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把外延劃分子類,組織子類下的假設,形成假設樹,然後剪枝!

2021-01-18 認知框架

溫馨提醒,此文訂正於2021-1-16,版本3.0。MECE,是啥意思呢,中文意思就是對一個概念的外延進行劃分,劃分成的各個子類之間要相互獨立,劃分的各個子類之和要等於父類。MECE有啥用呢,比如一個結論,你尋找解決這個結論的原因,這些原因要採取一個框架來組織,而這個框架呢,其實是一個分類框架。這個分類框架要符合MECE,這些原因被分類框架組織成一棵有序的原因之樹,結論-符合MECE的分類框架-各個原因-原因之樹!

MECE的意思就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什麼理解相互獨立呢?概念的外延是一個大集合,就以人來說,人這個概念的外延是一個大集合,凡是具有人本質屬性的動物,就是人了。概念所反映的範圍,就是人的外延,是一個集合。這個外延現在還沒被劃分,比較混亂,你可以採取一定的屬性來對人這個概念的外延進行劃分,比如你可以採取」性別屬性「,對人這個概念的外延進行劃分,可以分類為男人、女人,男人是一個子類,女人是一個子類,這兩個子類相互獨立,沒有交集。男人作為子類所對應的範圍是一個集合,女人作為子類所對應的事物範圍是一個集合,於是就有了兩個集合。男人集合跟女人集合是相互獨立的,相互獨立是指類的層面來說,女人一類,男人一類,這就做到了相互獨立,相互獨立是用類來思考,用屬性來劃分出類。

談完MECE的相互獨立,再來談一談完全窮盡,啥是完全窮盡呢?剛才提到把人的外延,劃分兩個子類男人及女人,這兩個子類是相互獨立的,這兩個子類是否完全窮盡人的外延呢?男人+女人=人的外延。這兩個子類之和完全窮盡了」人的外延「,這就是完全窮盡了。

人這個概念所對應的這類事物,就是這個概念的外延,外延是一個大集合,你採取性別屬性,對人這個概念的外延進行劃分,此處的劃分,是分類,分成了男人子類和女人子類,男人子類和女人子類是相互獨立的,並且」男人子類+女人子類「窮盡了人這個概念的外延。

相關焦點

  • 屬性、概念、定義、內涵、外延、劃分、判斷、假設、一次大整合!
    涉及哪些最基礎詞語呢:屬性、本質屬性、概念、定義、內涵、外延、劃分、判斷、假設、線性思維、推理、論證。先後順序性,意味著如果倒過來一下,可能學習就會碰到障礙。在沒搞懂屬性的情況下,去學習概念,就會碰到障礙。在沒搞懂外延的情況下,去學習劃分,就會碰到障礙。在不理解內涵的情況下,去學習定義,就會碰到障礙。
  • 一個概念所指的事物就是外延了,對外延分類就是劃分,如何劃分呢
    啥是劃分呢,針對啥劃分呢,當然是對概念的外延進行劃分,首先要弄懂啥是概念的外延,一個概念所指的事物就是概念的外延了,舉兩個例子,一個採取性質屬性來對外延劃分的例子,一個採取關係屬性來對外延劃分的例子。劃分就是對外延進行分類,分成成更小的子類,劃分中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遺漏,比如沒有窮盡,比如沒有相互獨立。舉個採取性質屬性來講劃分的例子。劃分有什麼要求,劃分的要求是根據什麼來的呢?
  • 一個邏輯框架,重構了並壓縮了各個概念的時空,讓各個概念更緊湊...
    在這裡有一條編織邏輯框架的線索:事物-性質屬性、關係屬性、本質屬性--> 屬性-->概念-->內涵、定義、外延、劃分-->判斷-->假設-->推理-->論證。正是通過這條線索,去從0到1建立起一個邏輯框架,繼而,從1到N讓這個框架不斷地生長,生長的過程:屬性框架--->概念框架--->判斷框架--->假設框架--->推理框架,直至今天要探討的邏輯框架!從這些分立的邏輯學基礎概念,去設計出來一個邏輯框架,通過這個框架把這些概念編織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 p值的局限性 & 貝葉斯假設檢定
    很大一部分研究者(也許也包括你)在看到邊緣顯著(marginal significant) 或是表現出顯著趨勢的結果後會利用研究者的自由度進行一些操弄,比如繼續收更多的數據(也許等數據量大了以後結果就由不顯著變為顯著了)、對異常值進行一些特殊處理、比較各種不同的分析方法然後報告最『漂亮』的p值等等。
  • 數學家重新採用被拋棄解黎曼假設的方法!
    艾莫利大學(Emory University)數論學家、論文合著者肯•小野(Ken Ono)表示:令人驚訝的是,在一個簡短的證明中,我們已經表明,對解黎曼假設一種雖老、被拋棄的方法不應該被遺忘。通過簡單地為舊方法構建一個合適的框架,現已經證明了一些新的定理,包括一個包含黎曼假設標準的大部分,總體框架也為其他基本懸而未決的問題開闢了途徑。
  • 假設檢驗、Z檢驗與T檢驗
    有什麼證據支持這些說法,我們如何檢驗這些假設呢?作為一個統計愛好者,所有這些問題都挖掘了我對假設檢驗基本原理的舊知識。本文將討論假設檢驗的概念以及Z檢驗與t檢驗的區別。然後,我們將使用COVID-19案例研究總結我們的假設檢驗學習。
  • 關於自己,你的假設是什麼?
    我的假設裡就是「大家會拒絕我」。但是履行主席的職責,官員會議還是要開。我挑出了幾個可能有空閒的時間點供大家選擇,沒想到了大家積極響應和回復,並沒有拒絕我。第一次官員會議順利的完成了。我原來假設拒絕我的場景,並沒有發生。接著2月、3月,大家都是大力支持和響應中順利開了第二次、第三次官員會議。我發現,我錯誤的假設都不是真的。
  • 線性回歸假設檢驗 - CSDN
    在上面公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假設。其中假設的 第二點 和 第三點 可能與現實情況衝突。根據這三個假設我們可以進一步來分析為什麼會存在 x 相同而 y 不同的情況。首先假設模型的 a, b, σ(假設1:隨機擾動項服從的正態分布的方差)是已知的。
  • -提出研究假設
    科學家經常需要檢驗研究假設。什麼叫研究假設?怎麼提出研究假設?假想情景假想即興表演你拿到了一個網絡電影領銜主演的角色。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資深科學家盡心培養學生的故事。要帶著這個學生思考,我們建議你給他講一下,什麼叫研究假設。不要直接把什麼是假設拋給他,這樣太生硬。你可以先讓他想出幾個來然後再告訴他,他想出來的就叫做研究假設把下面這段臺詞背下來。你(科學家):你剛剛說了個研究問題,你自己覺得答案是什麼?
  • 若DL沒了獨立同分布假設,樣本不獨立的機器學習方法綜述
    中央伺服器聚合這些梯度值並更新:每個客戶端使用其本地數據對當前模型進行梯度下降優化,然後中央伺服器對生成的模型進行加權平均。基於 FedSGD 算法框架,本文提出在中央伺服器進行加權平均步驟之前多次執行本地更新迭代,從而向每個客戶端添加更多的計算過程如下:該方法稱為 FederatedAveraging(FedAvg)。
  • 大膽假設 推崇創新
    善於提問 大膽假設  陳寅恪在《陳垣〈敦煌劫餘錄〉序》中說:「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治學之士,得預此潮流者,謂之預流。」清華國學院是培植學子預此學術潮流的土壤,引導他們深入學術研究的堂奧,自發成立學社、出版刊物以即時、公開表達學術觀點。
  • 數學珠峰之黎曼假設
    尤其是黎曼假設這種難題,激發了他挑戰的欲望。15 歲那年第一次讀到黎曼假設後,他便沉溺其中不可自拔。身為經濟學家的父親有一個書庫,收藏有大量的數學書。當瀏覽數學書時,他就被數字的性質吸引住了。他發現,黎曼假設是數論中最深刻且最根本的問題。父親承諾,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就為他買一輛法拉利,這令他熱情大增。在他父親看來,這是使他懸崖勒馬的一種無奈之舉。
  • 多元線性回歸的模型解釋、假設檢驗、特徵選擇
    我們從統計數據中獲得幫助,並做一些被稱為假設檢驗的事情。我們首先建立一個零假設和一個相應的備擇假設。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找到至少一個預測器在預測輸出時是否有用,所以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希望至少有一個係數(不是截距)是非零的,這不僅僅是由於隨機的機會,而是由於實際原因。為此,我們首先形成一個零假設:所有係數都等於零。
  • 屬性框架,概念框架、判斷框架,框架是可以一步一步有序生長的!
    屬性、性質屬性、關係屬性、本質屬性、概念、內涵、定義、外延、劃分,從0到1構建了屬性框架,並從1到N生長成了概念框架,今天要建立新的路徑去聯繫新的概念:判斷,生成一個更大的邏輯框架,稱之為判斷框架,框架是通過結構來生長的,在舊的結構的基礎上生出新的路徑,通過新的路徑,把新的概念聯繫到全新的結構
  • 楊麗萍被嘲無兒無女|一場假設下的爭論,不回復就是最好的回覆
    不是,我們選擇做或不做一件事情,背後有一個深藏的認知,稱作假設。比如,你責怪老公:「下班之後就知道玩手機,不能多陪陪孩子。」你的責備只是外化出來的表象,背後潛藏的是你的一項固有認知,也就是假設:老公下班回到家後必須管孩子。試試看,如果推翻這條假設,那句責備還成立嗎?
  • 孫立平:張扣扣復仇案中的一個困惑和我的假設
    但對於這些因素,我們可以做一些假設和猜測:1、加劇復仇心理的客觀因素:我們不太能知道在這22年中,仇恨和復仇這樣一種情緒在張扣扣的內心中是如何變化的,但我們可以設想其中一些可能的因素:或是認為對殺死其母的兇手判刑過輕,或是被判刑的罪犯提前出獄,或是經濟補償沒有到位。這都是可能激化仇恨或復仇情緒的可能因素。
  • 劉慈欣的假設讓人興奮
    當時有不少科學家通過喬治文章中的空間思維,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跳出了普通的二維和三維的思想框架,構建了新奇的四維空間的基本構思。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科學家們對多維空間的研究越來越精細與深入,正式提出了「多維空間」的假設,將我們所處的宇宙劃分為11個維度的空間。
  • 2020年清遠事業單位招聘:如何讓假設法變得更快?
    今天為大家帶來判斷推理題庫之如何讓假設法變得更快?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小夥伴們,備考如斯,不舍晝夜,大家辛苦了,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為大家再次帶來了一節備考指導,幫助大家掌握樸素邏輯這一塊的解題小技巧。真假話題型是樸素邏輯中特別常見的一類題型,很多同學都很清楚,解決真假話,假設法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方法。
  • 假設孫策周瑜不英年早逝又會發生什麼?
    要想正確地分析出最終這種假設最終的結局,我認為必須要了解清楚以下情況:孫策其人如何,周瑜其人如何,孫策與曹操的關係,孫策與袁術的關係,孫策與劉表的關係,孫策統治下的東吳與當時其他割據者的關係。孫策死後,魯肅曾經勸孫權說:「曹操不是短期內可以打倒消滅的,我替將軍設想,最好是乘著曹操在北方的事情多,你把據守江夏的黃祖解決了,然後討伐劉表,佔據全部的長江流域,然後『建號帝王,以闖天下』。」
  • 證明黎曼假設
    「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函數域上的)ABC猜想和朗蘭茲綱領的證明,本文我們繼續介紹函數域上的黎曼假設乃至更一般的韋伊猜想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