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15點韓國巨片《仁川登陸戰》觀影會

2021-02-13 浙江人文之旅

2017年8月27

《仁川登陸戰》觀影會

一 活動流程

15:00—17:00  《仁川登陸作戰》

17:00—17:30   互動交流

17:30          賦歸

二 報名須知:

1 簡訊報名:15958191309(姓名+單位+仁川登陸戰)

2 時間:8月27日 周日 15:00—17:30

3 地點:上城區延安路179號1895艾米電影街主題包廂 杭州解百新世紀商廈B座6樓(新元華對面,從延安路觀光電梯直達6樓)

4 交通:地鐵定安門站B出口,公交站一公園、延安路湖濱、飲馬井巷下車均可。

5 費用:70元 

仁川登陸作戰 (2016)

導演: 李宰漢

編劇: 李滿熙

主演: 李政宰 / 李凡秀 / 連姆·尼森 / 鄭俊鎬 / 金秉玉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語言: 韓語 / 英語

上映日期: 2016-07-27(韓國)

片長: 110分鐘 

劇情簡介  

《仁川登陸作戰》是由李宰漢執導,李滿熙編劇,李政宰、李凡秀、連姆·尼森、陳世妍主演的戰爭電影,於2016年7月27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韓戰時期,韓國士兵秘密完成X-RAY情報計劃和八尾島作戰計劃,助推美國陸軍上將麥克阿瑟成功登陸仁川的故事。

1950年,聯合國軍計劃在美軍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連姆·尼森飾)的指揮下登陸仁川參戰。韓國海軍大尉張學秀(李政宰飾)是一個極具領導魄力和責任感的軍人,為了配合由麥克阿瑟領導的「」烙鐵行動「,他受命進入朝鮮軍仁川司令部獲取情報,並與登陸部隊裡應外合,不料卻遭到了仁川地區防禦司令官林桂鎮(李凡秀飾)的懷疑,兩人由此展開了一場戰爭背後鮮為人知的諜戰鬥爭。  

仁川登陸

1950年9月22日,聯合國軍在仁川成功登陸,導致整個韓戰發生逆轉。

在此之前的1950年6月25日,依靠當時先進的蘇式飛機、坦克、重型火炮及其它武器裝備的,由久經沙場的解放軍四野三個朝鮮族整編師,以及經受過蘇德戰爭戰火考驗的朝鮮裔蘇軍為骨幹所組建的朝鮮人民軍,依照蘇軍顧問所制定的縝密作戰計劃,越過38軍事分界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排山倒海般的將韓國軍隊及美第八集團軍,趕到了朝鮮半島最南段的釜山。眼看就要將其趕入大海之際,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馬克阿瑟率領近7萬名以美軍為主的海陸空聯合國軍,其中美軍海軍陸戰隊登陸人員1.8萬人,成功實施了仁川登陸,將釜山作戰的朝鮮人民軍後勤補給線攔腰切斷,並將其包圍在了朝鮮半島南部,彈盡糧絕的大部朝鮮人民軍被圍殲或被俘,僅有少部突圍撤退到了38線以北。而聯合國軍則乘勝追擊,越過38線,將剩餘的朝鮮人民軍大部趕過了鴨綠江,進入到中國東北休整,才免遭了全軍覆沒的滅頂之災。

後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下,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與朝鮮人民軍一道,經過五大戰役,終將戰線穩住在38線,而於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板門店籤訂了《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交戰雙方於12小時內停火。

對於抗美援朝戰爭來說,中國人民志願軍始於鴨綠江,終戰38線,應該說是取得了勝利。

可對於整個韓戰來說,始於38線,終於38線,是個平局。

整個戰爭期間,多少生靈被塗炭,多少朝鮮人的家園毀於戰火。給人感覺其戰爭即殘酷而又毫無意義。由此可見,仁川登陸對韓戰的影響是巨大的。沒有仁川登陸,也就沒有戰爭的平局。

因此,對於仁川登陸,也就成了史學家們長久不衰的一個話題,更成了鐵友們討論韓戰「言必稱希臘」的一個重要話題。

對於仁川登陸,普遍認為這是麥克阿瑟幾十載從軍生涯中的巔峰之作,是麥克阿瑟力排眾議,頑固堅持之下的一場豪賭。在歷史上意義重大,不亞於二戰時期194466日的盟軍諾曼第登陸。

因為,當老麥將此計劃宣布以後,手下的將領們都以為老麥得了老年痴呆症。美國海軍認為仁川有世界上最大落差的潮汐,落差達幾十英尺,而形成的寬達24公裡的淤泥。這哪裡是登陸作戰?簡直和送死無疑。美軍中的權威人士甚至估算,仁川登陸的成功概率只有五千分之一。

這種說法在媒體已經存在幾十年了,似乎從來就沒有人提出過異議。本人也習以為常,沒覺得有什麼詫異。

日俄戰爭中,日軍也曾在仁川成功登陸。按理說,那時候日軍的登陸裝備,以及對天氣、潮汐觀測的技術水平,相比韓戰中的美軍要差得多,咋日軍就能一次性登陸成功呢?

好奇害死貓!於是乎還得查,一查不打緊,發現在韓戰爆發前的屢次東亞重大戰爭中,作戰方至少進行過三次仁川登陸。且次次成功,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仁川登陸成功概率僅五千分一之說,都是100%的登陸成功。

現一一列舉如下:

一、189468日,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日本陸軍在朝鮮仁川登陸,登陸後一舉打敗了清軍陸軍。

二、190428日,日本不宣而戰,日俄戰爭爆發。日本陸軍也是在朝鮮仁川登陸,對旅順口要塞的俄軍實施了包圍。最終日本陸軍在大量殺傷要塞守備俄軍的有生力量之後,迫使旅順口包括整個太平洋艦隊在內俄國陸軍、海軍全體投降,為取得日俄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二戰末期,蘇軍於194588日對日宣戰。蘇軍170萬大軍在攻入中國東北的同時,也攻入了朝鮮半島。815日,日本投降。蘇軍於826日往南跨過了38線,即進入了美蘇事先議定好了的美軍佔領區。而此時的美軍還在忙於佔領日本本土之中,於是乎急傻了眼,在投降了的原日本海軍人員的協助下,美軍於98日趕忙在仁川登陸進入漢城,完成了對南朝鮮的佔領。此後越過38線以南的蘇軍退回到38線以北。

由此可見,美軍有關權威人士估算的,所謂聯合國軍仁川登陸成功概率僅五千分一之說,就存在很大的貓膩了。

此刻,腦海裡面想起了二戰時期盟軍有名的諾曼第登陸。盟軍為成功實施法國諾曼第登陸,也曾子虛烏有的偽造了一個在法國加萊登陸的計劃,使得德軍防登陸的大量武器裝備及兵力,加強到了加萊,以至德軍在諾曼第防守相對薄弱而致盟軍登陸成功。

經查證,當時韓戰美軍為在朝鮮半島登陸,於7月下旬共制定了三套登陸方案:

一、100-B方案:在西海岸的仁川登陸;

二、100-C方案:在西海岸的群山登陸;

三、100-D方案:在東海岸的注文津登陸。

雖然仁川登陸方案放在了首位,但美軍相關權威人士卻宣稱,仁川登陸成功的概率僅為五千分之一。美軍此招與當年盟軍諾曼第登陸前,實施的聲東擊西忽悠人的貓膩計劃,有著驚人的異曲同工之妙。

憑著當時蘇聯克格勃強大的情報網絡,美軍忽悠人的貓膩情報,想必不幾日即會擺放在史達林的案頭。

儘管毛澤東憑著豐富的歷史知識與經驗,屢次警告金日成要防備美軍仁川登陸,甚至提出了志願軍提前赴朝幫助金日成固守後方。但熟悉情況的朋友都知道,韓戰初期及中期的最終決策權,實際上是掌握在史達林手中的,一直到史達林1953年3月5日病故後,情況才有所改變。而此時的史達林否決了毛澤東的建議。

故此,金日成最終就步了當年防守諾曼第的德軍隆美爾元帥的後塵,將防守兵力分散放在了其它美軍貌似要登陸的地點。而在仁川僅擺放了區區1000人的一個守備旅,以及為數不多的火炮。在強大的聯合國軍登陸攻勢下(依舊有眾多原日本海軍協助),人民軍的這點防守力量瞬間灰飛煙滅。以致金日成枉費心機發動的,旨在統一朝鮮半島的戰爭毀於一旦。

事後證明,麥克阿瑟仁川登陸的整個過程極為順利。在整個登陸作戰中,美軍僅傷亡203人。所謂聯合國軍仁川登陸成功概率僅五千分一之說,純粹子虛烏有。在此問題上可以看出,史達林與金日成明顯被美國人忽悠了。

相關焦點

  • 一次經典的冒險:美國軍人如何看待仁川登陸戰
    1950 年6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在七票贊成、一票反對(南斯拉夫反對)、兩成員國棄權(埃及和印度)和蘇聯缺席的情況下通過了一項決議。該決議建議成員國支援韓國軍隊並派遣部隊加入到韓戰中,恢復朝鮮半島的和平。36月29日,駐日聯軍總司令陸軍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接到命令要求派遣隸屬遠東司令部的海軍和空軍部隊增援韓國軍隊。
  • 《仁川登陸戰》:你們這些韓國人啊,總想搞個大新聞
    影片最後給出了影像與致敬語:「此電影敬獻給在執行X-ray作戰中犧牲的林炳來中尉,洪世旭下士以及其餘15名隊員們和敢死隊的隊員們……」不過,這支小分隊其實對於「仁川登陸戰」幫助不大,因為隸屬韓國海軍本部情報局特殊工作隊的林炳來中尉,在仁川登陸作戰之前,的確奉命去靈興島執行偵察任務,時間是1950年8月。但在與朝鮮軍隊的交戰過程中,不幸被朝軍生擒。只是,林炳來中尉始終沒有洩露秘密,最後毅然自盡。
  • 【韓影票房】《仁川登陸作戰》上映首日票房奪冠 擊敗喪屍片...
    》上映首日票房奪冠 擊敗本土喪屍片《釜山行》&nbsp&nbsp&nbsp&nbsp韓國戰爭題材影片《仁川登陸作戰》正式上映首日便擊敗韓國首部本土喪屍片《釜山行》、《諜影重重5》等競爭對手,奪得了單日票房冠軍。
  • 仁川登陸戰,真的是戰爭史上的戰略「奇蹟」麼?
    關於1950年9月中旬的仁川登陸戰,朝中學歷史教材是這樣描述的:「仁川登陸作戰時,美帝傾巢出動了在太平洋地區的陸海空部隊,地中海艦隊和追隨美國的十五個國家的軍隊也被拖入了大規模的作戰計劃。
  • 仁川登陸戰,麥克阿瑟贏在一時,卻輸了一生
    8月29日,五角大樓向麥克阿瑟下達指令:「同意你們作好準備,登陸點可選在仁川,也可選在仁川南方的適於登陸的地域。您作為遠東軍司令,若希望在群山登陸以包圍敵之右翼,並做好準備,此方案我們也同意。」
  • 韓國票房:《仁川登陸作戰》登頂《釜山行》居亞
    共10張     1905電影網訊 2016整體影視票房也繼續上漲,總觀影人次達484萬人,比前一周多出約50萬人。《諜影重重5》則首周排在第三位,表現不如期待。
  • 評分不高,但確實值得一看的《仁川登陸戰》142分鐘加長版
    《仁川登陸戰》評分不高,大概是因為名字起的太大了,並沒有像《拯救大兵瑞恩》一樣,全景式的展現一場慘烈的登陸戰。
  • (現代登陸戰介紹)仁川登陸作戰
    第四次進攻戰役從1950年7月20日至8月20日,朝鮮人民軍以大田--金泉為主攻方向,全線發起了總攻擊。8月上旬,朝鮮人民軍將美韓軍隊壓縮在大丘、釜山地區。美韓軍被迫向洛東江撤退,據守洛東江組成釜山防禦圈,作最後的頑抗。9月上旬,朝鮮人民軍突破洛東江防線,從西、北兩個方向向大丘、釜山方向進攻,迫使美韓軍在大丘、釜山、慶州等狹小地區進行防禦。
  • 麥克阿瑟至死不知仁川登陸戰,早被我軍提前23天知曉時間地點
    我們可以認為美國在戰爭初期是不想直接派兵介入的,誰能想他們重金打造的南韓部隊會如此不經打。在韓戰還未開打時,南韓部隊就已經開始對外宣稱自己軍力強盛,自稱「亞洲之雄」,南韓人喜歡自吹,這點七十年也沒有一絲改變。
  • 新一場仁川登陸戰即將打響!土耳其聯軍將登陸利比亞,切開國民軍
    來自俄羅斯方面報導稱,自從土耳其飛彈護衛艦使用「標準-1」防空飛彈,襲擊了利比亞國民軍「翼龍」無人機後,利比亞國民軍十分擔心:因為土耳其海軍可以發動登陸戰,一舉在利比亞的蘇爾特、拉斯拉努夫地區展開登,同時大批土耳其海軍陸戰隊和敘利亞僱傭兵協同登陸利比亞中部地區,切斷利比亞國民軍補給通道
  • 韓國最熱災難片《富山行》丨本周韓劇韓影
    新上線的MBC水木《W兩個世界》第2集平均收視率15.15%,最高18.31%。據報導,比主演李鍾碩、韓孝周和懸疑穿越劇情更吸睛的是其幕後團隊。加上收費試映會56萬名在內,上映首日就突破100萬名觀眾。首日放映的屏幕數1567,打破《檢察官外傳》1268的歷史最高記錄。7月23日當天動員了128萬名觀眾,單日觀眾人數超過了《鳴梁海戰》創下的125萬記錄,創造了新的最高紀錄。在韓國電影史上一天動員120萬名以上的電影只有《釜山行》和《鳴梁海戰》兩部而已。
  • 韓國仁川機場轉機攻略
    近期,從美歐地區經韓國仁川機場轉機成為了許多海外中國公民選擇的回國路線。這篇文章將為大家介紹韓國仁川機場轉機的一些相關信息和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助大家安全、順利地回家。    根據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公布的信息,自中國外第三國出發,無韓國籤證和持韓國4月5日前籤發的C1、C3類籤證的中國公民,目前只能以過境韓國且不出機場的方式在韓國轉機。
  • 仁川登陸作戰續集戰爭大片《長沙裡:被遺忘的英雄們》,韓國學生兵英勇激戰
    作為「韓國戰爭電影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長沙裡》聚焦韓戰中的一場真實戰役。
  • 改變韓戰局勢的仁川登陸,滿地的物資,當地農民還提供幫助
    仁川登陸戰是改變韓戰局勢的重要一戰,雖然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也是冒著極大的風險,但是事實證明完全值得。不過仁川登陸戰除了戰略上的成功之外,還有來自對手的神助攻。不過這也有一定的道理,幾年前的諾曼第登陸就是一次著名的欺騙登陸戰,仁川登陸如此大張旗鼓的宣揚,很可能是虛晃一槍;即便是真的,只要朝鮮軍隊擊潰正面的「釜山防禦圈」,就能讓仁川的登陸部隊成為孤軍。
  • 《仁川登陸作戰》是反戰電影還是反共電影?
    (照片來源:CJ娛樂) 《仁川登陸作戰》(27日上映,導演李宰漢)最先讓人想到的問題是這部電影屬於反戰電影還是反共電影。《仁川登陸作戰》講述了1950年9月15日扭轉了韓國戰爭中朝鮮軍隊佔上風優勢的戰局的仁川登陸作戰。為了此次作戰的成功,韓國海軍諜報部隊誓死潛入到被朝鮮軍隊佔領的仁川,搜集情報。
  •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陸戰役打響
    在韓戰爆發後第四天,麥克阿瑟在視察戰場後,即提出在仁川登陸的構想。為了完成這次龐大的兩棲登陸行動,麥克阿瑟要求動用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徵軍,他相信只有在敵人後方實施決定性的軍事行動才能令局勢改善,因此他希望在仁川附近實施登陸以切斷人民軍補給線令它失去戰鬥力,從而贏得戰爭勝利。
  • 仁川登陸:中國竟提前23天算出美軍登陸地點,且時間精確到分鐘!
    ——《決戰朝鮮》01仁川登陸決策1950年8月23日,麥克阿瑟做出了仁川登陸的決策,登陸日期是9月15日。仁川登陸戰是軍事指揮藝術的傑作,是戰爭史上的驚世之舉,這是麥克阿瑟最光彩的時刻,是他五十五年戎馬生涯的巔峰。但這位世界級的名將,至死都不知道,比他高明的中國軍人早在23天前就已經算定了他要在仁川登陸,而登陸日期就是他所決定的9月15日,並且預測的登陸時間竟然精確到了分鐘!
  • 韓國旅遊:仁川機場攻略
    )韓國仁川國際機場由英國著名建築家特裡・法雷爾(TerryFarrell)仿照大型船舶的帆而設計。仁川機場為流線型設計,結合最先進的設施與功能,是一個多元的綜合文化空間。自2001年3月29日開始投入使用以來,幾度被評選為世界最佳機場。2008年出入境人數達到2956萬3000人,截至2012年仁川機場在國際機場協會(ACI)的國際機場評估中連續7年獲得第一名。
  • "仁川登陸作戰"續集"長沙裡"首曝預告
    由華納投資發行的韓國戰爭片 《仁川登陸作戰》「續集」 《長沙裡:被遺忘的英雄們》宣布定檔9月25日在韓國上映,並曝光了首支預告片。 梅根·福克斯飾演的美國著名戰地記者瑪格麗特·希金斯首露真容。《長沙裡:被遺忘的英雄們》首曝海報作為「韓國戰爭電影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長沙裡》聚焦韓戰中的一場真實戰役。
  • 曾發生過的悲劇性的戰鬥,為了掩護仁川登陸,至今被人遺忘(下)
    希金斯在6.25戰爭結束後的第2天,就直接上了前線,並與美國海軍陸戰隊一起乘坐艦艇,參加了仁川登陸戰。瑪格麗特?希金斯撰寫了自己親身經歷的《韓戰》,她本人也為了成為歷史,獲得了普立茲獎。電影《沙裡是被遺忘的英雄》是韓國taewon娛樂公司推出的「韓戰三部曲」的第二部,之前的電影在韓國的人氣演員李政宰主演的「仁川登陸作戰」,連電影帶來的好萊塢著名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