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原創作者何毅說美食,專業從事美食領域多年,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美食的知識,希望大家喜歡,多多支持
大家好,這裡是何毅說美食,專注為大家分享美食小技巧。提起瀏陽蒸菜,可是小碗菜的發源地,它是在瀏陽河的發源地大圍山生產的,是由客家人五百年前移民到瀏陽的大圍山,將客家菜的製作技巧與瀏陽的豆豉和茶油相結合,慢慢的形成了地道美食,再經過數千年的繼承和發展,瀏陽市蒸菜館已遍布全國,瀏陽蒸菜中的很多菜品已經作為湘菜中的經典菜品被廣為傳播。
最初,米飯是用木甑製成的,客家人將風味的菜餚放在木甑的大米上,這樣飯熟了菜也一起熟了,但是木甑的大小空間有限,當地人為了一次蒸出更多的菜餚,通常使用小瓷器碗或小瓷器碗,這不僅節省了烹飪時間,而且還充分利用了蒸汽並節省了柴火,小碗中的蒸菜既經濟實惠又衛生,不浪費,符合客家「勤儉節約」的精神。
當初客家人首先用蒸煮的方法來加工食材,主要是辣椒,蔬菜乾,臘製品和罐子菜,在六次大遷徙的過程中,客家人需要穿越山嶺和數千英裡,他們一路上需要攜帶乾糧和易於存放的食材,對於幹蔬菜,臘製品,客家人也有一種特殊的製作方法,吃起來味道大有不同,來到瀏陽大圍山後,才將它們與瀏陽已經著名的茶油和豆豉融合在一起,味道也得到了改善 ,就這樣瀏陽蒸菜逐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
值得一提的是,蒸菜的原料來源也很廣,容易搭配,而且營養豐富,瀏陽清蒸蔬菜被稱為「無菜不蒸」。在湖南,基本上沒有不能蒸的菜,在做蒸菜時經常以多種蔬菜為原料,例如土豆,芋頭,青豆,茄子,豆類,蓮藕,黃瓜,蘿蔔等。上。這種組合不僅可以製作出色彩鮮豔的清蒸菜餚,而且還充分體現了多樣化飲食的理念。
每年冬天來臨,隨著溫度逐漸降低,這是客家人最繁忙的時期,客家人都是一個非常勤奮的,因此他們最看重「秋收冬藏」。他們將烘乾各種幹蔬菜,豆類,穀物,辣椒等,並將其存儲在倉庫中。他們還將飼養肥豬,雞鴨,魚,醃製各種臘製品,為新年做好充分的準備。
如果你走進瀏陽村,你就能看到到處都是雞,鴨和魚肉在房子前的地板上曬乾,當水分乾燥到一定程度時,它將被掛在柴火爐,特殊的土房或鐵桶旁邊,將肉放進去並用煙燻肉,當燻完之後,掛在廚房的屋頂橫木上,散發出煙燻味,充滿了收穫的感覺。
總的來說瀏陽蒸菜用料廣泛,口味多變,菜的品種也是非常的多,價格也非常的實惠,一席十八碗,碗碗蒸香,各具形色,看到這一道道的美味,想不想來上三大碗米飯大快朵頤呢?好了,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小夥伴們記得點讚關注哦~這裡是何毅說美食,我們下期再見!
本文是何毅說美食的個人觀點,感謝大家閱讀。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喜歡的小夥伴們記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