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和大陸的網際網路應用差距越來越大,上帝遺忘了臺灣?

2021-02-15 VoidSee

臨近年關,一家人張羅著回臺灣過年,妻子開玩笑說:「從中國回臺灣,就像回到原始社會。」她還是習慣把大陸稱作中國,與臺灣幷列,但其實這只是習慣,幷沒有什麼政治含義。我笑著說:「你當時還不願意來,怕這怕那呢。」


是的,我們已經習慣了大陸的先進和發達,適應了大陸的快捷和方便,回到臺灣,真的有回到原始社會的感覺,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身體的移動去完成,真的很不習慣。


如果要說臺灣的原始,網絡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如果要做一個試驗,把同為公司小老闆的一個臺灣人和一個大陸人關進房子裡,一個月不允許出來。你會發現,這個大陸人的工作,生活,生意沒受任何影響,一切都運轉得有條不紊,而這個臺灣人,早已餓死在房子裡了。因為這個大陸小老闆的任何業務都可以通過一部手機來完成,包括生活料理也可以;但這個臺灣人的手機,卻只能看看新聞,上上臉書和PTT,然後就沒有其他功能了。



是的,這就是臺灣的網絡,這就是臺灣的社會,雖然溫馨卻原始得可笑,網絡似乎與臺灣無關,他們一切的活動,還得依靠身體的移動來完成。而大陸人的手機,大概除了做愛、吃飯和拉屎之外,其他方面幾乎無所不能:

早上起床上班,通過手機叫了一輛專車在樓下等候,司機的相片、姓名、年齡,車牌、車型、車齡一清二楚,專車把你送到公司後,也沒有問你要錢,你只是在手機上輕單擊,就完成了給付;

而你坐在車上,接到客戶的要求付款的電話,你單擊手機,一秒鐘就轉款給了對方。而臺灣人卻要屁癲屁癲的跑到銀行,取號,排隊,轉款,或者ATM轉款。大陸的銀行現在已經很少排隊了,因為現金以外的業務,都用手機完成了。

你到達公司後,通過QQ,微信,把一些業務文件傳給了客戶,幷在工作群裡布置了工作。而在臺灣,他們還只能發EMAIL,幷不斷打電話問對方收到沒收到。

下午,快下班時,你想和同事聚餐,便在手機上選了一家餐廳,訂好了桌,在手機上點好了菜,最要緊的是還很便宜,因為APP公司補貼了一大半。吃完飯後,根本沒人來要你付款,因為你早在手機上完成了支付。而臺灣,卻還會很驕傲地掏出信用卡結帳;


晚上,你想約個女網友看電影,你在去的路上就在手機上買好了票,選好了座位,而臺灣人卻還要在擁護的人群中排隊,還很驕傲地說:「你看,我們都排隊的哦。」

看完電影,你想和女網友去開`房,在手機上訂好房,去到賓館刷一下身份證就入住了,避免了你在前臺辦手續,女網友坐在沙發上等候的尷尬。

你生病了,要去醫院看病,你在手機上按幾下就掛號了,預約了,還會告訴你具體幾點幾分,但臺灣就還要去醫院刷卡掛號;

你兒子開學了,大陸人在手機上按幾下就交學費了,但臺灣人還要跑到學校去交費註冊;


羅貫中的兒子沒有夥食費了,羅貫中只好跑到銀行,排隊轉錢給他兒子。但大陸人卻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寶,銀行APP等一百多種途徑,實現一秒鐘轉帳。

大陸人的手機,早就可以操控電視了,大陸人的電視,其實就是一個大的計算機顯示器,想看什麼自己選擇,但臺灣人還只能像個傻子一樣被動地看電視臺給你播放的節目。

大陸人除了銀行綁定的自動扣費外,交通違章,煤氣費,電費,水費,話費等等,都只需要在手機上按幾個鍵,而臺灣卻還需要拿著錢,跑到營業廳去繳交。

大陸人買飛機票,火車票都可以在手機上買,但臺灣人還需要跑到售票點去,還很驕傲地說便利店也可以買。大陸還可以在手機上就完成登機手續,但臺灣卻還需要到機場辦理登機手續。

太多太多了,不一一列舉。臺灣的原始,幾乎是方方面面的,包括所有的生活細節。在臺灣,網絡就只是代表著可以看新聞,可以上臉書。在大陸,網絡卻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網絡打通了跟生活的大部分通道,成為工作和生活的平臺。即使在路邊燒烤攤,掃碼支付都在為常態。

但是,很多在大陸的臺灣人幷不了解這些,因為他們沒有融入大陸的生活中,還是自成圈子,只跟臺灣人來往,所以到大陸很多年,還是一隻井蛙。我不一樣,我的工作客戶是大陸人,生活中的朋友是大陸人,平時跟大陸人一樣生活,所以我能切切實實感受到大陸的先進和發達,以及痛徹心肺地感受到臺灣的原始和落後。


我太太曾經開玩笑,說上帝把臺灣給遺忘,我覺得好恰當。


可見中國大陸的基礎網絡多麼物美價廉,覆蓋廣,價格低,才養熟了這麼豐富的網上生活。


中國大陸運營商,功不可沒。

相關焦點

  • 看30年臺灣和大陸的GDP差距越來越大
    臺灣總人口為2358萬人,則2018年我國臺灣人均GDP為2.5萬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來看,臺灣已經達到初等發達經濟體水平。臺灣省是典型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即中產階級人口最多,財富分配較均勻,基尼係數只有0.338(越低代表貧富差距越小),在全球有數據的144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19,並且遠低於美國(0.470)和中國大陸(0.465)。
  • 和大陸相比,臺灣真的是「原始社會」嗎?
    最近,天涯社區一篇《上帝大概是把臺灣給遺忘了吧?》大陸人現在所享受的網絡便捷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幾乎所有行動支付都可以通過手機來處理,這一點在臺灣還無法完全實現。臺灣媒體也毫不掩飾自己的「落後」。2013年臺灣《天下雜誌》的記者在參觀阿里巴巴新園區就對支付寶的在移動領域的新應用印象深刻,認為臺灣與大陸網絡業的距離越來越遠③。
  • 和大陸相比,臺灣真的是「原始社會」嗎? 較真
    最近,天涯社區一篇《上帝大概是把臺灣給遺忘了吧?》大陸人現在所享受的網絡便捷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幾乎所有行動支付都可以通過手機來處理,這一點在臺灣還無法完全實現。臺灣媒體也毫不掩飾自己的「落後」。2013年臺灣《天下雜誌》的記者在參觀阿里巴巴新園區就對支付寶的在移動領域的新應用印象深刻,認為臺灣與大陸網絡業的距離越來越遠③。
  • 臺灣為何在網際網路時代遠遠落後於大陸?
    來源:龔進輝(gongjinhui2)日前,一個名為《你看到我們跟大陸的對比,你不會害怕嗎?》
  • 為何臺灣在網際網路時代遠遠落後於大陸?
    細節一:臺灣享有最好的硬體和4G網絡,卻用著最基礎的網際網路服務,甚至沒有一個好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最受臺灣年輕人追捧的前20大App,竟然沒有一個本土應用,難怪有人感慨「臺灣人在手機上被殖民了」。細節二:大陸網際網路行業呈現梯隊式發展,BAT的成功不僅使其掌門人躍升為炙手可熱的網際網路行業領袖,而且引發網際網路創業熱潮,TMD(今日頭條、新美大、滴滴)的快速崛起就是最好的證明。反觀臺灣,郭臺銘、施振榮、張忠謀等上一代硬體和代工行業大佬成功後並未起到傳幫帶作用,使IT產業出現青黃不接的怪象,沒有培養起網際網路行業新生代領袖,目前他們仍繼續奮戰在一線。
  • 臺灣大學生北京見聞:兩岸網際網路應用與行動支付大不同
    作者:李昱宏(中新經緯實習生,臺灣居民)資料圖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比如行動支付、共享單車模式,這些在大陸居民中已經得到普及,但是,在臺灣居民的眼中卻仍然罕見。不得不說,兩岸民眾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消費觀念還存在著差異。
  • 遠遠落後大陸 臺灣移動網際網路怎麼跑慢了?
    「在美國談惠普、戴爾等硬體公司的時候,臺灣在談鴻海、臺積電,在美國進入谷歌、Facebook時代,臺灣還是在談那幾家公司。」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曾批評道,臺灣的IT企業連番錯過了軟體革命、網絡革命、移動革命,「病了」。臺灣的用戶有著最好的手機和通信網絡,但他們的年輕人用的卻是Facebook和Line等常規的老應用。
  • 臺媒:臺灣明星大咖全都跑去大陸跨年,臺灣被遺忘了
    前兩天元旦,中國各大衛視為了跨年晚會為了爭個高低,也是為了圖個開門紅,請遍了臺灣地區明星大咖,他們也都來了。臺灣同胞非常生氣,特別是臺灣媒體更是打翻了醋罈子,臺媒怒斥道:臺灣明星大咖全都跑區大陸跨年了,臺灣被遺忘了,傻子才留臺灣。
  • 這就是臺灣與大陸的真正差距,臺灣很多人根本看不懂!
    今天剛送走老公的臺灣姑姑,借著這個熱度,談談我對臺灣和大陸差距的認識。老公的臺灣姑姑不是臺.獨,甚至可以說是支持統派的,雖然她並未明確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但她父親(我老公爺爺的親弟弟)是國民黨老兵,一生懷念自己的祖國,臨死囑託三個女兒不要斷了和大陸親戚的來往。
  • 臺灣與大陸真正差距在哪?中國的驕傲,很多臺灣人根本不懂!
    談談我對臺灣和大陸差距的認識。而且大陸的網際網路消費很方便,不僅可以擺脫現金交易,在網絡挑選,購買合適的商品,也比去實體店更便捷,當然,大陸的高鐵也很快,雖然臺灣也有臺鐵,但沒有大陸高鐵覆蓋那麼廣,裡程那麼長……可以說,姑姑的觀點是很理智的,她的表述也幾乎囊括了絕大多數理智的臺灣人的觀點,這對於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而言,已經實屬不易。
  • 大陸和臺灣的距離
    這兩天一直在聽鄭智化的《大國民》。這首歌當時是禁歌,就是因為在80,年代,90年代的時候揭露了臺灣光鮮亮麗外表下的骯髒。鄭智化一直是為平民歌唱的一個歌手,他的歌代表著臺灣普通百姓的利益和生活現狀。我截取一下《大國民》的歌詞如下。
  • 臺灣真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廢柴」嗎?|2017上半年臺灣移動網際網路報告
    這些朝代的迭代是快速的,有周期,有連續性的,很不幸,臺灣從PC時代之後就基本缺席,錯過五個朝代再來追趕會特別困難,需要在多方面都有突破(技術+政策+人才引入+投資生態+市場認知+甚至運氣)。」 並且說大陸在AI時代仍舊將領先於臺灣。我也很欣喜於大陸企業及網際網路對臺灣的反超,想當年臺商在大陸就是富豪和財神的代名詞,現在這種身份終於調了一個個。
  • 「世界越來越『依賴』大陸,臺灣怎麼辦?」
    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被全球依賴根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川普和拜登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激烈角逐,如今川普或將面臨卸任總統,在卸任前他對中美緊張局勢又添了一把火。臺灣不依賴大陸的話將如何自處顯而易見,在疫情大背景下,中國大陸是少數經濟實現正增長的國家,並且全球汽車產業版圖的重心也在逐漸地轉移到中國大陸,未來的趨勢是電動汽車。
  • 【醫美中國】大陸網際網路醫美科技走進臺灣,寶島業界震驚!
    據悉,此次年會是在高雄市政府的指導下,邀請了中國大陸、香港、日本、澳洲、越南、蒙古、菲律賓、新加坡、美國、義大利等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共同與會,規模之大超過24年以來歷屆研討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網際網路醫美分會會長杜曉巖博士作為本次受邀演講嘉賓,做了《網際網路科技助推醫美產業健康發展》的專題演講。把中國大陸幾年來在網際網路+醫療美容的應用經驗,向十多個國家的學者做了介紹。
  • 大陸流行語傳到臺灣,連臺灣小學生都在用了!
    據臺媒報導,臺灣人最近越來越愛追大陸影視劇,因為這樣,他們對於大陸所使用的簡體字,也變得越來越熟悉,對「大陸用語」,也慢慢地有所掌握,已經融入到生活當中,甚至很多臺灣小學生都在使用「大陸用語」。大陸用語已經融入臺灣人的生活雖然同屬一個國家,但是由於長期以來文化上的不同,兩岸同胞在文字和用語上其實還是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等科技的發展,兩岸文化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大陸用語在臺灣人生活中已經融入到什麼程度?
  • 臺灣真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廢柴」嗎?|2017上半年臺灣移動互聯...
    這些朝代的迭代是快速的,有周期,有連續性的,很不幸,臺灣從PC時代之後就基本缺席,錯過五個朝代再來追趕會特別困難,需要在多方面都有突破(技術+政策+人才引入+投資生態+市場認知+甚至運氣)。」 並且說大陸在AI時代仍舊將領先於臺灣。 我也很欣喜於大陸企業及網際網路對臺灣的反超,想當年臺商在大陸就是富豪和財神的代名詞,現在這種身份終於調了一個個。
  • 兩岸逆轉 臺灣女嫁大陸男越來越多 臺灣男要加油了..
    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暨政治系教授陳陸輝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過去大多為臺灣男士娶相對弱勢的大陸女孩;二是大陸經濟發達後,愈來愈多臺灣女性到大陸工作。其實,兩岸的婚戀在兩岸民間大交流時代和大陸經濟崛起中,已經有了明顯質量上的改變和趨同性。
  • 臺灣真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廢柴」嗎?
    這些朝代的迭代是快速的,有周期,有連續性的,很不幸,臺灣從PC時代之後就基本缺席,錯過五個朝代再來追趕會特別困難,需要在多方面都有突破(技術+政策+人才引入+投資生態+市場認知+甚至運氣)。」 並且說大陸在AI時代仍舊將領先於臺灣。我也很欣喜於大陸企業及網際網路對臺灣的反超,想當年臺商在大陸就是富豪和財神的代名詞,現在這種身份終於調了一個個。
  •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逝世三周年」上了大陸熱搜卻被臺灣遺忘!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高達5.5億閱讀,18.5萬討論,#林奕含去世三周年# 在今天早些時候登上大陸微博時事熱搜第一。然而,臺灣卻將她徹底遺忘,以三立為代表一些平日裡「硬幣掉進下水道」都要「深度分析」的媒體,集體在這個日子裡掉線。    南方周末、三聯生活周刊、新京報、頭條新聞等多家大陸媒體發文,以此懷念這位才華橫溢的作家,也藉此反思當前社會上猖獗的性侵現象。而大陸網友也從未對其遺忘紛紛留言緬懷。
  • 臺灣那邊的網際網路世界有啥不一樣?
    在街上、地鐵上、運營商營業廳,使用iPhone 講臺語的基本都是年輕人,且寥寥無幾,使用的iPhone基本都是iPhone6、iPhone6 Plus。大屏安卓手機應該是臺北人的真愛,路上見到的不少講臺語的人,基本都是大屏安卓手機,三星、HTC最常見,不少女性手裡拿的則是Sony。從這兩點來看, 臺灣人對大屏手機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