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剿匪:蒲老翠躲進水碾房棺木裡,逃跑路上又打死了孫排長

2021-01-09 侗家那個阿牛

上文寫到1950年土匪被解放軍圍剿,分崩離析,土匪頭子的日子不好過,要麼被戰場擊斃,要麼逃脫四處躲藏。蒲老翠逃到老家附近排山的深山中,解放軍接群眾舉報後,派出一個班前去追剿,班長被蒲老翠打死。

12月27日,黃營長親自帶兵包圍排山,解放軍、民兵和人民群眾對整個排山進行了地毯式搜查,但奇怪的是,蒲老翠及其兒子象人間蒸發了一樣,有發現一絲蹤跡。

黃營長命令全營士兵、民兵和群眾繼續圍山,同時,擴大搜索範圍,派出一部分解放軍士兵配合民兵,60餘人翻山越嶺,到晃縣柳寨、廖塘等地尋找,仍然沒有發現。蒲老翠逃哪去了呢?

原來,狡猾的土匪頭目蒲老翠和他的兒子打死了解放軍田班長後,逃到自家門前的灤塘溪,躲了一天一夜。

28日深夜,夜黑月高,他從又灤塘溪逃到老家排頭坡尹育益的家。尹育益門前有一條小溪,溪旁是他家的水碾房,水碾房放了兩具空棺材。蒲老翠就藏在棺材裡,誰都不會想到他父子藏的這麼絕!也許是蒲老翠預感自己作惡多端大限將至,即使死也死在棺木裡。再說,躺在棺材裡在冬天挺暖和。

因為棺材上覆蓋著許多紅薯葉和其他雜物,大冬天的水碾房是空閒的,幾乎人跡罕至,所以沒有被發現。

十二月的冬天,白雪飄落。

臘月二十九日,搜索毫無進展,又到大年夜,解放軍大隊只好撤圍,回到大洪山,民兵和群眾回到罩子溪。

蒲老翠逃跑能力強,多年為匪,具備了天生的危險意識,野外生存能力,躲過了圍捕。當然,他當土匪,對自己家鄉的寨子都不搶,本身出自農民,沒有為難附近群眾,開始解放軍抓他,附近的群眾還跑去為他報信。後來,解放軍開展了群眾運動,成立了農會和民兵組織,群眾才認識到土匪的危害性,對剿匪工作轉為支持。

二十九日下午,因為大雪找不到豬食,民兵蒲昭魚跑到尹育益家去借豬草,來到水碾房,把棺材上兩把紅薯葉帶回家。突然,從棺材裡爬出兩個人,原來藏在棺材裡的蒲老翠和兒子聽到響動,以為被發現了,他們父子從棺材裡跳了起來,鞋子都沒有穿,象箭一樣衝出水碾房,拼命地跑向麻秧田,消失在溪埂的深山之中。

蒲昭魚開始嚇了個半死,以為看到鬼了,半晌才回個神來,那不是蒲老翠和兒子嗎?馬上跑到營部,告訴了黃營長。

溪埂,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接到報案後,黃營長命令排長孫志田帶隊深入溪埂調查圍剿。孫排長帶著一班人馬來到溪埂,經過觀察地上大雪的痕跡,判斷了蒲老翠逃跑的大致方向,當他們走到離溪埂約100米的地方時,孫排長讓隊伍停下,自己一個人繼續往前走。排長孫向前剛走了兩步,只聽到聽到「砰」的一聲就倒下了。原來土匪頭目蒲老翠就躲藏在河邊,看到解放軍過去,就開了火。邪惡的子彈穿透了孫排長的胸膛,孫排長倒在地上,英勇犧牲了。

蒲老翠和他兒子看到孫排長中槍倒地後,迅速跑過來,搶走孫排長的衝鋒鎗、手榴彈和子彈帶,又退進了溪埂。

聽到槍聲,無比憤怒的人民群眾馬上跑了過來,包圍了玉家衝、瑤湖腳,迅速收縮到溪埂,瑤湖腳下架起了三挺機槍,麻秧田放了兩挺機槍。

兩邊山勢險峻,蒲老翠和兒子的逃跑路線全部被封鎖。這時,黃營長下達了命令進攻,剎那間,瑤湖腳、麻秧田等5支機槍同時射擊,一串帶著仇恨的子彈像雨點一樣沿著河岸呼嘯而下。槍聲、手榴彈爆炸聲和呼喊聲融為一體。

作案多端的犯罪頭目蒲老翠倒地身亡,受到應有的處罰。

蒲老翠的兒子蒲昭坤看到強大的人民解放軍、民兵和人民群眾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

看到他父親的死,他知道這一天遲早要來。但他年輕,還想掙扎反抗到底,很快卸下他父親的槍和子彈。帶著四支槍(兩支步槍,一支衝鋒鎗和一支手槍),從山脊上跳了出來,跑向窯爐。

他跑了六七米遠,找了個大石頭,躲在了大石頭後面。

槍聲停止了。有人對他喊道:「蒲昭坤,你只有向人民認罪,有生路,如繼續頑抗,只有死路一條!」蒲昭坤沒有聽群眾的勸說,拖著四支槍站起來,朝窯攏田方向跑去。

這時,四面八方的槍聲又響了起來。他跑了八九米遠,摔倒在窯攏田。

「哎呀」一聲,年僅15歲的蒲昭坤追他剛到閻王殿的土匪父親去了。

記得關注阿牛哥,土匪故事下回精彩繼續!

相關焦點

  • 湘西剿匪中號稱刀槍不入的神兵 念咒語喝神水 被解放軍團滅
    30年前峨眉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一部電影《湘西剿匪記》,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對最后土匪圍攻縣城久攻不下之時,他們請出了「神兵」,口念著咒語,一路敲鑼打鼓蹦蹦跳跳的向堅守縣城的解放軍撲去的場景記憶猶新。但因為「神兵」的局限性,在反抗苛捐雜稅的同時,不少也奸淫擄掠,為害鄉裡,實質上與土匪並無二致,湘西最早的「神兵」就是如此。湘西最早的「神兵」是一個巫婆以「救世娘娘」自封,在騙取到民眾信任人招兵買馬,號稱「奉命徵討天下,光復大清江山」,在其之下的頭目還被封為金剛神,二郎神,趙子龍等。
  • 鮮血換來的勝利:解放軍湘西剿匪始末
    湘西一些縣的區、鄉人民政權無法建立,或建立之後不能鞏固,減租反霸等社會改革工作不能順利進行。更嚴重的是,解放軍向西南進軍的後方受到了威脅,剿滅湘西土匪、根除匪患,安定民生,刻不容緩。在這種形勢下,解放軍第47軍於1950年1月返湘。湖南軍區即以第47軍為主體,建立湘西軍區,擔負會同、沅陵、永順3個地區的剿匪任務。
  • 觀新版《烏龍山剿匪記》有感
    進山就愛山長青,行路最恨路不平,染盡熱血含笑去,高山流水獵人魂……」87版的《烏龍山剿匪記》是根據作家水運憲的同名小說改編,當時播出時創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蹟。我們那時候的男孩子都喜歡看電影,尤其喜歡戰爭片,十六七歲的我們忽然看到這樣一部戰爭題材的電視連續劇,那種激動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上世紀80年代後半期黑白電視機已基本普及,但彩電並不多。
  • 一萬名湘西土匪入朝參戰 屢立戰功成「另類英雄」
    梁排長居然是來問他是否願意參軍,「去朝鮮跟美國鬼子打仗」。金珍彪並不清楚5000裡之外的朝鮮究竟發生了什麼,但依然急切地回答「願意」。 張家界的金珍彪、宋德清,還有新晃的蒲德美、蒲昭義、蒲德厚,以及沅陵的孫家懷、向明清等,就這樣先後去了朝鮮。
  • 歷史上真實的湘西剿匪記,湖南有四種土匪,多達26萬人!
    有的股匪則是由國民黨派遣特務所控制,如湘西的暫編師大多數由國民黨特務操縱掌控,這些政治性匪特武裝,佔了土匪的絕大多數。湘西苗族大惡霸、大地主、自稱「苗王」的龍雲飛所控制的武裝,就是典型的封建土匪。長期以來,龍雲飛為了維護其「苗王」的統治地位,控制、奴役、壓榨苗民,一方面挑撥苗漢矛盾,製造民族糾紛,以此對統治當局施加壓力;另一方面又利用自己掌握的武裝,大肆鎮壓苗民的反抗,以此獲得當局的信任。後來龍雲飛果然當上了國民黨委任的師長、國大代表。湖南解放時,他在湘西七縣成立「湘西反共救國軍」,自任總指揮,有人槍3000餘。
  • 有情有義47軍:入朝之前湘西剿匪,臨別寫信致歉,民眾淚別
    抗日戰爭勝利後,47軍前身部隊北上東北,南下湘西,轉戰川東,湘西剿匪,為解放事業立下赫赫戰功。 《湘西剿匪記》劇照 47軍在湘西剿匪1年,依靠群眾,徹底剿滅湘西匪患,曾經熒幕上的熱播劇《湘西剿匪記》《湘西往事》……都是根據47軍湘西剿匪的經典戰例改編的。
  • 熱劇《烏龍山剿匪記》影響幾代人,當年劇中這些演員如今怎麼樣了
    烏龍山剿匪記》是1987年出品的一部電視連續劇,宋昭執導、水運憲編劇、陳家陡、申軍誼等主演。電視劇根據湘西剿匪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在湘西實地拍攝。這是新中國最早的一部「警匪劇」,《烏龍山剿匪記》於1986年曆時半年在湖南湘西完成拍攝,該劇於1988年播出,在全國創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蹟,並一舉奪下「金鷹獎」「天馬獎」和個人三個單項獎。而劇中的「田大榜」、「鑽山豹」、「四丫頭」和「田秀姑」等角色,成為了至今經典不過時的回憶,那麼,這些主演如今怎麼樣了呢?
  • 湘西剿匪:土匪頭子搶了18歲新娘,不料此女手段更殘忍,竟是天生的女...
    新中國成立後,國內並沒有真正太平,因為民國時期殘餘下來的土匪勢力,以及秘密潛伏在各地的國軍特務,都是潛在的重大威脅,土匪佔山為王,剿滅存在一定難度,尤其是湘西地方的剿匪工作,更是剿匪工作的重中之重,這裡地勢非常複雜,剿匪並不容易。
  • 遠徵軍老兵回憶穿越緬北野人山 戰士請求排長打死自己
    他喝了水,愜意地在木棚棚頂躺下休息。此時,一架日軍飛機突然出現在上空,開始掃射。「我趕緊從棚頂往下跳,剛跳下來,棚頂就被打掉了。當時我就在心裡叫我的媽,心想:『我還能不能活著回去,回到我的媽身邊呢?』」敵機飛走後,士兵們繼續前行,遇到一條小河。閆廷春回憶,河上搭著一座兩丈長的木橋,「有一匹馬眼看要過橋了,結果一個趔趄,掉到河裡了。
  • 湘西最後的土匪頭子,殺害12名士兵,逃了15年才被抓住
    到了1950年,全國開始了剿匪運動,大部分的土匪都被捕獲,然而,卻有一個土匪逃跑了,他不僅逃跑,而且在東躲西藏時期仍然作惡多端,直到15年後才被剿滅,這個土匪就是湘西最後的土匪頭子覃國卿。逃跑15年1950年,全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剿匪運動,匪患猖獗的湘西成了重點打擊的地方。在軍民的配合下,大多數土匪都選擇了繳械投降,而一些負隅頑抗的土匪也被強行抓住。覃國卿的土匪隊伍中,大部分土匪也選擇了投降,但是覃國卿卻不甘心。
  • 95歲老兵曹光福講述孫佔元英雄壯舉 英勇排長抱著手榴彈滾入敵群
    說起英雄孫佔元的故事,95歲湖北老兵曹光福眼含熱淚,「當年我們同屬一個營,還在一個防空洞裡同吃同睡,在一個戰壕裡並肩作戰,他是讓人敬佩的英雄。」關愛同袍,他待戰友們如同親人1952年10月14日,孫佔元在上甘嶺戰役中壯烈犧牲。如果他還健在,這幾天,他或許會給繞膝的兒孫們,說起68年前那場慘烈的戰役。
  • 原47軍部分老同志來辰調研剿匪史料
    12月4日,原47軍部分老同志來我縣開展湘西剿匪史料調研,並重走父輩足跡,緬懷紅色記憶。1949年5月,47軍奉命進抵湘西開展剿匪,經過「重點合圍」「進剿中心區」「會戰邊緣區」等戰役,共殲滅頑匪10餘萬人,繳獲輕重武器9萬餘支,徹底蕩平了湘西境內百年匪患,使350萬湘西各族人民從此成為這方山水的真正主人。
  • 烏龍山剿匪記有新幹這個老兵身影
    還記得電影《湘西剿匪記》及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嗎?這兩部電影的原型故事就有咱新幹陳老的身影,陳老是原中國解放軍46軍137師411團戰士——陳良基老人,親歷過湘西遊擊隊戰爭等很多戰役的他如今已經86歲高齡了。
  • 他是湘西王陳渠珍的金牌保鏢,曾經打死兩隻老虎!
    龍長卿,湘西鳳凰縣山江鎮人,從小力氣過人,喜愛武術。他的出名跟他兩次打老虎有關係,他第一次打老虎是在他老家,有一次天黑的時候他經過老虎口的時候躺在大石板上休息,在朦朧中感覺有東西在觸摸他,睜眼一看是一隻大老虎,老虎一般只吃活物,看他沒有動,所以又走開了。
  • 西隆縣剿匪鬥爭片斷
    深入發動群眾 奪取剿匪勝利   —西隆縣剿匪鬥爭片斷   1951年4月~10月,我受組織任命擔任中共西隆縣工作委員會副書記(書記是剿匪部隊六五七團政委王吉人兼),併兼任百色地委剿匪工作隊指導員
  • 湘西土匪當志願軍,激戰松骨峰、上甘嶺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在上世紀80年代電影之中,《湘西剿匪記》絕對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影片。該片是瀟湘電影製片廠於1987年拍攝的影片,導演是周康渝。 影片講述了解放前夕,我人民解放軍在湘西艱苦卓絕的剿匪戰爭,重點講述的是吳波營長帶領的部隊如何剿匪的故事。
  • 跟隨47軍入朝的湘西土匪表現如何?曹裡懷:槍法準,特別能打仗
    從宋朝起這裡就匪患不斷,民國時期,湘西土匪更是四處橫行,當地的國民政府屢次徵剿,但收效甚微。最後不得不進行招安,於是這些土匪搖身一變,就成了國民政府的正規軍官。但也有些土匪嫌在國軍中不自在,因此招安不久後就帶著原班人馬跑了,繼續佔山為王,打家劫舍。
  • 16歲少女到隆林剿匪的經歷
    自相伴60多年的老伴黃培廉2018年去世後,兒孫忙,很少有空陪她,她一個人獨自住在寬大的房子裡,好久沒有人聽她聊70年前的剿匪往事了。  第三天走到樂裡,隊員們大多數是少男少女,第一次走這麼遠的路,都累了。大家在樂裡休息一天,再出發,過潞城,住板桃一夜,抵達舊州。  舊州土匪多,解放軍及剿匪工作團駐紮舊州一個月,冼玉屏所在小分隊駐紮板堅村。冼玉屏跟田東的韋發英、百色的何杏娥住一間。板堅村邊有一條小溪,工作隊員每天早上起床後,集體去溪邊洗漱。
  • 排長把指導員打了,副排長說:打得好,我也去打!結果……
    比如,抗日電視劇《川軍血戰到底》中,實力演員陶澤如先生飾演的孫和這一角色,就是一個老兵小油子,而且,他對團長有恩,所以,對新來的上級,根本不服,鬧出了各種問題。在紅軍、八路軍、解放軍隊伍中,這種現象有沒有呢?肯定有。今天要講的,就是在淮海戰役結束後發生的一件事。大家都知道,淮海戰役戰果輝煌,各種戰利品,到處都是。這些,對於中原野戰軍來說,太有吸引力了。
  • 湘西人物訪談 陳永健:專畫吊腳樓的湘西漢子
    湘西人物訪談以初心的姿態,樸素的風格,清新自由活潑的形式,走近民間才子的生活,探尋他們的內心世界,展現他們人生的喜怒哀樂,跌宕起伏。你會發現,當你沉下心來聆聽,每一顆靈魂都是那麼的斑斕多彩!03期 陳永健—專畫吊腳樓的湘西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