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見習記者 林夢芸
「過年了過年了!」
一個戴圓框眼鏡、粉紅鴨舌帽的初中生模樣的姑娘輕聲喊道。
雖然周末的杭州被烏雲和大雨籠罩,白馬湖畔的建國飯店內,氣氛卻相當火熱——由中國作家協會、浙江省委宣傳部、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的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周,在5月19日這天迎來了高潮。
站在二樓樓梯口,兩邊是截然不同的氛圍。
左轉,華策、慈文、小糖人等多家頭部影視公司在分享IP改編網劇經驗。骨朵傳媒CEO王蓓蓓拿出了實打實的數據「乾貨」,提醒在座的同行們:「雖然女頻IP佔據絕對優勢,但男頻小說正在網劇領域發力。」
右轉,月關、酒徒、蔣勝男、夏烈、蔣離子等「大神」作家們的新書籤售正在進行中。在酒徒面前的隊伍裡,一個穿著白色棉麻衣的大叔顯得格格不入,輪到他時還語出驚人:「我看著你的書長大的!」嗯,算一算酒徒已經寫了20年網絡小說了,這倒也不是不可能。
既有行業探討,又滿足了讀者,於網絡文學而言,確實是「過年」了。
而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周的主題被確立為「新時代、新起點、新使命」,順著這三個「新」字,我們不如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走出海外。
中國網絡小說火爆東南亞
泰國書店裡的暢銷書一半來自中國
「中國的網絡文學與美國好萊塢、日本動漫和韓國電視劇,並稱為世界四大文化現象。」當作家唐家三少在5月18日的網絡文學海外傳播論壇上說出這句話時,眼神裡撐足了底氣。
這句話放十年前絕對是誑語,但在如今,真的不誇張。
英文世界知名的中國網絡文學翻譯網站「武俠世界」 (wuxiaworld.com) 的創始人總裁任我行來到了現場,證實道:「武俠世界現在有超過60部連載小說,每個月有200到300多萬用戶,每一年點擊量穩穩超過一億。」
在閱文集團海外門戶、起點中文網國際版「起點國際」上,《天道圖書館》是2017年最受歡迎的翻譯作品,上線不到一年,累計閱讀次數超過5000萬次,20萬人次收藏,最高單章評論高達1229個。
起點國際頁面《天道圖書館》《全職高手》《放開那個女巫》《國民老公帶回家》
與英文世界相比,中國網絡文學在東南亞市場更加火爆。走進泰國任意一家書店,暢銷書專區都有一半被中國網絡文學書籍佔領。
「中文小說譯本是Ookbee的新項目,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其受歡迎程度已經排名第一。有些小說甚至可以創造一個月百萬的業績,說成是中文網絡小說掀起了閱讀熱潮也不為過。」 Ookbee是泰國最大的數字平臺之一,作為中文編輯兼總經理,Ms.Thanitta Sorasing專程趕來體驗一把中國的網文氣氛。
在Ookbee上,最受歡迎的中國小說類型為內功類、科幻類、穿越時空劇和浪漫愛國類。對於泰國讀者而言,中國小說有個天然的難點——人物名字記不住,特別是以古代為背景的作品。「但還是會一直看下去,不捨得放開。」 Ms.Thanitta Sorasing說道。他認為,中國小說的魅力在於用詞,「非常有靈性,可以讓讀者通過閱讀文字產生共鳴。」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小說在泰國並非一個簡單的標籤,而是一種自成一體的風格。因為據Ms.Thanitta Sorasing介紹,不僅中國小說銷量火熱,就連泰國人模仿中國小說所編寫的作品也受到了熱捧。
類似的情況在法國也有發生。
寫「同人文」算是讀者看小說時的一項興趣愛好,即在小說的世界觀內自己創作一些人物故事。這項愛好在全世界通用,法國讀者也是如此。而中國網絡小說意外地給他們下了一個學習任務——嘗試中國獨有的修仙、玄幻主題寫作。
「中國網絡文學與法國本土的網絡小說創作相融合,這樣獨特的風景是紙媒時代的中國文學在法國譯界所無法實現的。」巴黎狄德羅大學的徐爽教授感嘆道。
原作精髓如何準確傳達
翻譯是一道難過的關卡
當然,走出海外的路並不平坦,其中最難一關,卡在了翻譯上。論壇上的幾位嘉賓不約而同都提到了這個問題。
Ms.Thanitta Sorasing表示,相比於他們想要購買版權的小說數量,翻譯人員數量遠跟不上,同時翻譯速度也不夠快。而對於從事這行更久、團隊更大的任我行來說,他擔心的是翻譯質量:「和國內的網文環境不同,翻譯本身在西方就很小眾,在美國,所有翻譯小說的量只不過佔1%。所以,想要打入非常強勢的主流文化,我們不可能靠量起來,必須靠質量打進去,我們必須集中提供最好的翻譯,翻最好的書。」
武俠世界頁面
從作家角度出發,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完整傳達到海外。
作為最早一批收割到海外讀者的作家,天蠶土豆一開始很興奮,因為能和國外玄幻迷們分享自己的精神世界。但翻看部分譯本時,他發現網絡文學和國外文化的對話被忽視了。
現場,他講了一段親身經歷。
他們公司的樓裡有很多外企,有天,他在喝咖啡的地方碼字,旁邊的外國人好奇他在幹什麼,他的英文水平解釋不清楚,只能答:「China,哈利波特!」可對方還是不太懂。
這是很小的一件事,但讓他想了很多:「沒有高質量的翻譯作品出現,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影響力是難以提升的。因為兼通中國文化與歐美閱讀習慣的高質量翻譯人士太過匱乏,所以作品在翻譯時很難準確傳達原著的精髓。」
幾年前的外國網友評論
新加坡科學家掉進中國網文的「坑」
加盟「起點」建立詞彙庫平臺
巧的是,現場正好有一位兼通中國文化與歐美閱讀習慣的高質量翻譯人士——來自新加坡的網絡文學翻譯家,Onn Hong Wen。會後,他接受了錢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Onn Hong Wen今年33歲,本職是位科學家,2017年6月底加入了起點國際,成功把愛好發展成兼職。目前,他同時在翻譯四本書,被編輯們形容為「王牌翻譯」。看起來工作量很大,但他非常滿足。一方面,他自己也在追這四本書,能夠第一時間讀到新章節,「感覺有點小得意」。
另一方面嘛,「收入很不錯,足夠養活我的女朋友(笑)」 。
聊到入行,Onn Hong Wen表示小時候就偷偷躲在被子裡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而真正接觸到中國網絡小說,則是從國漫《妖神記》開始的。這部漫畫一直是杭州作家發飆的蝸牛自己在開發,了解到還有原著小說之後,Onn Hong Wen跳進了中國網文的「坑」。
粉絲自發翻譯的小說有趣歸有趣,但翻譯水平卻層次不齊。Onn Hong Wen從小的華文課成績就非常不錯,母親也會中文,便動起了翻譯的念頭。2015年11月,他初次參與了東方玄幻文《真武世界》的中譯英翻譯工作。
「雖然不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但是,我也有幸見證了中國網文出海西行的過程。」
Onn Hong Wen把譯者的等級劃分比作中國網文中的修仙體系——
「築基階段」的譯者根據原文一字一句地翻,能讓讀者看明白什麼人在做什麼事情;「金丹階段」的譯者可以讓讀者在讀懂情節的同時,增加整體的可讀性和流暢度;「元嬰級別」的譯者則會彌補原作者在邏輯上的漏洞,並將原作者未表達完整的意思敘說完整。
「隨著中國網絡小說在市場上的數量越來越多,讀者也在不斷進化。我相信,這些低等級譯者終將會被市場所淘汰。」
如今,Onn Hong Wen在起點國際不僅做著翻譯,同時還在幫助建立平臺的詞彙庫。用修仙體來解釋的話,就是元嬰級譯者在幫築基譯者製作快速升級裝備。
詞彙庫統一了專業術詞的翻譯方法,比如修煉等級、成語和俗語等。「目前,我已經整理出了700多個專門詞彙的翻譯方法了。接下來,我們還會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國家的讀者,通過一些合理的改編和情節上的優化,使得海外讀者能更好地理解中國網文。」
天蠶土豆提到的「網絡文學與國外文化的對話」,也是Onn Hong Wen作為一名譯者特別在意的方面。
他認為,譯者首先需要深度了解作者的風格與寫法,「有些功課是需要事先做好」。其次,在翻譯過程中要時常與原作者、責編溝通,「只有我更好地理解了作者在寫什麼、想表達什麼,我才能更好地將作者的意思傳遞給讀者。」
說到這裡,他引用了一句著名翻譯家余光中先生的話:翻譯是一種條件的創作。
「譯者在從一種文字轉化成另一種文字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克服創作中的個人獨特性,無限接近原著。」
Onn Hong Wen非常同意中國網絡文學走出海外就是一種文化上的交流的說法,正如天蠶土豆在論壇上所說的:
「我們為什麼要走向世界?那是因為我們要與世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