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遙尊生母沈珍珠為太后,漢章帝為何不肯晉封生母為太后?

2021-02-23 檸檬味的夢

某平臺網友邀請我回答問題:「是不是兒子當了皇帝,生母就能當太后?」

筆者覺得這個問題比較有回答價值,就寫了這篇貼文,回答網友的提問。按照禮制,繼承了皇位的皇子,必須是先皇的大宗嫡子。皇帝的嫡子登基稱帝,生母本來就是嫡母,成為太后自然是水到渠成。

有些皇子是皇帝的庶子,庶子登基稱帝之後,就是先帝的大宗嫡子,他的生母無論生前地位如何低下,都要封為太后。就算是皇帝的生母死了,也要被追封為太后。如果皇帝的生母下落不明,就要被遙尊為太后。

舉個例子,大唐高祖神堯皇帝李淵的生母獨孤氏,活著的時候,只是唐國夫人。李淵登基稱帝之後,追封獨孤氏為元貞皇后、元貞皇太后。李世民的生母竇氏,活著的時候只是唐國夫人。李淵登基稱帝之後,追封髮妻竇氏為太穆皇后。李世民稱帝之後,竇氏就成了太穆皇太后。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獨孤氏和竇氏是正妻嫡母,被追封為皇太后順理成章。有些美女,活著的時候是小妾,她們的兒子當了皇帝,也要追封為皇后、皇太后。唐玄宗的生母竇氏,原本是李旦的小妾。李隆基被立為太子之後,李旦就追封竇氏為昭成皇后。李隆基稱帝之後,竇氏就順理成章成了昭成皇太后。李亨的生母楊氏,只是李隆基的貴嬪。李亨當了肅宗皇帝,楊氏就被追封為元獻皇后、元獻皇太后。

兒子當皇帝的時候,生母大部分不在了。歷史上的皇太后,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是追封的。也有部分美女,在兒子當皇帝的時候還活著,她們就要晉封皇太后了。比如著名的武則天和呂后,活著的時候就看到兒子當皇帝,她們就理所應當被晉封為皇太后。

古代的時候,實行一夫一妻多妾。皇帝的正妻,是所有皇子的嫡母。不管皇帝的哪個兒子當了皇帝,嫡母都要被晉封為皇太后。如果是皇帝的庶子登基稱帝,嫡母和生母都要晉封皇太后。舉個例子,清朝同治皇帝登基,就晉封嫡母為慈安太后,晉封生母為慈禧太后。

武則天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唐朝有位美女沈氏,就是《珍珠傳奇》和《大唐榮耀》的女主角沈珍珠。沈氏在安史之亂中下落不明,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沈氏的親生兒子李适(此處念:擴)登基稱帝,是為唐德宗。唐德宗不知道生母是死是活,既不能追封,也不能晉封,只好遙尊沈氏為睿真皇后、睿真皇太后。

大部分的情況下,皇帝的生母,都要被封為皇后、皇太后,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皇帝的生母沒有皇后、皇太后名分,在歷史上不多見,所以頗有新聞價值。筆者今天就重點說一個皇帝生母沒有皇太后名分的典故。

東漢開國之後,劉秀冊封為陰麗華為皇后。陰麗華的兒子漢明帝繼位,她被晉封為皇太后。兒女婚姻,父母之命。劉秀駕崩了,漢明帝的婚姻,就由母后陰麗華做主。陰麗華特別喜歡開國名將馬援的女兒馬氏,就做主讓漢明帝冊封馬氏皇后。

沈珍珠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馬氏深得婆婆喜愛,也深得丈夫的寵愛。只可惜,馬皇后人強命不強,一直生不出兒子來。馬皇后有個異父同母的姐姐,姐姐生了一個女兒賈氏。賈氏是漢明帝的小妾,生下了兒子劉怛(音:達)。劉怛原本是庶子,被嫡母馬皇后收養,就成了嫡子。馬皇后力助劉怛,讓他當上了太子。

劉怛登基稱帝,是為漢章帝。按照禮制,漢章帝應該晉封兩位皇太后,分別是嫡母馬太后和生母賈太后。劉怛從小到大都是嫡母收養,跟嫡母感情非常好,對生母賈貴人沒有感情。劉怛只晉封嫡母為太后,沒有晉封生母為太后。(此事典出《後漢書》語:「帝既為太后所養,專以馬氏為外家,故貴人不登極位,賈氏親族無受寵榮者。」)

有個成語「車水馬龍」,大家肯定聽說過。這個典故的出處,就來自《後漢書》,說的就是馬太后得勢,她的娘家門口:「車如流水,馬如遊龍,倉頭衣綠,領.袖正白,顧視御者,不及遠矣」。

嫡母成了皇太后,娘家車水馬龍。生母什麼也得不到,娘家門口冷冷清清。大臣們看不下去了,就向漢章帝提意見:「賈貴人是陛下的生母,沒有賈貴人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怎麼會陛下呢?請陛下加恩賈氏,報答生母。」

劉秀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漢朝以孝治國,皇帝的諡號,都要加「孝」字通諡。漢章帝被大臣提醒,知道自己確實虧待生母了。漢章帝加恩賈氏,給了賈氏「策書加貴人王赤綬,安車一駟,永巷宮人二百,御府雜帛二萬匹,大司農黃金千斤,錢二千萬。」

漢章帝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雖然給了生母許多錢,但是不肯給生母賈氏皇太后的名分。後世的史學家對漢章帝的做法,也是頗有微詞。《後漢書》在記載賈貴人的時候,也用「諸史並闕後事,故不知所終」的說辭,噁心了漢章帝一把。

在我看來:「賈貴人沒有撫養漢章帝,是迫於形勢。賈貴人地位低下,馬皇后要收養劉怛,賈貴人沒有反抗的餘地。雖然馬皇后收養了劉怛,但是賈貴人也沒有遺棄劉怛。劉怛當皇帝之後,只晉封嫡母不晉封生母的做法,確實有違孝道。」

相關焦點

  • 恭親王奕訢假傳聖旨,如願封生母為太后,卻終生不再被鹹豐重用
    在博爾濟吉特氏臨死前,恭親王奕訢假傳聖旨封她為皇太后,這一事讓兄弟兩徹底反目,鹹豐乾脆把恭親王踢出最高統治集團,終生不再重用。一、如親昆弟鹹豐皇帝奕詝的生母鈕祜祿氏是道光的第三任皇后,在奕詝9歲那年崩逝,道光不願再立後,但六宮不能無主,因此道光將恭親王奕訢的生母博爾濟吉特氏晉封為皇貴妃,攝行六宮之事。
  • 嫡庶倒置|尊嫡母為太妃、生母為太后,無「禮」取鬧還是別有用心
    漢章帝養母,漢明帝明德馬皇后在明朝兩宮並尊制度正式形成前,當皇帝的嫡母(先帝皇后)和生母同時在世時,皇帝只能尊嫡母為皇太后,生母則不一定能被尊為太后,像漢章帝的生母賈貴人在東晉時,為了解決皇帝生母的地位問題,「皇太妃」這一名號應運而生,在東晉至南宋的近千年時間中,若皇帝嫡母(先帝皇后)和生母同時在世時,則以嫡母為皇太后、生母為皇太妃,以示嫡庶尊卑有序。
  • 《宮心計》背後的歷史|為什麼說郭太后和鄭太后不是兩宮並尊
    導語兩宮並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有的術語,指的是新帝登基,嫡母和生母共同晉封為皇太后,實行並尊,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明朝萬曆皇帝登基時,尊嫡母陳氏為仁聖皇太后,尊生母李氏為慈聖皇太后,兩宮並尊的正式確立就是此例。
  • 《宮心計》背後的歷史|為什麼說郭太后和鄭太后不是兩宮並尊
    導語兩宮並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有的術語,指的是新帝登基,嫡母和生母共同晉封為皇太后,實行並尊,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明朝萬曆皇帝登基時,尊嫡母陳氏為仁聖皇太后,尊生母李氏為慈聖皇太后,兩宮並尊的正式確立就是此例。
  • 八賢王為何說宋仁宗生母是被毒殺?
    劉娥病危之時,特意命宮女為自己換上皇帝服色。她就是準備以這種裝扮入殮。聰明如宋仁宗怎麼可能不知道母親的心意?只是,若劉娥以皇帝服色入殮,既不符合禮法傳統,也有損他宋仁宗的顏面。於是,宋仁宗假借心腹薛奎之口,把母親的衣服換了。  劉娥臨終前拉扯衣服為了啥?八賢王為何說宋仁宗生母是被毒殺?  此前,劉娥曾經召見呂夷簡等大臣,口述遺詔,然後交由翰林學士草擬。
  • ...溥儀是光緒皇帝的親侄子,那慈禧太后與溥儀的生母又是什麼關係呢?
    愛新覺羅·載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光緒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生於1871年,父親是醇親王奕譞,1875年1月,被兩宮皇太后立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1889年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 延禧:袁春望的生母究竟是被誰玷汙?皇帝不懂,太后卻一清二楚!
    導語:袁春望,一個在普通不過的小太監,但是他的真實身份卻一點都不普通,他是當今聖上在外面的私生子,他和家人在逃難途中,父母因病身亡,母親臨終前告訴了他的真實身世,他在尋找親生父親的路上碰到了八王爺,就在他以為自己可以熬出頭時,八王爺把當送出宮裡當了太監,並拿走了他的信物,苟且在深宮多年,最後他揭露自己的真實身世時卻被太后一口否決
  • 《如懿傳》太后去世, 臨死前告訴皇上身世, 原來他的生母是年世蘭?
    想必追劇的小夥伴都知道劇中的太后是甄嬛,太后一直坐穩後宮無人能撼動她的位置。其實太后甄嬛並不是乾隆的生母,但她對於乾隆有養育之恩,乾隆是有名的大孝子,自然也不會苛待了養母甄嬛。雖然太后的宮鬥手段高明,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在太后彌留之際她終於人忍不住對皇上說出了一個驚天大秘密,其實乾隆的生母不是李金桂而是另有其人。
  • 延禧攻略:難怪皇帝的生母被玷汙後必須自盡,你看太后說了啥?
    導語:延禧攻略中的皇帝和太后的關係一直不錯,皇帝也一直很有孝心,但後來發生的事情卻把他們的關係推入了深淵,其實皇上並不是太后的親生兒子,乾隆的生母早已身亡,而且死因和太后有關,嫻妃也就是繼後為了報復太后,在得知皇上的生母並不是太后時,故意讓皇上看到了溫夫人的親筆信,而信中就有提到乾隆的生母是錢氏
  • 《延禧攻略》乾隆生母錢氏究竟是不是太后所殺?
    《延禧攻略》最新劇情中,關於皇上生母錢氏究竟是怎麼死的,最後並沒有給出最明確的答案。按照雍正貼身侍衛的說法,錢氏是被雍正賜死的。
  • 《延禧攻略》中乾隆生母不是太后害死的,魏瓔珞問出了這個殺人兇手
    《延禧攻略》中太后告訴皇帝生母是錢氏,不過害死錢氏的不是自己,佘詩曼飾演的嫻妃給太后下絆子,導致太后疑似中風,這個時候魏瓔珞一直留在太后身邊照顧她,沒有因為太后被皇帝厭棄而離開
  • 《清平樂》的故事很好,但開局就錯,趙禎一登基並不能見到生母!
    比如,《清平樂》第一集,寫的就是宋真宗趙恆駕崩,宋仁宗趙禎繼位,但是,趙禎只是個實習生,朝中大事,還得太后劉娥做主。對於劉太后的幹政,趙禎是心懷不滿的,為此,他便開始找事,第一件事,就是想弄清楚自己的生母是誰?他深夜把乳娘叫來,再三追問之下,才從乳娘口中得知,自己的生母便是劉娥身邊的嬪妃李蘭惠,她此刻正在永定陵為先皇守陵。
  • 《甄嬛傳》:雍正帝為何直至太后去世,依舊不肯原諒自己的母親?
    《甄嬛傳》中,太后彌留之際痛哭著讓雍正不要與十四骨肉相殘,卻得不到雍正正面的回答。雍正說:「皇額娘,你無需再管這些瑣碎的事了。」太后聞言,內心更是苦楚,不住的搖頭。太后說:先帝在天上看著呢!他多想聽到母親給他唱這樣哄孩子的歌,可是太后從來沒有給他唱過,以後也再也沒有機會唱了。此刻的他,並不是一個帝王。他只是一個從未享受過母愛,渴望母愛的孩子。太后死了,但她與雍正之間的心結也終是沒有解開。那麼雍正與太后的心結是什麼呢?
  • 慈安太后是清朝歷史上最被忽視的女性政治家
    縱觀清朝歷史,最著名的太后莫過於慈禧,她實際掌權統治國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而幾乎同一時期,還存在著另一位太后,地位雖比她高,名氣卻沒有她大,這位太后就是慈安。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慈安,竭力還原她所經歷的那段歷史。
  • 《大秦賦》秦王親政,約談生母趙姬,提起宣太后,嬴政的話扎心了
    最重要的是秦王還約談了自己的生母趙姬,並且後期秦王還當眾摔死了自己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是什麼讓秦王如此惱怒?是什麼讓趙姬不被人接受?其實在秦王政和趙姬的這一場談話中,我們就找到了答案。鹹陽兵變,雍城可危,秦國內憂外患。
  • 沈珍珠傳奇:兩代皇帝尋找近半世紀 失蹤成千古之謎
    唐德宗的生母沈氏,傳說名為沈珍珠,其實歷史上沒有記載。被當時的太子李亨賜給廣平王李豫。沈珍珠因為安史之亂失蹤,李豫登基後尋遍千山萬水,一直找不到自己的愛人。李豫深愛著沈珍珠,在位17年一直為她留著皇后的位置,期待有一天能找到她,共享合家之歡,但最終也沒有如願。李豫將對沈氏的寵愛延續到她兒子李适身上,將李适立為太子。
  • 《延禧攻略》:皇上懷疑太后不是生母,她如何三步攻心,反敗為勝
    她首先承認了自己不是皇上的生母。然後將皇帝生母錢世臨終託孤的情由一一道來。可是解釋了半天,皇帝將信將疑。太后知道皇帝重情,於是便對他說:「說生恩不及養恩重,就算我不是你的親額娘,卻悉心撫養你多年,我像捧著明珠一般,把你捧在手掌心,你竟一點也不信我?」其實這個時候皇帝有些心軟,幾乎就要相信太后。可那封信就像他心裡的一根刺,拔出來,才能好。
  • 沈珍珠傳奇:兩代皇帝接力尋找近半個世紀,失蹤成千古之謎!
    唐德宗的生母沈氏,傳說名為沈珍珠,其實歷史上沒有記載。被當時的太子李亨賜給廣平王李豫。沈珍珠因為安史之亂失蹤,李豫登基後尋遍千山萬水,一直找不到自己的愛人。李豫深愛著沈珍珠,在位17年一直為她留著皇后的位置,期待有一天能找到她,共享合家之歡,但最終也沒有如願。
  • 白話恭親王奕訢生母孝靜成皇后|杜絕謠言!哀家的皇兒孝順著呢
    《雍宮式範》靜妃博爾濟吉特氏博爾濟吉特氏一生經歷傳奇,她更被許多有心人演繹出諸如:恭親王矯詔為母親謀封皇太后;鹹豐帝故意降低養母尊封太后之後的待遇,恭親王得勢後又重新尊封生母等。非一般的寵愛孝靜成皇后14歲入宮被封為靜貴人,次年晉封靜嬪、誕育皇次子奕綱,隔年,16歲的她又被晉封為靜妃,接著在道光九年、十年接連誕育皇三子奕繼和皇六女,又在道光十二年誕育了皇六子奕訢,在孝慎成皇后逝世後,被晉封為靜貴妃,成為了僅次於全皇貴妃的後宮二號人物,這一年,她不過22歲。
  • 清高宗生母崇慶皇太后作為清朝最長壽的太后卻不願和世宗合葬
    崇慶皇太后也就是孝聖憲太后鈕鈷祿氏,清乾隆皇帝生母,也是整個清朝最長壽的皇太后。從王府侍妾到貴妃、再到皇太后,鈕鈷祿氏一生平靜卻順遂,富貴無匹。福祿壽考在她身上有了完美的體現,可以說她是清宮最幸福的女人。可是和其他在後宮勾心鬥角的女人不同,其他人都盼望著和皇帝合葬。可是她卻明確表示不願意和先帝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