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追大型「反婚反育」紀錄片《生門》。故事集中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科,它用鏡頭直面生命誕生的現場。透過不同孕婦的生產經歷,展現生死交替的震撼和迎接生命降臨的喜悅。
婦產科是一個窗口,無論農村還是城市,生命的誕生,總會牽動個人、家庭、社會的複雜糾結。
而這其中,最讓我看得揪心的是孕婦袁華姣,她是一位妊娠高血壓患者,在丈夫的陪伴下,住進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婦產科。
對於妊高症的兇險,這對從農村來到城市打工,沒有接受過什麼教育的夫婦,並沒有任何常識。
醫生強烈要求他們進行剖腹產手術,卻遭到了拒絕,因為「寶寶呆在肚子裡總比保溫箱省錢」。
袁華姣的態度很堅決,她的丈夫也站在妻子這邊,並且一直在質問年輕的女醫生,高聲同醫生爭辯。
看到這裡,我對這對愚昧的夫妻感到同情,他們並不是好吃懶做的人,為了生活他們也努力打工賺錢,但是他可能受限於成長環境,教育水平,他們對這些風險心存僥倖。
殊不知袁華姣在進行一場真正的「豪賭」,不是拿真金白銀去賭,是拿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安全去賭。
後來,袁華姣在親人的再三勸說下順利完成手術,誕下一名千金,寶寶剛一出生,就被送進新生兒科。
直到親眼見到寶寶的真實狀況,袁華姣的丈夫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哽咽著向攝像人員訴說寶寶的病情,可是一見到妻子,他又重新一臉輕鬆,還安慰妻子寶寶沒事。
這名丈夫深深了解妻子急躁的「火爆」脾氣,此刻她又身體虛弱,不能再接受這麼大的刺激。
就這樣,袁華姣的丈夫一邊擔心著寶寶的安危,一邊耐心地照顧妻子。沒有人知道,他的一臉平靜之下,是怎樣的驚濤駭浪。
幸運的是,母女二人在悉心呵護下很快痊癒,大家被這個男人對妻子,對孩子的深沉的愛所打動。
其實,袁華姣夫婦和所有夫婦一樣,也心疼自己的身體也心疼小孩子。但是為了拿「錢」來安排生活,只能呈現出摳搜的形象在眾人面前。
我們總習慣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推導別人的人生,所以,你眼中只有他人的愚昧與可笑。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當彈幕裡面的人諷刺袁華姣夫婦為了幾萬塊不顧自己和孩子生命安危的時候,我在想著,經濟能力是不同的呀。如果你面對的情況是他的20倍,他拿出了一萬很艱難,你想想看你拿20萬是怎麼樣的?後續的治療還需要五到十萬,你想想看讓你再拿一百萬到兩百萬後續治療,你山窮水盡了,只能想著賭吧?賭沒錢花了母子依舊平安。你這樣和他區別是不是不大呢?只是你經濟能力比他好。
如果不是為了錢,應該大多數人都不想要出賣自己的靈魂。因為經濟實力不同,甚至有人為了小錢就出賣靈魂。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可選擇的情況下努力往正能量去靠攏。這樣的話,我們能拿得出幾十萬的時候就不用為了幾萬塊去賭妻女的安危。
每天都要加油啊,努力向著千金不換的純粹再靠近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