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野原重明:我活到105歲,一樣害怕死亡...|文茜推薦

2021-02-12 陳文茜



日野原醫生於2017年7月辭世,享年105歲。從2016年末開始,日野原醫生即使知道死亡就在眼前,在與病魔對抗的同時,他仍希望自己就像麥子,可以因為死去,而讓遺留的話語結成豐碩果實。為此,他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紀實錄影,竭盡心力留下最後的話語,將對生死、情感、挫折與未來的態度與眾人分享。

來源:商周良醫健康網「非讀book」2019.4.3,責任編輯:洪婉恬

對於不久後自己將會死去的事實,我覺得很可怕。光是聽到你說,我就害怕到全身縮成一團。因為我是醫生,可以實際感受到身體因為疾病而變得虛弱,我也體會到現實中的那個時刻,已經靠我越來越近了。因此,我每天早上起來,對於「自己還活著」這件事,都由衷地感到高興。因為活著,所以能夠開始全新的一天,能夠和各種不一樣的人事物相遇。雖然我的年齡已經來到 105 歲,但依然還有很多連自己都不了解的自己,因而對於能夠和那樣未知的自己相遇,我可是歡欣雀躍呢!另一方面,如果只抽出「死亡」這個事實,以窺看自己的內心深處,那麼首先一湧而上的,就是讓人不禁想閉上眼睛的恐懼感。死亡,不管對其他人或對我來說,都是不曾經歷的「未知」部分,所以我感到恐懼。正因為我們對於自己不曾體驗過的事情沒有把握,所以一想到死亡,恐懼就會隨之而來。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害怕死亡,那是自然而然的一種情感。在死亡面前感覺驚惶失措,絲毫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即使是耶穌基督,在被釘上十字架前,也在客西馬尼園向神祈求,能不能想辦法救救他。只要一想到這件事,我就感覺自己得到了些許的安慰。只不過,正如同沒有人會說:「因為討厭死去,所以不要出生。」人從出生那一瞬間開始,就已經註定好死亡這件事了。死亡與出生是一系列分不開的事,不,應該說就是同一件事。我們無法從死亡逃離,也不需要逃離。並不是要一直盯著死亡看,也不是要逃避與背對,就只要讓自己此刻生命過得更光彩燦爛,這才是真正與死亡成為一體所要過的生活方式。我每天一邊祈禱,希望自己不要平白浪費無可取代的寶貴時間,好讓我可以完成上天賦予的使命,一邊過著日子。

我每天早上起來,對於「自己還活著」這件事

都由衷地感到高興

上了年紀,你不覺得身體常常有一堆毛病嗎?還是你認為活到 105 歲高齡,是件幸福的事呢?

105 歲這個年齡……想不到我竟然能夠活到現在,實在很不容易。我想這是神賜予我的恩惠。我現在105歲,今年秋天就要 106 歲了。不過,我活到現在,從來沒有以長壽作為活著的目標。的確,我也有病在身,每天都得跟不聽使喚的自己掙扎搏鬥。尤其在開始坐輪椅後,不聽使喚、行動不自由的事情增加了許多。儘管如此,能夠長壽真好。我還是認為長壽很了不起。我會這麼說,是因為當我過 100 歲後,才感覺自己根本不了解真正的自己。在這世間,我最不了解的其實是自己。我終於能夠了解這件事。沒有走到一定的歲數,是無法發現的。你需要選擇衡量的標準和價值觀,並且擁有自己人生的指南針。這是我在 80 歲左右寫下的一段話。那時候,雖然我打算一邊探究自己的指南針來度過人生,可是活到 100 歲之後,卻發自內心地體會到︰「哎呀,到目前為止,我探索的只是其中極微小的一部分。從真正的意義來說,我根本一點都不了解自己。」我什至覺得 80 歲時的自己,是那麼地可愛。我這樣說,或許聽起來好像完全否定了以前到現在的人生,其實不是這樣。而是到了 105 歲的年紀,能體察到未知的自己,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能夠長壽真好

我深刻體會到,事物的真理無法當下馬上被了解,而是要經過時間沉澱和反覆思索,到後來才能慢慢顯現出真正的意義。在現代人可以活到 100 歲的時代,應該有很多人害怕長壽。也有人認為無法立刻得出答案的事情,就不具備價值。或許他們擔心,長壽會不會變得孤單,或者也擔心經濟層面的問題。在人可以活到 100 歲的時代,這是一個未知的世界,所以我認為對於未知事物感到恐懼,本身就是無可奈何的事。只不過,長壽這件事,讓人能夠與不熟悉的自己相遇。雖然我不認為人們能夠完全明白這種體驗,不過,越了解自己是怎樣的人,這種喜悅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有越深刻的體會。因為,就在和你這樣對話的瞬間,我還是一再體會到:「呵呵,原來我也有這樣的一面啊!」

推薦書籍:

《獻給擁抱生命的你:百歲名醫分享生命、愛與寬恕的人生智慧》

作者:日野原重明

1911 年 10 月 4 日出生於日本山口縣山口市。1937 年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1941 年前往聖路加國際醫院擔任內科醫生;1951 年前往美國艾默裡大學留學;1973 年設立財團法人生活計畫中心(Life Planning Center);1992 年就任聖路加國際醫院院長,歷任聖路加國際醫院名譽院長、聖路加國際大學名譽理事長等職銜;2000 年組成了「新老人會」;2005 年獲頒文化勳章;2007 年就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日本協會大使;2010 年獲頒波蘭出身醫生雅努士.科札克(Janusz Korczak)協會功勞獎;2017 年 7 月 18 日永眠。

 

留言已開放,歡迎在下方留言

「6月4日起,每日發送前一天日期,可獲得當日節選新聞熱點

例如:6月16日,可在後臺發送 6.15,獲取要聞」

相關焦點

  • 日野原重明的百歲哲學:如何才能《活好》這一生
    「當我被解救並再次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天,我重生了。」 「我決定,從此不再僅僅為自己而活,我要用餘生去回報他人。」 日本最受愛戴的日野原重明醫生在回憶這段往事時,仍不免心潮澎湃。正是這一突發事件,徹底改變了這位內科專家的人生觀。日野原重明後來成為了著名的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
  • 讀書筆記‖日野原重明《活好——我這樣活到105歲》
    一,日野原重明1911年—2017年,享年105歲,日本皇室家庭醫師,將健康體檢帶入日本,日本提倡預防醫學的第一人。京讀大學博士學位,1941年進入聖路加國際醫院任職,73年的光陰奉獻給這家醫院,2005年獲得日本政府頒發日本文化勳章。
  • 遭遇劫機事件,被醫生宣判時日無多,他卻活到105歲,臨終告白讓人淚崩
    作者:[日]日野原重明,摘自新書《活好:我這樣活到105歲》,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授權發布「今天秋天,我就要106歲了。」2017年3月,聖路加國際醫院內。一位老人住了進來,一開始以為只是做一個簡單的檢查,主治醫生卻意外通知家人結果不容樂觀。
  • 《活好》:和105歲老人聊天,在瑣碎中尋找感動自己的人生感悟
    --日野原重明  初次在圖書館見到這本書時,先是被105歲這個數字吸引了,但並未多想,因為日本堪稱長壽之國,百歲老人的數量不算少。可是打開目錄一看,馬上就被吸引了。  一茶一燈,一曲一人,聆聽一位百歲智者的人生感悟。睡前一小時,一口氣讀完了全書。
  • 書評|《活好》:一起聆聽百歲老人的人生智慧
    如果有機會,我想知道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智慧,我還想沾沾福氣,希望自己也可以長命百歲。然後,就看到了《活好:我這樣活到105歲》這本書,真是想啥來啥。《活好》是日本國寶級醫師日野原重明在105歲離世前,以採訪的形式完成的一本書。譯者甘茜女士覺得這是日野原重明先生竭盡生命最後的力量傳達給後人的話語,每重讀一遍,她對人生都有新的感悟。
  • 20201103免費電子書|《保險史話》《超禁忌遊戲(全五冊)》《大觀紅樓3》《活好:我這樣活到105歲》《進入你的感官世界》
    《活好:我這樣活到105歲》日野原重明7.5(1453人評價)105歲的智者日野原先生,將大半生時間獻給服務他人,在即將離開這個美好的世界前,以對話的方式,將他關於死亡、生命、家庭、朋友、工作、孤獨等的思考,向所有願意聆聽的人娓娓道來。
  • 生命是孤獨的嗎---《活好》
    作為同在醫療戰線的醫生,我發自內心地敬佩一色醫生的大智大勇。    第一次聽到裴宰徹的歌聲是我102歲時。我從小喜歡音樂,不僅可以作詞作曲,還與學生時代的朋友組建了三重唱和四重唱組合,音樂所帶給我的感動一直讓我無法忘懷。    歷經磨難,重返舞臺的裴宰徹,擁有用任何語言都無法描述的歌聲魅力,他的歌聲充滿悲憫的滄桑感,像是一種以歌聲形式發出的祈禱。
  • 和百歲老人的對話,讓我對生死有了新的看法
    《活好》這本書的作者是日野原重名,他是一位醫生,這本書是他在105歲的時候寫的,一位百歲老人把自己的經歷寫進書裡,總有些地方會使你怦然心動。01 每個人都害怕死亡在第一章的第一節中,以提問的方式開頭,問題是「您怕死嗎?」 這位老人的回答是,」當然怕死了!僅僅被你這麼一問,我都覺得好害怕。
  • 每日新書 |《活好2》:105歲的國寶醫師,教你活出生命的意義
    101 歲生日,一下子收到兩個驚喜 10月3日晚上,在我101歲生日的前一天,人們為我舉辦了「慶祝日野原重明101歲壽誕之夜」活動來慶祝我的生日,會場座無虛席。 我穿著淡紫色西裝登上講臺,這是我為當晚的活動特意準備的新衣服。
  • 葉羅麗:原來我們都錯了,文茜最害怕的不是失去舒言,而是他
    其實不是,舒言只是個誘因,要知道文茜第一次幫助的人是舒言,曾經舒言的貼心保護,讓文茜感到心暖,不管是舒言擋住籃球,防止文茜被砸,還是借給她的田字本,都有暖男的風度,並且這是文茜第一次感受到來自別人的關心,所以文茜為了回報他。
  • 「我終於可以大哭一場」:文茜給逝去的它,一封信 | 茜問
    經歷了人生第一次「至親離開」後直到遇見它,才又有了養育的勇氣● 文茜:不會,這種狗它可以活到 18 歲。我有一隻狗叫 baby Buddha 嬰兒佛,它活到 19 歲多;它只要去臺大動物醫院,連醫生看到它都非常尊敬;李敖說它是狗界「宋美齡」,因為很長壽。另外一隻就是我以前的北京狗,它叫 Miki,我給它一個臺灣本土化的名稱「陳美枝」,那是從別人家帶回來的一隻狗,也活到 18 歲。 我的狗只有很少數,除非先天性有疾病的,要不然最起碼都活到 16 歲以上。
  • 李敖:樽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文茜大姐大
    文/陳文茜以前臺灣有一檔電視節目,叫《李敖大哥大》,時間是晚上9:00-10:00,我的節目在 10:00-11:00,所以製作單位一開始設定的節目名字是《文茜大姐大》,但我不依,我說李敖比我大16歲,我絕對不要做「文茜大姐大」,我要做「文茜小妹大」——女人對於年齡是寸土必爭的。
  • 不為他人而活,但活著要「極致利他」
    作者 | 樊登讀書 · 小芫主播 | 樊登讀書 · 楊槍槍「日本國寶級醫生」日野原重明,在105歲的時候用採訪的方式寫下《活好》這本書,記錄了他竭盡生命最後的力量想要留給後人的話語大學畢業了應該找工作,30歲之前應該結婚,結婚後應該生孩子,孩子應該上名校……我們循規蹈矩的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沒有人問這些「應該」從何而來。而當我們不小心脫離了「應該」的軌道,就會被各種質疑包圍——別人都是這樣的,你為什麼不一樣?
  • 「我不害怕死亡,我害怕別人看我的眼光。」
    「我不害怕死亡,我害怕別人看我的歧視的眼光。」這是一位愛滋病患者的獨白。太多的人說到愛滋病患者時,都直接把患者本人視作等同於愛滋病毒的魔鬼本身,而已經忘記,患者其實也是受害者而已。被驅逐的孩子,與貓狗為伴2014年,一封200餘位村民籤字的驅離8歲兒童「聯名信」曝光,引發大家關注。200餘名村名驅逐一名8歲孩子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是一名愛滋病毒攜帶者。
  • 日本死亡森林青木原樹海
    前陣子國外才有網紅到日本著名「自殺勝地」青木原樹海拍攝上吊屍體,引發網友軒然大波 (最紅網紅到日本「自殺森林」發現上吊屍體,上傳「
  • 人到老年,面對死亡害怕嗎?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在下降,老年性痴呆、震顫麻痺、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接踵而至,但即便如此,老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仍然充滿恐懼。中國人談死色變,面對死亡充滿了恐懼,甚至感覺死亡離每個人都很遙遠。變老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感知著身心機能的日漸流逝,恐懼著生命終點的到來。體力在消逝,身體變得大不如前。那麼老年人為什麼會害怕死亡?
  • 陳文茜:過度關照自我,是人痛苦的來源 | 文茜大姐大
    他們原來是臺中的富商,家境很好,到了山上以後,要水沒水,要吃的沒吃的,什麼都得自己來。連 8 歲的小孩也都要去山上取水,用明礬沉澱之後才可以喝。因為山上蚊子很多,每個孩子都得了瘧疾,但第五個女兒在那場瘧疾中反應特別嚴重,發高燒到虛脫。我外公一看,不對勁,請附近的人家背著女兒就往臺中市跑。
  • 氷雨(冷雨)-佳山明生、日野美歌
    如果想與筆者分享一份弦外之音的快樂,不妨寫信給筆者,郵箱地址:15245703@qq.com,或加微信號:QQ15245703)【日歌經典回顧】20世紀中感動全日本的歌曲百首選(No. 100)氷雨(冷雨)-佳山明生、日野美歌(原博文2016-04-14 發布於新浪博客【日本經典歌曲300首】系列)佳山明生(1951年9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