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股解讀小眾的庫客音樂:「破圈」有點難,「不破圈」更難了

2020-12-25 網易

  提起庫客音樂,大家恐怕都沒有什麼印象。畢竟相比網易雲音樂、QQ音樂、酷狗等知名音樂APP,它真得算小眾的再也不能小眾了,換言之,這一音樂APP只能在特定的圈子裡才能被人「熟知」。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它所處的賽道。智通財經APP觀察到,成立於2006年的庫客音樂,是一家非流行音樂版權運營商和版權分銷平臺,專注於古典音樂版權運營與智能音樂教育,主要業務包括版權授權與訂閱、智能音樂教育服務、現場表演(古典音樂活動)等,這也就是說,庫客音樂所提供的業務主要是與古典音樂相關的。

  要知道,在流行音樂日益火爆的今天,古典音樂的受眾實際上是非常「窄」的——部分古典音樂「發燒友」,以及學習古典音樂的學生。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庫客音樂淹沒在眾多音樂APP中,無人問津了。

  當然,即便是名不見經傳,庫客音樂也不乏有一個「上市夢」。

  12月18日,庫客音樂向美國證監會公開遞交IPO招股說明書,擬以股票代碼「KUKE」在紐交所上市。招股書顯示,庫客音樂本次赴美IPO的承銷商為德意志銀行、老虎證券與尚乘國際,擬募資金額為5000萬美元。不過,庫客音樂尚未披露其擬公開發行ADS的數量,還有待完善。如果進程順利,庫客音樂有望在2021年初完成赴美上市。

  在此之前,庫客音樂還曾兩度在港交遞交IPO申請——2018年6月及2019年1月,庫客音樂在港兩次遞交上市計劃,均以失敗而告終。而需要指出的是,在衝刺港交所IPO前,庫客音樂還曾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於2017年11月終止掛牌。直至如今,才把上市的目光瞄準到美股市場。

  不過,身處「冷門圈子」的庫客音樂,究竟該拿什麼打動投資者的心呢?

  市場佔有率NO.1,業績短期「不太美麗」

  拆分庫客音樂業務可以發現,在其所處的古典音樂圈子裡,該公司還是具有一定市場地位的。

  據招股書披露,庫客音樂的主要業務包括版權授權與訂閱、智能音樂教育服務、現場表演這三大板塊,客戶則主要包括教育機構、圖書館、商業客戶、數位音樂服務平臺、移動網際網路等。

  結合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來看,該公司於2019年成為中國最大的古典音樂版權許可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46.6%)、第二大在線古典音樂訂閱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13.8%)。同時,該公司還是中國領先的智能音樂教育服務提供商,2019年在智能鋼琴總收入中排名第一,在智能鋼琴、智能鋼琴教育服務、以及使用公司的智能鋼琴的音樂學生人數方面,均排名第二。

  除此之外,截至2019年12月31日,庫客音樂已建成中國最大的古典音樂內容庫,包含約180萬首音樂曲目(160萬首傳統古典、22首爵士、世界、民間等其它流派),覆蓋了約42000名音樂家、2000種樂器和16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1900個視頻標題、250000個語音內容曲目和5750卷活頁樂譜,且絕大部分的內容產品都是獨家許可。

  

  (圖片來源:庫客音樂招股書)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庫客音樂在古典音樂的圈子裡市場佔有率頗高,但該公司近期的業績表現卻並不如想像中的那麼出彩。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到,2018年、2019年、2020年前9個月,庫客音樂本身的收入分別為1.52億元、1.46億元和0.35億元;同期,其淨利潤分別為4046.4萬元、5676.2萬元和-5936.9萬元。而再結合此前的招股資料來看,其2017年的營收和淨利潤則分別為1.25億元、3570萬元。

  

  (數據來源:庫客音樂招股書)

  從上述數據,可以算出,2018年和2019年庫客音樂的營收分別同比增長21.6%、-3.9%,淨利潤則分別同比增長13.3%、40.3%。而至2020年前9個月,其營收則同比下滑4.9%,淨虧損則同比擴大83.6倍。由此可知,近一兩年來庫客音樂的營收出現了一定的下滑現象,而淨利則於2019年9月起開始由盈轉虧,且在2020年的虧損進一步擴大。

  其中,關於庫客2020年前9月的業績下滑,相信大家心中有所了解,受公告衛生事件影響,該公司智能音樂教育收入大幅下降——招股書顯示,其智能音樂教育收入較去年同期的1100萬元降至截至今年9月30日的430萬元,降幅高達61.1%,其中Kuke智能鋼琴、Kuke智能音樂教學系統及相關配件的銷售額減少了880萬元。而2019年的營收下滑則主要是因為許可和訂閱收入減少了840萬元,但由於銷售及行政費用減少、財務收入大增(主要是銀行存款利息增長)的原因,同期淨利潤則穩住不到,同比增長了40.3%。

  2020年2月,庫客音樂通過股權置換交易收購了BMF(北京樂成未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國際音樂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BMF」)100%的股權。合併BMF之後,2019年至2020年前9月,庫客音樂飛的預估收入為2.07億元、0.35億元;淨利潤則分別為6951.6萬元、-5993.3萬元。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營收淨利短期表現不佳之外,目前庫客音樂的現金流也比較緊張。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9月30日,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負3369.5萬元,期末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僅1447萬元。其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負主要是由於非現金項目調整3160萬元,包括貿易應收帳款減值1730萬元和790萬元的融資成本。

  

  (數據來源:庫客音樂招股書)

  基於上可見,在2020年的公告衛生事件這一「黑天鵝」的影響下,庫客音樂目前業績並不算好看,甚至隱隱有下滑之象。不過,要想探討該公司是否能夠重回增長軌道,還需要回歸到行業的增長空間去。

  古典音樂圈子雖「冷」,但增長空間不小

  據招股書披露,音樂授權和訂閱服務是庫客音樂的核心業務,而智能音樂教育(以智能鋼琴教育為主)則是它的第二大業務——2019年,音樂授權和訂閱服務、智能音樂教育和現場古典音樂活動分別佔比44.9%、31.0%和24.1%;2020年前9個月內,相應業務佔庫客音樂總收入的86.6%、12.3%與1.1%。所以下面不妨從這兩大業務板塊出發,來分析庫客音樂具體的市場發展空間究竟如何。

  其中,按許可收入衡量,中國古典音樂許可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7020萬元增至2019年的135.1百萬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7.8%,預計2020年到2025年,複合年增長率為8.9%,到2025年市場規模為216.2百萬元。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而在線古典音樂訂閱服務市場規模,訂閱量從2015年的54.6百萬元增加到2019年的1.40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6.6%,預計2020年到202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1.4%,到2025年將達到2.541億元。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再來看中國智能音樂教育市場,以智能樂器及相關配件銷售總收入與智能音樂教育服務收入之和衡量,中國智能音樂教育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3.037億元快速增長至2019年的7.01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3.3%,預計到2025年將進一步增長到9.661億元。

  在這其中,智能鋼琴市場的複合增長率則更為驚人,以智能鋼琴及相關配件的總銷售收入和智能鋼琴收入之和來衡量教育服務從2015年的3.00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6.891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3.0%,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9.371億元。特別是智能鋼琴教育服務的銷售額預計將從2019年的1050萬元增長到2025年的4220萬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32.1%。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基於上可見,庫客音樂這兩大主營業務的成長空間還是有的——即便古典音樂不像流行音樂那麼大眾,但是在這一特定的圈子裡,庫客音樂有著屬於自己的運營之道,再加上入局者甚少的緣故,其有望憑藉著「恆者恆強」的馬太效應進一步打開自己的發展空間。

  市場容量偏小,仍需「破圈」的庫客

  從上述細分行業的複合增長率來看,庫客音樂的成長空間雖然不錯,但市場容量還是有點偏小了,市場規模要不就是剛剛過億,要不就是還位於幾百萬的區間。這對於渴望向上生長,渴望實現上市夢的庫客音樂來說,這個「林子」還是太小了,想要飛得更高還是需要破圈。

  如前文所提的那樣,2020年2月,庫客音樂通過股權置換交易收購了BMF100%的股權,BMF曾在北京舉辦了北京音樂節和其他有影響力的古典音樂活動,其中北京音樂節已有22年的歷史。對此,該公司表示,新增添的現場古典音樂活動業務將有效地補充了其音樂內容和教育業務,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

  不難看出,增添現場古典音樂活動這一業務便是庫客音樂「破圈」的第一步,而這一步也走得比較明智。

  在中國古典音樂日益普及、政府政策利好和消費者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下,中國古典音樂現場演出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41億元迅速增長至2019年的6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0.4%,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73億元人民幣,2020-2025年複合年增長率為8.1%,市場規模要比上述兩大細分行業的規模要大得多。

  除此之外,庫客音樂還有另外一條破圈之路,即智能音樂教育解決方案業務,自2015年11月起,庫克音樂開始提供智能音樂教育解決方案,主要包括集成Kukey智能鋼琴及自主開發的智能教學系統,為在同步交互學習環境下實現一對多教學而專門設計,為中國的幼兒園至大學及學院等各級教育機構提供服務。

  這一業務也是一塊隱形的「大肉」,據招股書披露,從2019年7月1日到2020年9月30日,該公司的合作幼兒園從43所增加到1300所,在幼兒園放置的Kuke智能鋼琴數量從大約350架增加到大約6800架,Kukey學生的數量迅速增加到10200多架,增長速度十分驚人。

  綜合上述種種,不難發現,庫客音樂雖然處於比較冷門的圈子,但它特有的運營模式能夠使是其在古典音樂行業中「如魚得水」,再加上目前仍在積極擴展新的增長曲線,所以該公司的發展前景還是能夠吸引一部分投資者的,不過,在這之前,要把虧損的業績提上去才是正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美股新股解讀|小眾的庫客音樂:「破圈」有點難,「不破圈」更難了
    來源:智通財經網提起庫客音樂,大家恐怕都沒有什麼印象。畢竟相比網易雲音樂、QQ音樂、酷狗等知名音樂APP,它真得算小眾的再也不能小眾了,換言之,這一音樂APP只能在特定的圈子裡才能被人「熟知」。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小眾的庫客音樂:「破圈」有點難 「不破圈」更難了
    (原標題:小眾的庫客音樂:「破圈」有點難 「不破圈」更難了)提起庫客音樂,大家恐怕都沒有什麼印象。畢竟相比網易雲音樂、QQ音樂、酷狗等知名音樂APP,它真得算小眾的再也不能小眾了,換言之,這一音樂APP只能在特定的圈子裡才能被人「熟知」。
  • 古典音樂煥然一新:B站破圈的時代,小眾市場應該怎麼做?
    這樣的市場環境是否給許多以「小眾文化」崛起而今突破圈層的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過去大家十分注重頭部市場,而那些針對特定人群、內容的小眾市場往往容易不被人們所關注,隨著市場面領著新生代的90/00後的不同的個性化需求,不同的圈層文化,小眾的市場的優勢:競爭力比較小,生存優勢,用戶忠誠,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垂直行業、小眾市場,或許是中小型企業的新方向。
  • 處在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夾縫中,庫客音樂上市能否奏響主旋律?
    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身影無處不在,音樂市場自然也不例外。雖說頭部梯隊已成定局,深耕小眾的音樂平臺並非沒有機會。近期,一家古典音樂代理商赴美上市吸引樂迷投資者的關注。
  • 庫客音樂赴美上市 老虎證券任牽頭行0費用打新通道已開啟
    投資者進入APP Tiger Trade的「新股申購」頁面即可點擊查看招股書並進行申購,最低申購數量為100股。按照當前的發行價區間計算,最低打新門檻為800美元。目前預計庫客音樂將在1月12日上市,其申購通道將在1月11日晚19時關閉。
  • 樂隊的夏天:小眾音樂的「破圈」
    樂隊的夏天:小眾音樂的「破圈」  金燕  10月10日晚,持續了三個月之久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落下帷幕。以颱風嚴謹精確著稱的重塑雕像的權利樂隊實至名歸地贏得了本賽季的冠軍,根植於市井生活的五條人樂隊贏得了第二名,陽光熱情的達達樂隊、神經質的大波浪樂隊、迷幻華麗的木馬樂隊等都在決賽裡為觀眾呈現了精彩的表演。
  • 處在騰訊音樂與網易雲夾縫中,庫客音樂上市能否奏響主旋律?
    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身影無處不在,音樂市場自然也不例外。雖說頭部梯隊已成定局,深耕小眾的音樂平臺並非沒有機會。近期,一家古典音樂代理商赴美上市吸引樂迷投資者的關注。即便佔有如此高的市場份額,但庫客音樂的上市之路依舊一波三折,此次為何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市,又為何選擇在美股上市?美股研究社認為,通過招股書以及此前庫客的上市歷程可一探究竟。
  • 《樂隊的夏天》出圈:小眾音樂要不要取悅難伺候的樂迷?
    把樂隊推上綜藝,小眾音樂「出圈」,更是廣大樂迷們的幸運。但既然存在投票、評分的賽制,就有淘汰,也就是說,《樂隊的夏天》(以下簡稱「樂夏」)本質上是一場無規則的真人秀。將投票權利交給現場觀眾,也是一次樂隊的「考驗」,看你能不能贏得流量的青睞。現在的觀眾越來越難伺候了。
  • 中國頂尖古典音樂集團庫客音樂遞交招股書,踏足國際版圖
    早在國內版權意識尚不突出的2006年,庫客音樂早已在業內嶄露頭角,作為一家專注於古典音樂版權的綜合音樂集團,庫客音樂不僅早早地將業務重心放在音樂版權許可、音樂訂閱等產業上,更是做出了專注於古典音樂細分領域的大膽規劃。
  • 庫客音樂上市深度解讀
    良好的股價體現了音樂行業的「版權為王」,這意味著上端流媒體的建設大量依賴於底層的版權供應。舉個例子,Spotify作為在線流媒體每年為版權公司及廠牌交付大量的版稅,由此看來,作為版權公司這種「收租」模式的商業根基非常穩定。基於音樂行業市場分析,坐擁自有版權的公司將在市場波動中擁有更強勢的話語權和更大的抗風險能力。
  • 古典音樂第一股,庫客音樂上市首日表現如何
    相比於在美股上市的音樂公司和流媒體平臺來說,庫客音樂的知名度並沒有那麼高,但商場播放的古典音樂、大學圖書館裡的古典音樂資料庫,版權大多來自該公司。 北京時間1月12日晚間,庫客音樂成功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KUKE」,成為了中國古典音樂第一股。
  • 古典音樂第一股,庫客音樂上市首日表現如何?
    相比於在美股上市的音樂公司和流媒體平臺來說,庫客音樂的知名度並沒有那麼高,但商場播放的古典音樂、大學圖書館裡的古典音樂資料庫,版權大多來自該公司。 北京時間1月12日晚間,庫客音樂成功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KUKE」,成為了中國古典音樂第一股。
  • 江瀚:人氣突破2.5億 美股卻蒸發百億?破圈的B站為啥不受待見?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2019年憑藉跨年晚會破圈的嗶哩嗶哩再度出圈,用一場強大的晚會證明嗶哩嗶哩的確是跨年晚會中最靚的崽,是跨年夜的實力擔當,但是讓人意外的是,嗶哩嗶哩的股價卻在和跨年晚會同步的美股上一路暴跌,為啥人氣達到2.5億但市值卻能蒸發100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嗶哩嗶哩為啥不受待見?一、跨年夜嗶哩嗶哩的成與敗?
  • 音樂市場開年現狀:蝦米隕落,庫客將上市
    蝦米音樂從2007年誕生,那時數位音樂剛剛興起,蝦米音樂成為了一個由眾多神仙音樂愛好者用一磚一瓦建造的音樂王國。小而美而多元的蝦米音樂一度由於小眾獨立居於鄙視鏈頂端,成為了小眾音樂愛好者的烏託邦,也是很多人心底的精神家園。
  • 解讀:庫客赴美上市,在線數位音樂平臺為何喜歡赴美IPO
    Spotify(SPOT)等在線數位音樂平臺紛紛衝向美股進行IPO,單獨華納音樂在美股上市則給出了500倍EBITDA的估值,且投資者認為其市值還有更大成長空間。在二級市場,數位音樂平臺有很高的活躍性,倍受美股投資人的青睞。
  • B站三季度虧損逼近愛奇藝,「破圈」也難解決「恰飯」難題
    作者:時代財經 李傲華 編輯:鄭方圓 「小破站」永遠奔跑在「破圈」的路上。 圖片來源:雪球「破圈」需謹慎 「破圈」仍然是B站第三季度的主題。
  • 網絡紀錄片:小眾題材用文化「破圈」
    資料圖片今年以來,《風味人間》《文學的日常》《探世界》《此畫怎講》等網絡文化紀錄片的熱播得到業界與觀眾的一致好評,掀起了人們對小眾文化的關注。前不久,B站推出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斬獲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獎」,在各大電視節紀錄片單元的獎項和提名中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像《但是還有書籍》這類文化紀錄片的「破圈」傳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體紀錄片的繁榮發展。
  • 網絡紀錄片:小眾題材用文化「破圈」
    資料圖片  今年以來,《風味人間》《文學的日常》《探世界》《此畫怎講》等網絡文化紀錄片的熱播得到業界與觀眾的一致好評,掀起了人們對小眾文化的關注。前不久,B站推出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斬獲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獎」,在各大電視節紀錄片單元的獎項和提名中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像《但是還有書籍》這類文化紀錄片的「破圈」傳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體紀錄片的繁榮發展。
  • 庫客赴美上市募集約5000萬美元,古典音樂能否「破圈」?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的前三季度,庫客音樂營收分別為1.52億元、1.46億元和0.35億元;上述時間段的淨利潤分別為4046.4萬元、5676.2萬元和-5993.3萬元。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前三季度,由於疫情等多重影響,北京國際音樂節票房和贊助收入受影響,庫客音樂由盈轉虧。
  • 音樂產業市場備受青睞 古典音樂巨頭庫客音樂赴美上市
    細看庫客音樂的版權商業模式及盈利能力,與音樂流媒體平臺的產業上遊端——華納音樂集團更為相似。庫客音樂集團是中國在線音樂平臺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的長期版權提供方,且保持著多年穩定的合作。古典音樂作為不可或缺的音樂品類,庫客音樂獨具一格的古典音樂版權資源是難以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