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流行音樂的推薦,X分子一直以來都更關心藏在音樂後背的故事,而不是每句歌詞到底講的是什麼。今年7月10日,我們曾獨家介紹了一部由HBO拍攝的,講述音樂人幕後故事的紀錄片《反叛者》,這部關於Beats by Dr. Dre的兩位創始人的影片同時也令我們關注到了由Beats by Dr. Dre自己拍攝的紀錄片項目——BEAT X BEAT。
走入金曲製作人的幕後
▲BEAT X BEAT - Noah Cyrus - Make Me (Cry) Feat. Labrinth
2017年4月的時候,Beats by Dr. Dre發布了一個短紀錄片——「BEAT X BEAT」,這是有關Noah Cyrus在2016年推出的熱門歌曲《Make Me (Cry)》背後的故事,短片記錄了她與化名Labrinth的製作人Timothy McKenzie創造它的眾多細節。
▲Beats by Dr. Dre多年來拍攝了眾多音樂人的紀錄短片
這個短片和我們之前看過的眾多來自Beats by Dr. Dre拍攝的音樂人紀錄片有很大不同。在過去,被鏡頭記錄的都是一些「Big Names」——Coldplay、Ariana Grande,還有來自華語樂壇的林俊傑。而現在,Beats把眼光留在了更富有創造力的新人身上,也許你並不知道這些名字所對應的面龐是什麼模樣,但是當你聽到他們的音樂時,會明白為何這些年輕人成為了今日的主角。
▲Noah Cyrus與製作人Labrinth在錄音室中
Noah Cyrus在她的「BEAT X BEAT」中這樣描述著創作音樂給她帶來的快樂:「2014年,我開始想要做音樂,我買了一個小的電鋼琴,自己和哥哥一起把它組裝起來,我開始寫歌了。」 簡單而不缺乏真實,這就是可以創作出動人作品的音樂人的初心。此外,「BEAT X BEAT」還展示了Labrinth作為製作人為這首歌曲帶來的特別之處,製作人講述了歌曲中一些神奇的神效是如何出現的過程。
▲BEAT X BEAT - Rag'n'Bone Man - Human
有關金曲製作人講述音樂製作的故事令人們對BEAT X BEAT這個系列視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它和那些音樂人分享各自人生故事的影片不同,可以為很多音樂愛好者解答音樂創作上的問題。在Noah Cyrus之後,Beats by Dr. Dre先後拍攝了Rag'n'Bone Man、SCH等多位新晉音樂人,直到本周剛剛又頒布了全新的一集,有關來自中國成都的音樂組合——Higher Brothers。
Higher Brothers——不夜蓉城,不停造聲
▲BEAT X BEAT - Higher Brothers - 7-11
Higher Brothers的這一集「BEAT X BEAT」講述了幾位中國的音樂人創作他們的熱門單曲《7-11》的故事。在視頻中,團體的主要創作者馬思唯描繪了一種我們並不太熟悉的嘻哈音樂人的生活——在成都的音樂工作室中深居簡出,日夜沉浸在錄音室中的他們晝伏夜出,深夜在便利店中找尋宵夜,然後回到他們最熟悉的控制臺前記錄記錄下他們的音樂想法。
▲晝伏夜出的Higher Brothers是成都嘻哈音樂陣地的堅守者
「BEAT X BEAT」關注到的這一支中國的嘻哈音樂組合,和2017年在中國呈現了爆炸勢力的「嘻哈明星們」有著不同的生活。影片中,馬思唯描述了2015年幾個人剛剛搬到現在的工作室時的情況。像Higher Brothers一樣的嘻哈團體在中國的各個角落都有,在兩年之前,他們還是地下狀態,與音樂為伴,而隨著嘻哈浪潮在中國的興起,公眾對於他們的眼光也有所改變,不過Higher Brothers還依然保持他們的獨立與思考,依舊與音樂為伴,堅守著自己的音樂城堡。
▲錄音棚和便利店兩點一線的創作生活成為了歌曲《7-11》的創作靈感來源
Beats by Dr. Dre選擇了Higher Brothers作為記錄對象,也是看中了這個團體對於音樂本身的堅持與迷戀。熟悉Higher Brothers的人都知道,早在嘻哈浪潮席捲中國之前,他們的現場演出也是場場爆滿,每一個前來的觀眾也是因為音樂本身的魅力,而並不像很多現在嘻哈團體的現場,淪為了「歌友會」。你看不到舉著「Higher Brothers」字樣螢光板的粉絲,這裡只有與歌手們一同浸泡在節奏裡的人。
▲來自Higher Brothers的歌手Knowknow
在Beats by Dr. Dre位於YouTube的頻道主頁上,一位名為Eddie Hughes的用戶說:「7-11真應該把這首歌選為官方宣傳曲。」其實這樣的感動不僅僅是因為音樂本身充滿了魅力,更是它所描述的生活,在這個星球上屬於所有執著於他們夢想的人。
記錄音樂被創造的過程
▲BEAT X BEAT系列紀錄片中的歌手Rag'n'Bone Man
BEAT X BEAT系列紀錄片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去了解那些剛剛在網絡上走紅的歌曲是如何誕生的。無論是鏡頭中記錄的音樂人堅守在電腦前工作的時刻,還是他們帶上耳機,走入街道,尋找靈感的時刻,當有音樂伴隨,創造也就隨時隨地可以開始。對於大量的有關音樂人的紀錄片,採訪往往是有關每個人不同的經歷與趣味,但是有關音樂如何被創造出來的話題,則是這些年來的風潮。如果你喜歡Beats by Dr. Dre的這個系列紀錄片,並且還沒有看過癮,點擊文章尾部的閱讀原文,可以看到更多這個系列的視頻。如果還不過癮,下面三個有關音樂製作的紀錄片節目,來自我們的心水推薦榜單,可以滿足你對聲音的好奇之心。
▲《反叛者》中的兩位故事主角——Jimmy Ivoine和Dr. Dre
《反叛者》
The Defiant Ones
2017年
主要人物:Dr. Dre與Jimmy Ivoine
HBO在今年推出的四集紀錄片,其中主要介紹了兩位音樂製作人Dr. Dre與Jimmy Ivoine是如何走到了一起,並且創造了他們的唱片公司,以及Beats by Dr. Dre耳機品牌。片中不僅僅展示了他們作為成功的音樂商人的今日生活,還有眾多珍貴的歷史畫面,展示了他們在音樂製作生涯最初的艱辛。有關他們如何創作出經典唱片的故事和鏡頭,請點擊這裡,直接進入查看X分子較早前的詳細介紹。
▲David Grohl在《索尼克高速公路》中帶領人們了解了美國音樂的發展歷程
《索尼克高速公路》
Sonic Highways
2014年
主要人物:David Grohl
作為傳奇樂隊Nirvana的鼓手一集Foo Fighters的主唱,David Grohl帶領他的樂隊和拍攝團隊,造訪了美國本土的八個城市的八個錄音棚,並且與八位著名的音樂製作人講述了他們的故事,並且在這些地方進行了錄音工作。這是一部全面了解當代美國音樂形成的紀錄片,你會發現美國流行音樂的根源都保留在了這些傳奇的錄音棚中,而那些選擇隱藏在錄音棚中工作的錄音師們,則是這些偉大聲音的守護者。這是一部值得三刷的紀錄片。
▲Abbey Road錄音棚的擁有者,傳奇錄音室George Martin(1926 - 2016)
《音樂最前沿》
Soundbreaking: Stories from the Cutting Edge of Recorded Mus
2016年
主要人物:George Martin
《Soundbreaking》一片相比較之前兩部紀錄片,則顯得專業了許多,這部紀錄片中走訪了大量知名的錄音師和音樂人,由他們親口講述歷史上那些經典唱片是如何被錄製出來的。出鏡者中,最著名的便是George Martin,不過他在這部影片開播沒多久之後便離世了。《Soundbreaking》展示的音樂製作的技術令人們驚奇,想不到竟然有這麼多人為了創造新的音樂而將自己的畢升都奉獻在了錄音棚中,他們是值得尊敬的一群。
-FIN-
撰文:健崔
圖片提供:官方提供、部分來自網絡
X分子|版權所有,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裡也許有你感興趣的內容(點擊圖片查看)☟
Creator | 專訪亞洲新銳藝術家李明:我們做的藝術並不是異類
Culture | HBO拍了四集紀錄片,來聽聽真正的嘻哈之王口述歷史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 BEAT X BEAT 音樂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