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債:拉幫套、典妻、娘妻,舊習下很多女人一出生就註定悲劇一生

2020-09-13 怕被笑死

文/怕被笑死

一,從電視劇《情債》說起。

電視劇《情債》是拍攝上映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部農村題材電視劇,與現在動輒大成本、大製作號稱布景精良、特效逼真的「大片」相比,這部《情債》顯得很寒酸,好像一隻眼睛瞧上去這部農村題材電視劇就有一股子農村特有的野草、泥土甚至是豬狗圈等所特有的氣息。似乎連篇幅都不好意思加長,只有二十幾集。


電視劇《情債》劇照


但是,正是這樣一部農村題材電視劇,卻和那個年代的多數影視劇一樣,有著當代影視劇、影視創作大多缺少的一種東西:真情。

無論是劇情還是演員們的表演,無不讓人感受到一種真摯的情感,讓觀眾仿若置身於電視劇中,恍惚覺得劇中的朱四、齊三荒子或者是每一個人,仿佛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就是我們身邊一個個活生生、真實存在的人。

真實就是力量。

這種「真」不但表現在電視劇創作過程中的一種用心,也表現在電視劇中所涉及到的一種真實狀態。

《情債》的核心內容是圍繞東北地區舊社會中一種名為「拉幫套」的真實舊習俗展開的


電視劇《情債》劇照


所謂拉幫套,是化用了馬車運輸中的一種情況和術語。在馬車運輸中,當運輸重載或者是遇到道路狀況較差的情況時候,僅僅依靠拉車的駕轅馬拉行吃力時,人們往往就會另外使用一匹馬從旁幫助這匹駕轅馬拉車。

這就是所謂的拉幫套的本意。

後來,拉幫套也用於指代人們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一種現象。一般是指,當一個家庭的主要勞動力也就是男人因故喪失勞動能力或者不能養活家庭時,這個家庭以類似招贅的方式,找另外一個男人加入這個家庭,以幫助這個家庭生存。

這就是所謂的拉幫套。

電視劇《情債》劇照


拉幫套這種現象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於舊社會的東北地區。所謂存在即合理,拉幫套的存在也具有一定合理性和現實意義

比如,當面對東北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廣泛依賴於人力的落後生產力時,一個家庭失去了家庭主要勞動力後,就意味著這個家庭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邊緣。這時候,拉幫套的出現,則有可能挽救一個家庭,挽救這一家數個家庭成員,尤其是未成年子女。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社會發展,拉幫套這種舊習俗已經失去了現實意義,變成了一種舊社會的陋習。

二,如「拉幫套」一般的舊社會陋習。

其實,舊社會中國的婚姻家庭生活陋習並不單單有如電視劇《情債》和電影《三個人的冬天》中所表現的曾經出現在東北地區的「拉幫套」一種,還有很多。


《三個人的冬天》劇照


比如比較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娘妻和典妻。

關於娘妻,有一部名為《娘妻》的同名電視劇。和電視劇中所表現的一樣,所謂「娘妻」曾經是客家人的一種家庭婚姻習俗。是指一個家庭替年幼的兒子娶一個年齡較長一些的媳婦,一邊照顧年幼兒子的生活起居一邊等待著年幼的孩子長大成人圓房完婚。

其實,娘妻在很多方面也算童養媳的一種。

和「拉幫套」這樣稍有些委婉的說法相比,典妻這種封建社會舊習俗則直白很多。所謂「典」即賣也。

也就是將妻子當成是一種商品買賣。

這種現象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並不罕見也持續了極長時間,早在《漢書》中就曾經有「賣妻」的記載。事實上,每逢朝代更迭戰爭四起,亂世人不如太平狗的時候,將妻子當成商品買賣的事情便時有發生。

當然,所謂形成習俗制度的典妻並不是單純指賣妻,而更像是一種婚嫁制度。

比如典妻雖然可以看作是一種臨時性的家庭婚姻生活方式,但與婚嫁一樣,也很講究程序性和儀式性。比如媒證、下聘以及迎娶等等環節都要有,並且要訂立契約,約定諸如期限、價格以及期間生育子女歸屬等等事項。

影視劇中「典妻」相關劇情


從現存的一些典妻契約中,還能看到關於被典妻子在典期中不得與原丈夫見面更不能發生性關係的記載。

更有甚者,連原來的孩子都不能見。

三,舊習下,很多女人一出生就註定悲劇一生。

縱觀諸如拉幫套、娃娃親、娘妻以及典妻等等舊社會婚姻家庭生活陋習。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這樣一種事實:在這些陋習中,受傷害的往往是女人。

比如拉幫套習俗中,被拉幫套的女人不但要承擔家庭的生活重擔,照顧因故喪失勞動能力的丈夫以及年幼的孩子,還要夾雜在兩個「丈夫」之間,受到別人的議論和蜚語。無論是身心還是情感,都註定備受煎熬。


《情債》劇照


並且,按照「劈犢子」這一拉幫套舊習俗中最重要、約定俗成的「規矩」之一,一旦一段時間之後,拉幫套的選擇離開這個家庭,那麼就有權帶走在這個家庭生活期間女人所生育的一半子女。

也就是說,在拉幫套陋習中,女人不但要面對「二夫」這樣身心煎熬的狀況,還有可能面臨骨肉分離的悲慘結局。

在「娘妻」陋習中,女人的遭遇通常也不會比「拉幫套」陋習中境遇好什麼。

一般而言,在「娘妻」習俗中,女人的年紀通常要比丈夫大六七歲甚至十來歲的。也就是說,女人十六七歲正是如花一般的年紀時,她的小丈夫可能才六七歲,還是流著鼻涕玩泥巴的年紀。


《娘妻》劇照


而且,會替兒子娶娘妻的家庭,一般也就只是中等甚至是並不富裕的家庭,而非大富大貴。在這種家庭中,在小丈夫沒有成年、沒有圓房之前,女人實際上只是不過是傭人、丫鬟和保姆的角色。

不但要照顧年幼的小丈夫,還要應付各種繁重的家務。

操勞是一方面,還要飽受情感和生理上的煎熬。從十五六歲結婚,一直要等到小丈夫成年才能圓房。動輒近十年的等待,必定熬人。

而且,漫長的等待還可能是一場空。

當小丈夫長大成人,面對已經過了最當午的女人,很可能會抗拒自己的婚姻,以至於女人在等了多年之後再空等一生。


《娘妻》劇照


至於「典妻」陋習中,女人的遭遇往往更是悲慘,完全就是「貨物」的角色,沒有被賦予任何感情色彩。

對於原丈夫而言,不過是隨手可以拋棄換錢的貨物。

對於典到女人的男人而言,不過是發洩慾望的對象或者生兒育女的工具。

而且,絕大多數「典妻」註定要飽受骨肉離別之苦。

可以說,在舊社會的種種陋習之下,很多女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悲劇的一生。

四,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大概有幾個原因。

首先,舊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力是最主要的生產力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男女性在身體生理上的差別,體型更大、體力更好的男性自然會逐漸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

當男性佔據社會、家庭的主導地位已經是既成事實的時候,出於本能,他們當然會維護自身的利益。當一個家庭註定要有人做出犧牲時,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所犧牲的自然就是女人了。

小到家庭大到社會,都一樣。

比如縱觀封建王朝,很多朝代都曾經用「和親」的方式去解決邊患。在這種和親事件中,女人是根本沒有任何話語權的。

歷數這些和親的女子,從有名的王昭君、文成公主等等到一眾淹沒於歷史中的無名女性,幾乎無不是曲折和悲劇的一生。

第二,長期的封建禮教、男尊女卑讓女人養成了逆來順受的習慣,不會也不敢反抗。

比如在「拉幫套」習俗中,不考慮其他因素,女人在男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拋下喪失勞動能力的丈夫,選擇遠走再嫁。

但是長期的封建禮教以及道德教育,讓女人面對此類選擇時,往往選擇犧牲自己而成全別人。

第三,相比男人,女人更習慣感情用事而不是理智思考得與失。

很多事實都證明,當面對選擇時,女人更習慣感情用事,而不是理智的思考對比各種選擇的得失後再做出選擇。

結束語:

好在,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女性地位不斷提高,很多舊社會陋習也逐漸被摒棄,越來越多的女性能夠自主決定自己的命運,而不是只能選擇被動地隨命運逐流。

可以說,生在當代、生在中國,女性幸也。


相關焦點

  • 拉幫套、典妻如貨和嫁小丈夫娘妻,陋習下女人悲慘的生存境遇
    文/怕被笑死一,從電視劇《情債》說起。三,舊習下,很多女人一出生就註定悲劇一生。縱觀諸如拉幫套、娃娃親、娘妻以及典妻等等舊社會婚姻家庭生活陋習。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這樣一種事實:在這些陋習中,受傷害的往往是女人。
  • 情債:拉幫套小夥朱四的一生在他上了七嫂「車」時,就註定了
    《情債》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拍攝、由著名演員李幼斌主演的一部發生在東北地區圍繞一起「拉幫套」事情產生的鄉土故事電視劇。電視劇的一開始,《情債》的導演就安排了這樣一個鏡頭:冬日的東北,銀白色的大雪鋪滿整個大地,女主角「七嫂」揮舞著鞭子,努力地想將陷住的牛車趕出來。鏡頭一轉,給到了牛車上,原來牛車上還躺著個人,七嫂的丈夫、重病的七哥。
  • 說說從前的「拉幫套」,兩男一女的世界,受傷的真的總是男人?
    十多年前,有部名為《三個人的冬天》的電影,講述了一女二男(伐木工人魏大山和妻子以及徒弟黑塔)在同一屋簷下的愛恨情仇。故事發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末的長白山林區,伐木工人魏大山為救同伴自己卻被砸成重傷而癱瘓。
  • 娘妻
    [1] 該劇以林秋菊一生為主要線索,講述了她民國至當代長達七十餘年的個人情感經歷與時代變遷。1934年的閩南,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高記洋行兒子高耀宗,從小調皮桀驁不馴,體弱多病。父母為了衝喜給她娶了大他九歲的林秋菊做為妻子,俗稱「娘妻」。林秋菊溫柔賢惠,作為高家媳婦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愛反而受盡凌辱。
  • 情債:拉幫套小夥朱四和初戀大滿,悲劇的愛情總少不了丈母娘摻合
    「大滿」是電視劇《情債》中出場的第四個人物,也是主線人物之一。從《情債》開頭短短幾分鐘七嫂、七哥、朱四和大滿等幾個主線人物的連續出場就能看出,電視劇《情債》情節豐滿緊湊,絕不拖泥帶水,不像現在動輒大幾十集的注水劇。大滿出場時是在等她的初戀朱四。話裡話外,大滿已經連續幾天都到村口等朱四了。
  • 三個人的冬天:拉幫套、一個女人兩個男人,成年人的選擇不是選擇
    故事的內容其實並不複雜:伐木工人老魏在伐木的時候意外砸成重傷喪失勞動能力,不得已,求助自己的徒弟老黑到自己家給自己拉幫套。然後圍繞著老魏、老黑兩個男人和雲鳳一個女人發生了一系列故事。對於老黑而言,選擇到師傅老魏家幫著師傅老魏拉幫套,是自己發自內心的選擇嗎?當然也不是。老魏是老黑的師傅,待老黑不薄,老黑從心底裡尊重師傅。所以從一開始,老黑是不願意替師傅老魏拉幫套的。一來是因為覺得這樣做對不起師傅,再者,即便在舊社會當時,拉幫套也是被人看不起的行為,是娶不上媳婦的男人最無奈、最無能的選擇。
  • 貓冬,對東北土匪來說是享受的季節,找相好女人「拉幫套」最常見
    東北土匪一到秋風起、樹葉黃,大雁南飛的季節,他們也到了「貓冬」的時候了。大掌柜的把全體人馬集合起來,按財產多少,每人都分到了「紅櫃」(錢)。然後藏起長槍,帶上短槍。的掌柜的說:「天冷了,咱們拉帳分開了。有家的回家,沒家的上親戚那!沒親戚的上朋友那!沒朋友的上廟裡、到租借地去都行。來年的四月十八老地方集合。」
  • 太強勢的女人,註定一生都是悲劇!
    今天,我懷著因無知無明使孩子夭折的愧疚心情,把我的故事寫出來,希望世人能引以為戒,同時也誠摯地祈願同樣的悲劇不再重演。 一、成長經歷 我是個地道的農村女孩,姐妹兩個,從小是在父母無休止的爭吵、暴力打鬥的環境中長大。父親愛喝酒,一喝就醉,還經常暴打母親。
  • 北方農村「拉幫套的」,是一種什麼民俗現象?現在還存在嗎?
    關於農村「拉幫套」這種事,過去有不少小說,現在也有電視劇,但很多年輕人對這個詞仍然是陌生的,他們不懂什麼叫拉幫套。多數人提到這個詞時,會想當然認為這是個貶義詞,但依黑嫂來看,這是個中性詞,它說的是一種人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想出來的辦法。是一種對生活和家庭的無奈。也有人說這是一種民俗,其實哪裡有這樣的民俗呢?
  • 《娘妻》經典劇評: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蒼老
    《娘妻》是由福建世紀長龍影視文化發展公司出品,陳朱煌執導並編劇,張玉嬿、劉愷威領銜主演,任天野、米凱莉、翟乃社、佟麗婭、趙麗娟等主演的民國年代劇,該劇以林秋菊一生為主要線索,講述了她民國至當代長達七十餘年的個人情感經歷與時代變遷。
  • 《娘妻》經典劇評: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蒼老
    《娘妻》是由福建世紀長龍影視文化發展公司出品,陳朱煌執導並編劇,張玉嬿、劉愷威領銜主演,任天野、米凱莉、翟乃社、佟麗婭、趙麗娟等主演的民國年代劇,該劇以林秋菊一生為主要線索,講述了她民國至當代長達七十餘年的個人情感經歷與時代變遷。 臺灣苦情劇,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又長又憋屈又不合邏輯。
  • 典妻和租妻:畸形的契約婚姻
    很遺憾,我們今天討論的「契約婚姻」,並不是浪漫的愛情喜劇,而是帶有悲劇色彩的典妻/租妻。當男方家庭陷入生活困境的時候,典妻也成為順理成章之舉。 5. 作為處罰不貞婦女的一種手段。據《清史》記載:「孫富有與大功弟妻通姦,後其夫將姦婦賣於他人為妻。」 6. 社會保障體系缺失。在封建社會,很多農村地區的宗族在建立族規的時候,都有要求族人相互幫助的條文。
  • 一生欠下情債最多的四大星座,尤其是第一名,簡直是罪孽深重
    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裡一生欠下情債最多的幾個星座吧,看看有你嗎?第一名:雙子座,雙子座是那種具有雙面性格人,在身邊有不少人關注他們,的確雙子座很吸引異性的眼球。但是這樣的雙子座,在愛了之後,你會身心疲憊,這樣具有雙重人格的人,他們偶爾會對自己的愛人很關心愛護,可是一會兒就會發現會變得冷漠無情,沒有什麼原因,忽冷忽熱就是他們的本性。
  • 獅子座一生背負的情債!
    獅子座一生背負的情債 1、不管是人情債還是愛情債,獅子都不想虧欠別人,哪怕自己吃點虧都完全ojbk。 2、可讓獅子頭疼的是就算自己不主動,也無法阻止自身魅力而帶來的億萬感情債...」
  • 出生幾點鐘的女人,天註定是好命,婚後幸福美滿,旺財旺夫家
    不同的時辰預示著不同的命理,有這麼幾個時辰出生的女人,天生就是好命,旺財旺夫家,註定有幸福美滿的家庭!辰時出生(早上7點-9點):勤勞能幹辰時出生,又稱為龍時辰,在這段時間出生的女人,她們很勤勞,在家中也並不是被人嬌慣的小公主,所以培養了她們很獨立的性格,能夠自己處理好一切,自從結婚以後,她們能夠旺夫益子,而且兒女聰明能幹,她們屬於兒女雙全的好命,婚後她們更是好上加好,順上加順,招財進寶,財運亨通,一生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所以娶一個辰時出生的女人回家,那麼家人的福氣會蒸蒸往上漲
  • 鶴唳華亭:權謀與愛情的外衣下,為何蕭定權的一生註定會是悲劇?
    他渴求平凡的父子之情,卻殊不知他的出生本就是顧家與皇帝權力博弈的結果,他想保護他身邊所有的人,母親、妹妹、老師、太子妃、舅舅,但所有的人最終卻都成為他午夜之時揮之不去的夢魘。這份撕扯一直伴隨著整部劇,以至於在觀劇時,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禁不住為太子著急,為什麼要給對手留下餘地?為什麼不穿上舅舅給的鞋,走好走的路?為什麼不造反?我們之所以可以這樣輕鬆地問出口,是因為我們順理成章的覺得那才是合時宜,識時務,舍小取大。我們之所以可以這樣輕鬆地問出口,是否是因為我們同樣是一個被世俗,被權力異化了的人呢?
  • 出生幾點鐘的女人,一生得菩薩厚愛,貴氣十足,長壽又富貴
    下面就一起和小編看看,幾點鐘出生的女人,一生都得到菩薩的厚愛,洪福旺盛,財源旺盛呢?一起來看看吧!午時出生(中午11點-13點)午時出生的女人,溫柔善良又熱情端莊,且貴氣十足,她們生來鳳凰命,一生都在做好事善事,所以也為自己積累下不少福報,因其命中得菩薩厚愛,她們的孩子從小聰明伶俐,懂事乖巧,出類拔群,潛力十足,一生中添丁旺財且多有貴人相助和扶持,長大後更是不可小覷。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缺愛是一個女人一生的悲劇
    我想經歷了不斷沉淪的大半生,對愛情失去力氣的松子在寫下這幾個字的時候,或許已經明白:這一生她全心地愛過很多男人,卻唯獨沒有愛過自己。在讀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後,繼而又看了該書改編的電影。「松子」並不是一個特殊的個案,我們身邊就有「松子」存在,而且十分普遍。中國社會文化中女性作為附屬由來已久,女性一直處於卑下的地位和被束縛的角色。
  • 「典妻」是什麼?古代光棍中的潮流,一度比娼妓制度還興盛!
    時至今日,娼妓制度已令人所不齒,成為了古代的一種陋習,無論在道德上還是在法律上,都被人們所摒棄,但在歷史上,還有著另外一種比其更羞於啟齒的制度,一度比娼妓制度還要興盛,名為「典妻」。何謂「典妻」?一般來說,典妻其實與娶妻差不多,都要經過媒證、訂約、下聘、迎娶四個步驟,然而有所不同的則在於訂約這個部分,其中表明了明確了生育、回家等規定,有些典當出去後甚至不得回家見自己的兒女,實則讓人羞於啟齒,但是很多人會好奇,明明能明媒正娶,為何要「典當」別人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