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共和黨主流派:別爭了 就川普吧

2021-01-17 搜狐網

  為避免黨內分裂導致希拉蕊漁翁得利——

  據新華社電 觀察人士注意到,過去一周來,美國共和黨主流派開始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現實:川普很可能贏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美國《華盛頓郵報》28日評論,儘管不情願,但是共和黨大佬、捐款人和活躍分子更不願意看到黨內混戰削弱本黨實力,以致在大選階段輸給民主黨。

  因此,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主流派人士呼籲內部「停火」,全力迎戰很可能摘取民主黨提名的希拉蕊·柯林頓。

  厭倦黨內長期混戰

  自川普26日橫掃東北部5州的預選後,他贏得的共和黨代表席位數以及名流政要的背書不斷飆升。按照《華盛頓郵報》的說法,這一結果打破了共和黨主流派人士的預期底線,令越來越多人開始「說服」自己接受川普為候選人。

  現階段,全美各地的共和黨主流派內部瀰漫著一種情緒:對黨內混戰感到厭倦,擔心這會導致大選階段輸給民主黨,尤其希望不要出現特德·克魯茲、約翰·卡西奇與川普在7月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繼續纏鬥的情形。

  多名共和黨人說,眼下民主黨競選人希拉蕊優勢明顯,多半能拿下民主黨提名;而共和黨內仍然是「三人混戰」局面,恐怕會削弱後續籌款能力,不利於迎戰民主黨。

  在新罕布夏州共和黨策略分析師邁克·丹尼希看來,「大多數共和黨人希望混戰局面儘快結束……人們已感到厭倦。人們盼望快點搞定此事,結束內鬥,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進入大選階段」。

  呼籲向川普靠攏

  川普28日獲得兩名資深共和黨議員的背書,分別是國會眾議院運輸和基礎設施委員會主席比爾·舒斯特、眾議院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主席傑夫·米勒。舒斯特在一份聲明裡說:「現在是時候讓全黨團結在唐納·川普身後,集中時間和精力擊敗希拉蕊·柯林頓。」

  佛羅裡達州州長裡克·斯科特27日呼籲共和黨內結束「阻擊川普」運動,「川普將會成為我們的提名人……共和黨領袖沒有選擇他,但是全美的共和黨選民選擇了他」。

  佛羅裡達州共和黨說客布賴恩·巴拉德透露,該州已有多名捐款人準備為川普提供競選資金支持,「我接觸的這些人都在快速向川普靠攏」。

  按照美國眾議院前議長紐特·金裡奇的說法,「川普已經成為一個事實,而非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請告訴我,你們要怎麼樣阻擊他?他可是寫了《交易的藝術》一書的人,莫非他還不懂得如何與尚未拿定主意的黨代表達成政治交易嗎?」

  明尼蘇達州前州長蒂姆·波倫蒂表示,共和黨主流派「正在意識到,他(川普)很可能將獲得黨內提名」。波倫蒂先前支持馬爾科·魯比奧競選總統,直到魯比奧上月黯然退選。

  科羅拉多州前共和黨領袖迪克·沃德姆斯呼籲黨內團結,因為「我們需要一名候選人」。

  克魯茲仍想最後一搏

  另外兩名共和黨競選人克魯茲和卡西奇仍未放棄。克魯茲眼下把希望寄托在7月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由於共和黨預選並非直接產生總統候選人,只要川普無法拿到1237個黨代表席位,那麼他所贏得的這些黨代表只有在第一輪投票中按照規定必須投給川普,而在隨後幾輪投票中將可投給克魯茲或其他人。

  克魯茲還出人意料地在競選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於27日提前宣布惠普公司前執行長卡莉·菲奧裡納為競選搭檔。菲奧裡納現年61歲,1999年至2005年任惠普公司執行長,一度參加2016年總統選舉,但今年2月宣布退出,一個月後宣布支持克魯茲競選。

  然而,在與川普之間戰績懸殊的情況下,克魯茲宣布副總統競選人人選,被不少政治分析師評價為「絕望反擊之舉」。

  在以往美國總統選舉中,兩黨競選人往往要在鎖定黨內提名後,才會宣布與之搭檔的副總統競選人。克魯茲承認,在當前時機宣布副總統競選人「不太尋常」,但解釋說2016年總統選舉進展至今早就不能用「尋常」一詞來形容。

  連結

  川普首秀外交政策 「美國第一」引爭議

  美國共和黨總統競選人川普27日在華盛頓發表他的首場外交政策演講,呼應其競選口號「讓美國重新強大」,提出以「美國第一」為主旨基調的外交政策構想。

  圍繞「美國第一」,川普抨擊民主黨總統歐巴馬的外交政策是「徹底的災難」,批評伊朗核協議是不願離開談判桌的產物。他提出緩和美俄關係,利用經濟槓桿影響他國事務,重塑美國軍事力量,研發訂購最先進裝備,並讓美國盟友承擔更多防務費用乃至自己保護自己。

  川普說:「我的外交政策將總是把美國人民和美國安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美國第一』將是我領導的政府主要和壓倒一切的基調。」

  從美國多家媒體的報導來看,川普演講主要著眼於大選較量和抨擊競爭對手,很多主張脫離了數十年來美國的主流外交思想,具有濃厚的孤立主義和民族主義傾向。

  川普話音剛落,「美國第一」的提法就首先遭到質疑。威廉士學院教授蘇珊·鄧恩在網上發文說,在美國歷史上,「美國第一」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口號」。當年孤立主義者和反猶太組織打著這個旗號,要求美國對希特勒採取綏靖政策。如今被川普再度啟用,「引來醜陋的歷史回聲」。

  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當天在為希拉蕊助選時批評說:「他(川普)可能從不讀歷史或者不懂這個,他顯然不知道那些主張『美國第一』的人,實際上是在說,納粹沒有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

相關焦點

  • 《走向共和》制度之爭
    李鴻章從小就是教科書中的賣國賊、真的是冤枉他老人家了、作為弱國的外交官他能怎麼辦、他一直是堅定的改革派和議和派、清朝需要的是時間、只有通過忍辱負重積累國力才能躋身強國、不過總有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來批判他、為了面子開戰、這些人動動嘴皮子作為政治投機者他們不會上戰場去打、最後打不過還得李鴻章去擦屁股、甚至在甲午戰敗後去日本和談以自己被刺殺中槍來砍價、希望能夠減少賠款
  • 《走向共和》走向共和
    片中的李鴻章無疑是被著力塑造的人物,不同於以往的賣國賊形象的是,這裡的李鴻章是一個講求實幹,精於世故,老成謀國,苦苦支撐國事的偏於正面的形象:他為北洋水師的軍費與朝中以翁同龢為代表的不解時艱、唯尚空談的清流派爭鬥;耍了手腕,但顧全大局去爭取本來敵視他的南洋大臣張之洞;視滿朝的非議詆毀如過耳雲煙;馬關和談時盡其所能與日本人周旋(看過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他甚至把自己在日本被刺後治療所需的醫藥費都當作籌碼,
  • 電視劇《走向共和》的一些細節
    走向共和之一。與蒼穹之昴相比,走向共和的歷史背景也設定在清末戊戌變法前後,但不再是清宮戲視角,敘事更宏大,跨度更長。反正歷史課本上出現的各色人物都悉數登場,還原度也很高。談到最後,李鴻章在爭取減少賠款,但日方回絕了……甲午戰敗早已註定,就算李鴻章不去籤約,朝庭也會派張鴻章、王鴻章去籤……怪不得李鴻章說,這世上最難寫的就是自己的名字,籤在這賣國條約上就是千古罵名……走向共和之三。北洋水師缺軍費,李鴻章派盛宣懷向各國銀行借錢,向哪國借,就從哪國買軍火。盛宣懷主張向兩家借,李中堂則只向一家借。
  • 中國最優秀歷史劇《走向共和》,為何央視僅播放一次,再不復播?
    言歸正傳,《走向共和》展現的歷史主要包括,甲午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國成立、袁世凱稱帝、二月革命、張勳復闢等。整部劇的主線是由封建帝制走向共和,是通過滿清王朝的垂死掙扎展開,是通過眾人竭盡全力挽救這個王朝展開,而這個階段又分成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清王朝打算通過變法來挽救大清江山。
  • ​電視連續劇《走向共和》第1集故事梗概
    延伸閱讀1:百度百科之《走向共和》《走向共和》,是一部由中央電視臺、北京同道影視節目製作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長沙電視臺等聯合出品的中國近代史題材電視劇,該劇由張黎執導,盛和煜、張建偉編劇,王冰、呂中、孫淳、馬少驊、李光潔
  • 【我喜愛的文化經典】 連續劇 《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是一部由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長沙電視臺等聯合出品的中國近代史題材電視劇,該劇由張黎執導,盛和煜、張建偉編劇,王冰、呂中、孫淳、馬少驊、李光潔等主演。該劇以史詩般的藝術筆觸全景式地呈現了中華各民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這一波瀾壯闊的艱難歷程。
  • 推薦歷史電視劇《走向共和》
    今天給大家推薦電視劇《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拍攝於2003年,拍攝完成後就在央視播出,但只在央視播出了幾集就被禁播了,原因眾說紛紜。
  • 推薦:電視劇《走向共和》值得一看,臺詞經典.
    《走向共和》在當年引起的爭議直達中央高層。
  • 【FLAC】Onerepublic.共和時代.一體共和.-.Native(Deluxe).五禽戲.原始天性.豪華版 無損免費下載
    【資源簡介】表演者: OneRepublic,共和時代,一體共和流派: 流行,搖滾 ,流行搖滾,迷幻搖滾
  • 1天傳出5個壞消息,伊萬卡被調查,拜登出擊,美總統這回壓力不小
    然而就目前來看,川普想要逆風翻盤可能性極低,日前,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導,川普1天內就連續收到了5個壞消息,美總統這回壓力不小。川普女兒被調查據報導,其一,美國紐約州檢察長已經向川普集團發去傳票,要求調查川普集團向川普女兒伊萬卡支付諮詢費一事。
  • 《走向共和》打疼了誰的臉?
    該劇除了史詩般地展現了從推翻帝制到走向共和這一波瀾壯闊的艱難歷程外,還對歷史人物進行了鮮活地還原,塑造了孫中山、李鴻章、慈禧、袁世凱等生動豐滿的人物群像。走向共和》的劇組的拍攝狀態是非常好的,要是有誰偷懶,臺詞沒說好的,大家都會鄙視。
  • 電視劇《走向共和》孫中山最後的震撼演講
    那些行政官員把多少錢揣進了自己的腰包,你們不知道吧,我也不知道。       你們都知道司法是裁判吧,這個裁判的原則是什麼,是一部主權在民的共和國憲法。可民國六年來,我們根本沒有看到這麼一部憲法嘛,就那部不成熟的《臨時約法》也一次又一次地被強姦。       有人說,不.不是一個人,是有一些人說共和國它只是一個稱號而已。
  • 「學生穿衣要共和」,教育部長一句話笑崩全網,遭群嘲:共和是啥?
    誒,別忘了,連愛麗舍宮,標準的共和國場地都可以擁有這樣的舞者啊! 昨天,他再次又對著裝問題發出了金句: 去學校上課,穿的就要「共和」!
  • 《走向共和》:一部真正走向神壇的歷史劇
    今天,筆者只是想回憶一部很老很老的電視劇歷史題材的電視劇《走向共和》。開始是即巔峰——這個讖語能否打破?筆者並不是專業的影評人和電視劇評論員,我只能將我觀看電視劇時的主觀感受和內心想法直白的說出來並不能去從專業的角度去評價這部電視劇整體藝術的高低。
  • 誰打開了羅馬共和走向毀滅的大門?
    但在共和體制下,政治精英說了不算,還要看羅馬人民怎麼說。馬略在回到羅馬後,馬上開始了自己的競選活動,他一邊指控羅馬精英的無能與腐敗,一方面謀求羅馬人民的支持,保證他能夠獲得勝利,活捉朱古達,重整羅馬雄風,使羅馬再次偉大。羅馬民眾也真的把希望放在了這位出身平凡的羅馬將軍身上,希望他能夠改變羅馬敗壞的現狀,修復羅馬精英統治的亂象,使得馬略成功獲得了當年的選舉。
  • 解讀電視連續劇《走向共和》「新保守主義」的集體無意識
    [美]劉廣京:《中國近代化的起始——李鴻章評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美]費維愷:《中國早期工業化——盛宣懷(1844~1916)和官督商辦企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等。另外,梁啓超著《李鴻章傳》也於1993年由海南出版社重新出版,該書也被《走》劇主創者列為重點參考書。)
  • 人們常常並提的「民主」和「共和」是同義詞嗎?
    一、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共和制與民主制之爭公元前431年,以雅典城邦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爆發了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在戰爭爆發的第一年,時任雅典城邦執政官的伯利克裡在殉國將士的葬禮上發表了演講。他用一篇鼓舞人心的演說詞堅定了雅典將士們的參戰決心。在這次演講中他講了這麼一句話:「我們為有這樣的政體感到喜悅。
  • 爭來爭去,爭什麼?
    是你的,終究會屬於你,不是的,爭來也不長久;該來的,已經行在路上,要走的,阻攔也是徒勞。人這一生,不要總想著爭什麼,爭來了面子,丟掉了裡子;佔到了便宜,失去了人品;奪來了好處,沒有了好感。相爭,總是心存愧疚對他人;不爭,才能心安理得活一生。
  • 共和時代音樂講盡人生百態
    北京時間周五12點共和時代OneRepublic發行了新專輯的第二波主打歌《Wanted》MV。距離首支單曲《Rescue Me》發行過去四個月時間,共和時代的新專輯宣傳終於進入第二波主打歌時代。新單曲的發行不僅是一場共和樂迷的狂歡,更是歐美樂迷的盛宴。1. Apologize這首《Apologize》即便你不是共和時代的樂迷你也曾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