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喬苗兒
「高開炸走,看過的人無不流下「蘭州拉麵」般的眼淚。」
《沉默的真相》會員收官日,截至目前,豆瓣評分9.2,評分人數超過16萬人。
紫金陳原著改編,愛奇藝迷霧劇場壓軸之作,廖凡、白宇、譚卓、寧理等出演,無論哪點,單拎出來都足以成為《沉默的真相》備受關注和期待的理由。
對主創來說,作品面見觀眾,猶如經歷一場考試。經歷過學生時代無數場考試的觀眾想必對這種感覺並不陌生:答題的過程中,「成了」還是「砸了」,約摸瞭然於心。
豆瓣評分漲至9.2的當天,記者把同樣的問題拋給了劇中江陽的扮演者,白宇。他已經從各路親友處得知這個消息「我看到他們朋友圈發了……我挺滿意的,畢竟確實是好作品,優秀的團隊努力完成到這個結果。」
旋即,白宇的話頭一轉「拍的時候沒想過這些事,只想和戲有關的事。」
「劇本裡所有的人物都能擊中我」
清代詞人顧貞觀十年間不辭勞苦,為蒙冤摯友吳兆騫奔走,後成納蘭性德老師,並結為忘年交。顧貞觀救友無門,百感交集中寫就《金縷曲》,「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
《沉默的真相》裡,「平康三傑」因一樁舊案成為至交,不惜以前途、家庭甚至生命為籌碼,奔走十年只為沉冤昭雪,換取程序正義,捍衛司法公正。
第4集結尾,三個回眸,三條線交織在一起
古今竟有通感。不同的是,前者義憤難平,悲愴蒼涼;後者赤子之心長在,熱血長殷。《沉默的真相》的故事在賺得觀眾的眼淚前,已經深深打動了主創們。
白宇接到《沉默的真相》劇本時,一口氣讀完,第二天就決定接下江陽這個角色。「江陽這個角色非常絕殺我,劇本中每個細節、人物,都能擊中我。這不是一個人(江陽)的單人付出,是所有人合力去完成同一件事。」
在白宇看來,江陽身邊的每個人,朋友陳明章、朱偉,同學李靜,老師張超,前女友吳愛可,妻兒郭紅霞和小樹,甚至是對手,黃毛、李建國、胡一浪,都是能單拎出來的人物,也是 促使他一路走下去的因素。
「被擊中」的化學反應通常由故事本身和個體經歷碰撞產生。「發小」「同學」「朋友」是白宇經常提及的人,不難想見,友情、義氣是他格外珍視的部分,劇中江陽、朱偉、陳明章「火鍋三兄弟」一路扶持著走過來的情感在他看來確實能「擊中人心」。
除了與自身情感相關聯,通過大量看劇本和表演積累起的經驗也令白宇對劇本有了更精準的判斷。「好的劇本,通過事件、角色的細節能夠讓演員真正感受到人物之間的情感,有些劇本就只是表面上寫人物之間感情好,需要演員通過表演再去豐富。《沉默的真相》本身賦予角色的東西已經夠沉重了,如果說在情感上做的不夠好,演員需要做的功課就會更多。《沉默的真相》好就好在每個角色都好,我們每個演員在努力的時候就能努力到一條路上、一個方向上、一個點上。」
「可以更好」
《沉默的真相》原著作者紫金陳在追完全劇後,發微博激情「安利」,「太厲害了,遠超預期,書中幾個名場面基本全都有,演員演技都很好,尤其是白宇哥哥的表現,會拿獎的好。最近我不用賣書了,因為小說銷量下周開始就會爆了。感謝這個牛逼的劇組!」
畫手圈太太的手稿
得到原著作者的蓋章認證,令白宇雀躍不已「之前完全沒有和紫金陳老師溝通過,能夠得到認可很開心。」畫手圈的太太給「平康三傑」畫過一組動物版頭像,朱偉對應灰狼,陳明章對應狐狸,江陽對應兔子,此時或者可以腦補,兔子的耳朵應該正在歡快地抖動著。
面對如潮水般鋪天蓋地的好評,白宇把更多的功勞歸功於合作的對手戲演員。「我們是群戲,大家在拍攝的時候各抒己見,把每個人想保留的都保留住,才有現在的效果。大家不是為了凸顯各人的表演有多牛,想的都是怎麼樣才能讓每場戲更好。」對於自己的表現,白宇則展現出成熟演員的謙虛和審慎「我畢竟年輕,這部戲我也學習了很多。」
回憶拍攝時的場景,令白宇印象最深的是劇組的氛圍。「拍攝的時候不會一到現場就架機器,幾乎每場戲我們都會在拍之前聊戲。這部劇給我的感覺更像在拍電影,雖然我電影拍的也不多,給我的感覺是跟以前拍劇的方式不同,創作的氛圍很濃。」
試戲之後,陳明章的扮演者田小潔拍了拍白宇的肩膀
對於江陽這一角色來說,全劇有三場戲份持重的重場戲:火鍋店丟錢包;召集眾人,並告知決意以自殺來換取輿論對侯貴平案的關注;赴死前的內心獨白。火鍋店丟錢包這場戲把江陽的脆弱、軟肋暴露無遺,此前所受的屈辱、承擔的壓力在嚎啕中釋放;同時這場戲也標誌著江陽的生命進入倒計時,從這一刻起,他更加堅定地用獻祭的方式燃燒自己的生命,引燃點亮長夜的火光。
結尾江陽的獨白
相比於決意赴死時,面對眾人不舍壓抑自己情緒,哽咽安撫至親的內斂和將自己的脖頸套入絞索,心願已了眼中噙淚的釋然,火鍋店的失聲痛哭,也是白宇全劇乃至整個表演生涯中為數不多的,徹底釋放情緒的「哭戲」。「
走戲的時候沒有聊多久。我們提前把大概的行動、狀態告訴導演,對手戲的演員,不帶情緒地先說詞。這場戲是靜態戲,沒什麼過大的動作,我也很平靜,或者應該說非常安靜。」白宇補充道「我的習慣是先去感受,不太過多設計小的細節,設計的東西會把自己的感受衝掉。」
意氣風發時候的江陽,全劇難得的一抹亮色
談及表演,白宇和鏡頭前「皮猴兒」一樣的鬆弛跳脫的狀態有很大不同,他的語速很快,語氣沉穩而篤定。
劇中的江陽有近10年的年齡跨度,從意氣風發的檢察官,到背負汙名鋃鐺入獄一無所有靠修手機為生的落魄中年人,再至重疾纏身、赤子之心不改的殉道者,不同狀態的切換對這位青年演員來說無疑是不小的挑戰。「肯定不是順序拍攝,所以情緒上需要自己捋,提前做功課找準江陽所處的階段。後來我發現自己的功課做的還是不夠細,把重心放在了重場戲上,這次也讓我學習到了很多,以後可以做得更細。」
不同時期的江陽
「可以更好」,白宇在採訪過程中反覆提及數次,他自己也承認,對自身的要求要比觀眾對他的要求更嚴格。
白宇上一次飾演年齡跨度大的複雜人物,是《少帥》中有歷史原型的馮庸,這一角色也令諸多觀眾對這位初出茅廬的年輕演員眼前一亮,尤其是與李雪健老師的一場對手戲,「接住了李雪健老師的戲」,是觀眾發自內心的褒獎。
在白宇眼中,江陽和馮庸都是年齡跨度大的角色,但也有很大的不同,「馮庸的密集程度不如江陽,所處的年齡段時長並沒有江陽長。看完(江陽)之後,我也覺得應該可以做的更好,我也相信可以更好。我每次看自己的劇,多多少少都會覺得,可以更好。」
致敬《銀河補習班》
口說無憑,白宇是實踐者。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江陽作為檢察官以身證道的赤子之心一面時,記者想知道的是,白宇如何理解作為「父親」的江陽。從電影《銀河補習班》中的馬飛,到近期在拍攝的《喬家的兒女》中的喬一成,白宇飾演的角色有共同的身份——兒子,在《沉默的真相》中成為父親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江陽的選擇是對的。他是父親,做了這樣的選擇,能給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能讓孩子知道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做了什麼樣的事。當時江陽已經身患絕症,就算他不做這個選擇,總有一天,不久的將來也會離開。那與其是這樣,為什麼不做?還能完成他追求的東西。」
白宇馬上提到,劇中兒子小樹給江陽餵藥,江陽背過身用毛巾擦眼淚的那場戲「其實也是致敬超哥(鄧超)的《銀河補習班》,拍完後我馬上就給超哥發了微信,就想表達一種傳承,父親怎樣影響孩子,孩子就會怎樣影響他的下一代。」
在《沉默的真相》結尾,父子的傳承也得以實現:在江陽的墓前,嚴良將兒子的遺物,自己從不離身,始終捏在手中的一顆紅色網球,交到了小樹手中。
「自我拉扯,如期而至」
「之前我說,三十而定,也許很大部分因為江陽。」
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之後,白宇的演員之路在旁人眼中順風順水:科班出身,從事喜歡的表演,很快憑藉在大劇中的表現嶄露頭角。白宇對自己的狀態也一直比較滿意,腳踏實地地往前走。
或許年齡真的是一道分水嶺,在即將邁向三十歲門檻的時候,「自我拉扯」如期而至。
「之前沒覺得自己30歲會怎麼樣,也許是年齡到了,也許是遇到了江陽。我以前也是比較堅持的人,但中間也會有沒那麼堅定,會有迷失和堅定之間自我拉扯。」白宇說。2018年,《鎮魂》聚攏的人氣讓白宇爆火,各種各樣的聲音隨著名氣到來,「我會告訴自己,不能這樣,必須改變。」
在迷茫中的白宇遇到了江陽。「好的角色可以影響演員精神層面的東西,讓我有思考和改變,變得更加堅定。堅定做演員,聽從自己的聲音,堅定去選擇自己該做的事,沒有那麼多的雜念。」
成熟的演員白宇,更加堅定。
人氣和知名度的上漲,對演員而言意味著有更大的選擇空間,「選劇本的一直都沒變,能夠擊中我的角色,讓我有衝動的故事。」挑戰不同角色的衝勁也始終如一,不一樣的是,白宇對「不同」有了新的看法「我嘗試的角色也還不算少,有不一樣角色能夠擊中我當然更好,如果是類似的角色能夠擊中我,同樣也可以。」
成熟的演員白宇,也更加勇敢。
「每個演員有擅長和不擅長的角色,不可能什麼都擅長。就是看下功夫多少,擅長的話輕鬆一些,不擅長的話就多下一些工夫。」「我還挺喜歡話劇的,話劇的魅力對演員很大,舞臺上的滿足感,是影視難以比擬的。這麼多年沒碰,還是很慫,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是會嘗試。」白宇勇敢的嘗試,也建立在對自身清醒的認知上。
皮皮·宇閃現
在一板一眼回答了記者的「靈魂拷問」後,提問的權利被交到白宇手上。
「如果要問記者一個問題,你想問什麼?」
白宇愣了三秒,問題和笑聲同時抵達「你摸著你的良心跟我說看完《沉默的真相》後的感受?」「報銷兩包面巾紙可以嗎?」報銷的要求被「無情」地駁回。
「我想讓你給我提一個意見。」白宇正色道,緊接著馬上變回「皮猴兒」的狀態「你趕緊的,別跟我在這那啥,問了我這麼多問題了,你趕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