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為忙碌,失去了珍貴:日本老電影《東京物語》

2021-02-08 花月滿樓

    

    日本電影《東京物語》,導演小津安二郎,1953年上映。

    忙碌的人們,掙扎著討生活,疏於親情往來;等失去了親人的時候,是怎樣的一副心情呢?

    日本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喜歡拍攝生活類電影,大都平平淡淡,節奏舒緩;但很多都成了名作,這部上映於1953年的《東京物語》,就是他個人風格的代表作。這部電影是我珍愛的諸多電影名作之一,長期存於我的硬碟中,每隔一段時間,會翻出來觀看,曾多次讓我淚流滿面。

    電影講述了平淡的故事。二戰之後的1953年,遠居廣島縣尾道市(相當於中國的鎮)的老兩口,決定去東京看望自己的兒女們。老人一共有五個孩子,東京有三個,長子幸一是醫生,次子所持參戰戰死,尚有二兒媳紀子守著未再婚;大女兒繁在家裡開了間美容院;三兒子敬三在大阪工作。最小的女兒京子在家鄉尾道市的小學當老師,守著父母過,尚未結婚。老兩口此行,要去看看十多年沒見的幾個子女。

    尾道距離東京大約一千多華裡,那種年代,需要坐上20來個小時的火車,才能到達。抱著滿心的歡喜,倆老到了東京,住進了大兒子家裡。女兒和二兒媳也聞訊趕來,一家人相聚,老人很高興。

    但是,生活的真實很快打斷了倆老的歡喜:大兒子有兩個孩子,因為爺爺奶奶到來要住下,騰挪了房間,大孫子就非常不高興,言辭不耐煩,爺爺奶奶看在眼裡,只當沒看見。大兒子本打算要帶老兩口去東京轉轉,但是,他是個在家裡開診所的醫生,周邊的鄰居不斷來就診,他真的脫不開身。老兩口很明白,沒住幾天,就去了女兒家。

    但女兒家情況更不理想。她在家裡開了美容店,忙裡忙外,本身又是個急躁脾氣,倆老人就覺得自己很多餘。守寡的二兒媳倒是很孝順,雖然自己的工作很忙,還是請假出來,帶著倆老人週遊了東京的一些地方。

    預想的美好並沒有見到:沒來東京前,倆老人覺得子女在東京生活,或許條件不錯,在這裡過上這幾天,才發現原來孩子們個個為了生活而忙碌辛苦,且住所逼仄,並不是那麼如意。最初,倆老準備多過些時日,享受一下親情;但才過了幾天,就覺得了多餘,於是就想回家。兒女們此時又不願意讓老人這麼倉促走,於是大家湊錢,讓倆老去了附近的一家溫泉賓館,享受幾天。

    溫泉賓館其實是比較廉價的那種,白天尚可,夜晚則會被年輕的顧客們鬧騰不止,倆老無法休息。轉悠了一天一夜,倆老就不打招呼地又回到了女兒家。

    女兒很不高興。原來明天女兒家要辦個聚會,老人突然回來,打亂了計劃。急躁的女兒絮絮叨叨,商量著如何安置父母,最後決定,讓媽媽去守寡的二兒媳那裡暫住一夜。於是,這輩子從未分開的老兩口,只好一個住在女兒家,一個住在二兒媳家。

    老父親趁機去見了多年未見的老友,他們也奔著孩子來東京居住了。見了面之後才發現,原來大家過得都不好:要麼孩子早就戰死,要麼孩子奔波工作,早就不問父母的事情。老友們去了酒館借酒消愁,喝大了,被警察送回了女兒家,還帶回來了一個同樣醉得不醒人事的父親老友。

    女兒這下氣更大了,抱怨不止之下,只好緊急安排父親和其老友睡眠。第二天一早,老兩口就打包回家:他們覺得總算看到了孩子,心願滿足了,還是回家好,不能再打擾辛苦的孩子們。

    回家的行程中,比較肥胖的母親病倒了。臨時在大阪下車調整了一天,才又坐上車回家。哪曾想,老母親這番折騰下真的一病不起,轉成病危了。孩子們得知信息,連忙趕回,當夜,辛勞一輩子的老母親與世長辭,終年才68歲。

    至始至終,身在大阪的三兒子敬三,沒能見到父母。他或許真的工作忙,但也真的有些不把父母當回事。母親彌留之際,他仍然晚到,等他來到之後,母親早就在哥哥姐姐嫂嫂和妹妹面前,去世好幾個小時了……

    平淡如水的故事,沒什麼波浪起伏。但是在母親葬禮上躲到一邊向隅而泣的敬三,其眼淚還是深深打動了我。我們太多人類似敬三這樣,工作當然辛苦,但總有很多藉口不去看望父母。並不是真的沒有親情了,而是我們的心早就冷漠了。吊兒郎當的心態總覺得一切都很正常,但突然就見到了不正常——親人離去,靈魂深處產生的悔恨,也就跟著自己一輩子難以翻身了。

    敬三坐在葬禮堂外面臺階上跟二嫂的那段對話,催人淚下。他說自己不能忍受葬禮上的念經聲,所以要躲出來;但隨後他又說母親並沒有死——這句真的能擊垮很多人的心。

    我自己的父母也年逾八十了,當代生活水平大有提高,他們的身體尚健康,但看到敬三的那段話,還是把我給打擊得不輕。我們總是忙碌於無聊的工作和個人事務,但真的要到了父母的那一天,我們會如何反應?

    平平淡淡的故事是小津安二郎的特色,但平淡之下的波流洶湧,也是他電影的顯著優點。慢熱之下,等到了高潮部位,則是奔流而下,情感會狂瀉不止,然後就戛然而止了。看著電影中的老父親孤身一人仍然慢悠悠地搖著扇子的鏡頭,我淚流滿面,也深深感到了作為兒子的慚愧。

    願天下父母都健康長壽,幸福美滿。

相關焦點

  • 當你老了,《東京物語》揭示人生真相
    人生只是一列從出發後就無法停下的火車,路邊的風景很美,我們想要停留卻無暇觀看,因為剛剛停下時,生命已經在催促我們向前,而這種催促,至死方休。——《東京物語》最近,看了日本電影《東京物語》。這是一部老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2分,由日本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所拍,雖然早於1953年上映,年代久遠,黑白色調,但對親情、對人性的刻畫入木三分,至今仍有現實意義。前天,和女兒Judith語音聊天,我們聊了這部電影。她沒看過,我給她介紹了主要劇情,情節很簡單:一對老年夫婦,從一開始的滿心歡喜,收拾衣物,動身前去東京探望兒女。
  • 日本電影《東京物語》給人的啟示
    如果親人突然去世,我們一時會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亦如日本電影《東京物語》中的京子對家人充滿了怨言,怪罪她們太自私,對父母照顧不周。我也曾懷著這種憤恨的心情沉浸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之中,什麼都不想幹,人無精打採,萎靡不振。為了消磨時間和轉移注意力,我接連看了多部電影,而日本影片《東京物語》則觸動了我的內心,我仿佛一下子得到了什麼啟示,發現了自身問題的所在。
  • 電影|《東京物語》:日本家庭形態嬗變中的女性書寫
    《東京物語》作為小津安二郎電影美學風格的集大成者,無論是對於生之況味與物哀的民族美學意蘊的書寫,抑或是被他稱之為「頑固的自信」這一影像敘事風格的堅守,其氤氳以人的電影美學和文法重複著現代日本家庭生活的同一主題:探討在日本的現代化過程中隨著「父母與孩子的成長」,本有固定秩序的傳統家庭制度是如何正在走向崩潰,就中表現出小津的生命哲思和社會觀照。
  • 豆瓣9.2的《東京物語》:淡是最濃的人生滋味
    「其實大島渚等人的作品,雖是日本產,但像鐵板燒,已有洋式加工。如果真正要嘗湯豆腐等純日本風味,還是在小津和溝口健二的電影中才能找到。」重看《東京物語》,想起蔡瀾說過的這段話。《東京物語》的故事很簡單,年邁的父母去東京探望子女,子女的忙碌和疏忽,並沒有周全的照顧到父母。乘興去,失落歸,返程後母親離開了人世,簡單的情節中卻蘊含著真實的幽深人性。在這部電影中,平淡的故事情節、拍攝技巧的淡化以及態度上的淡然,都滲透著一種生活哲學:淡是最濃的人生滋味。
  • 《東京物語》生活總會帶來改變,因為這樣才是人生
    《東京物語》如其名字一樣,像一株涓涓流水緩緩浸透觀者的心。我私以為外國人看這部日本風格的劇情片更佳——在我們直擊日本平民生活同時,會發現在異國禮數的裝飾下,所敘述的是具有人類普世情感的東西。這種複雜、多面、細膩而又尋常的人世變革與情感交葛,恰恰在日本電影那種不慌不亂、細緻、甚至帶有一絲對現實的恭敬之情的風格承載中,相得益彰。
  • 看日本家庭電影,別只知道是枝裕和,《東京物語》的導演實乃大師
    說起日本電影,不能避開的一個名字就是是枝裕和。國內很多喜歡看文藝片的觀眾,對於溫情風格的日本電影一向非常喜歡,是枝裕和的家庭片更是其中絕對要被提及的,《小偷家族》、《步履不停》等電影在國內也很受關注。事實上,講述細膩溫和的家庭日常、展現日本人日常生活的電影,佔據日本電影很大一部分,而是枝裕和也只是其中晚輩。山田洋次、周防正行、溝口健二、木下惠介等一眾日本電影導演都是其中翹楚。喜歡這種風格的觀眾們,絕對不能錯過的則是日本乃至世界電影史上的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
  • 《東京物語》中的「物語」是什麼意思?
    日本電影之於世界電影事業有著重要的貢獻,其中被譽為「電影天皇的」黑澤明貢獻尤為突出。而另有一位不得不說的同時期的日本電影大師就是小津安二郎,華語電影的大導演楊德昌和侯孝賢的作品就深受小津的影響。小津在1963年便去世了,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是4:3的黑白電影,這也影響了他許多優秀作品的傳播。
  • 《東京物語》無題
    因為論文作業寫到《四個春天》,看到導演陸慶屹在採訪中多次提到《東京物語》,於是便好奇找來看。不得不說,好電影會揭示很多人性本真的東西,這些東西談不上對與錯,只是生活本來如此,這是我看完《東京物語》後的第一感受。
  • 《東京物語》東京藍色物語
    其一是本人認為與電影的發展史有關係包括小津安二郎所接受的電影文化有關係,正反打和仰拍更能容易的表達人物情緒和捕捉人物的動作與細節,給人更加直觀的感受。其次筆者認為這與小津安二郎導演的整體風格和故事內容有關。電影的鏡頭首先是為電影本身而服務的,簡潔的鏡頭更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細節和美感,因為它更加的真實。在構思小津安二郎導演的鏡頭時,我總是不難發覺到,其對電影本質的探索,既電影作為藝術單獨存在的獨特性。
  • 影評分享:電影·啟示錄——《東京物語》考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在《外國電影批評文選》中看到的關於日本經典電影《東京物語》的影評,由日本著名導演吉田喜重撰寫,北京電影學院2001級碩士研究生支菲娜翻譯。之前曾簡短寫過本部電影的點評,但礙於筆力和對電影的理解,寫的內容極其有限。而這部電影對家庭關係的表現,尤其對於和我們同屬東方文化的日本。
  • 亞洲電影百強 《東京物語》奪冠
    原標題:亞洲電影百強 《東京物語》奪冠   《東京物語》劇照   第2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10月1日至10日舉行。在釜山電影節迎來20周年之際,亞洲知名電影人和國際影評家們日前選出了亞洲電影歷史上的百部佳作。
  • 雲觀影 || 《東京物語》:在外漂泊的人都「不敢」看的電影!
    圖《東京物語》(日語:とうきょうものがたり)海報今天,人們對小津安二郎這個名字也許不再陌生,如同黑澤明、北野武、溝口健二等導演一樣,這位二戰之後最具日本特色的電影大師,是日本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儘管這部電影我已經重複觀看不下五次,但當我為了寫這篇文章再重溫時,它給我帶來的觸動卻始終如初。這是一部「真實」的電影,是每個漂泊或者定居異鄉的人「不敢」觀看的電影。它像是一道味道複雜的佳餚,吃完之後你會覺得讚不絕口,但旁人叫你說道它的美味時,你卻感到束手無策,一時失語。《東京物語》便是這樣一道藝術的佳餚,是一部人生電影。
  • 影評:《東京物語》不要在失去之後才後悔,要學會珍惜眼前的人
    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東京物語》。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部成年子女因為婚嫁而離開了父母,留下家中的老人孤獨面對今後生活的故事。這是這部電影的導演小津安二郎所經常拍攝的主題,而這種主題的代表作就是《東京物語》。
  • 東京,在很遠的地方——《東京物語》電影賞讀
    小津安二郎,名字如雷貫耳,卻直到今天,才觀看了他這部1953年上映的電影——《東京物語》。
  • 《東京物語》東京物語
    東京物語/ 劇情 家庭 / 小津安二郎 / 笠智眾 原節子靜靜地看完了這部電影,真實的讓人難受,想哭卻又哭不出來。,卻似乎沒有兩老的容身之處。東京這麼大,子女在諾大的東京裡,早已走失了,感情淡泊,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了。
  • 《東京物語》:人情冷暖 年老孤寡
    小津拍攝的電影往往是將目光放在家庭倫理的日常生活中,探討的也是親子關係的變化。小津安二郎曾說:「我要透過子女的成長來窺探日本家庭制度的瓦解過程。」《東京物語》上映於1953年,是小津後期的作品,其中藉助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來反襯子女對父母的疏於陪伴,從而使親情少了一絲溫度,也印證著現如今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空巢老人的現狀。
  • 《東京物語》影評
    《東京物語》是由小津安二郎於1953年執導,笠智眾、原節子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一對上了年紀的老夫婦,因生活略感孤獨和寂寞,踏上了前往東京看望已經成家立業的孩子們的旅程,卻受到了孩子們頗為冷淡的招待。正如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一貫風格,《東京物語》仍聚焦在平凡、普通甚至瑣碎的日常生活上。
  • 翻拍系列1-東京物語/東京家族
    1953年11月3日,由日本的偉大導演小津安二郎執導的《東京物語》在日本正式上映,影片引起了影迷的廣泛關注。60年後的2013年1月19號,同樣是由日本導演執導,同樣是松竹映畫出品,由山田洋次執導的《東京家族》上映。
  • 世界電影漫談——日本電影物語
    我最先想到的就是「物語」這兩個字,在日本電影中有太多和「物語」有關的影片,比如最為經典的《東京物語》,此外還有《鎌倉物語》、《世界奇妙物語》、《雨月物語》、《四月物語》等等,那何為「物語」呢?物語——即故事或雜談,日本的一種文學體載,由口頭說唱發展為文學作品,最為著名的有《源氏物語》、《伊勢物語》等,如今它還是將事物擬人化的處理手法,通常用來傳遞情感。既然「物語」包含了雜談的意思,今天就跟著我,咱們好好「物語」一下日本電影。
  • 小津安二郎《東京物語》:人生的悲傷!
    這件事情,也讓我想起,我非常喜歡的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拍的那部讓人潸然淚下的《東京物語》。我現在的樣子,跟電影中老人家那幾個在東京生活的子女,是一模一樣的。總是以自己的生活忙為藉口,而無視父母長輩們那,最最基本的情感需求。《東京物語》講的是,一對日本老年夫婦,去東京看望子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