母親,於是他請回了一幅製作精美的《佛眼佛母像》,日夜供奉修行。到了24歲的時候,明惠決定獻身佛道,為表心跡,他在《佛眼佛母像》之前自割右耳,從此自稱無耳法師,然後他還把自己對佛眼佛母的眷戀之情寫在了畫上:「無耳法師之母御前也,哀愍我,生生世世不暫離」,可見其用情之深。這個《佛眼佛母像》現在是日本的國寶,從畫工到故事背景都當得起這個稱號。據專家研究,這幅畫像或許是一個摹本,由於其風格和遣唐高僧空海的唐風密宗畫像非常接近,所以其原畫有可能是由唐代的高手畫家所做。無論是不是摹本,這幅畫功力精湛,繼承了唐代密宗繪畫藝術的精華,是無可置疑的。
開山始祖明惠認畫為母,讓高山寺有了重視繪畫的傳統,《鳥獸人物戲畫》這種世界級的藝術巨作能被僧人們代代珍視的保存下來,並非偶然。實際上,高山寺的僧侶,往往就是水平極高的畫家,九州國立博物館展出了一幅國寶繪畫《明惠上人樹上坐禪像》,就是由明惠的近侍弟子惠日坊成忍所作。這幅畫設計非常獨特,一個1.45米的長立軸,畫的是高山寺後山的山林,山林間有小鳥和慄鼠,形象可愛。最突出的是一株奇怪的大樹,從下面分了兩枝,明惠上人就坐在兩枝中間,閉目修禪。這種畫叫做祖師畫,在南宋時期很流行,這幅畫的技法也明顯是受了宋代的影響,只是漫畫感特別重,把祖師畫成在怪樹上打坐,南宋是絕對沒有的,全世界大概也只此一幅。
風格獨特的不只是《明惠上人樹上坐禪像》,明惠上人是華嚴宗的僧侶,所以高山寺根據《宋高僧傳》繪製了一套《華嚴宗祖師繪卷》,內容是華嚴宗的高僧故事,但看著就是連環漫畫。明惠上人一輩子的夢想,是來中國學習佛法,他甚至還想過從長安出發去印度,重走玄奘之路,他根據《大唐西域記》認真地計算了從長安到那爛陀寺的距離,設計了路線,但他到死也沒能離開日本。由於明惠的求法心切,所以《華嚴宗祖師繪卷》選了兩個求法成功的新羅(今韓國)高僧元曉和義湘,把他們入唐求法的故事畫了出來,其中元曉法師的樣子就是按照明惠上人畫的,稍稍彌補了一點不能成行的遺憾。這部繪卷大概是日本最早的連環畫之一,畫面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壯闊的波濤、華麗的龍宮,還有栩栩如生的巨龍,讓兩位高僧的求法經歷徹底變成了傳奇。
藝術的成長非一日之功,日本動漫風行世界的根本,是自鳥獸戲畫以來八百年悠遠綿長的文化傳統。過硬的畫工和天馬行空的想像,是日本動漫成功的原因,也是後來人必須要學習的。
(責編:魯婧、董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