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章】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三)

2021-02-22 曠野呼聲

  經文:詩103:2-9

  神一切的恩惠,其實是包羅萬象的;有日常生活上的眷顧,也有靈性生命上的成長,有現在的事,也有將來的事。神最了解人的需要,也最清楚人的軟弱;故他先向人施行豐盛的恩典,然後才接納人向他的敬拜。

  下面我們繼續來思想神所賜予我們的恩惠,好讓我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盼望,更好地為主而活。

  五、解困之恩

  「耶和華施行公義,為一切受屈的人伸冤。」(詩103:6) 為「公義」和「為人伸冤」是神的又一大恩惠,是神賜予我們的解困之恩,他保護自己的百姓脫離那些剝削或傷害他們的人。

  「他喜愛仁義公平;遍地滿了耶和華的慈愛。」(詩33:5) 「耶和華作王!願地快樂!願眾海島歡喜!密雲和幽暗在他的四圍;公義和公平是他寶座的根基。」(詩97:1-2)

  神行審判不是憑眼見,乃是照人的實際所做所謀。人雖有彼此傷害的情景,神卻為一切愛他的人辯屈伸冤。敬虔愛主的詩人,在艱難困苦的歲月中面對神公義的審判時,滿懷信心地見證說:「他必為民中的困苦人伸冤,拯救窮乏之輩,壓碎那欺壓人的」(詩72:4)。「他為受屈的伸冤,賜食物與飢餓的。耶和華釋放被囚的;耶和華開了瞎子的眼睛;耶和華扶起被壓下的人。耶和華喜愛義人。耶和華保護寄居的,扶持孤兒和寡婦,卻使惡人的道路彎曲。」(詩146:7-9)

  為此,詩人向神禱告說:「神啊,你的恩惠是為困苦人預備的。」(詩68:10) 「因你已經為我伸冤,為我辨屈;你坐在寶座上,按公義審判。」(詩9:4)「惟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他已經為審判設擺他的寶座。他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正直判斷萬民。耶和華又要給受欺壓的人作高臺,在患難的時候作高臺。耶和華啊,認識你名的人要倚靠你,因你沒有離棄尋求你的人。」(詩9:7-10)「神在他的聖所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冤者。」(詩68:5)「我知道耶和華必為困苦人伸冤,必為窮乏人辨屈。」(詩140:12)

  上帝的審判包括為受欺壓的人伸冤。再者,神要求他的子民,尤其是手中有權力,遠離主道的貴族;要停止作惡,自潔行善,照著神的公義與聖潔行事,神才悅納他們的敬拜與獻祭。他說:「你們要洗濯、自潔,從我眼前除掉你們的惡行,要止住作惡,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辨屈。」(賽1:16-17) 這裡告訴我們:在神與人的關係上,首先要處理好人與人的和諧關係。「辨屈」是法庭用語,意即「為某人辯護、為保護其權利提供幫助」,體現了聖經中高尚的保護人權與社會公義。

  持守真道的敬虔之輩,為受屈的人禱告說:「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他們的禱告祈求,為他們伸冤;……我在耶和華面前祈求的這些話,願耶和華我們的神晝夜垂念,每日為他僕人與他民以色列伸冤,」(王上8:49,59)

  神是我們的辯護者,他終究會替我們澄清事實、誤會,為我們作辯護。我們可能會面對許多不公義的事,如:我們經歷被朋友誤會,被仇敵誣告的事;對別人表示愛心,卻沒有被對方所理解與接納;在工作和侍奉上完全付上了代價,卻沒有適當的回報;我們誠懇的建議可能被忽視;但神是值得稱讚的,因他看見和記著我們所做的一切善行、美德,必在永恆中得著紀念。我們信靠他,就可以經歷到由神而來的平安,不用再擔心別人怎樣理解和對待我們。

  使徒保羅教導我們說:「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 對人讓步,實際上是向神委身;把事情交給神來處理,這是釋放自己最聰明的選擇,他就能克制報復之心。

  現今這個時代,無論是父母的遺產,還是離婚後的財產分割;我們很容易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提起訴訟。保羅卻勸告我們說:不要以惡報惡,卻要良善地對待他人;因為只有饒恕才能打破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化冤讎為和好,這是最好的選擇。只有饒恕可使敵人感到心中有愧,以至改變他的錯誤行為。想一想,冤冤相報對你有甚麼好處?仇恨別人,自己豈不是同樣痛苦?反之,除去對他的仇恨,對自己而言也是一種心靈的釋放,因為去掉了心中的苦毒,並讓基督的愛充滿你我的心。最終,我們所要蒙受的福氣,是神為我們「施行公義」,為我們「伸冤」。

  六、啟示之恩

  「他使摩西知道他的法則,叫以色列人曉得他的作為。」(詩103:7)這是神賦予我們啟示真理的大恩典。

  「法則」本於上帝的屬性,他的屬性決定了他的愛心行動。摩西在曠野帶領以色列人往前行,他對神說:「『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認識你,好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想到這民是你的民。』耶和華說:『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出33:13-14)

  摩西是神所選召並重用的僕人,他的任務是替神宣傳他的律法,使以色列人明白他的作為。神將他的法則啟示摩西,換句話說,聖經真理不是人所發明出來的,乃是神向人啟示他自己的本性,和曉諭他百姓一切的計劃。「他的作為」顯明他對自己的百姓長久的關愛,表明上帝的「法則」,即他行事的基本原則與方式。「作為」在此也可譯作:「所行的」、「所做之事」。

  神在西乃山上藉著摩西將全部律法賜給以色列人,尤其是律法的總綱十條誡命,成為神的子民在世生活的基本準則——對神,對人完全的愛。

  今天,我們的信仰是根據神在聖經中完整的啟示;這是神對他的子民卓越的愛,也是無與倫比的恩典。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出6:10)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出33:1) 「耶和華對摩西說……」(出33:5)等,這些詞語在舊約《律法書》中重複出現,表明聖經的真正來源。

  在新約,我們從主耶穌的登山寶訓中看到神真道啟示的漸進性:「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指舊約聖經,下同),說:……只是我告訴你們:……你們聽見有話說:……只是我告訴你們,……又有話說:……只是我告訴你們,……」(太5:21-44) 因此,耶穌說:「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太5:17)

  「神既在古時借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借著他兒子曉諭我們;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也曾借著他創造諸世界。」(來1:1-2)

  基督是神榮耀的彰顯(參見來1:3),是神向人類啟示的高峰。「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1:18) 神在基督身上啟示了他的屬性和本質,藉著基督,神成為肉身活在世上,是眼目可見,又能觸摸的。

  道成肉身的基督,他成就舊約中的應許和預言,並完全超越了舊約中一切的禮儀。如今我們基督徒信仰的焦點;就是關乎基督的所言所行,以及他在十字架所成全的救贖恩典,來指導我們的生活與言行,是我們在世行事為人的最高準則。

  我們相信全本「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

  「聖經都是神吹氣的,」(新譯本)意思是聖靈感動作者所寫的話語,因此,聖經就是神所呼出來的話,神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聖經不是出於人意,乃是神將祂的意思、話語,借著祂的靈,呼吸到寫聖經的人裡面,再從他們裡面呼吸出來。

  我們感謝神賜下這本獨特而又偉大的巨作——聖經,供蒙恩者生命中所有的需要。我們要好好珍惜神的話語,並靠主的恩典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榮耀主的聖名。神所啟示的話語——聖經,隱含著人類生命中最豐富的寶藏。我們藉著神的啟示而認識神自己,堅定地依靠他,走成聖的道路。

  七、保障之恩

  「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詩103:8-9) 今天我們生命中最大的保障在於神的憐憫、恩典和慈愛;上帝永遠以恩慈與憐憫,吸引我們歸從他,這是我們人生中最具有永恆意義的保障。

  從我們與神的交往以及啟示中可以得知他的性情。越與神有親近和交通,就越知道他慈愛的豐盛。詩篇第103篇,就有三次提到神的慈愛(8、11、17節)。罪人來到聖潔的神面前,沒有任何的功勞可言,完全依靠神的憐憫、恩典和慈悲。感謝神,幸虧他有豐盛的恩典,所以人才有機會蒙恩到他面前來。

  舊約律法時代的人,尚且看出神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何況在現今的恩典時代呢!神是不改變的,他帶領人雖然有不同的方法,但是他自己的性情是不會改變的。

  神是公義的,不能不刑罰罪人的過犯,但是聖經說:「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詩30:5)。神的憐憫,向屢次遠離神的以色列人是最明顯的。雖然他們一次又一次的離開神,神卻以慈悲終久要使他們歸向自己,成為他的榮耀。先知彌迦如此說:「神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彌7:18-19)

  其實,神對他兒女的責備,也是出於他愛的管教。希伯來書的作者引用舊約的經典,教導我們說:「你們又忘了那勸你們如同勸兒子的話,說: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他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再者,我們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何況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順服他得生嗎?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來12:5-11)

  耶和華神曾在摩西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出34:6-7)

  神非常樂於施恩憐憫人!神的赦免並非出於不情願,我們一旦悔改神就高興,一旦歸向神,神就赦免我們。今天我們大可以向神認罪悔改,並接受神慈愛的赦免。我們千萬不要心高氣傲地拒絕神這免費的禮物。要記住「耶和華  神是日頭,是盾牌,要賜下恩惠和榮耀。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詩84:11) 神沒有給我們人認為好的東西,但神絕不會把永久佳美的東西留著不給我們,這是我們在神面前所蒙的恩惠。

  結語:「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詩103:2);這是對神兒女靈性生命上極為重要的提醒。「稱頌」,是讓我們懷著摯愛與感恩之情讚美神,也是打開人生幸福之門的鑰匙。

  神當受讚美的許多豐盛恩惠,包括: 赦免罪孽、醫治疾病;救贖生命、成就心願;使青春煥然一新、為受屈之人伸冤;啟示他的真理、對待我們不永遠懷怒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天天在享受的大恩典。因此,「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詩103:2) 阿們!

【作者簡介】 駱頌恩:曠野呼聲作者。上海松江人,生於一九六一年,籍貫浙江諸暨。自幼受父親的影響,蒙恩成為基督的跟隨者。

微信公眾號:kyhs2016加關注

相關焦點

  • 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醫治你的一切疾病。不可忘記神的恩惠和憐憫
    【詩一百零三1】「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凡在我裡面的,也要稱頌他的聖名!」【詩一百零三2】「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上帝創造的這些果子人吃了多麼的健康【詩一百零三3】「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醫治你的一切疾病。
  • 要記住上帝一切的恩惠
    要記住上帝一切的恩惠作者:季鳳文牧師讀經:詩103:26;出15:26上帝對我們有宏恩一、赦罪之恩約壹1:7-9「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 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 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詩103:12、3「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 「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醫治你的一切疾病。」
  • 班揚福音講章學習記
    除了班揚的講道,我們從巴克斯特《聖徒永恆的安息》一書中的部分章節裡也能看到這種類似的解經方式。2.清教徒的講道中都會透露出傳福音的要素。因此,有人說清教徒是在教會裡傳福音的人。而班揚也不例外。班揚在《罪魁蒙恩記》一書的後半部分,講述他自己蒙召講道的事跡時,也提到,他的講道裡必會講到三個方面:其一,人的罪性及審判;其二,耶穌基督和他的職分及他給世界帶來的祝福;其三,與基督聯合的奧秘。
  • 要記住上帝的恩惠
    要記住上帝的恩惠作者:季鳳文牧師讀經:詩103:1—5一、 神赦免我們的一切罪孽詩103:3「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醫治你的一切疾病。」二、 神醫治我們的一切疾病1、 醫治肉體疾病詩41:3「他病重在榻,耶和華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給他鋪床。」代下16:12「亞撒作王三十九年,他腳上有病,而且甚重。病的時候沒有求耶和華,只求醫生。」醫生和藥物乃是神醫治疾病的手段,然而單單倚靠醫藥是不行的。
  • 【每日嗎哪】恩惠的洪流
    」林後9:8                      我們能從上帝那裡接受恩惠的洪流,並與祂和諧工作,豈不是不可思議的麼?上帝在我們這班可憐的,軟弱無力的人身上有何企求呢?上帝藉著我們能有什麼成就呢?只要我們甘願獻上一切所有的,凡事都可以成就了。
  • 講章分享:信望愛之三(愛)
    當這樣的人行奉獻的時候,他在注意自己的名聲,他行善的目的就是為了增進自己的名譽,有的是為了撈個一官半職,比如大地震的時候,很多有錢的老闆企業家就是如此。這樣的「愛」在上帝看來他已經得了人的賞賜。在教會,在我們身上會有這種現象嗎?也會有。耶穌說:「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
  • 大齋期第一主日網絡崇拜禮文附講章大綱《試探中的拯救》
    宣召(約珥書二章十三節)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歸向上主你們的上帝;因為他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認罪勸眾文:親愛的弟兄們,聖經上屢次勸我們承認一切罪惡,不可在全能主天父的面前隱瞞,應當存謙恭痛悔順從的心,承認罪惡,這樣,才可以靠主無窮的恩惠慈悲,得著赦免。
  • 講章分享:合一的反思
    今天我們雖然自稱是屬靈的兒女,但是不可否認,很多時候,我們依然存在肉體,依然會有驕傲,血氣,看自己比別人強,如當時門徒的態度相似。「那時,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同她兩個兒子上前來拜耶穌,求他一件事。耶穌說,你要什麼呢?她說,願你叫我這兩個兒子在你國裡,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耶穌回答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什麼。我將要喝的杯,你們能喝嗎?他們說,我們能。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必要喝。
  • 記念上帝,不可忘記
    記念神,免得忘記神。在以色列民行進的徵途裡,申命記作者仍然在說:「你當記念不忘,你在曠野怎樣惹耶和華你神發怒。自從你出了埃及地的那日,直到你們來到這地方,你們時常悖逆耶和華。」作者還從不同的側面描述「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你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的神」,「你就心高氣傲,忘記耶和華你的神」。
  • 《恩惠》:不是恩惠 而是輪盤賭
    [導讀]《恩惠》並未直接控訴奴隸制的罪惡,而將批判內化為對人性難言隱衷的探究,我們顯見人性如何在扭曲的制度下失色和枯萎。事實上,兩書確有許多相似處,除多聲部有限視角、大量使用意識流等敘述技巧,《恩惠》也兼具《我彌留之際》的故事架構和怪誕邪門的史詩風格:《我彌留之際》講述丈夫率全家將妻子的遺體運回家鄉安葬的苦難歷程,《恩惠》則講述女僕獨力承擔起全家的期望外出尋醫拯救垂死女主人的苦難歷程。
  • 文心|潘霍華講章——從基督開始
    我們的經文告訴我們,有一個年輕人顯然對耶穌很感興趣,也許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來表達他的熱心。這時,耶穌來到這城裡了,這位熱心之人跑去迎接他,站在他面前說:「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從你。」他想自己邁出第一步:他滿懷熱情地獻上自己,認為自己能為他拋棄一切、能為他做任何的事。但是,耶穌不同意,質疑他的熱情。「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你知道我是誰,知道跟隨我將把你帶到哪裡去嗎?
  • 查考恩典、恩賜、恩慈、恩惠在聖經中的區別
    查考恩典、恩賜、恩慈、恩惠在聖經中的區別一、恩典是不配得而得的二、恩賜是什麼三、恩賜的目的四、恩慈是神的屬性之一五、恩惠在中文詞典的解釋六、恩典、恩賜、恩惠的不同【恩典】就是主耶穌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 上帝已經在你的未來釋出了恩惠
    他一直夢想擁有自己的甜甜圈店,他並非受過專業訓練的烘培師傅,只是偶爾在家玩玩烹飪。但他渴望擁有一間有趣的商店,提供顧客實惠的享受。他開始找地方並找到了合適的地點,他雖然負擔不起僱用員工,但他的雙親與嶽父母每天都志願來幫忙,一切都到位了。    幾星期之後,他的來客量就已經比想像還大,而今天,他的夢想不斷實現。
  • 老師的恩惠
    今天無意間在抖音刷到電影講解《老師的恩惠》 講述了7名曾經被老師深深傷害的學生對老師進行報復卻遭遇其他危險的故事。
  • 敬老禮拜證道講章:敬老孝親
    往期回顧:基督教公益慈善日證道講章:行善新書上架,歡迎選購讚美會講章:心被恩感歌頌神當閱讀成為一種悅讀時……聆聽耶穌胸膛悸動的聲音整句話的意思是「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也就是說在社會上要尊老、敬老、愛老、助老,這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從聖經的角度而言,聖經對於尊敬老人也有很多相關的教導,如:「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利19:32)。在利未記中,摩西將尊敬老人與敬畏神緊密聯繫起來。神要他的百姓敬畏他,也照樣要他的百姓尊敬老年人。
  • 【講章】趙誌恩 | 基督徒的見證
    首先,基督徒是跟隨基督的門徒,他應該具有基督的屬靈生命、凡事要以基督為首,要有基督在他心中作主作王。按《以弗所書》三章十七節的記載:「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基督徒不再屬於自己。「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林前6:20),有聖靈住在我們裡面。其次,基督徒要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榮美來,要能夠為基督作見證,為基督結果子,要在我們身子上榮耀上帝,這才算是一個好基督徒。
  • 女人要懂得合理忘記和銘記,才能夠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輕鬆而快樂
    女人要懂得合理忘記和銘記,才能夠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輕鬆而快樂。當今社會,不論何時何地,每個女人都想要過一種輕鬆而快樂的生活,但是在此之前,作為女人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學會有選擇的去接受生活賦予我們的東西,做到取捨得當。平時就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不能接受的,接受不能改變的。說道這,但是什麼事該記住的,什麼又是該忘記的呢?
  • 洪恩Shmam|神用恩惠做你的盾牌
    耶和華啊,你必用恩惠如同盾牌四面護衛他。這是大衛禱告中求神保護的一句經文,他非常認定,神必賜福與義人。義人,就是因信而被神稱義的人。無論在新約還是舊約,神眼中看為義的人,都必是因著信。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15:6)。信心是對著神,信心是對神的信任和尊重,信心不受感官的轄制。
  • 追悼的三重意義|講章
    剛剛我們在三首讚美聖詩中,共同頌讚了創造我們的天父,拯救我們的聖子耶穌基督,以及把我們尋回的聖靈保惠師;使我們感恩的是在付月明老人晚年,於病床之上接受耶穌基督為其個人救主,這是神「奇異的恩典」,特別的恩惠;因此,我們感謝神,感謝神賜給我們生命,賜給我們救主,賜給我們永恆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