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大唐歷史?少年將軍,功過難辨高仙芝

2020-11-18 三日談工作室

唐朝幅域遼闊,極度強盛,鼎盛時期更是號稱萬國來朝,軍力強大。而在這樣一個強盛國家中,卻有一位少年將軍,雖然名聲不及李靖等大將,但他在唐朝歷史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堪稱唐朝歷史轉折點,此人便是唐中名將高仙芝。高仙芝是高句麗人,其父高舍雞亦是一位將軍,可以說是將門虎子。高仙芝從小隨父從軍,年僅二十餘歲便當上將軍之職位。後來更是得遇貴人,被節度使夫蒙靈詧看重,一路提拔至四鎮都知兵馬使、安西副都護等職位。

圖1

開元年間,唐朝正值開元盛世,國力強盛,隨之而來的自然是強烈的野心。天寶六年(747年)三月,唐玄宗下令徵討小勃律(今克什米爾),高仙芝奉旨,率兵萬人,一路西去。小勃律原本是唐朝屬國,佔據重要戰略位置,後吐蕃贊普兩國聯姻,把公主下嫁小勃律國王換取了小勃律的依附,吐蕃進而以小勃律為跳板控制了周邊各國,公然與對唐朝叫板,為此安西都曾護多次徵討小勃律,但都無功而返。高仙芝為伐小勃律一路率軍跋山涉水,兵分三路,奔襲三月順利會師連雲堡,並兵行奇招,大膽決定趁凌晨河水水勢低緩之際強渡吐蕃軍認為的「不可能渡過之河」婆勒川,打了吐蕃軍一個措手不及。大敗吐蕃,攻破連雲堡,殺敵五千餘人,俘虜千餘人,繳獲戰馬、鎧甲器械、各類物資無數。連雲堡大勝之後,高仙芝乘勝追擊,先是派心腹偽裝阿弩越城假降,大增士氣,之後一鼓作氣入駐阿弩越城,派手下大將直襲小勃律國王,擒獲小勃律國王和吐蕃公主;同時派兵截斷吐蕃增援小勃律的唯一路口。同年九月,高仙芝押著小勃律包括國王和公主在內的一應重要俘虜,率大軍班師回朝。僅歷時六月,便平定了小勃律國,壓得拂菻、大食等西域七十二國盡皆低眉,俯首稱臣。

圖2

天寶八年(749年)十一月,吐火羅(今阿富汗)上朝時派遣使者上表唐玄宗,狀告朅師國已經依附吐蕃,對吐火羅國內造成極大困擾,請求唐朝發兵朅師國前去援助。高仙芝再次奉命出軍,並於次年二月大破朅師國,俘虜國王勃特沒,在西域之中打下了赫赫威名。高仙芝雖然戰功赫赫,為大唐打下了大片疆土,但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為人貪婪,為了錢財甚至不顧大局。天寶八年十二月,高仙芝覬覦垂涎石國(今烏孜別克斯坦塔什幹)物產富饒,不惜撕毀唐朝和石國的友好協議,上奏皇帝誣告石國有反叛之心,與天寶十年發兵徵伐石國,強行掠奪走石國大量財富。在回國途中,高仙芝還不滿足,又誣衊突騎施部落反叛,發兵攻打突騎施,俘虜了突騎施可汗移撥。高仙芝此舉隨掠奪了大片財富,但是惹得西域一片民怨,更是打破了西域各國對唐朝的信任。之後西域諸部落聯合大食,設計引高仙芝率軍三萬至怛羅斯城,此地已深入大食境內七百餘裡,在決戰的關鍵時刻高仙芝手下的外族葛羅祿更是突然叛變,與敵軍前後圍攻唐軍,高仙芝大敗而逃,史稱怛羅斯之戰。這次戰役,高仙芝率領的數萬唐朝將士死傷殆盡,僅生還千餘人,大唐更是就此失去中亞霸權,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後高仙芝一蹶不振,再難打過幾次勝仗,最終更是在一次宦官的誣陷下被唐玄宗賜死於刀下,可惜可嘆。

圖3

高仙芝是唐玄宗時期的將領。他守護西域,為維護大唐邊境安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更是收復西域諸國,為大唐打下大片江山。但由於自身貪婪無度,背刺盟國,令唐朝失了威望、墮了民心,遭諸國圍攻,可謂功過參半,後來更是遭宦官誣陷,遭唐玄宗賜死,令人不由感嘆命運無常。

相關焦點

  • 大唐名將高仙芝,怎麼成了韓國將軍?真相實在有點尷尬
    當然,除了「泡菜」,他們甚至連中國將軍也沒有放過。一場「安史之亂」讓唐朝換了國風,不再是意氣風發的進擊王朝,而是呈現出了頹敗之勢。一個王朝若是失去了英明的掌舵者,撞上礁石是必然的結果。唐玄宗早年很是勤政,步入中年後卻是剛愎自用,說他相信小人讒言,還不如說他自以為是,結果,被安祿山打了一悶棍。
  • 唐朝名將高仙芝戰敗,不僅改變唐朝國運,更改變世界歷史的走向!
    公元750年,高仙芝奉命出徵,擊敗車師國,俘虜國王勃特沒。此次大勝,讓高仙芝在西域獲得了極高的威望。他控制了整個帕米爾地區,儼然成為大唐在中亞的總督。同年,高仙芝率兵攻打石國。僥倖逃脫的石國王子向大食求救。為了先發制人,751年,高仙芝率領漢人和胡人組成的3萬大軍離開碎葉城,向大食進發。
  • 大唐怛羅斯之戰
    這次在官場上的勝利,其實是多虧了一個人--宦官邊令誠,他是皇帝派給高仙芝的監軍(唐朝將軍出去打仗,身邊都得跟一個皇帝派來的宦官,起監督作用),夫蒙靈察向唐玄宗告狀,邊令誠也在唐玄宗耳邊吹風,說,高將軍立奇功而憂死,以後誰還會為朝廷所用呢?同樣還是這個邊令誠,等到若干年後,他再向玄宗進言,這次卻是勸說玄宗嚴懲高仙芝。高仙芝由此獲罪被誅。此乃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 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巔峰對決,影響世界格局的怛羅斯之役
    大唐之所以取得這麼高的歷史成就,故因有賢明的君主、高深的謀士、如雲的戰將,也是和它的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分不開的。自南北朝至隋、至唐初,突厥人擾邊侵掠。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隋煬帝一度被其圍困在雁門關,幾成囊中之物,李世民也有突厥人兵逼渭橋被迫籤訂城下之盟的恥辱。可是到貞觀四年(630年),大唐軍神李靖僅以三千之眾,便打得突厥主力土崩瓦解。
  • 大唐西域的失落:32歲的他一路向西,書寫盛唐最後的輝煌
    身處名門,卻沒落潦倒,這使得岑參從小就擁有強烈的功名進取心,他渴望與這個蒸蒸日上的大唐帝國一樣,重續家族的榮光。儘管少年的他,一度隱居嵩陽(今河南登封),搭建書院耕讀,但他從未忘記,在這榮耀的時代奮發向上。
  • 大唐曾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非也,曾經慘敗給大食
    在唐朝的歷史上,大唐的佛教文化圈和以大食為代表的伊斯蘭文化圈在怛羅斯( 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 打了一場決定中亞與西域未來走向的戰役,同時這也是大唐和阿拉伯國家爭奪中亞的一場決定性戰役,可是這場戰役究竟是怎麼引起來的呢?
  • 【閱讀】盛世小鎮 夢回大唐
    我開始滿地球的去找這個城市我心裡裝滿了大唐的風大唐的雨大唐旖旎多姿的自然風光榮獲第九屆全國創意美術大賽金獎、榮獲「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大賽一等獎及鋼琴大賽一等獎等一百多項國家級文學藝術獎項。被媒體譽為「小鋼琴詩人」「 天才小神童」「天才女作家」和「公益小天使」,被評為「上海市好苗苗」榮譽稱號。
  • 大唐榮光:中國為何不能失去西域?
    大唐貞觀年間,玄奘從長安出發,穿越河西走廊,一路西行。歷史上,玄奘西行求法明顯帶有「偷渡」的性質。他「冒越憲章,私往天竺」,到河西一帶時,就被當地官員攔下,並迫令東歸。後世史家認為,高仙芝「七萬眾盡沒」,大敗而歸。實際上,怛羅斯之戰並未讓大唐元氣大傷,僅僅兩年後,高仙芝的好戰友封常清升任安西節度使後,繼續向西攻略,兵鋒直指大勃律,「大破之,受降而還」。大唐西域,依舊堅挺。
  • 2018值得追的五本歷史小說,書友評分超高,再也不怕書荒
    2018值得追的五本歷史小說,書友評分超高,再也不怕書荒在他參與下,歷史有何改變?  秦始皇固有一死,天下將分。身為秦吏,又當如何抉擇,是推波助瀾,還是力挽狂瀾?大明春色 西風緊 著歷史小說大明初年風雲激蕩,註定要身敗名裂、被活活燒死的王,必須要走上叛天之路。恩怨愛恨,功過成敗,一切將會如何重演?逍遙遊 月關 著
  • 那群孤懸域外,死戰不退的大唐健兒,你還記得他們最後的模樣嗎?
    在唐朝的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樣的一支軍隊,他們從刻著「西極道九千九百裡」,象徵著帝國無盡榮光的開遠門出徵的時候,滿頭青絲、意氣風發。而後,帝國突然染上了「重病」,敵寇入侵,導致這群大唐健兒與帝國失去了聯繫。在將軍的率領之下,他們與敢於入侵的敵寇多次血戰,從青絲到白首……最後還是因為寡不敵眾,與將軍在最後一寸唐土之上流盡了最後的鮮血。
  • 《大唐風雲2》曝熱血少年終極預告 12月1日上映
    《大唐風雲2》曝熱血少年終極預告 12月1日上映 1905電影網訊 《大唐風雲2》官方發布了熱血少年終極預告片,麥包將再次演繹一場風雲再起、戰無不勝的傳奇故事。
  • 杜環的傳奇人生:被阿拉伯人俘虜,飄蕩世界12年,最想的還是大唐
    想必作為京兆杜氏出身,在高麗人高仙芝麾下應該是備受保護的角色,畢竟許多人都清楚,這位少爺極有可能就是一個豪門家族中為了更好的前途而來到西域鍍金的。從天寶六年,高仙芝在小勃律一戰中擊敗吐蕃,威震西域。到天寶九年,高仙芝連續擊破石國、突騎施、順手俘虜了他們的首領,搶劫了他們的財物……大唐軍隊當時在西域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 大唐悲將封常清
    高仙芝只好硬著頭皮看了下去。高仙芝不看則已,一看頓時又驚又喜。這份捷報寫得實在是太好了,從此便對封常清另眼相看。  高仙芝班師返回安西之後,夫蒙靈察設宴款待他。酒過三巡,判官(軍中高級參謀)劉眺和獨孤峻就問高仙芝:「前者捷書,誰之所作?副大使幕下何得有如此人?」 高仙芝心中早就樂開了花,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淡淡地回答:「即仙芝傔人封常清也!」
  • 大唐帝國繁華不在——李隆基逃亡四川
    ,東都洛陽淪陷,安祿山迫不及待在洛陽稱帝,高仙芝,封常清退守潼關,宦官邊令誠在玄宗耳邊一頓讒言,昏聵的唐玄宗生氣了,把東都失陷的責任全怪兩位將軍,把他們斬了,他們手下的三軍將士無不悲憤喊冤。潼關失守,長安的唐玄宗望眼欲穿,也看不到烽火臺上代表平安的煙火,烏雲迅速籠罩在長安的上空,大唐帝國的將軍們呢?叱吒風雲,縱橫疆場的一代名將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此刻都已經死了,不是戰死沙場,他們都冤死在自己人的手中。
  • 這9個小人物改變了中國歷史
    在太子的東宮中擔任率更丞(主管計時的官員)職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買,成為眼線,他告訴李世民:「李建成想藉此控制秦王兵馬,並準備在昆明池設伏兵殺秦王。」於是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這才有了玄武門兵變。如果當時王晊並沒有及時的告知或是打探到這個消息,那麼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盛世或許就要化為烏有。
  • 孤城遙望玉門關:一座堅守了四十載的孤城,道盡了不屈的大唐之魂
    「長河落日安西府,鐵馬戍邊將軍墳。 風卷戰旗天山葬,長槍永守大唐魂!」網友曾如是改編。最近,筆者無意中刷到了中國銀聯製作的《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帳》,這部名為廣告片,實則不失為一部飽含歷史、民族深度的優秀影片,這不禁勾起了筆者對那支曾經所向披靡的安西鐵軍的回憶……如果你生在古代,祖父是歷任刺史、太中大夫、上柱國的帝國高官,父親曾任帝國的左武衛將軍,兼領上柱國,也算是一員驍將,而伯父則是曾經力挽狂瀾的國之柱石,生活在這樣的家族之中,你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 不滅個國,就沒法在圈子裡面混,大唐有哪些滅過國的將領?
    百濟恃仗高句麗支持,多次侵犯新羅,在大唐眼裡,欺負我藩國那是不行的。顯慶五年三月十日,蘇定方被任命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使持節,率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大軍十萬人徵討百濟。蘇定方指揮水、陸兩軍並發,在熊津江口大敗百濟軍隊,趁勝進逼百濟國都真都。
  • 《長安十二時辰》「戲精」程參竟是歷史上的他?
    還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羽扇綸巾,翩翩公子,還是少年生氣,意氣風發。《長安十二時辰》裡的程參是個能夠把張小敬逼瘋的話癆戲精。他是以詩人岑參為原型塑造的,那麼歷史上的岑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出身官僚世家,然家道中落岑參是盛世大唐太宗時功臣岑文本的曾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