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美食巧手,是一位高級西點師,愛生活,愛美食,懂分享,關注我,每天我都會以文章或是視頻的形式分享美食的做法和烘焙技巧。
早餐我一直堅持吃,通常有二種吃法,一種是牛奶搭配吐司,加一個煮雞蛋,外加水果塊,另一種是牛奶搭配蛋糕,加水果塊。這二種早餐是不一樣的,我會交替食用。牛奶搭配吐司,吐司常常做歐洲家庭麵包,做好之後切片放冷凍室,每天早上取二片出來烤熱了,加一個雞蛋,再配上溫牛奶一起吃,吃完,再吃點水果,每天吃的水果不重樣,換著吃,這樣,吃好水果也就意味著一天的早餐就結束了;而另外一個搭配,牛奶加蛋糕,蛋糕我喜歡吃戚風蛋糕,每次做一個戚風蛋糕就可以吃3-4天,每天吃完牛奶、蛋糕之後,再來點水果就夠了。
牛奶買的是紐西蘭安佳成人奶粉,水燒開後衝泡一下就可以,每天的水果是不一樣的,換著吃。今天著重講一下歐洲麵包和戚風蛋糕的做法,學會做它們了,早餐就不用去外面買了,請大家隨我一起,看看我是怎麼做的。
一、戚風蛋糕
【食材】
新鮮冷藏雞蛋6個,低粉75克,玉米油60克,牛奶60克,鹽1.5克,檸檬汁3克,白砂糖60克
【具體製作步驟】
1、雞蛋敲碎後,蛋清、蛋黃分離;
2、牛奶、玉米油攪勻;
3、加入攪勻的蛋黃拌勻;
4、加入過篩的低粉,把蛋黃部分攪拌至絲綢般光滑的蛋黃糊;
5、蓋上保鮮膜待用;
6、蛋清部分加鹽和檸檬汁;
7、用打蛋器打至出現很多大泡,加第一次糖,糖分三次加入到蛋白內,加糖之後接著攪打,直至出現很多小泡,加第二次糖,繼續攪打至出現紋理,把剩下的糖加進去,接著攪打至中性泡發偏硬的狀態,蛋白霜就打好了;
8、把1/3的蛋白霜加入到蛋黃糊中攪拌均勻後,再加1/3蛋白霜倒進蛋黃糊中攪勻,之後,把剩餘的蛋白霜加入到蛋黃中用鏟子鏟勻,這樣蛋糕糊就做好了;
9、把攪勻後的蛋糕糊倒入8寸戚風蛋糕模具裡,震幾下;
10、把蛋糕糊放入提前預熱好的烤箱裡烘烤;
11、烤箱溫度150-160度,烤50分鐘左右即可關火,等2分鐘取出倒置冷卻;
12、蛋糕冷卻後脫模就可以了。
【技術總結】
1、雞蛋要選擇新鮮的,冷藏後的雞蛋更好,蛋白部分、蛋黃部分分開做;
2、然後再把蛋黃部分和蛋清部分混合在一起,拌勻,這樣,蛋糕糊就做好了;
3、這樣做出來的蛋糕微甜,口味正好;
4、在蛋白霜打好之後,烤箱就可以預熱,預熱溫度是160度;
5、蛋糕在烤制時,隨時應注意蛋糕的外觀,以免烤焦;
6、烤蛋糕時千萬不要中途打開烤箱的門,時間到後,等2分鐘再把蛋糕取出。
7、蛋糕取出後倒置冷卻,以免蛋糕塌陷。
8、在正常室溫下,蛋糕放室內可以保鮮3-4天,大熱天除外。
【成品】外觀色澤金黃,口感香甜、綿柔,非常好吃,零添加。
二、歐式家庭麵包
【所需食材】
高粉150克、中粉150克,牛奶90ML,奶粉16克,酵母7克,鹽3克,雞蛋2個,黃油45克,白砂糖38克
【具體步驟】
1、除黃油和鹽外,其它食材都放入廚師機三檔攪打;
2、麵團光滑後加入黃油和鹽,繼續攪打至出手套膜;
3、麵團出現手套膜後,立即把麵團取出放入乾淨盆中,加蓋保鮮膜放溫暖處餳發1小時,麵團發至2倍大小;
4、麵團發酵好後揉面排氣,分3個等量的劑子;
5、把麵團用擀麵杖擀至牛舌狀,然後,從上往下擀,這樣擀了再卷,重複二次;
6、把三個卷好的面胚放入450克吐司模具中,放入發酵箱再次餳發,約半小時,至模具7-8分滿就可以放入烤箱烘焙;
7、烤箱預熱上下火180度,約10分鐘;
8、把吐司盒放入烤箱中進行烤制,溫度180度,烤40-50分鐘,視個人烤箱定。
9、時間到後,把麵包取出,震幾下,土司盒側面放置冷卻,冷卻後脫模即可。
【總結】
1、攪打麵團時注意,黃油和鹽最後加入麵團中攪拌;
2、餳發麵團時,注意不要過度餳發,過度餳發的麵團容易開裂;
3、麵包快熟時,要注意麵包的上色情況,不宜過度上色,金黃色最佳;
4、麵包烤熟後取出時,記著震幾下,養成這個習慣;
5、麵包冷卻後再切片,放冰箱冷凍室保存;
6、早上吃的時候從冰箱取出,用麵包機烤熱即可食用。
【成品印象】
歐式家庭麵包外脆內嫩,組織結構是有小孔的麵包組織,這種吐司抹上芝麻花生醬,味道不錯,或是二片吐司之間加上牛油果,味道也很好。當然,吐司有很多種吃法,大家如果有興趣有時間,都可以試試;正常情況下,麵包可以在冰箱裡保存15天左右。
我給大家分享的二種早餐搭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三大營養物質搭配比較合理,外加來自水果中的維生素,覺得比較完美,所以,大部分時間都這樣吃,當然,有興趣時也會做做包子、饅頭等早點,甚至偶爾也做油條和其它麵食吃。早餐一定要搭配好,要堅持吃,有的人為了減肥不吃早餐,其實,減肥也需要吃早餐的,不建議不吃早餐哦。
我是美食巧手,是一位高級西點師,愛生活、愛美食,懂分享,喜歡為家人洗手做羹湯,也喜歡把美食分享給大家,每天會寫美食文章或製作視頻在百家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和視頻就請關注我,也歡迎各位朋友收藏、轉發、評論我的作品,謝謝大家閱讀,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