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US-西柚 2018年3月14日原創】YouTube TV訂閱服務發布迄今還不到一年,谷歌就宣布上調其原來每月35美元訂閱服務的價格,漲幅接近一成半。HEAUS了解到,自當地時間3月13日開始,YouTube TV的訂閱服務價格將升至40美元/月。
然而,谷歌對YouTube TV訂閱服務的突然升價也不是沒有預兆。就在上個月,谷歌公司就表示,由於添加了時代華納公司Turner新頻道以及全國籃球聯賽和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體育內容,他們將會對新用戶提高其YouTubeTV的在線服務價格,市場反而擔心未來節目源的新增會否繼續導致月租同步上漲。
有線電視漸漸遠去 流媒體成為新風潮
在過去的一年裡,美國的流媒體視頻服務已經完全斬斷「同軸電纜線」。HEAUS了解到,去年亞馬遜Prime Video訂戶量翻了一番,達到8000萬以上,儘管當中有很多只是為了獲得免費的網購配送服務。與此同時,Netflix也有5000多萬的用戶總量。
與此同時,美國出現越來越多的「掐線」一族。2016年全年,有170萬的美國觀眾因為各種原因逃離了有線電視訂閱,轉而投向其他流媒體服務的懷抱。伴隨著YouTube和Hulu等推出的直播服務,原本有線電視的直播優勢也將不復存在。
《時代》(Time)網站科技專利作者約翰·派屈克·普倫在他的文章中說:「有線電視沒有什麼好看的東西——除非你喜歡看《肖申克的救贖》(可能同時出現在兩個頻道上),又或者喜歡看另外的19項沒什麼看頭的內容中的其中一項。」
同樣的趨勢也在中國開始出現。2017年,國內有線電視用戶相比上一年減少了781.7萬戶,用戶總量進一步下滑至2.45億戶。這一現象導致有線電視在全國家庭電視收視市場上的佔比首次出現下降,由2016年的59.57%降至54.81%,下滑了4.76%。用戶的流失很明顯地影響到了有線電視的繳費率,2017年的數位電視用戶繳費率跌至73.2%,已經有三成的人不再繼續繳費了。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IPTV和OTT TV的市場份額在快速提升。2017年,IPTV用戶突破1.2億戶,收視份額已經從2016年的20.5%提升至27.29%。行業人士預測,在網絡技術發達的國家,流媒體將逐步地取代有線電視。
40美元定價是否合理:少買四本書就能看
對於普通電視用戶來說,他們並不關心有線電視和流媒體電視之爭,他們更加關心的是如何用最少的錢購買到最優質的服務。那麼對於美國用戶來說,40美元意味著什麼概念呢?
40美元按照現在的匯率換算成人民幣大約是253元,如果從中國的物價來考慮,這個數字並不便宜。但是同樣的貨幣數量,放到美國的市場環境進行考量的時候,其所能代表的購買力就大大不同了。據美國亞馬遜網站的標價,一本簡裝《權利的遊戲》標價10美元,最新的動畫片Ferdinand 藍光碟片19.99美元,也就是說如果少買兩張碟片,用戶就能享受到YouTube TV一個月的訂閱服務了。
相較於YouTube TV的升價,中國網民似乎還在付費視頻的適應期。2017年,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5.65億人,據統計數據顯示,每月支出40元以上的付費會員從2016年的20.2%增加到2017年的26%。
現在國內的IPTV和OTT TV大多是選擇和網上的流媒體平臺進行合作,用戶需要在電視上下載相應平臺的APP才能進行觀看。其中的付費內容則需要用戶購買相應平臺的會員或是付費才能進行觀看。據家電網了解,騰訊平臺的會員為20元一個月、自動續費為15元一個月;愛奇藝網站的會員為19.8元(蘋果用戶25元)一個月,包月為15元(蘋果用戶19元)一個月;優酷平臺的會員為20元一個月。平均下來,中國用戶需要支付至少要支付20元才能享受到中國流媒體電視的豐富內容,比一頓麥當勞快餐還便宜。
對於已經厭惡千律一遍的有線電視節目的年輕一代來說,在網上觀看更加豐富,內容更加有趣的視頻內容似乎更加吸引他們。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於2017年11月底發布的《2017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付費用戶中,25~35歲用戶佔多數。其中,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佔視頻付費用戶的72.8%。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流媒體作為新時代的產物,憑藉更快的速度、更優質的內容、更豐富的服務擠壓著有線電視的生存空間。此前,The Diffusion Group(TDG)分享了一組數據:美國市場目前付費有線電視的家庭佔比為81%,預計到2030年,也就是13年後,大跌26個百分點,幾乎快要腰斬一半,而甚至有行業人士估計,13年後,有線電視有可能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