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時刻,就在麥克阿瑟決定仁川登陸的同一天,中國軍人已算出了自以為天下無敵的麥克阿瑟二十三天後將展開的登陸戰的地點,而登陸具體時間甚至精確到了分鐘,與麥克阿瑟的絕密計劃可謂毫釐不差。——《決戰朝鮮》李峰
韓戰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朝鮮人民軍開始的統一之戰,這個階段人民軍節節勝利,將南韓部隊打的丟盔棄甲,南韓首都的高官們聞風而逃,為了增加逃跑的時間更是炸斷了漢江大橋,導致潰逃的軍隊和百姓滯留,更是將橋上的無數百姓當場炸死。第二階段是美軍介入,通過仁川登陸切斷人民軍的補給,包圍並打敗朝鮮人民軍,人民軍步步後退有覆滅之險,聯合國軍先頭部隊甚至都衝到了鴨綠江畔,第三階段是志願軍入朝通過五次戰役,遏制住聯合國軍的進攻,將其逼退出三八線後,第四階段就是僵持階段,志願軍和人民軍通過陣地防禦戰,主動出擊等戰略方式終於迫使美軍籤訂停戰協議。
今天要說的就是著名的仁川登入戰,麥克阿瑟視為一生經典的戰役其實早在二十三天前就已經被中國參謀雷英夫識破,並準確預測其登入地點,韓戰其實通過雙方參謀之間的比拼就能看出美軍是必敗。
人民軍節節勝利的外表下隱藏有巨大危機
時至今日朝韓雙方都在爭論到底是誰在韓戰中開了 第一槍,因為開戰前七天未來外號「不詳鳥」的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此時他是美國外交顧問)更從三八線離開並在三八線上拍攝了一組照片,這被北朝鮮認為是最直接的戰爭罪證,但從後來的戰果來看無疑朝鮮人民軍籌劃已久,早已經是磨刀霍霍。
戰爭發生第二天麥克阿瑟就已經命令第七艦隊開進海峽,這一臭名昭著行為70年過去了依然被中國百姓所唾棄,你能想到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對外卻是宣稱保護我國不受侵害,無恥至極,今天再看美國,70年了在無恥這點居然沒有一點改變。杜魯門也因此舉犯下了他政治生涯最大的錯誤,因這場戰爭的失敗,他被迫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從此淪為笑柄。
我們可以認為美國在戰爭初期是不想直接派兵介入的,誰能想他們重金打造的南韓部隊會如此不經打。
在韓戰還未開打時,南韓部隊就已經開始對外宣稱自己軍力強盛,自稱「亞洲之雄」,南韓人喜歡自吹,這點七十年也沒有一絲改變。南韓部隊的大部分軍官此前還是腰挎指揮刀的日本軍官,可以說大部分是「朝奸」組成,如果日本沒有戰敗那麼這些人將是比日本人自己更加忠心的存在,朝鮮士兵在侵華戰場也確實如此,在燒殺擄掠中表現的比日本人還要賣力,據說第一個攻入南京城的就是朝鮮籍日軍士兵。
這樣部隊能有什麼戰鬥力是可以想像的。
此時朝鮮人民軍共編有十個步兵師,一個坦克旅,一個摩託化步兵團,兵力雖然並不多到但是都是精兵強將,這裡面有很多士兵都是參加過解放戰爭的朝鮮籍老兵,戰力是可以想像的用身經百戰形容一點不為過。人民軍步五師,步六師就是原四野一六四師和一六六師,可惜這些百戰老兵在美軍仁川登入戰後損失慘重。
就是這樣的部隊在美軍顧問團和南韓軍隊高層眼中卻是「泥腿子」「烏合之眾」如此輕敵結果也就能夠想像。朝鮮人民軍還有一個秘密殺器他們擁有一百五十輛蘇制「T—34」坦克,T-34及其衍生車型在二戰中大放異彩。
坦克戰鬥全重32噸,發動機功率500馬力,最大公路速度7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400千米,裝備一門76毫米坦克炮,是一型火力、防護力和機動性都很突出的坦克
就這樣韓戰開打的第二天,人民軍空軍就已經開始空襲漢城,南韓總統前腳呼籲戰士浴血奮戰,後腳就不聲不響的逃往釜山。
麥克阿瑟已經急不可耐的要參戰了,此時麥克阿瑟特別想說亮劍裡的楚雲飛那句名言,南韓軍隊就是幾十萬頭豬也夠人民軍抓好幾天的,可是人民軍幾乎沒怎麼打,就佔領了漢城隨後更是將南韓軍隊壓縮在釜山一帶,朝鮮半島的統一指日可待。
麥克阿瑟在地圖上尋找著,尋找一處人民軍的弱點,要麼不出擊,出擊就要他命。人民軍快速的攻勢,拉長了補給線,很多地點佔領後只派少許軍隊駐守就繼續進攻,朝鮮半島長而窄,可以說只要打擊一處,合圍就能將穿過三八線的人民軍死死遏制住喉嚨將其全殲。麥克阿瑟將目光投向了仁川。麥克阿瑟一生對於登陸戰有著別樣的痴迷,似乎他就是為了打登陸戰而生的,這點他自己深信不疑。似乎再也佔不到比韓戰更適合打登陸戰額地方了。
仁川登陸戰的成功,使麥克阿瑟的個人聲望達到了頂點,他到死都沒想到其實早在二十三天前,中國參謀雷英夫就應經提前預測出他的登陸位置,並匯報給了人民軍領袖金日成,可惜在巨大勝利戰果的衝擊下,金日成並沒有保持警惕和預防。但這點足以證明中國參謀的軍事謀略,美國參謀們到第一戰役結束都認為,志願軍還沒有入朝。
雷英夫又名雷霆臣,他在1938年才加入八路軍,並進入延安抗大參謀訓練班學習,一次毛主席當然教員進行授課,發現了雷英夫的才華,並在1939年向周總理舉薦了他,擔任葉劍英的助理參謀,此時他才參軍不到兩年,可見主席的知人善用。
隨後雷英夫在「皖南事變」中為葉劍英編寫舌戰國民黨高官的聲討文,將一眾國軍將領阻塞的啞口無言,也因此事被毛主席親賜「洛陽才子」之名。
隨後雷英夫進入總參作戰室擔任作戰參謀。
此時總參作戰室的參謀們更像是執行機構,根據將領們的意見制定並執行。但這點很快就要因為雷英夫的出色才能而發生改變。
1950年6月韓戰爆發,經過兩個月的奮戰,人民軍不但擊敗了南韓部隊也將隨後趕來增援的美第八集團軍擊敗並將其壓縮在釜山一帶,金日成似乎已經看到,朝鮮統一的景象史達林也對韓戰過於樂觀,這兩人都忘了,美軍節節敗退下隱藏有的巨大實力,此時美軍在釜山一萬平方公裡的灘頭上布置了二十多萬的重兵,每八平方公裡就有一個師,這種密集度可以說是世界戰爭史之最。為了將其擊敗人民軍的所有精銳也集齊在釜山外圍。從平壤到漢城到洛東江一帶可以用全空形容。只有零散的新建師駐守。
美軍有如此實力,並且此時美軍的盟友們還在源源不斷的向南韓派遣部隊,在日本駐守的美陸戰一師,步七師,這樣的戰略支援精銳部隊卻保持觀望,美軍並不是要背水而戰學習西楚霸王。而是別有居心。
雷英夫警覺的發現這裡有大問題,經過總參作戰室參謀們的總結雷英夫向周總理提出了美軍必然會打登入作戰的報告並在報告中附上了六條建議。
一、麥克阿瑟把美偽主力十幾個師都擺在釜山的灘頭陣地,平均每八平方公裡擺一個師,釜山的解放指日可待,可美國二十幾萬部隊既不撤退,也不往一線支援,從戰略上看,是為了把朝鮮人民軍的全部主力吸引到南線來。如果這種判斷能夠成立,這其中便隱藏著極為險惡的戰略意圖。二、美國駐日本的兩個師,是作為戰略預備隊部署的,戰鬥力很強。眼下南朝鮮部隊處於險境,可靠情報證實,這兩個師卻沒有去南韓增援的跡象,而這兩個師中就有一個海軍陸戰師。三、麥克阿瑟和他的第八集團軍在二戰中是以善於登陸作戰而著稱的,麥克阿瑟素來敢冒險,當年他的許多登陸戰五角大樓都認為太冒險而反對,但他每次都堅持己見完成登陸。四、朝鮮半島南北長約一千公裡,而東西最窄處僅有兩百公裡,最利於分割。可供登陸的地點很多,比如元山、鎮南浦、仁川、群山。五、西海岸的仁川是美軍最佳登陸地點,這裡人民軍部隊少,既是漢城的外港,又是戰略要地,這裡潮水落差大,地勢危險複雜,很可能為人民軍所忽視,而麥克阿瑟又恰恰是一個善冒險常有驚人之舉的人物,選擇仁川完全符合麥克阿瑟的個性。六、眼下無論朝鮮還是蘇聯,都沉浸在勝利的氣氛中,好像明早朝鮮就會統一,表面看形勢一片大好,其實在這大好形勢裡潛藏極大危險,一旦人民軍被切斷退路就會陷入絕境,美英最近又從地中海和太平洋抽調海空軍到朝鮮,這又是登陸作戰的一個明顯徵候……
隨後雷英夫更是大膽預測了時間和地點。
我們對九月至十一月的朝鮮西海岸海潮作了研究,發現有三個日期可供選擇:九月十五日、十月十一日和十一月三日。這三個最佳日期裡,各有二至三天的好時機。仁川海岸可供靠岸利用的時間,每十二小時內只有三小時。如果以九月十五日為登陸日,那天的漲潮最高時間共兩次,一次是上午六時五十九分,一次是下午日落三十五分鐘後的十九時十九分。九月十五日比另外兩次時間相對更為可能。所以我們認為美軍極有可能把登陸時間定在九月十五日。
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時刻,就在麥克阿瑟決定仁川登陸的同一天,中國軍人已算出了自以為天下無敵的麥克阿瑟二十三天後將展開的登陸戰的地點,而登陸具體時間甚至精確到了分鐘,與麥克阿瑟的絕密計劃可謂毫釐不差。
隨後毛主席將這個意見通知給朝鮮特使,可惜金日成和史達林都對戰爭走向過於樂觀,他們認為美軍不敢大規模參戰,因為這樣會引發世界戰爭,在這個前提下人民軍完全可以完成統一朝鮮的作戰任務。如果金日成能夠早二十三天前就開始準備防止其登入,世界史也將會發生變化,歷史就是這樣沒有如果!
麥克阿瑟的登入計劃並沒有得到美國國會的支持,這是一個十分冒險的行動,如果人民軍提前發。現,並使用重火力,那麼仁川會變成美軍的地獄。可是麥克阿瑟何時聽過國會的意見和想法。麥克阿瑟將登陸戰行動起名為「烙鐵行動」。結果是足足有7.5萬名美軍精銳士兵進行登陸而他們面對的卻只有6千名朝鮮新兵。這不是戰爭似乎是屠殺。美軍只以200多名士兵傷亡代價就攻下了防守嚴密的仁川,隨後與釜山的第八集團軍一起合圍包圍釜山的7萬人民軍,這七萬人中只有不到一半人逃回北朝鮮。如果不是美軍將目標發在解放漢城,而不是阻斷人民軍北逃路線,那麼這7萬人很可能被全殲。
這也是麥克阿瑟一生最後的勝仗,在金日成的請求下志願軍入朝,三年的戰爭讓美軍為其傲慢和無恥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在朝鮮戰場人民軍節節勝利步步高歌,連人民軍自己都認為戰爭必勝時,毛主席以其卓越的戰略能力在1950年8月5日就開始組建東北邊防軍(志願軍前身)為入朝作戰做著準備,原駐守東南,準備攻打窪窪的四野精銳被火速調往東北,彭德懷總司令也從西北的工作中調回。無數武器設備,糧食,通過火車源源不停的運往東北,後來歷史證明這兩個月的提前準備有多麼重要,到10月志願軍入朝,美軍參謀們都不認為志願軍有能力組織幾十萬人進入朝鮮,很簡單的一點是近期沒有發現有糧食和武器的大規模運輸。誰又能想到,人民軍解放朝鮮半島80%以上國土時,遠在中國的決策者們卻已經為人民軍失敗做著準備。韓戰有人說我們是人海戰術獲得的勝利,如今你還這麼認為嗎?
因此在筆者看來,我們必須了解抗美援朝。從抗美援朝中,我們可以汲取無窮無盡的精神力量。在了解抗美援朝方面,著名軍史學者李峰先生所著的《決戰朝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著作。這本書全景式的解讀抗美援朝,有乾貨、有情節、有靈魂。這本書告訴我們,尊嚴絕不是沒有代價的,是建立在勇者的劍鋒和鮮血之上的。軍事專家,空軍上校戴旭為這本書出序用以支持,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抗戰口述歷史研究者,方軍對此書也是大力推薦。今年的10月25日就是韓戰勝利70周年,讓我們一起緬懷英烈,紀念並懷念這些最可愛的人。
本書包含了精彩壯闊的文字以及精美的圖片。
就請大家跟隨著作者的腳步,領略70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有意的讀者,請點擊下方橫條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