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張碧珊:歷史韻味,自然生趣

2020-12-27 藝術青年ART

歷史韻味 自然生趣

張碧珊作品將於第25屆秋季廣州藝博會上展出

第25屆秋季廣州藝博會將於12月3日至6日在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630-638號南豐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據悉,知名藝術家張碧珊的作品將於第25屆秋季廣州藝博會上展出,歡迎大家前來觀展。

張碧珊《美麗揭陽我的家》240x170cm 2018年 紙本

知名畫家張碧珊鍾情於山水及花鳥的筆墨表達,她將內在精神注入筆端,進而透於紙面,流於畫間。高超的筆墨技法及畫者內在情蘊賦予畫面以豐富的內涵,讓人在駐足觀畫間進至另一個時空,回味無窮也。

張碧珊《潮汕老厝》215x170cm 2019年 紙本

張碧珊筆下的建築群體尤為引人注目,其多以典雅的潮汕古建築和福建一帶古建築系列作為創作題材,其中包括潮汕老厝、潮汕五行厝角頭、客家土樓圍屋等建築群體。

張碧珊《花鳥》93x50cm 2016年 絹本

整體畫面構景集中而繁複,精細中而又顯得層次井然,其畫作不是為了描繪而存在,更多的是融入了前人的精神文明及當下生活的物質文明的印記。從建築的整體或一隅中,我們似乎可以窺見古建築所經歷的時代變遷及歲月流光,跨越時空進入至另一個意識空間。

張碧珊《延年益壽》68x34cm 2019年

觀張碧珊之筆下花鳥,風格清新淡雅、細膩精巧,多見宋人之風。整體畫面布局均衡巧妙,多以小見大,靜中帶動。如花瓣姿態各異,芬芳漫於紙間;鳥蟲則神態各異,靈韻擴於紙面,讓觀者在花開鳥啼間,不斷悟得自然之妙趣,無限生趣自畫間溢出……

其他作品欣賞

《美麗家園3》215x146cm 2019年 紙本
《尋找三坊七巷》240x180cm 2018年 紙
《古寨鬧新春》184x96cm 2020年 紙本
《潮汕味道》240x120cm 2020年 紙本
《通往致富之路》210x185cm 2018年 紙
《暗香浮動蜻蜓醉》186x96cm 2017年 紙
《荷韻》70x46cm 2020年 紙本
《桂魄耀榮華》140x70cm 2017年 紙本
《前程似錦》140x70cm 2017年 紙本
《榮寶圖》186x96cm 2016年 紙本
《一路榮華》240x120cm 2020年 紙本
《清氣滿乾坤》172x121cm 2017年 紙本

藝術家簡介

張碧珊 | Zhang BiShan

張碧珊,籍貫廣東汕頭,現居北京。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會員、廣東省楹聯學會會員、廣東省楹聯學會書畫院院士、中國新水墨研究會研究員、中國工筆花鳥畫院畫師、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北京工貿技師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新文藝群體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

在汕頭,張碧珊拜師於世紀畫翁、嶺東畫壇泰鬥王蘭若先生入室弟子郭祚炫,學習小寫意山水、花鳥畫。2015年進京深造,就讀於北京畫院,得莫曉松、李雪松、安華平等人指授,同時偏愛宋人畫,潛心研究中國古代的傳統筆墨。2017年就讀於清華美院,跟隨王奇寅先生學習研究中國新水墨畫。在不斷的筆墨實踐中,張碧珊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其國畫作品分別刊登於中訪網、中國文明網、搜狐網、百度百科、《國際時報》、中國海關《金鑰匙》、《南方日報》、《書法報》書畫天地、《潮人》等國內外主流報刊和媒體。多幅作品被海內外多家收藏機構和個人收藏。

張碧珊出身於書香門第,且德藝雙馨。2015年8月,獲廣東省「十大優秀書香之家」稱號;2016年4月,獲「第二屆全國書香之家」稱號;2016年5月,獲「第十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稱號;2018年9月,獲汕頭市「最受推崇的十大潮人家風」提名獎。

個人公益

多次應邀到駐汕部隊、駐海關武警部隊為戰士們開公益書畫講座,贈送文房四寶及書畫法帖,送文化進軍營;張碧珊用愛心幫助轉化多例問題少年,還利用寒暑假期間帶著孩子回故鄉,為貧困鄉親學子送去學習書籍,送文化下鄉,既是給貧困學子雪中送炭,同時也感化自己的孩子,培養孩子有愛心,懂得珍惜自己,關心他人。多次捐贈書畫作品慈善義賣,助學助殘,扶貧濟困,做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深受好評。

藝術年表

2018年5月,作品《尋找三坊七巷》入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海絲情,中國夢·中國福州『海上絲綢之路』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優秀獎(入會資格)並被收藏;

2018年10月,作品《美麗揭陽我的家》入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美展"南粵之光″中國畫作品展獲優秀獎(入會資格)並被收藏;

2019年3月,作品《通往致富之路》入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美麗黃河口·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2019年3月,作品《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入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悲鴻精神.第三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9年4月,作品《美麗家園3》入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郵驛路 運河情」全國美術作品展;

2011年,作品《九如賀壽》在中國海關總署慶祝建黨九十周年書畫展中獲"最佳創意獎"(中國海關主辦);

2011年,作品《九如祝壽》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全國名人名家書畫邀請展中獲銀獎;

作品《九如賀壽》獲2011年度汕頭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文藝獎)"精品獎";

2015年,出版畫冊《當代中國書畫名家一一張碧珊》;

2016年,作品《魚樂圖》參加中國海關總署書畫展在中國文聯美術館展出;

2017年,舉辦"藝海雙楫"書畫展(汕頭);

2017年,受聘為"北京工貿技師學院客座教授";

作品《尋找三坊七巷》獲2019年度汕頭精神文明建設獎"五個一工程"獎(文藝獎)"優秀文藝獎";

2019年,作品巜古邑鬧新春》入圍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一一廣東省美術作品展。

相關焦點

  • 梅花有什麼象徵寓意 詩人畫家鄭曉京寫意精品梅花
    梅花既被喻為花中四君子之首,又是歲寒三友之一,如今追溯起梅花的歷史,已有四千年之久,中國人幾千年來對梅花的喜愛,在國畫中就有所體現。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當代擅長畫梅花的畫家——鄭曉京老師筆下的梅花國畫吧! 梅花國畫賞析——喜上眉梢:
  • 著名畫家吳石仙,一個生活在山石王國的畫家!
    在山水畫領域當中,近現代山水畫家吳石仙的功效不可磨滅,他的山水別具個性。吳石仙先生的學習經歷大致是從北宋米芾、元代高克恭兩家取法,並且參用西洋水彩畫技法,最善描繪江南迷濛空靈的景象。完成的作品墨暈淋漓,煙雲生動。四季雲霞變幻,風雨晦明,無不渲染入微,很惹人喜愛。
  • 孫立新:一位有著深邃歷史情懷的畫家
    孫立新在工作室在新中國美術發展史上,革命歷史題材油畫創作成為中國油畫走向專業化和體現新水平的標誌,軍事歷史畫尤其佔有很大的比重。這個創作傳統鼓舞著新一代的油畫家特別是軍旅油畫家。作為軍旅畫家,他以投身部隊文化建設為首要職責,在軍事題材油畫創作中投注了大量心力,努力在宏揚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探索新時期軍事題材繪畫的藝術創新,追求藝術思想與表現語言的有機結合,藝術社會性與自我藝術個性的統一。
  • 中國歷史上「巾幗不讓鬚眉」的女畫家!
    在中國繪畫史上,有不少知名的女性畫家,她們在創作中能自然地傾注自己的真情實感,使作品帶有一種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愫,開拓了揭示女性感情世界的表現天地,這在中國畫史上具有獨特的意義。此畫作為女畫家所創作的現存的第一件寫生山水圖,在中國畫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特殊性。 馬守真:一朵幽蘭,暗自吐芳
  • 中青年中國畫家……何慕齊
    現為中國文人畫院研究員;中國水墨畫研究院研究員;陝西國畫院長安畫派研究室研究員;湖湘書畫院畫家;杭州靈山書畫苑創始人;杭州聚順堂文化科技發展公司藝術顧問。《何慕齊作品欣賞》《讀慕齊作品有感》……李廣彥慕齊是一位有靈氣且勤奮的畫家,他也是樂觀豁達,謙和友善的文人。他對於繪畫藝術的追求近乎於痴迷,他敏銳的洞察力能很快領悟到各家精髓,然後一點一點用心臨摹,連續給自己設難題,攻關突破。
  • 著名花鳥畫家餘昌宇新作
    鳥語花香是中國畫要表現的精髓,但花鳥畫家要表達的不是「鳥」和「花」,而是「語」和「香」。在餘昌宇的畫中,你甚至看不出鳥是什麼鳥,花是什麼花,而是一大堆情感符號。變形與誇張正是為了表現「語」和「香」。中國的墨、中國的毛筆、寫在中國的宣紙上,這是中國獨有的藝術,是其它任何藝術門類不能取代的。這是中國畫獨有的韻味。
  • 以水墨為媒尋歷史的根,粵港澳臺四地畫家勾勒華南教育歷史
    在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的推動下,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組織粵港澳大灣區畫家們到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進行寫生與創作,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與生態資源,以收集素材與創作的方式表現抗戰時期華南教育歷史當年的現狀,深入研究教書育人的傑出代表與海內外優秀學子,將研究中感悟到的歷史的「根」和精神的「魂」傳承與發揚,也為進一步研究華南教育歷史提供有價值的歷史圖錄。
  • 多瑙河畫派畫家阿爾特多費爾,把宗教人物或歷史故事融入風景畫中
    #油畫藝術推介#說起文藝復興時期的多瑙河畫派,有三位同時期的典型代表畫家阿爾特多費爾是歐洲第一個畫森林、日落和美麗的廢墟的畫家,把人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與樹林、巖石、山、雲畫在一起。這體現在他的多幅《多瑙河風景》之類圖畫中。而他所繪畫的《雷根斯堡附近的多瑙河谷》成為了德國繪畫中第一幅沒有人物的純粹風景畫。
  • 用筆墨寫自然之詩情——讀畫家吳木離的山水畫
    現為國家文化部特聘畫家、新加坡妙華藝術家協會中國區水墨畫顧問、新加坡宣和文物、大唐藝苑中國畫首席畫家。 被《紐約時報》譽為中國傑出藝術家,新加坡《聯合早報》譽為大陸「船王」;曾獲「廣東省群眾藝術突出貢獻者」稱號、"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稱號、文化部"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 【牛到吉祥轉乾坤】記當代著名畫家宋述林筆下的牛
    那麼,牛年就要來了,我們今天就來欣賞一下當代著名畫家宋述林先生筆下的的牛兒形象吧!漢唐,作為歷史上兩個國勢最為鼎盛的王朝,其文化反映出恢弘的氣象,其繪畫也展現出磅礴大氣、富麗堂皇的藝術風範。宋述林的繪畫,其精神風骨直追魏晉,所呈現出的韻味亦仿佛漢唐。他秉承著「師心不師跡」的原則,在精神維度上向古意靠攏,而在圖式、風格乃至技法方面,又展現出了濃鬱的當代性,與古人、今人同時拉開了距離。因獨特而標新,因味古而醇厚,其古質新顏的面貌,遠俗而清、跡遠而敦、自然而大,呈現出在繪畫探索中的獨詣。
  • 劉海青畫家簡介 手繪山水國畫作品賞析
    原標題:劉海青畫家簡介,手繪山水國畫作品賞析!劉海青老師是當代的國畫山水畫家,是張大千再傳弟子,畫風師承胡若思、李可染兩位大師,是中國當代的水墨山水大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家畫院理事,中華慈善總會愛心慈善大使,是一位有德有才的國畫民家!
  • 山東籍畫家孫博文巨幅水墨畫在京展出
    在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頻頻提到的這些詞彙,勾勒出這位集詩書畫印於一身的「非著名」萊陽畫家的成就和野心。有人惋惜他離世過早,否則將創作出更具特色的作品;也有人認為,孫博文已在離世前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 畫家與承傳
    清 王原祁 富春山圖軸王原祁,清代著名畫家,江蘇太倉人。乃著名畫家王時敏的孫子,山水能繼祖法。並與王時敏、王鑑和王翬合稱「四王」。清 王時敏 仿黃公望山水軸但縱觀歷史,可以看到,更多的大家並不是世家出身。
  • 榮寶齋畫院畫家劉換天,究竟牛在什麼地方?
    榮寶齋是一家有著300年歷史的書畫品牌,也是中國書畫第一品牌,是齊白石、徐悲鴻等人生前賣畫的指定單位,更是制定書畫家潤格的權威機構。劉換天是榮寶齋畫院的優秀畫家榮寶齋畫院的院長、榮寶齋的副總經理唐輝先生的評價:劉換天是榮寶齋畫院非常優秀的一位畫家,他的沒骨花鳥很有個人特色他的作品我覺得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大。
  • 中國歷史上的三位女畫家,畫風各異,誰更有特色
    管道升,紙本山水畫《煙雨叢竹圖卷》管道升相夫教子,傳承書香畫藝,栽培子孫後代,「趙氏一門」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個大畫家。管道升行草書法《秋深帖》管道升既能超脫凡塵世俗之外,又能被社會歷史交口稱譽;既能處理好古代婦女在家庭社會中的日常瑣事,又能擺脫封建束縛,極大地發展和展示出自己全面而傑出的才華
  • 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韻味
    清畫家戴熙有題畫語道:「宵分人靜,風起雲湧,長林蕭蕭,如作人語。聆之者,唯一丸涼月而已。荒寒幽杳之中,大有生趣在。」禪宗也有冷月孤圓、光吞萬象的妙悟境界。一丸冷月是中國人心靈境界的重要象徵,它所包含的清冷的格調、澄明的氣氛、悠遠的情懷和獨立無待的精神,正是中國藝術家所追求的。
  • 奧菲利亞和畫家
    (德拉克洛瓦油畫自由引導人民)德拉克洛瓦1798年4月26日出生於法國瓦勒德馬恩省,曾師從法國古典主義畫派畫家皮埃爾-納西斯·蓋蘭學習繪畫,但卻非常欣賞荷蘭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的強烈色彩的繪畫,並受到同時代畫家傑利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