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的文章是非虛構寫作作品嗎?

2020-12-21 考研烽火臺

考研路上不孤單,我們陪你一起走。歡迎關注微博@「考研烽火臺」。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非虛構寫作」的相關內容,非虛構寫作是近幾年新傳考研的熱門話題,自從2019年咪蒙旗下的公眾號發了一篇《一個出生寒門的狀元之死》,一經發布,就達到了十萬加,同時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有網友發現文章的時間、人物和事件無法對應起來,隨後,咪蒙為自己開脫稱該文是非虛構寫作,而非新聞作品。

咪蒙的文章真的是非虛構寫作作品嗎?咪蒙的行為實際上是套用非虛構寫作的名義進行虛構創作,同時通過販賣焦慮、灌輸毒雞湯來收割流量,謀取利益。因此,她的這篇文章並不屬於非虛構寫作作品。

真題連結:2019年四川大學專碩440考到了非虛構寫作的相關內容,還是論述大題哦!原題目是:結合實例分析「非虛構寫作」的特徵,及其對媒體內容業態的影響。此外,2020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傳考研複試中也考到了非虛構寫作哦。你對非虛構寫作了解多少呢?

01什麼是非虛構寫作

非虛構寫作誕生於西方的文學領域,後來被逐漸用於新聞領域,我國也開始學習了這一新聞實踐。在新聞領域中,非虛構寫作又被稱為特稿、敘事新聞等,是一種新的新聞報導形式。

非虛構寫作是一種以事實為基礎的文學創作方式,通過採訪建構報導的真實性,採用講故事的敘事方法,反映真實的人物和事件。非虛構寫作注重對場景、對話、心理等細節的表達。因此,非虛構寫作具體內容真實性、表達文學性、形式敘事性與採訪深入性等特點。

例如,發表於《南方周末》的一篇特稿《舉重冠軍之死》,文章開頭寫才力的死,是這樣描述的:「由於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多年受困於貧困、不良生活習慣、超過160公斤體重的才力麻木地嘔吐著,毫無尊嚴的死了」。這是一篇典型的非虛構寫作,作者李海鵬通過描寫舉重冠軍才力的家庭瑣碎事情、退役後的生活落差、周圍人對他的態度變化、才力的壓力等,以敘事性的方法進行描寫,讓讀者看完之後就能了解才力死亡的深層原因。

特稿通過表達文學性、形式敘事性的方式來描寫,其中也深入採訪了才力的父母、鄰居、嶽父、醫生、妻子等人,描寫了舉重冠軍之死這以真實事件。

02非虛構的發展現狀

1、寫作主體的多元化:從精英創作走向大眾創作

非虛構寫作的主體不再局限為作者或記者等職業,在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自媒體快速發展,人人都可以進行非虛構寫作的創作,同時也能將其公開發表在網際網路上。

例如公眾號「真實故事計劃」,自2018起面向所有人徵集非虛構寫作作品,尋找真實、打動人心的故事,通過普通群眾和非虛構寫作結合的模式,推動著新聞報導平民化的發展。

2、傳播渠道的多樣化

非虛構寫作的傳播渠道從報紙雜誌、電視廣播這類傳統媒體,拓展到了微信、微博、新聞APP等各類新媒體平臺。

例如,《南方人物周刊》等傳統媒體仍保留著非虛構欄目,此外,騰訊的穀雨實驗室、網易的人間theLivings等網絡平臺也給非虛構寫作提供了發展空間。

3、受眾基礎的擴大化

網際網路時代,非虛構寫作作用也受到了更多人的歡迎,想較於以前,受眾基礎更加寬泛。

例如真實故事計劃,僅用了兩年時間,微信公眾號粉絲就超過了180萬人,活躍粉絲超過110萬,平臺流量超過800萬,多篇文章成為爆款。

03非虛構寫作面臨的問題

1、選題視角的局限性

現階段,非虛構寫作對社會邊緣化群體有著濃厚的興趣,非虛構寫作平臺過度的關注社會陰暗面,從而使得非虛構寫作選題視角具有局限性,不夠全面、多元,反映出的社會問題也過於片面。

例如人間thelivings的內容大多是和少年犯、女監獄等有關的作品,這樣的報導雖然具有人文關懷意識,但過多就會顯得比較狹隘。

2、缺乏新聞的專業訓練

目前,新媒體環境下,越來越多非新聞專業的人加入了非虛構寫作的隊伍,由於沒有受過專門的新聞報導寫作訓練,所寫內容往往帶有個人主觀情緒和偏見,使得真實性減弱。也有些人自媒體人由於未受過新聞專業的學習,為了吸引流量,從而進行虛假創作。

然而非虛構寫作最大的特點就是「非虛構」,寫作者必須嚴格遵循事實,創作內容必須具有真實性。

3、過度重視非虛構寫作的商業價值

新媒體環境下,新聞作品的生產更多的遵循市場導向,新聞作品的價值導向讓渡於商業利益。因此,為了獲取更大的商業價值,非虛構寫作者往往會選擇生產迎合受眾喜歡、新鮮獵奇的內容,同時會採用部分真實的方式進行虛構創作,以此來吸引流量,從而創造出最大的商業價值。但這樣也使得非虛構作品的質量下降。

4、客觀性被弱化

非虛構寫作給了創作者更多的能動性,使其可以主動深度採訪、通過報導展示真實的社會生活。然而客觀的基本原則是完全立足於事實,只引用事實和完全以事實為根據的判斷,但非虛構寫作可以通過文學的寫作手法,重視對某些細節的描畫,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事實,使得創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易加入自己的主觀情緒,從而弱化了客觀性。

04非虛構寫作的發展對策

1、強化創作者的責任意識和專業素養

增強新聞新聞創作者的責任意識、導向意識和主體意識,使其重視新聞報導的社會價值、新聞價值,而非只注重市場價值,同時要強化新聞報導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2、發揮主流媒體的引導作用

新媒體環境下,主流媒體的主體地位仍然難以被撼動。因此,發揮主流媒體的引導作用,增強新聞報導的正面引導作用,發揮主流媒體的影響力,來傳播優質的非虛構作品。

3、強化受眾的媒介素養教育

作為新聞作品閱讀者和接收者的受眾,也應提高自身媒介素養,具有批判意識和選擇意識,抵制失真新聞、假新聞,加強對優質新聞作品的吸收,從而倒逼非虛構寫作創作者創作出真實優質的作品。

參考文獻:

[1] 程俊欣.河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時代非虛構寫作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 孫詩雨.武漢大學.非虛構寫作對新聞客觀性的影響分析.

[3] 李婭玲.非虛構寫作的發展現狀與未來——以非虛構寫作平臺「真實故事計劃」為例.青年記者,2018(23):21-22.

[4] 《舉重冠軍之死》李海鵬

看完之後,你對非虛構寫作有了解了嗎?還有什麼知道的內容都可以在下放留言哦!歡迎和我們一起來互動~

-END-

考研路上不孤單,我們陪你一起走。如果有任何更多關於考研的疑慮,也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有我們的專業導師在線答疑哦,今天轉發、分享、點讚評論。就可以私聊小編獲得陳力丹老師的論文大合集哦,趕緊讀起來吧~

作者:小閔

編輯:奈奈

今天烽火臺還為大家準備了新傳考研加油包(精選論文專題大禮包),只要點讚、評論、轉發,然後私信小編就可以領取了!後續免費資料歡迎關注哦!

精選論文專題大禮包

相關焦點

  • 非虛構作品寫作攻略(附案例)
    敘事方法的靈活運用對於寫一篇非虛構作品來說尤為重要,它可以讓文章更具故事性,也更具吸引力。如在《少年殺母事件》中,記者林珊珊運用插敘、倒敘、順敘等手法,加上大量的人物對話、情景、心理描寫和長短句的交錯運用,使人物表現極富戲劇張力。除此之外,時空敘事也是非虛構寫作中敘事的一個重要維度。
  • 「大娛樂家」 咪蒙 | 周末侃
    春節前,咪蒙旗下的微信號「才華有限青年」炮製了一個所謂「寒門狀元」升入大學、進入社會後鬱郁不得志,最終生病去世的故事。究其本質,這是一篇不入流的知音體小說。刷屏之後,長於考據的網友分分鐘就找出了故事情節與邏輯的諸多漏洞。可文章寫手非堅稱這是「非虛構作品」,又一直拿不出有力的證據。「非虛構」就這麼被輕浮地「重新定義」了。論挑逗公眾情緒,咪蒙和她的助理們是頂配高手。
  • 咪蒙回來了,咪蒙時代能回來嗎?
    2007年,韓寒只出了一期的《獨唱團》收錄了34位作者的34篇文章,其中就有來自咪蒙的《好疼的金聖歎》。古代文學專業畢業的咪蒙結合當時網絡流行元素,用一種現代的講述方式講述古代人的故事,文筆犀利逗趣,頗有靈氣,那篇《好疼的金聖歎》在當時被不少讀者奉為《獨唱團》最佳。
  • 今夜90後團隊,你就配給咪蒙洗腳嗎?
    》一文被公眾號青年大院洗稿,文章為《三問湖北媒體,你們到底要將疫情真相引向何方 ?》。先來科普下自媒體「青年大院」,原公眾號叫「今夜九零後」,曾因《那個17歲的上海少年決定跳橋自殺》一文中的推測式寫作引發業界聲討,後被永久封號。
  • 咪蒙不再製造咪蒙-虎嗅網
    青春烏託邦咪蒙的性格裡自帶情緒放大器——不管是開公司還是寫文章,都極力揮灑情緒。憑藉《致賤人》《致 low 逼》等文字,現實生活裡的老好人,在虛擬世界兇狠起來。漲粉速度飆升,後來每天漲兩三萬。咪蒙承認,文章是她的理想人格:「我不是故意假的,我希望自己是那樣。」
  • 咪蒙不再製造咪蒙 | 先生特稿
    她把手機架在耳邊,慌張地四處找老闆,最後衝進寫作間,對她比一個「噓」的手勢。「咪蒙號 5 分鐘之內必須註銷。」壞消息從揚聲器擴散出來。「一定要嗎?」咪蒙神色淡然,「行吧。」她不緊不慢,在筆記本畫出一朵黑色小花。「我就想說她為什麼還能畫出花來?!」王靜偉對此印象深刻,轉念一想,「她可能在消化這件事。」
  • 寫作者的聖經:《寫作指南:非虛構寫作指南》
    ——William Zinsser書名:《寫作指南:非虛構寫作指南》英文名:On Writing Well:The Classic Guide to Writing Nonfiction前言寫作是一件難事。William Zinsser也深有同感。因此,作為一個擁有非虛構寫作的大腕,他萌生了寫這樣一本《寫作指南》的想法。
  • 「特寫杯」非虛構寫作大賽獲獎作品名單揭曉
    記錄真實悲喜 特寫美好時代「特寫」App上線儀式暨「特寫杯」非虛構寫作大賽頒獎活動在京舉行與會人員合影 ▲ 12月29日上午,「特寫」App上線儀式暨「特寫杯」非虛構寫作大賽頒獎活動在北京舉行,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出席活動並啟動「特寫」App。
  • 咪蒙,歡迎你回來
    文|麥左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咪蒙,那個擁有一千萬粉絲的自媒體大V,寫過無數篇100W+的作品,一篇軟文高達50萬,是許多寫作者心中的大神。可惜,成也公眾號,敗也公眾號,咪蒙在2019年春節後消失了。所以在那篇文章底下的評論和留言,充斥的都是關於咪蒙是不是要復出的問題。但我看完後很想說一句:咪蒙,歡迎回來。這篇一萬六千字的文章裡,簡述了她的第一次創業失敗,也提到她靠一篇公號文章被推上風口浪尖,甚至到達金字塔的頂尖,讓無數自媒體人望塵莫及。
  • 咪蒙公號停更2個月,微博永久關停,剛剛又被懟上熱搜...
    近日,一篇首發於微信公號「才華有限青年」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該公號是「咪蒙」公號矩陣中的年輕成員
  • 時隔514天,咪蒙仍在製造咪蒙
    據億邦動力網統計,當年咪蒙共接到了50篇文章廣告的投放,一年收入累計能達到7000萬。 天眼查數據顯示,咪蒙巔峰時期坐擁8家企業,涉獵範圍包括商業服務業、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製作業等,在最風光時公司甚至估值20億。其中以北京十月初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為咪蒙公司主體,至今仍在運營。 可讓咪蒙沒想到的是,因一篇文章,自己打造的「自媒體王國」竟在幾天內轟然倒塌,落得一地雞毛。
  • 咪蒙,與世界上最大的色情網站
    咪蒙也不故作謙虛,她說,「作為新媒體寫作領域最專業的人,給我一個標題,我能瞬間判斷它閱讀量會達到多少。給我一個爛標題,我能5秒鐘換一個標題讓這篇文章至少超過10萬+。所以我的經驗簡直就是無價,說1000萬是低估了。」這個世界似乎就是流行「成王敗寇」的準則,成功者被供上神壇,他說的做的都會被視為金科玉律。
  • 咪蒙還是咪蒙-虎嗅網
    按理來說,像是咪蒙這樣善於通過寫作表達帶動情緒的人,應該對於輿論市場具有相當準確的判斷,但是每次試圖進行個人PR的時候都會翻車,只能說是「當局者迷」。一年前,「時尚先生」刊發了特稿「咪蒙離婚記」,咪蒙在對記者掏心窩子般的傾訴裡,把自己的前夫描述為一個沒有上進心的廢物,離婚時竟然還有臉惦記著維護利益,「這時咪蒙才發現羅同學也是普通人,愧疚也因此減輕了一些」。這篇文章一經發出,就被罵得頭破血流,甚至觸發了微信的投訴審核機制。
  • 《非虛構寫作指南》讀書筆記
    新年以來,自己對寫作,尤其是非虛構寫作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這是自己在這段時間內讀的,寫作相關的三本書。個人感覺來說,這本書不是一本特別好的指導書,知識點比較零散,筆記導出也比較零散。但是對於讀者熟悉非虛構寫作的文章感覺來說還是有用的。
  • 出走的阮籍與沉沒的島嶼:我所讀過的咪蒙與郭敬明
    相反,他倒願意為那些最玄奧和最艱深難懂的作品提供出版機會。專門收集一切純粹追求藝術形式最完美的作品,是他的這家高雅出版社的座右銘。因此,最初真正對它識貨的行家並不多。但它卻以自己的與眾不同而孤芳自賞,故意把自己的出版社命名為「島嶼」,即後來的「島嶼出版社」。
  • 「特寫杯」非虛構寫作大賽在京頒獎
    12月29日,「特寫」APP上線儀式暨「特寫杯」非虛構寫作大賽頒獎活動在京舉行。「特寫」APP是團結出版社開發的一款以「人物傳記」為特色的移動產品,用戶可以用文字、照片、音頻、視頻記錄自己或身邊的故事。
  • 因為關注了咪蒙,我被朋友拉黑了
    含咪率的緣由 最近,一篇名叫《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引得無數讀者感動、流淚、轉發。 但事態隨即反轉:有人扒出這篇文章完全是胡編濫造出來的,沒有實據,bug百出,只是虛構一個惹人同情的故事來騙流量;
  • 網紅變形記:從咪蒙到辦公室小野,月入幾百萬的生意怎麼就黃了?
    2018年底,咪蒙頭條的廣告費到了80萬,「咪蒙離婚」都能上微博熱搜,享有與女明星同樣的待遇。而咪蒙的崩盤呢,從發端到結尾,不過短短2個月。2019年1月29日,咪蒙旗下帳號「才華有限青年」推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因虛構情節、煽動情緒引發眾議;1月31日,咪蒙發布《致歉信》,稱「停更2個月」;2月21日,咪蒙及旗下幾個微信公眾號註銷或清空;3月30日,咪蒙在微博宣布,公司解散。
  • 蔡崇達非虛構寫作訪談錄:人是最了不起的藝術品
    在《GQ》任職期間,他的新聞作品《審判》獲得了《南方周末》年度致敬特稿獎、亞洲出版協會特別報導大獎,以及德國《德意志報》頒發的中國年度特稿獎,為中國非虛構寫作在國際傳媒界擴寬影響力起到了特殊貢獻。2014年底,發表非虛構著作《皮囊》,銷量達300萬。
  • 咪蒙之後,再無「咪蒙」
    緣起咪蒙的一條自問自答的微博,「他愛我嗎?,他不愛你,節哀順變」,網友見此瞬間來了興致,紛紛猜測咪蒙是不是出現了情感危機。並且越聊越嗨,「咪蒙離婚」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單第一,掀起離婚事件的第一次高潮。但成功如咪蒙,正是這些「毒雞湯」,成就了今天75萬一篇軟文,助理都要月薪5萬的「宇宙第一網紅」。向前追溯,咪蒙真正走紅是從一篇名為《致賤人,我為什麼要幫你》的推文,文中咪蒙「真情流露」,雖然用到不少髒話,但卻引起萬千讀者共鳴。文章發出三天,咪蒙公眾號粉絲就從二十萬漲到了一百多萬。此時已是2015年,公眾號上線三年,各家山頭都已經立好的背景下,咪蒙的入局似乎顯得慢了幾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