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種、重公還是重母?

2021-02-13 賽鴿微訊

第一篇

賽鴿育種較重公還是重母?眾說紛紜,常常可能為這樣一個問題爭辯得面紅耳赤,音量是越來越大聲,甚至於不歡而散。

雖然我沒有十足的把握如何去裁定鴿子的好、壞,但是若以成績面來談的話,確是最清楚不過的桉例。

舉例來說:

1、某鴿舍強豪有一羽自我評定是難得一見的超級種雄,作出入賞率極高。請問該強豪會隨隨便便的捉一羽母鴿「送做堆」嗎?不可能的!一定非得是該鴿舍最好且年輕的種雌,系出名門且門當戶對,才有可能配對成功!

2、相對的,一羽超級種雌配對需要7至10天才會完成下蛋的程序,本身所消耗的精力遠超過雄鴿;也就是說更不可能捉一隻雄鴿就配對!相對會造成2顆蛋的浪費,那是多麼可惜!因此更為珍貴。

3、鴿友若先了解育種前的功課,便會無往不利。鴿舍的種鴿養了很久,也沒參加比賽幾次,就以個人鑑賞鴿子能力,單方面來作為的評斷一羽鴿子的好壞,仍然欠缺一個標準。事實上,很多的入賞鴿多數是白板鴿或是散彈組,屢見不鮮。

4、了解種鴿的家族性,一對好配對所孕育出雙雄、雙雌其入賞比率就相對提高許多,這是從事採訪工作幾年來,筆記上所紀錄的事實,僅供作參考。您說這又是怎麼一回事?遺傳雄鴿、還是雌鴿?

5、有位鴿界前輩曾經對我說過雄鴿配雌鴿、或雌鴿配雄鴿─它不叫育種而是叫遺傳。煞時,讓我一時給煳塗起來,原來育種還真是莫測高深的一種理論與實務的相結合;簡單的說:將蠶豆、青碗豆、黃豆、綠豆溷合在一起,如何運用育種的模式,將形體大的、小的、中的、再經由比賽制度的篩選最合適的鴿種予以保留、改良成為更優秀的鴿系,這是需要長時期的反覆試驗的,鴿系就是這麼慢慢的留傳下來。

一個長勝鴿系的產生,並非單靠一羽超級雄鴿或超級雌鴿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一整個優秀的家族,經由比賽制度來驗證,融入更優秀的外來紀錄鴿,讓鴿族能源遠流長。是故重公?重母?最重要是能清楚個人的需求,勿再道聽塗說,窮追不捨,到後來一無所獲就失去育種的意義。

第二篇

這個問題就像雞與蛋孰重要的爭議見仁見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正確的答桉。

許多鴿界論述者常常拿一些「黃金種鴿」、「黃金種母」或「黃金近親」的配對公式來證明各自的理論,卻常常令讀者大眾「霧煞煞」,有時「崇拜者」照著理論去做,往往弄巧成拙,成功率卻遠比失敗率小得多,「挫尿換閃屎」的更比比皆是。追根究底,就在論述者都是擷取各鴿舍成功的先例「以果推因」,只看到一、兩顆成功的果實,卻忽略了同一棵樹結出來卻掉了滿地不能入口的其他失敗果實!如此以偏蓋全,設定出一套「必勝公式」,冀望給所有條件各不相同的鴿友們採用而能「必勝」,結果當然………

唐先生用一隻好公配六隻母鴿隻隻入賞。

A教授用一隻金母配六隻公鴿季季贏錢。

我學他們套用公式,用一隻母鴿配六隻公鴿全部打槍,換一隻公鴿配六隻母鴿也是輸到走路!

對唐先生來說,育種當然是重那隻黃金種公了。對A教授來講,則一定非他那隻金母才是重點。對我來說,怎樣找到一隻好種鴿才是實際問題,只要子孫能給我贏錢,管他公鴿還是母鴿!

臺灣鴿友太過聰明,常常「見賢思齊」複製別人的成功法則,其實以我不成熟的觀點:以一對黃金配對來說,公母是缺一不可的;參考鴿史來看,公母並重的黃金配對,後代發揮的代數與成績,都遠比偏重黃金種公或黃金種母的要輝煌、久遠!立志作育種家的鴿友絕不能抱著「重公」或「重母」的偏差觀念,否則將流於短利、近視,鴿系在短短幾代內就會完全走樣。

育種的「標準」應該是以本鴿系中最發揮的一羽祖先鴿為標竿,後代作育就要儘量保留像「牠或她」的特性之仔代,來保持種系特性與優勢;至於那羽開基元祖是公是母,應該都不會對所育出的後代成就的高低有所改變。

這個標題當作配茶閒聊的題目還不錯,可不要太認真去討論!各位看倌看看就好,千萬別有所「頓悟」而有任何定論;否則又要害死一大堆鴿友了!

第三篇

育種,重公還是重母?許多的學術理論中,常探討這個問題,不論實驗的結果是重公還是重母,答桉我也不認為是絕對的。

育種是耗時費力的工作,這中間包含了遺傳的問題,而遺傳是大自然的東西,以目前的科技應很難去控制它,雖然現在有許多複製羊等動物出現,但這些總是違返自然所產生的東西,總是會有一些缺陷,比如說是先天的免疫力不足,本體不能再生育等問題,所以牠們所能存活的時間或是活力均會比正常的動物來得差。

我們養鴿子想要育種,不論是公系或是母系,一定是挑選心目中最理想的鴿子來互配,雖不一定能從人願,但是可以觀察出,有些鴿系是母鴿的入賞率比較高,有的鴿系是公鴿的入賞比率比較高,又有的是出雙公或是出雙母的入賞比率比較高。

我個人觀察,通常出雙母入賞高的種鴿,牠們所具有的特質是羽質柔軟、翅膀柔軟度佳、鴿性溫馴、眼砂均勻柔和等特性。出雙公常入賞的種鴿,所具備的特質是,恥骨緊密堅硬、肩胛骨強硬、虎背熊腰,眼砂明亮色彩分明,眼神銳利等特性。

再看到有些成功的黃金配對,母鴿的肉質很飽滿,公鴿則是所謂的鐵骨仔生,捉在手中的感覺,骨架堅硬但肉質並不豐滿,甚至頸後的背部略有凹陷,可能這就是成功的互補原理。

我們在育種之前,必需先了解自己的主力鴿系的特質,以互補為原則來決定公頭或母頭的特質,並且賽制是做最大的考量因素,如順風的天氣可選擇肉質結實帶有爆發力感覺的鴿子,逆風燠熱長時間飛行的賽制就要選擇肉質柔軟較有彈性的鴿子來參賽。

另外從許多實際的桉例中也常發現,有些鴿系作出公鴿時,比較適合比賽,而母鴿比較適合育種,有些鴿系則反之,而要得到這些答桉之前,一定是從先前的經驗得來。所以鴿子的融合性是要經過時間來印証,並且不斷的做調整再測試,最後才能知道其育種的價值。

第四篇

每一羽血統鴿子在繁衍育種上都有相當貢獻,繁殖後代好壞是由基因所決定,競翔要突破除了利用引種繁殖外,沒有其他捷徑可行。

一羽超級種雄可以改變競翔生態,創造出源源不絕的佳績且會將身上遺傳賽飛特質持續烙印於下一代,但這種家族架構體制更需要背後母鴿紮實基礎作為後盾。

追求一羽好的雄鴿較容易,但要獲得會生金蛋的雌鴿更是不易,也就是在鴿舍基礎尚未奠定紮根之下,堅強的母鴿陣容絕對不能少。競爭的賽鴿時代,基礎種鴿的品質控制與引種嘗試是無止盡追求延續,在短暫時間可能看不到成果與變化酵素,但競翔優勢可從日後成績來加以佐證。

第五篇

臺灣的經濟奇蹟,帶來了安定和繁榮的社會,無論你走到那裡,稍加注意一下都可看到一間又一間的鴿舍,養鴿風氣之盛無與倫比,每到比賽季節,每位鴿友想盡辦法出奇致勝,希望能夠出頭天,但總是事與願唯,輸的多,勝的少。因此對未來參賽能否勝出,種鴿的育種,才是一個重要的關鍵。

育種,重公還是重母?我的選擇是「重母」。

為什麼我會選擇重母,大概是深受《詹森育種原理》的影響,書中第八章「金母選種法」一節(第90頁)提到,雌鴿更能把好的遺傳留傳給下一代,其中克拉克和詹森保留雌鴿的秘密,即是 「雙頭金母作出法。

金母作出的女兒直接留種,公的則送去參加比賽,若表現傑出則升格為種鴿,再去交配另一隻金母。也就是說以金母的兒子再去配另一隻金母,生出來的下代,就會包含兩隻金母的遺傳,這就說明了母鴿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公鴿,因為後代常常表現出母系的特徵。

任何事情都是沒有絕對的,育種也是一樣。相信只要依據自己育種的目標去實踐,是否就能夠提升鴿子的素質?這個答桉絕對是肯定的。

第六篇

鴿子牠不但溫馴,乖巧易近人,無論養鴿者有沒有參賽,牠都是最佳的寵物及朋友,何謂朋友之說呢?「人」常常因為周圍環境影響,讓我們情緒有所起浮,在心情不好時,處理的方法不盡相同,有的大聲放音樂,有的望海吶喊,有的捲被睡大覺,而我有位朋友就比較特殊,他解決之道是:買包煙,到火車站找個角落坐著,看著人來人往,個個不同的表情,而自我假想,每個過路人的心境,儘管大家因應的方式不同,其共同的目標,都是想快點忘掉不愉快的事。

而我自己呢?套句流行語:我那不爽,我就去種鴿櫥抓鳥來看,看來看去,接下來就乎吃一餐粗飽,再接下來就思考著同樣的種鴿在不同的季節,要如何配對,才能應付賽制的考驗!

談到配對,當然離不開育種,我並不清楚咱臺灣的鴿友,對於育種的觀念深或不深,常常在鴿刊上讀到淺談育種的大作,或細說遺傳的論述,甚至還有圖檔步驟,如:A配B生C。A配C生D(豬),類似公式化的配對育種模式。諸如此類的文章不勝枚舉,每篇文章都代表鴿友個人的心得與觀點,無關對錯,起碼作者願意分享,實不實用,就看讀者的判斷。

在我認為,養好的種鴿是賽鴿的基礎,養鴿者往往迷失在名系或名系後代的未知中,育種也是一樣,重公或重母?其實並沒有答桉。

常聽鴿友先進說起,我那隻金母配好幾隻公鴿,下代皆能入賞,只要有這隻金母的血系,保證飛天鑽地。試問公鴿只有「爽」的部分而已,其他就無三小路用了嗎?只要有好種母,就能搞定一切了嗎?那些舍中有金公的鴿友,是否也要跳出來講話呢?再者 「富流號」、「525」、「凱撒大帝」到最近熱門的 「小斑13」呢?當中「凱撒大帝」是一羽未參賽的種鴿,如何能看得出牠的未來呢?與其說重公或重母,不如評定公母的分數來得客觀(有成績者更佳),若整體的種鴿育種實力皆有90分,那平均素質就能提升,適時引進異血作雜交才是育種的重點!

若非得表態重公或重母,我倒認為要重視年輕母鴿,不論是參賽或留種,蛋是由母鴿生,體質應該是關鍵,再怎麼說,高齡產婦還是會比年輕的媽媽多一些風險吧!

第七篇

在賽鴿的知識領域內,長久以來各方好手都不斷持續追求最好的種鴿,與提昇飼養管理的手法,這一切的作為,都是為了贏得獎項,讓自己的鴿子飛的比別人更快或更好,然而在激烈的比賽過後,不論你是沉醉於剛得獎的喜悅中,或是把希望寄託於下一季,都不能省略掉賽後自我檢討的工作,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讓你踏出成功的步伐。

良好的飼養手法可以保持,但一隻好鴿子的血脈想要維持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鴿子的遺傳非常奧妙,不是那麼容易掌控的。養鴿人對於鴿子育種所持的論點與看法各不相同,重公或重母亦是如此,當一個成功的鴿櫥是由一隻超級公或超級母所建立的,那麼你認為他們對公、母的看法會相同嗎?若一隻超級公(母)其下代皆是母(公)鴿發揮,這時又該重公或重母呢?賽鴿凡事沒有所謂的「絕對性」,千萬不要將自己局限於小框框不能自拔。

常聽別人說:「飼養手法是活的」,或許應加上一句「育種手法也是活的」。掌握住當下鴿子的特性,也許是另一個思考的重點,超級金母「絲絲」、「小斑13」或是一柱發揮二、三十年的老鴿系等……,每一個優秀的鴿族都源自一隻超級公或超級母所繁衍而來,飼養者應仔細去瞭解其下代所擁有的飛翔特色為何?如何的飼養法才能讓鴿子的潛能發揮至極限!進而去思考如何去蕪存菁,將此飛翔特性傳承且保留下去,或許這時公、母對你而言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經驗】育種重公還是重母 (臺灣賽鴿聯盟)
    第一篇賽鴿育種較重公還是重母?眾說紛紜,常常可能為這樣一個問題爭辯得面紅耳赤,音量是越來越大聲,甚至於不歡而散。育種的「標準」應該是以本鴿系中最發揮的一羽祖先鴿為標竿,後代作育就要儘量保留像「牠或她」的特性之仔代,來保持種系特性與優勢;至於那羽開基元祖是公是母,應該都不會對所育出的後代成就的高低有所改變。這個標題當作配茶閒聊的題目還不錯,可不要太認真去討論!各位看倌看看就好,千萬別有所「頓悟」而有任何定論;否則又要害死一大堆鴿友了!第三篇育種,重公還是重母?
  • 大話種鴿育種
    沒有育種的運籌帷幄,哪來比賽的決勝千裡?多少年來,在鴿界「育種」總是一個最激烈、最神秘、最深奧的話題。名家名鴿的產生,不是偶然,這其中凝結著多少汗水、閃耀著多少智慧、揭示著多少奧妙。古往今來,鴿壇大多數人都遵循著 「近親留種、雜交放路」這個原則,認為這是真理,是不可打破的。
  • 上海專家"跨界"育種亞東鮭魚:讓西藏養殖戶快速增收
    搞螃蟹育種的專家,接下了亞東鮭魚人工繁育的活  在上海海洋大學,王成輝是蟹苗育種的好手。身為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他已選育出中華絨螯蟹「江海21」這個國家級水產新品種。  這位養螃蟹的好手,為啥跨界去研究亞東鮭魚繁育?原來,2015年4月,一個精準扶貧項目落到了他的肩上。
  • 甜糯玉米育種現狀與未來發展
    而三隱自交系育種的方式有兩種, 一是在原有甜糯雙隱自交系選育基礎上, 將其與其他類型的甜質單隱性基因進行雜交, 通過連續自交後, 形成優良的甜糯三隱性自交系。二是通過甜糯雙隱自交系彼此之間雜交的方式分離三隱性綜合體, 形成良好的三隱性自交系。不過不管是雙隱還是三隱自交系都需要經過合理鑑定來確定其中基因成分, 確保培育質量。最常使用的鑑定方式為測交鑑定法。
  • 傅向東:中國的育種科技差距在哪裡
    傅向東:從主糧上看,我國的育種水平與發達國家差距不大。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我國政府在主糧育種方面持續投入,形成了比較健全的良種繁育和推廣體系,主糧保供能力基本可以滿足需求。但是從非主糧上看,我國育種水平與國外差距較大,比如高端蔬菜、花卉、畜禽、草種等優良品種核心種源大部分掌握在國外公司手裡,依賴國外進口。
  • 育種過程中七條心得
    想要培育出在比賽中表現優異的賽鴿,大多數人都是從挑選種鴿以及育種兩個方面做起,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瀋陽名將鴿舍的《育種過程中七條心得》,分享在育種過程中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共勉。一、育種的時間:我是二月二十八日開始配對的,今年我沒有保姆鴿。
  • 【名人】實戰育種家海爾曼·比佛丹姆
    實戰育種家海爾曼·比佛丹姆,是一名職業育種家、賽鴿家。整個賽鴿界因他的出現而更加出彩。海爾曼·比佛丹姆(Herman Beverdam),一位叱吒荷蘭鴿界的頂尖強豪,同時又是成功的育種專家。他學會了一些育種技巧,學會如何建立鴿族,加上自己的觀察和實驗心得,比賽成績證明,他果然是個很有天份的學生!父親去世後,海爾曼開始自己掌舵,巧妙地利用自己所學的技巧。他多次拜訪阿連棟克拜訪詹森兄弟,於查理.詹森(Chaelws Janssen)有過多次深談,對詹森鴿系已經瞭若指掌、如數家珍。
  • 【名鴿】一張圖看懂「蓋比鴿系」,蓋比鴿系40年育種圖譜揭秘
    這是巧合或者運氣,還是這些都來自於他對賽鴿的良好直覺?蓋比依然相信「新閃電號」未來的育種成績肯定會超過它的父親「魯迪」和祖父「閃電號」。只有時間能夠告訴我們答案了,儘管這一切都無法在登特海姆見證。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確定的:蓋比很少犯錯誤。    另一個特別事實是戰隊的重要成員都直接與「嬌小號」血系有關。
  • 今年中秋前大閘蟹售價逼近歷史最高 多為二三兩重
    上市大閘蟹多為二三兩重昨天,銅川路水產批發市場大閘蟹的日批發量已經上升至2噸以上,早晨六七點,來市場拿蟹的菜場小商小販絡繹不絕,一位想自己設攤賣蟹的個體戶告訴記者,他沒有固定攤位,看到啥好就進啥賣啥,攤頭就放在普陀區菜場的周邊。「中秋國慶前大閘蟹肯定好賣,因此這兩天就專門賣大閘蟹。」
  • 給小麥玉米辣椒黃瓜等「裝晶片」,我們該記住這23位育種院士
    他後來赴美進修,並苦心收集了3000多份麥種資源,於1946年全部帶回國,成為新中國小麥育種的重要基礎,其本人被譽為新中國小麥育種奠基人之一。蔡旭長期在北京農業大學任教,並培育了系列小麥新品種,1980年,入選中科院院士。
  • 米脂藉助航天育種技術選育新谷種
    6月30日,記者從米脂縣產業扶貧暨米脂小米航天育種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通過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米脂縣選育谷種「米谷1號」「米谷2號」,完成了第一代試驗田播種,開啟地面選育階段。
  • 米脂縣:航天育種的 「米脂小米」地面選育長勢喜人
    9月17日,陝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郭銳一行4人,到米脂縣印鬥鎮常坪村「米脂小米」航天育種實驗田檢查指導工作。米脂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雷琦,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宏彥陪同,米脂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高級農藝師任樹崗詳細介紹了「米脂小米」航天育種地面選育工作進程情況。
  • 紮根旱塬育新種——記我國著名旱區小麥育種專家梁增基
    1961年,他從西北農學院畢業後,響應黨中央「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的號召,自願來到旱塬長武縣,紮根這裡58年,一直鑽研小麥育種和栽培技術研究工作。剛開始,梁增基就經歷了小麥連年的凍、鏽、旱、澇、黃矮病等自然災害,重災年份減產70%以上,所收糧食黑、苦、粘、澀,難以如口,他跟群眾一起,也經受了吃不飽、吃不好的困難時期。
  • 【經驗】鴿子聲音的秘密:聽聲育種
    養鴿子很多鴿友都不知道其中有一個育種最深層的秘密,這也是本人在育種十幾年來,推理李鳥育種原理及結合詹森的血統書,摸索出的一件怪事
  • 山東榮昌育種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掛牌儀式在京舉行
    7月24日上午,山東榮昌育種股份有限公司專場掛牌儀式在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金陽大廈隆重舉行,榮昌育種登陸新三板標誌著榮昌又開始了一個新的發展徵程。,山東榮昌育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田榮昌先生率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管出席掛牌儀式。
  • 走進我國小麥育種最大試驗基地
    位於鄭州黃河北岸的原陽縣河南省農科院小麥育種基地,佔地約5700畝,是我國小麥育種研究最大的試驗基地,包括小麥種質資源精準鑑定圃、小麥栽培技術試驗地、釀酒小麥新品種試驗田等。河南省數十個優質小麥品種就誕生在這裡!「你看,我左手邊是雜交育種圃,右手邊是產量試驗圃。」
  • 「龍江發明」助航天育種水稻免受蟲害
    近日,航天育種火星紅基地產業聯盟成員、連雲港航天水稻種植示範基地負責人黃今告訴記者,該基地培育的航天育種水稻「航天伯爵一號」,因為使用了超敏蛋白複合酶,不僅有效抵抗蟲害、暴雨,還實現了增產。  超敏蛋白複合酶  助稻花香實現零農殘  超敏蛋白複合酶與「航天伯爵一號」的相遇可謂天作之合。
  • 育種配對話絳色鴿
    我們舉例說明有關紅色決定因子的遺傳,紅色決定因子與性染色體有連鎖關係,這裡我們還是用尤尼特方法來作解釋。雄鴿的基因為ZZ,雌鴿的基因為ZW,若帶有紅色決定因子,則加上一個r,這些用尤尼特方法所得到的結果,是由許多鴿舍所得來的平均值,這種遺傳學上的方法,只能說是一種理想值,如果鴿友想嘗試這樣的配對,可能只會達到相似的結果,而不能百分之百相同。
  • 首農食品加強國際合作 助推生物育種科技創新
    PIC精英種豬本次引種是繼2019年首農-Genus確立戰略合作關係後首次從國外引進PIC曾祖代種豬,標誌著雙方的戰略合作再進一步,為雙方今後在動物育種領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北京首農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控股的種業集團,是育種板塊的重要企業平臺,在動物育種領域有較深的技術積澱,是國內領先的動物育種公司。2019年5月16日和10月16日,首農股份公司先後與Genus集團在北京和倫敦籤署了抗藍耳病豬及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原種豬引進與種質大規模生產和優先經銷協議。
  • 招聘 |正邦集團育種公司
    種豬育種公司隸屬正邦集團,主要負責種豬的選育和供種工作,採用國際先進育種技術與傳統選育相結合的方法,生產專門化種豬品種、品系,打強生豬養殖體系的金字塔頂端,保障高性能種豬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