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的泡泡瑪特隱藏款為啥這麼受追捧?

2020-12-24 聯商網linkshop

泡泡瑪特隱藏款到底有多火,看看它的身價便可略知一二。如今在閒魚二手平臺上,價值59元的DIMOO隱藏款北極熊已經炒到2800元,漲價近48倍,縱觀隱藏款在二手平臺的整體價格水平,最低要幾百元,普遍都在千元左右。

然而北京商報記者發現,賣家在發布隱藏款交易信息時,幾乎都會備註「不包原廠瑕疵」,意味著賣家不負責拆盒後出現的質量問題。

與此同時,在黑貓投訴平臺可見多例因隱藏款質量問題而與泡泡瑪特產生的糾紛。消費者花高價得到隱藏款,然而到手後才發現事情遠沒有結束,泡泡瑪特隱藏款背後的這些「坑」究竟該如何避免。

比起無底洞式的盲拆簡直超值

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花個50、60元買個泡泡瑪特的公仔,趕個時髦追個潮流,不是什麼事,但如果讓你花兩三千去買個泡泡瑪特的隱藏款,你還願意掏這個錢嗎?

「絕對願意,但是我現在有錢都沒地方花,想買都買不到。」泡泡瑪特重度玩家王先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過去的半個月裡,他一直在苦苦找尋泡泡瑪特DIMOO晝夜異色隱藏款,但是到今天,都沒有買到。

玩家趙沐表示,在很多人看來,花2000多元買個隱藏款公仔特別不值,「比起無底洞式的盲拆,如果只花個幾千塊錢就能拿到一個隱藏款,這簡直超值,因為這筆帳你得這麼算」,以經典的MOLLY系列來說,一個主題通常會有12個玩偶,如果在淘寶旗艦店購買,選擇頁面上會提示你「整套不重複請拍12個」,是不是拍一整套就可以獲得隱藏款呢?客服解釋道,如果在一套裡有隱藏款的話,會替換掉一個常規款,但是隱藏款靠運氣,這樣算下來,「要想抽到一隻隱藏款的機率其實是1/144,用144再乘上最開始的單價,這應該是個令人震驚的數字了」。

正因此,二手市場隱藏款交易如火如荼,北京商報記者統計近兩天賣家發布的信息發現,DIMOO隱藏款北極熊炒到2800元,MOLLY隱藏款機長炒到1988元,潘神隱藏款小惡魔炒到1400元,艾拉動物時裝秀隱藏款和平鴿炒到1400元……還有賣家發帖稱3500元收DIMOO隱藏款夢境plus。

圖片來源:閒魚平臺截圖

北京商報記者下午立即與其中一個賣labubu隱藏款的賣家溝通細節問題,等到記者再次詢問時,得到的卻是第二天早上7點多賣家的回覆:「不用問了,已經賣掉了,不用操心這個事了。」

圖片來源:閒魚平臺截圖

二手平臺越炒越高伴隨糾紛不斷

雖然隱藏款本身價格不高,但是消費者為獲取隱藏款而付出的隱性成本是非常巨大的,這也延伸出一些價格上的坑。5月31日,消費者高女士在黑貓投訴平臺稱,在泡泡瑪特抽盒機抽到一個隱藏款,但發貨時賣家說無貨,給出解決辦法是換其他系列任意一盒,但消費者在網上查了這款隱藏款價值,遠不止賣家給出的方案價值,差了很多倍,而且消費者表示,在線上抽了70個娃娃就為了隱藏款,且不包括線下的四五十隻。消費者多次聯繫客服,但賣家以強硬態度解決問題,並沒有理會客戶需求。

除了價格糾紛,隱藏款質量問題似乎也成為二手市場上公開的秘密。在閒魚上能看到大量售賣各種不同系列、主題的隱藏款的帖子,但令人奇怪的是,賣家在一點上似乎達成了一致,就是「不包原廠瑕疵」。

「就是我沒拆袋子呀,袋子裡面如果發現出廠有細節沒做好不關我的事哦。」賣家梁先生解釋道。閒魚上賣隱藏款的賣家,多為泡泡瑪特資深愛好者,一般也是因為前期買了太多,想「回血」才掛賣隱藏款的。這些老玩家們一致強調原廠瑕疵的問題,這多少能從中看出質量問題並非個例。

與此同時,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發現幾例隱藏款質量糾紛問題,4月15日,有消費者投訴表示,自己曾於去年9月在泡泡瑪特擺放在商場的機器人裡買到DIMOO動物系列隱藏款一個,但發現有質量問題,聯繫微信客服返廠處理,泡泡瑪特承諾返廠20天左右回來,但至今7個月,仍沒有收到換新的貨物。

4月13日,另一消費者投訴稱,去年雙十一在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買了Molly小黑貓bjd娃娃一個,收貨時發現是隱藏款,但檢查發現頭部有明顯瑕疵,聯繫客服換貨並承諾2個星期左右可換,但次月19日,卻告知消費者因缺貨無法發出,至今沒有結果。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平臺截圖

「閃電樹懶」式售後引消費者不滿

針對如今隱藏款在二手平臺上越炒越高的現象,北京商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泡泡瑪特方面,對方表示,「二手交易屬於用戶間的行為,我們沒有參與也不幹涉。潮流玩具的核心用戶大部分是成年人,他們都擁有成熟的消費觀念和價值判斷,我們也呼籲大家理性消費」。

而關於上述問題作為企業層面,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以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泡泡瑪特方面則表示,「我們擁有全渠道會員體系,可以為用戶提供不同的會員權益,以及專業的售前售後服務,讓用戶可以安心的購買我們的產品。同時我們也會在產品上不斷創新,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就售後服務的問題,不少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存在滯後、長時間難以得到解決的問題,「簡直就是閃電樹懶式的售後。」消費者吳女士如是說。據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至7月8日,關於泡泡瑪特的投訴量已達1404條,投訴原因主要集中在「質量差」、「退貨退款進程慢」兩大問題。閒魚賣家吳磊直言:「通常情況下,買已經拆開的,能確保沒有質量問題,如果是未拆的,有官方瑕疵,那就看你和泡泡瑪特的交涉能力啦。」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平臺

為此,北京商報記者來到位於石景山區的一家泡泡瑪特實體店,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買到有質量問題的隱藏款,持小票可以返廠換同款,隱藏款換的時間會比較長,一般最少得一個月,而且有的絕版款,時間還會更長。

同時,記者諮詢泡泡瑪特淘寶客服,客服說換貨一般在有換貨商品的情況下一個月左右,並表示不會換不了,出售的商品一般都會有換貨的商品的。

(圖片來源:泡泡瑪特淘寶客服)

北京玄德律師事務所律師主任郭哲對此強調,這類問題涉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侵權責任法》、《電子商務法》以及《價格法》等法律法規,「隱藏款實際上給消費者挖了一個坑,盲盒商品本身就隱瞞了兩部分,一是真實產品,另一個是產品質量,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對產品不知情,而且商家是以相對低的價格引誘消費者,進而去購買難買的隱藏款。消費者進一步去購買,花費的價格更高,而且產品並不明確,在這樣的情況下,它產生的責任理所應當由產品提供方、生產方或者說是銷售方來承擔責任」。

對於已經因隱藏款質量問題在售後上和商家產生矛盾的消費者,北京市東衛律師事務所律師邵男建議,消費者要對所購買產品的規格、數量、質量、商家承諾等證據保留好,留存好付款憑證,以及與銷售人員的溝通記錄,必要時可以就上述內容做公正留存,及時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盧揚 實習記者 楊菲)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賭運亨通」
    泡泡瑪特是怎麼個贏法?泡泡瑪特就是例外,它表示要用業績錘作者的臉,再來回顧並補充前文對泡泡瑪特業績的描述:盲盒模式(用戶神秘隱藏款)經營IP潮流玩具的泡泡瑪特,快要在港股上市,它的營收從2017年的1.6億元到16.8億元,CAGR為226%。2020上半年營收8.2億元,同比增長50%;Non-gaap淨利潤1.8億元,相應淨利率潤為21.8%。
  • 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是閒魚撐起的?
    有人評價「只要閒魚上隱藏款收購價不降,泡泡瑪特就沒有泡沫。」但熱度都有褪去的時候,當市場情緒回歸理性後,泡泡瑪特又該如何承載這個鏈條上玩家們的快樂、感情和利益,長久地玩下去呢?誰讓泡泡瑪特成為「90後的茅臺」?在二手市場價格能翻幾倍,是檢驗一個產品究竟有多火的標準之一。
  • 記者調查:濟南泡泡瑪特盲盒「二次銷售」引熱議 爆款盲盒二手價格...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小小盲盒竟撬動了千億市場,爆款盲盒在二手市場價格能翻幾十倍。12月23日,有網友在濟南萬象城商場的泡泡瑪特店購買了3個盲盒,卻發現是已經被拆開並粘貼後進行「二次銷售」的盲盒,在該網友的追問之下,店員承認存在「二次銷售」的情況。目前,泡泡瑪特方面已與涉事的5名員工解除勞務合同,涉及商品已全部收回。
  • 泡泡瑪特,頂著"泡泡"講故事?
    如今泡泡瑪特旗下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與泡泡瑪特迅猛的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直到2018年,泡泡瑪特仍算不上一個創投圈的明星項目,在當時的投資人眼裡,泡泡瑪特似乎沒有什麼投資價值。結果才兩年時間,泡泡瑪特面向一級市場融資的大門已經永遠關閉,沒有上車的投資人內心想法肯定是:瑪特,誰能想到你這泡泡竟然能吹這麼大。
  • 沒有故事的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4.5億?
    泡泡瑪特利用不斷推出的系列娃娃,以其獨特的設計吸引年輕女性用戶。其產品的辨識度和記憶點也可以引起消費者的獵奇心理。以Molly為例,這款娃娃在大眾眼裡並不能被稱之為漂亮,甚至有消費者並不對其總是噘著嘴的形象買單。但就是它噘嘴的形象將它和其他娃娃區分開來,給了屬於它自己的符號。除此之外,泡泡瑪特還利用隱藏款、限量款增加產品稀缺性,並且利用從眾心理、虛榮心理,發揮出了飢餓營銷的力量。
  • 泡泡瑪特,頂著「泡泡」講故事?
    如今泡泡瑪特旗下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與泡泡瑪特迅猛的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直到2018年,泡泡瑪特仍算不上一個創投圈的明星項目,在當時的投資人眼裡,泡泡瑪特似乎沒有什麼投資價值。結果才兩年時間,泡泡瑪特面向一級市場融資的大門已經永遠關閉,沒有上車的投資人內心想法肯定是:瑪特,誰能想到你這泡泡竟然能吹這麼大。
  • 泡泡瑪特,頂著」泡泡」講故事?
    如今泡泡瑪特旗下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與泡泡瑪特迅猛的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直到2018年,泡泡瑪特仍算不上一個創投圈的明星項目,在當時的投資人眼裡,泡泡瑪特似乎沒有什麼投資價值。結果才兩年時間,泡泡瑪特面向一級市場融資的大門已經永遠關閉,沒有上車的投資人內心想法肯定是:瑪特,誰能想到你這泡泡竟然能吹這麼大。
  • 泡泡瑪特驚曝二次銷售,網友炸了!85後創始人夫婦...
    據了解,一套盲盒一般由12個「普通款」和1個「隱藏款」組成,獲得後者的概率很低。在閒魚等二手交易平臺上,「隱藏款」和「熱賣款」的價格甚至高於原價十倍,這也就導致了店員們徇私舞弊的牟利行為。據此前深燃觀察報導,成本不足10元的泡泡瑪特,旗下的兩大IP——Labubu一代大隱「山椒魚粉色珠光絕版」在閒魚上最高價格達到7800元,是普通盲盒售價的100倍;Dimoo的「鹿影」款售價甚至過萬。正是閒魚上,對隱藏款和熱賣款的炒作,讓不少泡泡瑪特的店員鋌而走險,不僅私拆盲盒,選擇自己喜歡的再買單,再在閒魚上出售,甚至還和黃牛勾結,謀取私利。
  • 泡泡瑪特打造「IP帝國」,路途尚遠
    《全球財說》也是在2015年第一次認識Sonny Angel,並被「隱藏款」所吸引,然而當時泡泡瑪特門店過少,距離較遠,購買盲盒的衝動被暫時擱置。衝動消費,也是泡泡瑪特成功的一個關鍵詞。各個公司的盲盒產品,一個系列有5-12個常規款,並且還有1-2個隱藏款,而隱藏款可遇不可求,抽到隱藏款的官方概率為1/144。當你從眾多外表相同的盲盒中,選定一個付款撕開時,內心的期待達到頂峰,會是哪一款呢?會不會抽中隱藏?如果是雷又要怎麼辦?種種想法為平淡生活所帶來的刺激未知驚喜,驅使著受眾不斷購買。
  • 千億大牛股出事:泡泡瑪特驚曝二次銷售 85後創始人夫婦身家600億
    泡泡瑪特驚曝二次銷售,網友炸了!85後創始人夫婦身家超600億中國基金報 安曼今年最受爭議的IPO,最受爭議的千億大牛股出事了……聖誕節前夕,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在泡泡瑪特濟南萬象城店買到了被拆封的盲盒,質疑店員二次銷售。
  • 泡泡瑪特的兩副面孔
    儘管泡泡瑪特財報中的表現如此驚人,但其商品卻往往會給人一種「平平無奇」的觀感,甚至許多消費者在接觸過泡泡瑪特後,往往能一眼看穿其盈利模式,相當依賴於人們對「隱藏款」或「限定款」的渴求。而作為泡泡瑪特商業模式中的一環,「隱藏款」與「限定款」等營銷手段,也成功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據了解,其「隱藏款」藏於每個系列當中,而每個系列則會由十幾個固定款與一個「隱藏款」組成,但能夠抽出「隱藏款」的概率則不盡相同,這同時也大幅刺激了消費者的復購。除此之外,其還推出了需要消費者在限定時間搶購的「限定款」,也是通過飢餓營銷的方式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
  • 泡泡瑪特(POP MART)的潮玩之路
    作為一家成立於2010年的公司,泡泡瑪特在早期主要主打第三方玩具、家具和數碼產品等,類似於買手店,主要通過一系列的物品來傳達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從2016年開始,泡泡瑪特開始自己的轉型,開始走潮玩之路。
  • 我被泡泡瑪特「支配」的盲盒人生
    最開始的時候,我是一個一個的買,我也是上班族,996的打工人,雖然說一個盲盒幾十塊錢,但每天花這麼一份錢出去,一個月下來還是一筆挺大的開支。可是後來就上癮了,有一陣子總也抽不到自己喜歡的款,乾脆就一盒一盒地買。
  • 泡泡瑪特的泡泡能吹多久?盲盒經濟能收割90後多久?
    大孩子們上癮一樣被猜娃娃遊戲搞得欲罷不能,泡泡瑪特賺得盆滿缽滿。所以,泡泡瑪特是怎麼讓90後掏空錢包的?泡泡瑪特借娃娃擺賭場的資本遊戲能走多久呢?59的盲盒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但讓娃友們頻繁上當的是,太想知道盲盒裡到底是隱藏款還是雷款的好奇心。賭對了拿回家擺著落灰,賭錯了可以轉手閒魚高價賣,既能滿足社交需求,又能賺點小錢。泡泡瑪特也明白90後對什麼上頭,也知道娃友們醉翁之意不在娃,而是盲盒裡會抽出啥的不確定感。所以泡泡瑪特的收割遊戲才能率先開始。
  • 承認二次銷售、被新華社點名,泡泡瑪特市值蒸發150億
    記者 | 馬越編輯 | 昝慧昉1狂奔上市後的泡泡瑪特,遭遇了上市以來第一個波折。12月28日,泡泡瑪特股價最低下跌至72.05港元/股,跌幅一度達到16.4%。截至收盤,泡泡瑪特股價報77.65港元/股。連跌2個交易日後,其市值蒸發近150億。
  • 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出口海外的潮玩盲盒能走多遠?
    一般情況,一系列的盲盒會出5~12款,每個盲盒的售價在39~69元之間,雖然單價不高,但是這種不確定性吸引著玩家一次次消費,直到抽到心儀的一款。甚至有些愛好者,為了收集到全系列,不惜重金求購稀缺款式。 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已經上市的泡泡瑪特市場份額暫時領先,佔比8.5%。
  • 泡泡瑪特上市,盛世與泡沫
    Molly 即將見證泡泡瑪特在港交所揮錘的那一刻。 一個小小的盲盒,出廠價 10 多元,售價 59 元,毛利率高達 65%。而在二級市場,熱門隱藏款的價格甚至一度被哄抬到了數千元,溢價幾十倍。 泡泡瑪特是否能真的撐起 1000 億的估值?裡面的泡沫究竟有多大?
  • 泡泡瑪特迎上市,背後是誰在為盲盒「印鈔機」買單?
    三年前的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曾掛牌新三板上市,但是2014年-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最終於2019年4月遺憾摘牌。退市又上市,過去三年間,泡泡瑪特經歷了什麼變化,此次上市之後還能一直火下去嗎?這篇2020年初的舊文將帶你進入盲盒的「瘋狂」世界。
  • 一年賣500萬個Molly,吸金4.5億元,泡泡瑪特僅用5年赴港IPO
    2010年成立的泡泡瑪特,5年前還是一家啥都賣的雜貨鋪似的文創產品店,短短幾年時間,成為國內潮玩NO.1品牌。   泡泡瑪特很快上了熱搜,引發網友們熱烈評論。   這個嘟著嘴看上去有點兇巴巴的小女孩,深受「後浪們」的喜愛與追捧,開啟了泡泡瑪特潮玩IP的網紅之路。   Molly潮玩IP火了之後,泡泡瑪特繼而又推出了PUCKY、bobo等爆款潮玩IP,通過「盲盒」銷售方式,將潮玩從小眾帶至大眾。
  • 泡泡瑪特的盲盒遊戲,不過是老瓶裝新酒
    咱家也是通過了半天學習,總結了一句:泡泡瑪特的盲盒遊戲,不過是老瓶裝新酒了。當然了,人家泡泡瑪特方面不會承認企業的核心價值是「盲盒」。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的企業願景是:旨在成為全球領先的潮流文化娛樂公司。那泡泡瑪特用什麼手段實現「潮流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