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一女法醫的獨白:找到答案後,請你放下憤怒,帶著逝者的愛與...

2020-12-24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蕾

【人物名片】

周莉紅,生於1972年,1994年從警,中共黨員。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主任法醫師,「杭州市勞動模範」、「杭州市政法工會系統政法達人」、「杭州市優秀人民警察」,曾經當選浙江省第六屆、第七屆「刑事偵查專家」並帶領法醫室榮立集體三等功一次。參加《人體損傷程度鑑定標準》的制定及其釋義的編寫工作,作為副主編參與浙江警察學院的《實用警務法醫學》及群眾出版社的《現代臨床法醫學圖譜》的編撰。

周莉紅,這位傳說中的「杭州第一女法醫」,總是柔和中帶著淡然的一臉微笑。

她盡力做到出現在每個命案的現場,無論當日是否值班,無論現場有多遠多偏,無論夏日何等酷熱,無論寒冬如何凜冽。

「總要看一看吧。」這是她對自己的要求,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默認的慣例。

事實上我們也許多次在現場遙望她忙碌的身影:1999年富陽滅門慘案、2000年萬向公園情侶命案、2003年之江花園命案,2014年7月5日東坡路上公交車縱火案……今年,轟動全國的三堡北苑殺妻碎屍案。

周莉紅待人真誠,敢於付出信任,有時候大膽到把記者嚇一跳。

「能不能寫你自己把握。」她微笑,「事實如此。」

恰恰面對這樣的信任,反而使記者下筆時思慮再三,唯恐有所辜負。

周莉紅敢說敢做,在錢江晚報組織的「走進警營」系列警營開放日活動時,記者更深有體會。

面對一大群好奇的小讀者,她極為淡定地講起案件現場,亮出局部屍體照片,邀請孩子們一起破案、一起猜想殺人兇手的行為模式。

「霸道女法醫」甚至從桌子底下一會兒掏出一根大腿骨,一會兒掏出一個人頭骨……那可是真傢伙,不是模型啊。

那時候,記者都捏了一把汗,更不用說站在門外看熱鬧的家長和警界領導有多驚詫了。

不過,孩子們的反應並不是恐懼,反而激發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事實證明,周莉紅的霸氣絕對不是蠻幹,更不是譁眾取寵,而是超級強悍的現場掌控力。

她有強大的自信,也有精準的分寸感。

但是,周莉紅又是個能夠完全收起鋒芒,只釋放溫柔豁達的女人。

「怎麼證明你是一個溫柔的人?」

「縫屍體比別人縫得細一點。」

法醫面對的不光是殘忍的感官衝擊和可怕的屍毒,更需要專注和不放過蛛絲馬跡的觀察力。

新法醫第一次去現場又應該怎麼辦呢?

周莉紅說:「我會跟他們講,『手插好,在口袋裡,什麼都不要摸,就對了』。」

她笑著說,「曾經有過的——真的會有那麼熱情的實習生,他會突然上來想幫忙——他也是好心,移動一個家具啊,拿個凳子什麼的……然後我告訴他,你『汙染』了現場。」

作為一名法醫,「汙染」現場簡直不可原諒,但是發火併不能絕對避免類似問題,周莉紅也不愛發脾氣。

一句話,「手插好,在口袋裡,什麼都不要摸,就對了」,這是從人的角度杜絕這種行為。

一個發明可以從制度的角度解決大面積的風險——後來,由杭州警方推廣到全國的「現場通行踏板」,就是來自於杭州刑事技術科研所的集體發明。

想不到吧,一塊塊小踏板搭出通道,可以讓派出所民警、刑警、法醫等等需要進出現場的人們既能開展工作,又能避免對現場物證的破壞,把「汙染」現場的風險降到最低程度。

周莉紅的同事和後輩們一直很佩服她,他們背後叫她「玩骨頭的女人」,這話當面不敢講。

「周莉紅在我眼裡是個瘋狂的人,她似乎就是為法醫這個職業而生的。」

「她痴迷於法醫事業,有段時間她甚至帶病工作。」

「作為女法醫,周莉紅似乎不需要克服心理障礙的過程。」

但是,瘋狂研究骨頭的女法醫周莉紅卻會在招新的時候脫口而出,「千萬不要把小姑娘騙來當法醫。」

因為在案發現場,血淋淋的感官刺激,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困難的可能是長時間站立,也可能是沒有地方上廁所。因此,女法醫都不敢多喝水。

「嘔吐什麼的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啊,這是克制不了的,也不用故意去練習壓抑它。」周莉紅會溫柔地提醒,「好在現如今腐屍很少見了,『巨人觀』那種,任是誰都忍不住會嘔吐的。」

也對,那句著名臺詞怎麼說的?吐著吐著就習慣了。

「誰沒吐過呀,解剖室外很多樹,正好當肥料。」這是周莉紅特有的幽默。

周莉紅來自神秘的七大隊。

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的七大隊。

七大隊任何一個人都有一肚子故事,只是因為這個單位太低調所以很少被公眾注意到。

不管是飛過、走過、爬過、遊過,還是愛過、活過、鬧過、死過,給周莉紅和她的同事們看過,世界上就不存在「事如春夢了無痕」這句話。

在專案組,他們開口的時候,常常擁有能確定或者改變調查方向的能力,但是發完光、發完熱,把材料一放,角落裡一躲,他們「破帽遮顏過鬧市」,低調做人。

你要瞧著他們的職業生涯高光時刻,非得有機緣不可。

「保姆頸部11處刺創、背部12處、還有咬痕;4歲小女孩頸部12處刺創;外婆頸部6處、腰部1處……」

17年後翻開筆記本,當時搏鬥的激烈程度依然震撼人心,歷歷在目。

杭州公安刑偵大樓搬遷時,周莉紅把40多本工作筆記本完好無缺地帶到了新大樓。

這些筆記,記錄著她從1990年代到2020年經歷過的每一個非正常死亡案例。

畫出重建現場圖,記錄現場勘驗的細節,忙的時候三四個月就會寫完一本記事本。

2017年,在杭州市公安局和刑偵支隊的領導幫助下,「周莉紅工作室」成立了。作為專業負責人,周莉紅每年除勘查百餘起現場以外,還需審核屍體鑑定書50餘份及損傷程度鑑定書1200餘份。

因著她的豐富經驗,還經常受邀參加省廳組織的疑難案件討論,作為法醫臨床的專家參與公安部每年的能力驗證出題和判卷工作。

她用「7.5」公交車縱火案舉例,「當時我剛剛從外地培訓回來,組織大家進行了群傷處置演練,沒想到幾天後就碰到了這個案件。正因為剛剛經過培訓,每個法醫到了現場後都知道應該做什麼;正因為對所有傷者的痕跡有了掌握,加上視頻監控的幫助,幫助我們儘快確定了兇手。」

法醫還有個稱呼叫法庭物證科學家,也稱為司法鑑定專家。因此,周莉紅還專門要給新法醫們上課,教他們如何出庭作證,細到如何在法庭上組織語言、掌控呼吸的節奏。

她現在的工作內容很豐富,在技戰法研究上,周莉紅工作室研究各種縊溝形態,以助於偽裝現場的甄別。

結合各地法醫實戰,她撰寫法醫學鑑定文書的論證與鑑定意見示範模板,應用於鑑定工作。

她還與科技公司合作開發VR刑事現場勘查的教育培訓軟體、開展手功能檢驗鑑定的研究,設計研發檢驗工具。

「當初如果不考法醫,我就去做設計了。」

周莉紅的巧手不光用在了法醫工作上,她也喜歡書畫藝術,同事說她擅長摺紙。

她那雙拿著解剖刀的手,做出的絨花、蝴蝶、金魚、小豬佩奇都栩栩如生。

她一直都是個樂於接受和嘗試新奇事物的人,也喜歡分享趣事。

無論長波浪、盤發還是超短髮,周莉紅一直清瘦。個兒高高的,看上去卻體重不滿百。

她毫不在意自己的容貌,因為她的氣質和才華已經足夠眩目。

2016年,淳安法醫胡立新因為連續加班辦一個大案,突發腦出血,昏迷18天後醒來,發現自己講話和行動都有諸多不便。

外號「胡一刀」的胡立新與周莉紅非常熟悉,常常一起辦案。

得知胡立新因為急於康復,情緒不穩定,記者向周莉紅求助。

周莉紅一口答應馬上再去探望「胡一刀」。

每一次告訴她,「胡一刀」能自己吃飯了,能站起來走兩步了,能跟老婆鬥嘴耍貧了,都能感受到電話另一頭的周莉紅由衷的高興。

記者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我想問這個很久了,為什麼你的網名叫cfyzfy?是什麼的縮寫?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她甜甜地笑了,「cfyzfy就是陳法醫和周法醫。」

好吧,冷不防被塞了滿滿一口狗糧,法醫秀恩愛都那麼獨特。

是的,法醫周莉紅的丈夫,也是一名法醫,更為資深。

「用法醫學手段發現真相,是為了讓生者得到救贖。找到答案後,請你放下憤怒,放下負罪感,帶著逝者的愛與希望好好生活。」

感謝來自周莉紅的分享。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杭州第一女法醫的獨白
    周莉紅,這位傳說中的「杭州第一女法醫」,總是柔和中帶著淡然的一臉微笑。她盡力做到出現在每個命案的現場,無論當日是否值班,無論現場有多遠多偏,無論夏日何等酷熱,無論寒冬如何凜冽。「總要看一看吧。」這是她對自己的要求,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默認的慣例。
  • 她被稱為杭州第一女法醫 「玩」骨頭的女人有多強大
    周莉紅,這位傳說中的「杭州第一女法醫」,總是柔和中帶著淡然的一臉微笑。 她盡力做到出現在每個命案的現場,無論當日是否值班,無論現場有多遠多偏,無論夏日何等酷熱,無論寒冬如何凜冽。 「總要看一看吧。」這是她對自己的要求,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默認的慣例。
  • 《心靈法醫》,向逝者償還債務的人
    《心靈法醫》追至26集,我腦中跳出這兩句話。這兩句話是我為一本書寫的,覺得用來說《心靈法醫》也很合適。沒想到一部法醫劇也可以這樣凝視死亡,既有莊子式的敲骨詰問,也透著對時代的審視、對人性和心靈的反思。劇中的逝者,都沒留下遺言,但他們身上的痕跡、他們逝去的環境,就像他們的遺言。
  • 讓屍體「說話」,看80後美女法醫是怎麼工作的
    呂薪名在觀察X光片 張瑤 攝 不過,與影視劇不同,她既不用妝容表氣場,也不用服裝撐專業。她自帶的氣質源自對工作的熱愛。最近,小編跟隨呂薪名深入現場,出入解剖室,親身體驗了這個行業的與眾不同。 呂薪名:我買菜時不會用那麼專業的角度挑菜,你們想多了。 問題四:如何判斷死者的死亡時間?(亂入一個「正經」的問題) 呂薪名:現場的死亡時間判斷最直接的根據是屍溫,屍斑,屍僵來判斷。
  • 90後女法醫:「真相只有一個」讓我愛上邏輯推理
    中新網呼倫貝爾6月6日電 題:(愛國情 奮鬥者)內蒙古「90後」法醫代佳佳:為生者權替死者言  作者 烏婭娜 張叢瑩  口罩、手套、包裹全身的防護服,在廢棄的拆遷房裡,扎著利落馬尾辮的女法醫代佳佳正在一具高度腐敗的屍體上提取檢材,以期讓死者「說話」。
  • 《心靈法醫》:用「治癒」實現類型升級
    由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出品、深圳市中匯影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龔朝暉執導,戴瑩、董俊擔任總製片人,聶遠、宋軼、蘆芳生領銜主演的《心靈法醫》已經在愛奇藝開播,該劇講述了法醫明川(聶遠飾)被卷進「乾屍案」中,成為重點懷疑對象,刑警羅筆芯(宋軼飾)為查明真相,申請到鵬海調查明川,同時在和明川、丁春秋(蘆芳生飾)等人的配合下,屢破要案,為逝者言,令正義伸的故事。
  • 「杭州女子失蹤案」背後的法醫循證
    『希望每一次審判,都是循著證據鏈的完善,這便是法醫工作的良心。』 自杭州警方7月25日公布來女士遇害細節後,「杭州女子失蹤案」暫告一段落。案件背後,是警方對數千小時視頻監控的逐幀分析,對受害人所在小區周邊場所及人員的地毯式摸查,最終判斷事發樓道化糞池可能存在被害人下落的相關證據。
  • 在追《大唐女法醫》?當一名女法醫到底啥體驗,記者採訪了……(多圖)
    接警後,周乃馨主動請纓,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她和其他技術人員乘坐的漁船在海中被五六級的海風吹得搖擺不定,海風掀起的大浪將人的頭髮、衣服、鞋子全都打溼,這樣頂著凜冽的海風長達1小時方才到達小管島。到達在現場後,她不顧身體不適,迅速開展屍體檢驗,確定事件性質。
  • 《心靈法醫》:做社會真相的安慰劑
    這是《心靈法醫》的「凌志雲離奇墜樓案」的初步判斷。面對無可辯駁的真相,故事仿佛塵埃落定,所有人理所應當地認為可以結案,但對於明川而言,所有的一切才不過是剛剛開始。在解剖過老同學的屍體後,明川在法醫室的門口蹲了許久,香菸在指尖燃盡,但他卻依舊不想要放手。
  • 法醫「胡一刀」感動杭州 昏迷了18天的他睜開了眼
    11月16日中午,得知外號「胡一刀」的淳安法醫胡立新因腦溢血昏迷18天後睜開了眼睛,前一天剛來探望過他的杭州女法醫周莉紅由衷地高興起來。就在昨天(11月16日),我們把「胡一刀」兢兢業業23年的故事搬上了錢報。國內知名法醫秦明、著名網紅「前警察」@胡冰蜀黍等紛紛關注著法醫老胡的病情,大伙兒都為老胡祈福,期盼他快點醒來。杭州市公安局以及刑偵部門的多位領導也前往醫院,探望了老胡以及家屬。
  • 《法醫秦明》背後的法醫:女法醫拼屍後,再不敢碰紅燒肉
    這位法醫出生在福建南平偏僻山鄉,少年時執意讀書,不僅成為兄弟姐妹中唯一跳出「農門」的孩子,還是全村第一名考入省城的高中生。當年報專業時,他只知法醫有個「醫」字,以為將來做醫生給人看病,哪曉得上課接觸屍體,要看、要摸,還要操持器械上手解剖,切開表皮、脂肪、肌肉,剝離神經,辨識骨骼,弄清人體各個器官與組織結構。
  • 讀《非正常死亡事件簿》,與法醫之神一起傾聽逝者的聲音
    讀《非正常死亡事件簿》,與法醫之神一起傾聽逝者的聲音 2020-05-28 1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90後女法醫馮雪英:藏藍芳華堅守別樣青春
    馮雪英,女,29歲,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2017年7月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法醫學系,2017年8月進入長沙市公安局從事法醫工作至今,現為長沙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大隊民警。接到長沙縣公安局請求增援電話後,馮雪英同志迅速趕赴現場,通過現場勘查,發現女性死者不符合高墜死亡特點,但屍表未見明顯異常,其死因存疑。經過屍表檢驗及大體解剖,提取內臟組織器官進行法醫病理組織學檢驗。通過病理切片製作及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女性死者頸部舌骨肌肉出血,內部臟器窒息徵象明顯,明確死者死因為機械性窒息。從而認定女性死者非高墜死亡,而是窒息死後拋屍,確定案件性質。
  • 90後美女法醫代佳佳:為生者權 替死者言
    口罩、手套、包裹全身的防護服,廢棄的拆遷房,一位扎著利落馬尾辮的女法醫正在一具高度腐敗的屍體上提取檢材,以期讓死者「說話」。每天和死人打交道,是不是很刺激?會不會趕上像《十宗罪》那樣的驚悚情節?有沒有人跟警方玩智力,布許多陷阱誤導偵查方向?
  • 杭州女子事件為何比《法醫秦明》中「雞爪事件」心思更縝密?
    最近杭州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也給網友們增加了一個關注點,小編也覺得那個男子在事後太過於淡定,好像根本就和他沒有關係一樣,據悉他曾經服役過,所以肯定是比一般人更加的強壯,不僅是懂得更多,而且心思縝密,這也讓我聯想到了電視劇《法醫秦明》中的「雞爪案」和這件事有點相似。
  • 《不死法醫》獨自生活200年,只為找到隱藏在自身的秘密
    男主亨瑞是紐約市裡最著名的法醫,在整個法醫行業內同行對他的名聲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在人們所知道的是亨瑞在學術上是巨佬級別,但實際上卻是活了200年之久。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歲月直到今天的大時代,科技生活,在百年前,亨瑞被殺害落入海中,被剝奪了死亡的權利,在永生的詛咒下,亨瑞眼看著身邊的人一個一個的從出生到老去到死亡,亨瑞感到無比的疲憊為了解脫這樣的詛咒從事了法醫的工作只為找到死亡的秘密。
  • 杭州殺妻案撲朔迷離,十分燒腦,推薦多部懸疑劇繼續破案之旅
    最近杭州發生了一起十分複雜的案件,讓許多喜歡分析案情的小夥伴燒腦不已,這些小夥伴大多是懸疑劇專業戶,但是真正製作精良的懸疑劇卻沒有幾部,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非常優秀的幾部部懸疑劇吧。非自然死亡《非自然死亡》也是近兩年非常優秀的一部懸疑劇,看完這部劇就會明白法醫的重要性,並且劇情非常的高能,尤其是第一集,兩次反轉,又引人深省,第一集的劇情非常適合在現在的背景下觀看。
  • 法醫秦明之倖存者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接下來,《倖存者》的每一案,幾乎都有類似一幕:逝者與秦明對話。《倖存者》當中的秦明作為法醫,所做作為,並不僅僅是找尋真相。更多的,是在真相揭曉後,讓每一位逝者,從冰冷的解剖臺被送走時,跟這個他們哭過笑過愛過也恨過的世界,好好告別。
  • 楊發英:讓證據「開口說話」的女法醫
    信念堅定 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小時候的楊發英被電影中的法醫形象深深吸引,當時她就立志成為一名法醫;高考時,她果斷報考了昆明醫學院法醫專業;大學畢業後她如願考入了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實現了自己的職業理想。法醫工作面臨的大部分現場地處偏遠,常常需要帶著沉重的裝備步行很長一段時間;檢查的屍體各種狀態都有。
  • 《心靈法醫》:聚焦「生死」故事背後的現實冷暖
    聽明川(聶遠飾)說完為什麼會想到給溺斃的單親媽媽覃紅做開顱屍檢後,羅筆芯(宋軼飾)又問。 明川看著羅筆芯的眼睛,沉默了幾秒,然後說出了自己的答案,「開顱是要剃頭的,覃紅也是一個非常愛漂亮的女人,我不覺得人死了以後,就可以變成隨意處理的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