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6月17日電 6月15日,加拿大工程院(The 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CAE)在其官網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52位學者當選(50位院士、2位國際院士),其中有3位清華校友。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系教授周運鴻(1978級本、1983級碩,機械系)和加拿大瑞爾森大學電氣與計算機系教授張曉平(1987級本,無線電電子學系;1992級博,電子系)當選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高級副總裁芮勇(1991級碩,自動化系)當選加拿大工程院國際院士。
周運鴻
周運鴻(Norman Zhou),先後於1983年和1986年在清華大學機械系獲學士和碩士學位,1994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獲冶金與材料科學博士學位。現為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系終身教授,國際焊接學會微連接特別委員會主席,美國金屬學會會士,美國金屬協會焊接技術委員會副主席。
獲選理由:周運鴻博士是加拿大先進材料連接與加工中心主席,材料加工領域的國際知名領導者。他的專長在先進的焊接和連接技術,納米材料的製造,例如納米傳感和水處理以及形狀記憶合金的雷射加工。他的研究應用於微電子、醫療和健康相關以及汽車行業等多個領域。他已經發表400餘篇論文和數本專著,谷歌學術引用超過13000次,個人H指數超過60。他培養了100多名博士及博士後。他和博士生易卜拉欣·凱(Ibraheem Khan)聯合創建了一家成功的大學附屬公司智能合金(Smarter Alloys)。
張曉平
張曉平(Xiao-Ping Zhang),先後於1992年和1996年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學士和博士學位。現為加拿大瑞爾森大學電氣與計算機系、生物工程系終身教授,通信與信號處理及應用實驗室主任。
獲選理由:張曉平教授是一位世界級的研究員和有影響力的企業家。他對多個研究領域和工業實踐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在信號處理理論、方法和跨學科應用方面的廣泛研究極大地推動了這一領域的發展。他的基於技術的商業計劃促進了新興金融科技行業人工智慧工具的發展和形成。他是工程界公認的備受推崇的領導者,培養和激勵了一代年輕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
芮勇
芮勇(Yong Rui),1991年在東南大學自動控制系獲學士學位,1994年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獲碩士學位, 1999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電子與計算機系獲博士學位。現為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高級副總裁。他是國際計算機學會會士、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學會會士、國際模式識別學會士以及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此外他還是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獲選理由:芮勇博士是全球範圍內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層面的技術帶頭人,在多媒體搜索與分析、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及應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以及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前常務副院長,芮勇博士擁有62項技術專利,是人工智慧領域的權威專家。在過去的二十年裡,芮勇博士一直與包括渥太華大學及瑞爾森大學在內的加拿大院校保持良好合作。
受到疫情影響,本次選舉通過視頻會議方式舉行。本年度的頒獎典禮也推遲到了2021年6月,與2021年度當選院士的頒獎儀式同期舉行。
加拿大工程院成立於1987年,是加拿大政府在工程領域的最高榮譽機構及智庫,每年通過工程院院士提名與評選增選新院士。我校校友李文沅(1963級,電機)、祝京旭(1977級,化工)、祖武爭(1979級,力學)、陳通文(1979級,自動化)、於明(1980級,電子)、畢曉濤(1980級,化工)、楊天若(1987級,計算機)、肖承山(1987級碩,電子)、王真(1991級,電機)、曾宏波(1997級本、2001級碩,化工)、劉江川(1994級,計算機)、孫東(1985級本、1992級博,精儀)、王力翬(1977級,印刷,中央工藝美院)等曾先後入選。
供稿:校友總會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