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一次主旋律電影從小人物出發的深度嘗試

2020-10-16 迷人的京哥哥

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上映的時候,我寫了一篇「如果《我和我的祖國》是一場華山論劍,7位導演誰功力最強?」。時間過得好快,一年之後《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也要和大家見面了,不禁令人有些好奇,拍完了「祖國」拍「家鄉」,有點期待明年「我和我的」系列還會拍點啥?

不過這次評價《我和我的家鄉》,就不能用「華山論劍」來比擬了,它更像是一場中國頂級喜劇天團的文藝匯演,幾單元不同風格、不同主題的作品在舞臺上逐一亮相,扣合著「家鄉」這一主題,導演們來做具有思考性的延伸與發揮。這可能也是《我和我的家鄉》能夠做到令觀眾笑中有淚的原因,每一單元故事都不是單純地為了搔觀眾的癢刻意逗觀眾笑,而是在歡樂的氣氛中喚醒關於家鄉的情懷與記憶,討論一些深刻的人生命題。

這裡當然要先表揚一句總導演寧浩,去年《祖國》的七個單元的短片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北京你好》這個單元。如果有人覺得去年寧浩的「好」是因為宏大主題中接地氣、輕喜劇,那今年寧浩絕對是用實力證明,他仍然是國產喜劇當仁不讓的中堅力量,而且不僅能把自己拍攝的部分做好,還能把控協調全片五個單元影片的整體,確實令人欽服。

寧浩的《北京好人》這個段落是全片的第一單元。這次寧浩將張北京這個角色又做了很多性格上的豐富,比如他也有儘快買車的真實願望,會為了幫助別人出一點「歪主意」,仍然有著耍貧嘴的毛病,但在關鍵的時刻,前面這些小缺點都化成了一股溫暖的力量,讓他可以做出一些非常勇敢甚至於瘋狂的事情。

寧浩將這個單元的標題設置為「北京好人」,其實也是在和我們探討到底什麼是好人?好人一定是那些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人物嗎?只怕也未必,即使像張北京這樣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也同樣值得我們尊敬。從去年給四川孩子奧運會門票,再到今年差點因為做好事「挨了一刀」,張北京已經和寧浩、葛優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如果未來能夠有機會推出一個屬於張北京完整的番外長片,我也毫不意外,因為這個人物真的已經立住了。

陳思誠的《天上掉下個UFO》是全片的第二單元,也是全片最為熱鬧的一個段落。其實這個段落有很多小心思還挺值得拿出來仔細分說的,比如對於科技與生產發展力關係的思考、真理與科學的思辨、人情與人性能否被科技所取代等等,這些立意每個單獨拿出來,都挺深刻與嚴肅的,但陳思誠用一種很輕鬆的方式與觀眾探討,再以「唐探2.9」的形式呈現,熱鬧非凡,並最終傳遞給觀眾影片的中心:家鄉科技的發展拉近了距離,也拉近了人心。

《最後一課》是全片的第三單元,沒想到最後的落點會這麼感人。可能是因為上了年紀的原因,現在看電影淚點明顯會降低,而《最後一課》絕對是挑戰淚點的作品,這和範偉老師精湛的表演是分不開的。我一直認為範偉是中國最有實力的男演員之一,他骨子裡其實就有著一種精熟且有煙火氣的文人氣質,來演這樣一個鞠躬盡瘁的老師是再合適不過的。在電影中最動人的當屬他的記憶不斷閃回到過去為學生取顏料的畫面,看著他那惶恐又慌亂的神情,很難不令人對他心生憐惜與共情。

徐崢在這一部的創作上,較之之前的長片作品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其實每一部長片作品都試圖去講述一個前面有些荒誕,後面有些溫暖的故事,這次的嘗試可以說是和我們的生活最接近的,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肯定都有過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師,他們的某些言行也一定在潛移默化間對我們產生了影響。徐崢精準地把握住了中國觀眾對於師恩難忘的這個情緒點,並請來了著名攝影師曹鬱擔任攝影指導,因此充滿想像力的鏡頭呈現也是本單元亮點之一!而望溪村的美景也通過航拍的方式盡收眼底,美不勝收。我想許多年後我再次回想起《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最後一課》這個故事。

《回鄉之路》是全片的第四單元,最後反轉的部分確實令我有些意外,這裡就不劇透了。整體來看,《回鄉之路》拍出了大西北的風沙粗糲感,結尾出現真實的治沙英雄照片,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致敬,尤其是讓現在年輕的觀眾知道,當下的綠水青山,都是由這些模範英雄們為我們守護出來的。

《神筆馬亮》是全片的第五單元,也是喜劇效果最濃烈的一段。從完成度和笑點呈現上來看,《神筆馬亮》可以說給「西虹市」宇宙又增添了一抹亮色。

喜劇其實不好拍,一直拍喜劇格外難,在作者風格上閆非彭大魔還是蠻有堅持的,這次立足於新農村變化這個高點,聽上去可能有點泛泛,但這個故事拍出了很難得的地氣,怕老婆的馬亮是一個博愛的人,他的心裡真的裝著老百姓,而不是自身的好與壞,像這樣的「第一書記」,才真正稱得上是值得尊敬的楷模。

「喜劇是高級的悲劇」,五個單元導演們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述說著小人物的故事。他們用這份令人驚喜的《家鄉》答卷告訴所有人:主旋律也是可以拍得格外好看的,只是看是否用心,同時我也可以欣慰地看到:當主旋律也不再恪守一定之規,我們電影工作者在創作上確實也在不斷地呈現多元化的態勢。

而具體到影片的內容上和社會意義上來說,它讓觀眾對農民發明家、外賣小哥、治沙人、基層村幹部、鄉村教師這些「平凡的英雄」們有了更深的了解與認識,畢竟在最美家鄉的背後肯定離不開無數平凡人的默默付出。

在《我和我的家鄉》之後,觀眾對於主旋律影片的要求又會上一個臺階,而這與它本身優秀的質量有關,不由得令人更加期待:中國這些可愛又有能力的創作者們,未來還會帶給我們哪些驚喜呢?嗯,不用急,我們拭目以待就好了。總之,這個國慶中秋,《我和我的家鄉》帶來了滿滿的關於家鄉對於祖國的感動,對家國同圓的自豪感,更重要的是,這樣一部擁有中國喜劇夢之隊陣容的全民喜劇,值得全家一起在國慶這個喜慶的日子裡共同走進影院。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家鄉:符合預期,一次主旋律電影從小人物出發的深度嘗試
    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上映的時候,我寫了一篇「如果《我和我的祖國》是一場華山論劍,7位導演誰功力最強?」。時間過得好快,一年之後《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也要和大家見面了,不禁令人有些好奇,拍完...
  • 影評:《我和我的家鄉》究竟是主旋律電影,還是一部喜劇小品?
    相比於去年同期的《我和我的祖國》31億的總票房,也不遑多讓。但很多觀眾看完《我和我的家鄉》,會特別有種看春晚小品的感覺:短小精悍、誇張搞笑、精彩反轉、題材廣泛、貼近生活、內含哲理。這些,幾乎就是喜劇小品的所有特徵了。那這部電影究竟是一部喜劇小品,還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呢?
  • 徵文 |《我和我的家鄉》為例分析新主旋律電影
    《我和我的家鄉》(以下簡稱《家鄉》)是去年國慶檔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以下簡稱《祖國》)的姐妹篇,在創作方式和主題表達上也是一脈相承。都是命題作文式的拼盤電影,主題上都宣揚了家國情懷與時代進步,是極為符合主流意識形態的「新主旋律」影片。
  • 《我和我的家鄉》口碑票房雙豐收,又一次與主旋律三合一
    我和我的祖國》的巨大成功,甚至已經有人把這作為電影創作的新模式,即「聯合執導+單元短片+主旋律」的拼盤電影橋段構造,它們可謂是基礎工藝相同,不同的是一個淚中帶笑,一個笑中帶淚,上映後口碑、票房和主旋律三合一大豐收,電影主創陣容超級強大,故事情節和人物視角都是真正來自於生活的細微化和平凡化,真正觸動了每個平凡小人物內心深處的柔弱,也讓《家鄉》的口碑和票房在國慶第一天就實現了真正的逆襲
  • 我和我的家鄉,一種主旋律的正確表達方式
    但電影出乎意料地帶來了舒爽的類型快感,僅憑此便可稱得上完全超越了她「姐姐」。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主旋律電影的正確表達方式,當然,不是唯一的方式。《家鄉》的五個短片充滿了巧思,將喜劇的類型深度與主題情感很好地結合到一起。實際上,許多人眼中充滿貶義的「小品電影」一詞,恰恰最能概括五部短片的優點。
  • 「全景式主旋律」的第二年,《我和我的家鄉》有哪些不同?
    》在「史詩感」上的共情,《我和我的家鄉》在「親民」上做了更落地的嘗試。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在映前73天定檔國慶,成為今年國慶檔第一部率先定檔的影片。7月20日上下,實體影院剛剛「解封」,《我和我的家鄉》(以下簡稱《家鄉》)在第一時間定檔所傳遞的信心是極強的。一直以來,集行業之力的主旋律影片都承載著遠超市場表現的擔當。
  • 《我和我的家鄉》:主旋律拼盤電影變品牌IP還差幾步?
    我和我的祖國》之後,又一部拼盤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唱響國慶檔,豆瓣評分7.5,高於其他幾部同檔期國產大片,票房也漸成領先之勢,上映四天票房超10億。這幾個故事也都是從小人物出發,講述小人物和家鄉的故事。故事之間以人物採訪把幾個不同的短篇串聯在一起,比「祖國」更有整體感。
  • 徵文 | 主旋律電影的新探索——評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前面有《戰狼2》《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以下簡稱「祖國」)》等電影「叫好又叫座」,如今又有《我和我的家鄉(以下簡稱「家鄉」)》讓觀眾「笑中有淚」。相較於之前的主旋律電影,《家鄉》則在電影傳播和敘事策略上有新的探索,使得它在今年電影市場並不景氣的情況下輕鬆突破
  • 徵文|淺談新時代主旋律電影的商業化策略——《我和我的家鄉》
    國慶中秋檔《我和我的家鄉》(以下簡稱《家鄉》)以豆瓣7.5,八天18億的票房成績,一騎絕塵,勇奪桂冠,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家鄉》的成功離不開春風化雨般的家鄉故事,同樣也離不開電影商業化策略的合理運用,接下來筆者將圍繞新時代主旋律電影的類型化策略、明星化策略和視聽奇觀化策略三大點進行商業化策略分析。
  • 一曲清新別致的主旋律讚歌——觀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有感
    一曲清新別致的主旋律——觀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有感>閻鈺虹繼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獲得億萬觀眾的飽贊之後,又一部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以姊妹篇形式如約而至。其採用拼接式的敘事模式,圍繞「我」和「我的家鄉」兩個選題,以喜劇的方式將五個新穎明快的故事奉獻給了觀眾,故事涵蓋了從民生之利到鄉村建設,從環境治理到脫貧攻堅等多個社會熱點話題,以小見大地通過「我」的視角,將「我的家鄉」發生的天翻地覆的巨變展示了出來,其屢獲好評與點讚的美譽以及不斷刷出票房新高的誘人業績,或將成為近年來主旋律電影最為成功的一個典範,同時也為我們在探索貼合時代的主旋律電影提供了新的思索。
  • 《我和我的家鄉》成為30億爆款,得益於主旋律電影的2大變化
    上映第24天,《我和我的家鄉》的最新累計票房已接近26億,同時更是創下上映以來連續20日的單日票房冠軍。毫無疑問,影片已成為今年國慶檔以來最為成功的影片。而在這部影片成功背後則來源於中國電影市場的變化。近些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存在著這樣的變化:一是主旋律電影越來越受到觀眾的肯定。
  • 《我和我的家鄉》,主旋律電影這麼拍,誰敢罵?
    《姜子牙》,當時《我和我的家鄉》幾乎沒什麼宣傳,我想著應該也是一部撲街的主旋律電影吧?《我和我的家鄉》不管,我們曾經在哪裡讀書,受過哪位老師的教育,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被徐崢的這個單元搞哭。主旋律電影,也可以好看,只是看是誰懷著怎麼樣的一個心態在搞這個創作。
  • 《我和的家鄉》上映三個月熱度不減,主旋律電影為何越來越受歡迎
    沒錯相信通過我的描述大家已經知道了這部電影,那就是《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集合了諸多大牌導演,近乎召集了中國娛樂圈較為火爆的半壁江山演員的電影,想要不火還真的有些難。雖然以商業片的模式運作,最終票房也取得了28億的超好成績,但不得提一下的是這部電影卻是一部徹頭徹尾的主旋律電影,這時繼《我和我的祖國》致敬新中國成立70周年火爆之後,推出的相似的第二部。
  • 【影視對談】主旋律電影的表達方式——國慶檔「主旋律」《奪冠》與《我和我的家鄉》
    李梁慧:在上電影產業概論課的時候,我記得老師講到,在2017年之後,國內電影產業已經被提升到一個國家戰略意識層面了。所以在2017之後,大量主旋律電影湧現出來。其實每個國家都在做主旋律電影,國外也有很多做得好的主旋律電影。現在很多公眾號還有在說主旋律電影的轉型。剛剛那個師妹說這個電影是個成功的商業片,讓每一個群體都能到電影院來觀看。
  • 《奪冠》《家鄉》……主旋律電影成「主旋律」,國慶檔電影你選哪一部?
    文/陳玉琪失去了春節檔,暑期檔新片屈指可數,2020年的國慶檔被電影人稱為「全村的希望」。《姜子牙》《奪冠》《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等7部影片紛紛定檔國慶。在目前影院上座率最高為75%的疫情防控指導下,是否能成為「史上最強」還未可知,但或許能成為「史上最擠」的國慶檔了。
  • 《我和我的家鄉》小人物的人生百態,主旋律一樣令人淚目
    主旋律電影,聚焦了全國多位出名的導演和實力派演員,《我和我的家鄉》作為去年《我和我的祖國》獻禮之作的姐妹篇,可以說,這樣的配置,使得這部電影本就是國慶檔最有保障的存在。不同於去年的祖國,它用七個故事,去為我們展現了從新中國到現在,我國的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整體的觀感,是感動又所思頗多,故事的整體水平參差不齊。
  • 《我和我的家鄉》熱映,主旋律電影,主角不再偉岸卻更能直擊人心
    我的家鄉是一座四線小城,小時候小城裡只有一條像樣的馬路,也只有一座商場,商場門口的兩頭銅獅子是我和小夥伴開心的遊樂場。那時候總是嚮往外面的世界,總覺得外面的大城市才是我的歸宿,可當我長大離開家鄉後,才發現家鄉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牽掛。我想每個中國人或多或少對家鄉都有一種執念,無論她是小還是破,在心裡都是完美而又溫暖的。
  • 小康大片的新景觀: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研討會
    《我和我的家鄉》作品研討會。創作的規律是每個人發自內心表達,而不是簡單完成一次號召。影片實現了強刺激、強共鳴、強共情三要素,當結尾唱到歌曲《我的祖國》時,家鄉和祖國強大帶來那份共情達到了最高點。「小康電影」的裡程碑《我和我的家鄉》是對八十年代以來「小康電影」創作的一次重要突破與拓展。
  • 《我和我的家鄉》主旋律下的喜劇
    2020國慶檔,在一個相關醫療、交通、教育、扶貧、駐村的小故事當中展開,聚集內地眾多喜劇大碗和導演大咖的五個故事,以喜劇手段將兩小時的一場電影變成不斷讓人笑,偶爾又讓人感動涕零的五部好電影。同時有把高大上的主旋律電影以喜劇方式呈現,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我和我的祖國》的紀錄片方式的描述,以更加親民的方式歌頌時代。
  • 主旋律電影只懂煽情?《我和我的家鄉》用小人物成就人性
    十一黃金周,不僅是出遊好時機,也是看電影的好時機,而《我和我的家鄉》在十一黃金檔上映,應情應景,既符合了中國人對「國」的情懷,也符合了中國人對「家」的依戀。一般來說,主旋律電影難免煽情,看的時候熱淚盈眶,看完之後啥也不是,但是從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到今年的《我和我的家鄉》甚至還有《奪冠》,主旋律下不失清晰明朗的故事主線,無論是細節、情節都經得起推敲,絕不是廉價的販賣感情,而是用最樸實的表現方法,最戲劇化的方式引發觀眾流露出最真實的情感,用喜劇表現人性,用戲劇化處理引人深思,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