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人文鉤沉丨種橘習俗話變遷

2021-02-18 專副侃

相忘於江湖

台州日報記者解文雅  

        「一從溫臺包貢後,羅浮洞庭俱避席。」南宋台州知府曾宏父此詩,道盡黃巖蜜橘昔日榮光。

        蜜橘,在黃巖具有特殊地位。橘,因城而興;城,因橘而名。兩千多年來,當地百姓守護著這片物產豐饒的天賜之地,培育出皮薄肉嫩、汁多味甜的黃巖蜜橘,不負橘鄉盛名。

        四月,正是橘花盛開的季節。在黃巖澄江街道鳳洋村,空氣中瀰漫著清新的花香,沁人心脾。尋香而去,只見成片鬱鬱蔥蔥的橘林,枝上開滿細小潔白的花朵。

        這裡是黃巖蜜橘的發源地和主產地之一,承擔著「種植核心區」的重擔——500畝的省柑橘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中國柑橘博覽園都在這裡。

        村黨支部書記彭華明正在中國柑橘博覽園,「橘花都開了,照例今年收成不錯。」只需看這滿園橘花的架勢,彭華明大致能推測出秋天的收成景象。

        若將時間往前推移,在看天吃飯的年代,世代種橘的黃巖人可沒有這般底氣。他們保持著敬畏之心,舉行約定俗成的活動與儀式,以寄託對生產生活的美好願望,由此派生出供橘福、放橘燈、打生等一系列民俗活動,形成了橘鄉獨特的傳統和風情。

        元宵節,在澄江兩岸「放橘燈」,是橘農們一年期待的開始。人們把橘子的上端剝開一小部分,取出橘肉,在橘殼中倒進芯油,放上一小根油帶或燈芯草,點上火,集中放到燈船上。燈船慢慢撐到澄江中心,把橘燈放到江面上,任它們隨風漂浮,祈求蜜橘豐收。

        56歲的種橘大戶彭德通是近幾年才親眼看到過這番景象的,「以前只聽長輩們說過。」相傳,宋高宗避難於台州章安,船泊金鰲山下。時值正月元宵,當時澄江上有兩艘販橘航船「直犯御舟」。高宗盡數買之,散于禁衛,然後「令食瓤取皮為碗,貯油其中,點燈隨潮放之」。從此,放橘燈習俗在黃巖流傳開直到現在。

        黃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盧雲慶告訴記者,在2010年,黃巖種橘習俗已成功申報台州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橘俗主要分為祈福民俗和禳災民俗,元宵放橘燈、橘林打生、做橘保安、供橘福、橘樹弔孝、以橘作吉祥物等,都為橘農祈佑橘子年年豐收、民眾祥和安康;而點間間亮、插山燈、請令旗等,則意在祛除蟲魔鬼怪。

        到了四五月間,橘農們要做橘保安,擺香案供奉神位,祈求花開滿枝,不受病蟲害;待到柑橘收成後,人們還要供橘福,拿黃魚、肉、豆腐、糕等四盤頭,燒香點燭供拜田頭神官,祈求來年柑橘豐收;碰到柑橘病蟲害孳生的年頭,橘村的善男信女到開口巖天蓬元帥府請來令旗插遍橘園,以此祈求橘園可以免受蟲災之害。

        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中,有些種橘習俗不可避免地在科技洪流中為人們淡忘。在申遺工作開始之前,當地已極少開展這些活動,也只有老一輩人還記得這些民間習俗。

        如橘林打生,黃巖橘區有給結果少的橘樹打生的習俗。橘農拿木棒或鋤頭等拍打樹幹,一呼一應:「生多少?」「千籮萬擔!」結果次年橘果真的增多了,其中道理等同於現在的環割技術。「而現在,我們也不用環割技術了,噴灑保果農藥的效果要好得多。」彭華明說。

        在當地人看來,這些變化和黃巖蜜橘的盛衰多少有些關係。

        去年,黃巖將柑橘產業振興提升到空前高度,專門成立「黃巖柑橘產業振興發展領導小組」,制定黃巖蜜橘發展鼓勵政策,力爭通過五年努力,全力提振黃巖柑橘產業,把黃巖打造成柑橘產業的科技高地、文化高地、市場高地。

        聰明的鳳洋村人懂得與時俱進。他們依託柑橘產業,重新挖掘橘文化,把各類古老的種橘習俗搬上節慶舞臺,這些稍帶神秘色彩的民俗表演,也點燃了遊客們一睹究竟的興趣。

        自2007年以來,橘俗活動濃縮成了鳳洋村一年兩次十分隆重的橘神祭祀儀式:上半年橘花盛開時,舉辦橘花節,祈求橘神保佑花開滿枝,祈盼豐收;下半年橘子成熟時,舉辦採摘節,感謝橘神賜予的豐收。

        又是一年花開時,鳳洋一片香雪海。

        今年,彭華明稍有遺憾,因各種原因橘花節暫停舉辦。但鳳洋村的招牌已聲名遠播,遊客們慕名而至,僅4月18日一天,鳳洋村就接待了近2.68萬名遊客。「從來沒有一天時間來過這麼多客人。」彭華明清晰地記得,2013年,村裡接待遊客3萬人左右;到2017年,遊客達30萬人;按照同時段的人流量對比情況來看,今年很可能比去年要翻一番。

        橘農們更有信心了,那些埋藏在蜜橘種植活動裡的基因,也變得更加活躍。


文化大觀丨張莉貝

投稿郵箱丨tzrbxwsd@126.com

微信小編丨陳洪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數字報

相關焦點

  • 暴露年齡的問題來了,黃巖人,你知道捻河泥是啥麼?
    有一種黃巖記憶,叫做捻河泥。看到這個詞,你腦海中會出現什麼畫面?
  • 麥語之軒-黃巖蜜桔酥,一款用我們黃巖蜜桔做成的本土糕點
    麥語之軒-黃巖蜜桔酥一款用我們黃巖蜜桔做成的本土糕點讓每一位顧客都能感受到糕點中的真誠▼每一盒有6個獨立小包裝為了映襯蜜桔酥包裝盒主色特別設計成橘黃中間再系上一根紙繩看上去很清新▼黃巖蜜桔酥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 直播回放 | 浙江衛視主播帶你飛躍黃巖萬畝橘園
    中國藍新聞APP、中國藍新聞微信公眾號、浙江衛視中國藍官方微博、橘傳媒app、掌上黃巖微信公眾號,以及全省近百家廣電集團客戶端、官微、官博等新媒體平臺均做了同步直播。
  • 秋季「橘海」飄香,黃巖最甜的橘子都藏在這兒!
    「一年好景君須憶,最是橙黃橘綠時」   秋冬季的黃巖,空氣裡都是甜甜的橘香   黃巖蜜橘,又可以吃啦!!!   台州黃巖·中國柑橘博覽園   「黃巖蜜橘,天下一絕」 黃巖蜜橘在唐代便被列為貢品,為寬皮橘類,果皮橙黃色,中心柱空,果肉柔軟化渣,甜酸適口,放在舌尖輕輕一咬,香甜的果汁立刻在口中縈繞。
  • 黃巖裡岙綠豆面,淺碾慢磨的生活和記憶
    一下車便看到了成排晾曬的綠豆面,陽光流瀉,青綠色的豆面散發出玉質般溫潤的光澤。垂下的千絲萬縷,在微風中婆娑起舞,投下纖細斑駁的光影。這是一個延續的習俗。拗面需要看天時,要挑連續晴朗的天氣,才能出好面。沿著石砌的小路,拾級而上,隨處可見的是洗面曬面的阿姨們。三三兩兩組合,相互幫忙,臉上洋溢的全是幸福的笑容。
  • 背鍋少年的江湖路,超軟核武俠漫畫《四海鉤沉》
    目前剛連載到第15話,劇情推進比較慢,主線劇情還沒有展開,不過就這15話的表現來說,故事風格還是很吸引人的。 劇情方面,作者給出的簡介中提到,《四海鉤沉》舞臺設置在後周顯德六年(959年),陳橋兵變前,王朝隱藏了穿越的組織,控制了一個村莊,一名廚子攜著變成自己潛在人格的逝世故友逃走,踏上了遊俠之旅。
  • 台州民間送瘟神習俗:瘟廟尋跡與瘟神傳說
    黃巖瘟廟瘟神像椒江東門嶺五聖廟□張良 文/圖當下正是「一手送瘟神、一手迎財神」的時候,民間「送瘟行福」習俗中「瘟神」、「財神」黃巖古城靈濟廟,曾放船驅瘟於廟門前的五支河。傳說台州一帶「送大暑船」的習俗濫觴於此。「送大暑船」是將「五瘟大神」裝船送走,其民俗內涵是「送瘟神」。目前,台州一帶「送大暑船」以椒江葭沚五聖廟的規模最大,可謂聲名遠播,每年吸引不少人前往觀看。
  • 【鳳凰故事會第36期】宋服之冠-黃巖南宋趙伯澐墓文物解讀(張良)
    2017年7月7日的《鳳凰故事會第36期丨宋服之冠-黃巖南宋趙伯澐墓文物解讀》,如期展開,本期主講老師--張良。▲宋服之一本期故事從趙伯澐的冠袍帶履來一一解讀,還原並展現800年之前台州黃巖一些的生活場景和風尚,看看南宋的人們是怎樣藝術而浪漫地生活。在那些衣袂飄飄、香菸嫋嫋的清雅氣息裡,或許能圓一個很少能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的實現的夢。
  • 【人文地理】《乾州人事鉤沉》之十四 ——家鄉民國前後的婚姻習俗—— 許勁文
    ·《乾陵文苑》總第636期 ·  家鄉民國前後的婚姻習俗           ——《乾州人事鉤沉》之十四               文|許勁文 在通過訂婚儀式之後,男女雙方到了適當的結婚年齡,就開始籌備迎娶禮儀,兩家正式結婚了。
  • 我深愛黃巖的蜜桔
    還記得兩年前的秋天,隨朋友去浙江省台州市的黃巖辦事,在黃巖吃到了有生以來最好吃的桔子,黃巖蜜桔。從當地老鄉那裡了解到了真正的黃巖蜜桔,至今記憶猶新。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說說黃巖的蜜桔吧!黃巖是蜜桔的產地,有「桔鄉」之稱。在黃巖最多的果樹是桔樹,在黃巖吃的最多的水果是蜜桔,黃巖人對桔樹和桔子有特別深厚的感情,而且黃巖人以家鄉的蜜桔馳名中外而感到無比的驕傲。
  • 捨身許國難"相遇",《神兵鉤沉》話功勳
    在此基礎上,我受原部隊首長和戰友們的鞭策,主編了反映我國防化兵戰鬥歷程的紀實文集《神兵鉤沉》,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防化兵特點,充滿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理想主義的豪邁情懷,全面顯示了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特有屬性,被我軍防化兵老首長譽為「防化兵發展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 黃巖這裡的杉林秘境美成了童話
    黃巖這裡的杉林秘境美成了童話 2020-12-25 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失街亭》的商業啟示錄 疏敏鉤沉
    《疏敏鉤沉》第一財經廣播推出的創新欄目,本欄目根據歷史故事、典故或古典文學經典人物片段等來剖析現今經濟生活和現代企業管理中湧現的新現象往期《疏敏鉤沉》精選作品:自我培養可參照孔子的「君子不器」 | 疏敏鉤沉
  • 人文桐城 天地會創始人方以智的傳奇人生
    這是1972年當代美國華裔學者餘英時歷經艱難求證,在《方以智晚節考》中給我們鉤沉出來的方以智的結局。此時,距一代風流「明末四公子」方以智因粵案殉難已經三百年。 末世奇才和他的神秘方以智之所以引人注目,在於他離奇的身世,以及身後著作的傳奇遭遇。方以智,字密之,安徽桐城人,明末崇禎進士。
  • 浙報深讀丨教授們各顯身手深耕黃巖農村 空心村突圍記
    談獻和教授(右一)在黃巖田間地頭指導中草藥種植(資料圖)。拍友 任利軍 攝台州市黃巖區長潭水庫,猶如一塊璞玉鑲嵌在青山綠水間。近年來,黃巖產學研結合推動空心村突圍,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高校教授深耕黃巖鄉村,致力於鄉村振興。引進高校教授,難就難在紮根。黃巖有什麼獨特的「土壤」吸引「大咖」教授?教授的到來又令當地起了哪些「化學反應」?近日,我們和教授一起下鄉,探尋答案。黃巖寧溪鎮烏巖頭村修復後的民居。
  • 104國道塘呂線改建工程即將通車,溫嶺大溪鎮到黃巖僅需10分鐘!
    104國道溫嶺塘嶺至呂岙改建工程是省重點工程,起點位於黃巖、溫嶺交界處的塘嶺隧道,終點為大溪呂岙,全長5.22公裡,總投資7.2億元,工期設定為36個月。自2018年4月份動工以來,在地方政府和村居的大力配合下,工程進展順利。進入四季度,項目單位保質提速,力爭早日完成線路改建任務。
  • 中國南北方冬至習俗,從8個地方的習俗了解冬至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南北方冬至習俗,從8個地方的習俗了解冬至習俗 冬至,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21日冬至,整理了一下關於中國南北方的一些不
  • 臺灣連鎖品牌橘菓子銷量前三,還有當季爆品小楊梅哦
    比如我們今天所講到的——橘菓子。二是店鋪顏色,橘菓子的店鋪顏色讓人印象深刻。他們家主要是以白色和橘黃色的搭配顏色,在裝修上看上去有種簡潔醒目的感覺。杯子上也是直接以透明的塑料杯裝杯,在簡潔的同時又能突出飲品的顏色。
  • 中冶北方丨越南和發榕橘燒結球團工程全線投產
    中冶北方丨越南和發榕橘燒結球團工程全線投產 2020-06-17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