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許漢威 (Terence Koh)

2021-02-15 三水Art

許漢威 (Terence Koh) 是個新近崛起的新星,在當下前衛藝術界大展拳腳,風頭十足。許漢威 (Terence Koh) 的身上,包含了許多當代藝術最看重的特質:年輕、多元文化、同志、四海為家、偶像派、身份迷離等等,他也毫不諱言對名利的追求,他屬於並貢獻於這個價值取向混亂、八卦飛揚、獵奇變態的時代,因此這個時代也給了他極豐厚的獎賞。

「目前他在全世界各地展覽、他的作品售價達六位數字,他的名字總是和最重要的畫廊和收藏家連在一起。現在惠特尼美術館(Whiten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更給了他一個年輕藝術家最重要的肯定--美國博物館首次個展。

來自紐約的許漢威 (Terence Koh) 是一個火箭式躥紅的明星藝術家,話題人物,時髦人士,酷兒先鋒,沃霍爾的效仿者。白色是他偏執的心頭好。

效仿沃霍爾

「如果我失敗了,是盛大地失敗在整個藝術世界的面前。但是這反而減輕了我的壓力,因為不管成功或失敗,這個火花都會很美麗。」 —Terence Koh

許漢威(terence Koh)加拿大籍藝術家,畢業於溫哥華的艾米利· 卡爾藝術與設計學院,現生活、工作於紐約。他弄了整棟樓做工作室和住家,把所有的立面都刷成白色,給它取名叫Asian Song Society,簡稱「ASS」。

2003 年,他在洛杉磯的peres projects 畫廊舉辦的首次個展令他一夜成名。

2006 年,他在Art Basel 上的作品被賣出了50 萬美元高價。

2010 年4 月,他與lady Gaga在日本東京舉辦了名為「 GagaKoh」的慈善演唱會。

「不說真話」是他的人生哲學:他說購物給了他創作靈感,兔子是他作品的受眾群,藝術對他而言則是一場狂歡。他曾在2007年接受《 紐約時報》 雜誌採訪時,聲稱自己下一步的計劃是「 從藝術界退休」,然而很顯然,那又是他另一個無傷大雅的謊言。

許漢威的作品通過雕塑、裝置、表演、藝術書籍等創作媒介,描繪空虛中的美麗和對空虛的超越,生離死別的交織,以及造成我們的世界孤獨隔絕的黑暗星辰。許漢威經常通過表演的形式為其作品注入強烈的生命力,而雕塑部分則成為了他整個「藝術作品」的一個可觸及的符號。在許漢威看來,這些對於未知和「秘密」的探索,仿佛是一條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隱喻通道。

許漢威(Terence Koh)

許漢威一直是當代藝術圈中的謎團。他在哪裡出生,在哪裡長大,這些信息都被他駕輕就熟地隱藏在他怪誕的行徑和藝術作品後面。他偶爾吐露的隻言片語,那些雲霧繚繞的詞語和破碎的句子,只能讓人對他更加摸不到頭腦。關於他的身世,我們能確定的是,他出生在北京或新加坡,也沒準是馬來西亞或者溫哥華,反正應該是地球上的某個地方。他說他的創作靈感源於購物,他說藝術是一場派對,他甚至說他的作品是為兔子創作的。他像是一個沒有歷史的文化符號,只存在於一個又一個的當下。沒有人知道他的過去,更沒有人知道他下一步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他的一切,就像他兩年前在惠特尼美術館(The Whitney)展出的裝置作品一樣:一道由4000 瓦的電影燈投射出的耀眼、夢幻,卻又虛無的白色光線。而就在他展覽開幕的前一天,他的好友們都紛紛收到了一封郵件。許漢威在信中興奮地宣布了他此行來北京的真正目的:將他剛領養的三個月大的男嬰──貝貝(Bei Bei)帶回紐約。文字間流露出「初為人父」的喜悅,似乎無法與之前被媒體一再 「妖魔化」的許漢威劃上等號:那個會將自己排洩物包以金箔當作藝術品賣出50萬美金的許漢威,那個在個人網站上販賣自己穿過的內褲的許漢威,那個曾經對宣稱「我痛恨我所做的每一件事」的許漢威……採訪之前,關於他對媒體的「羞澀」態度我們也早有耳聞。的確,他說話不多,每次開口之前都會有一番深思熟慮,而他輕緩的語氣卻無時無刻不透出一份誠懇,還有一絲孤傲。照片的拍攝過程很漫長,每一次許漢威穿著新換上的服裝走進拍攝間的時候,他都迅速成為鏡頭和目光的聚焦點。他有著讓每一件服裝都變成他身體的一部分的能力。休息時,我告訴他這些衣服穿在他身上很好看,他則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我知道」。記得他曾經被媒體問到為什麼他的作品如此成功時,他就是半開玩笑地回答「只是多虧我長得好看」。

當他換上一條由周翔宇設計的席地白色長衫出現在大廳時,令人立刻想到了他備受爭議的婚禮。兩年前,他和男友在漢普頓舉行了婚禮,當時他則穿著他母親的白色婚紗。據說婚禮的場面並不宏大,更像是許漢威設計的一場藝術遊戲。

拍攝結束後,終於有機會坐下聊天,許漢威又架上了那副太陽鏡,並且執意要求將房間的燈關上。他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讓這次談話妙趣橫生,面對這個一席白衣的怪客和他時而樸實時而雲裡霧裡的談吐,這個黑暗又狹小的空間變成了一個虛幻的童話世界。我的思路完全被他掌控著,恍惚中好像我被催眠成了他藝術作品中的道具。他不只一次地說,藝術就是一片大森林,任何一個和它有關的人都是在裡面玩耍的小孩子。他在形容這片森林的時候,聲音很低緩,好像對它有著無盡的迷戀和敬畏。不得不佩服他對語言的駕馭能力,不論他打著怎樣晦澀的暗喻,他說出來的句子永遠是優美又結論式的。作為一位已出櫃的同性戀者的許漢威,他從未被這件事情困擾過,他的作品中也不乏同性、色情的元素和主題。比如他的作品「大白雞(The Big White Cock)」,一個形狀頗似中國地圖的白色霓紅裝置,標題就明顯打著雙關語。被問到這個話題的時候,他卻說他並不認為自己是同性戀者。他認為同性戀之所以被稱為同性戀只是因為語言的局限,一種表達上的障礙。而喜歡什麼樣的人,應當是一種比語言更高層次的理念。他在回答時表情很嚴肅,可以看出這樣的答案經過他的深思熟慮。或許如他所說,他就是一個在森林裡玩的孩子。他不在乎外界的眼光,只是一心奔跑在他的世界裡。如果你也有著這樣的一份勇敢,他沒準也會為你在他的森林裡闢出一塊土壤。

痛苦和自戀是他的創作起源。對周遭一切最細微的痛苦都有著回應。11歲那年,最喜歡的一條叫做Lancelot的金魚死了,他用一根藍線把死魚掛在窗戶上,隨著腐爛還有螞蟻的侵蝕,最後只剩下白色的魚骨頭和藍色的「死亡之線」。這是他第一件因痛苦而生的作品。

許漢威 (Terence Koh) 的自戀性就更加地突出,甚至用自己的精子、尿液、糞便等做媒介。使他異軍突起的作品是2006年在全球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展Art
Basel上的裝置,玻璃櫃裡擺的一塊塊號稱是外包了金箔的藝術家本人的排洩物。據說作品當時售價50多萬美金。此後英國專以炒作前衛藝術市場著稱的薩奇(Charles Saatchi)也開始收藏他的作品。

許漢威 (Terence Koh) 的裝置天生就帶有古怪的青年文化和奢華的頹廢。「這幾十年我們從未睡著,黑燈(These Decades that We Never Sleep, Black Light)」 是件代表性的作品,材料豐富且刺激:水晶裝飾吊燈,油漆,棒棒糖,植物性作物,人和馬的毛髮,礦物油,午夜靠岸用的船隻繩索,玻璃碎片,石頭,藝術家本人的血和大便。裝置選用了樹枝狀掛燈的形式,卻不是用來照明,它死氣沉沉的黑色表面暗示的是毀滅。它以誘人的期望懸掛在那裡;沉重的吊燈搖晃不定,既危險又有趣,華麗的水晶和珠寶掛件沉甸甸地下垂著。作品表現了黑暗的浪漫精神,充滿了理解與可能性,在快樂和痛苦、渴望與死亡之間徘徊不定。

這位「亞洲朋克男孩」代表了西方亞文化的古怪口味,作品同時具有「極簡主義和巴洛克的兩個面向」,唯美華麗頹廢。2003年時,許漢威 (Terence Koh) 還名不見經傳。在2006年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就有超過一打收藏家砸了50萬美金,追捧他那些裹在金筒裡的藝術家本人的排洩物。2007年,惠特尼美術館更以舉辦個展的方式為他「加冕」。

圍繞許漢威 (Terence Koh) 的很多事情都是一個謎。僅僅他的出生年份,就有五六種不同的說法。展覽畫冊上寫的是1980年,一般認為是1977年,而我目測的結果至少是1970年。

Terence Koh和他的前輩偶像安迪沃霍爾一樣,善於拿捏時代的G點,儘管他們在日常操作中完全用不著考慮人體的G點。他的名字和很多名人連在一起,Terence Koh最近的親密 戰友是歌手Lady Gaga──果然是G點──他為她設計了在2010年美國愛滋病研究基金會(amfAR)慈善晚宴亮相的"珍珠裝",她則負責使這些圖像及他的名字瞬間傳遍全球。

2010年4月,日本東京,在那場名為"GagaKoh"的慈善演唱會開唱之前,Lady Gaga拎著經Terence Koh親筆塗鴉的愛馬仕白色Birkin包登陸成田機場的照片,早已家喻戶曉。這哪兒是一個皮包,這是一塊巨大的流動廣告牌。

飽受爭議的耶穌下體勃起的雕像

Terence Koh知道如何引起爭議,抓住眼球。英國巴爾迪克當代藝術中心便因展出他一件 耶穌基督下體勃起的雕像而被法院起訴。大使謊言拜金名流文化雌雄莫辨……

"時代呼喚著它的旗子",媒體文化研究者尼爾波茲曼早就在《娛樂至死》裡警告過"美國人不再彼此交談,他們彼此娛樂。"我們這個碎片化膚淺醉心娛樂的鍍金網絡2.0時代,活該由"雷帝Gaga"丶Terence Koh這樣的出位達人來充當它的形象代言人。

部分拍賣作品


Man/Animal
(2006)

雕塑
(2), 裝 置,

估價:
100.000 $ - 120.000 $

成交結果:
130.000 $

Sotheby's,
紐約

美國,
2008年05月15日

The
Camel was God, the Camel was Shot (2007)

雕塑
, 青 銅, 22 cm x 179.0 cm x 55 cm

估價:
59.640 $ - 99.400 $

成交結果:
119.280 $

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 , 倫敦

英國,
2008年02月28日

The
Road to the Winterland of My Discontent, I Know Not Where I Lead (2007)

雕塑
, 裝 置,

估價:
80.000 $ - 120.000 $

成交結果:
100.000 $

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 紐約

美國,
2008年11月13日

White
Light #1 (2006)

雕塑
, 裝 置, 272 cm x 185.0 cm x 190 cm

估價:
86.584 $ - 121.218 $

成交結果:
95.243 $

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 , 倫敦

英國,
2008年10月18日

My
Swahili Years (2007)

雕塑
, Sculpture, 28 cm x 28.0 cm x 16.5 cm

估價:
45.000 $ - 55.000 $

成交結果:
60.000 $

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 紐約

美國,
2008年05月15日

Coke
Head (2006)

雕塑
, 裝 置, 60.1 cm x 34.9 cm x 34.9 cm

估價:
30.000 $ - 40.000 $

成交結果:
55.000 $

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

美國,
2008年05月16日

Untitled
12 (2003)

雕塑
, Sculpture, 27.9 cm x 109.9 cm x 26 cm

估價:
15.000 $ - 20.000 $

成交結果:
38.000 $

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 紐約

美國,
2007年05月18日

Zhang
ZYI Buddha Fly Earth (2006)

雕塑
, Plaster, 155 cm x 27.0 cm x 27 cm

估價:
24.558 $ - 32.744 $

成交結果:
24.558 $

Sotheby's
, 倫敦

英國,
2009年06月26日

JP
Huitzilopochtli (Fallen Warrior) (2007)

雕塑
, Sculpture, 10.19 cm x 7.6 cm x 20.3 cm

估價:
8.000 $ - 12.000 $

成交結果:
24.000 $

Phillips,
紐約

美國,
2013年09月19日

These
Decades that We Never Sleep, Black Light (2004)

雕塑
, 裝 置, 190 cm x 72.0 cm x 72 cm

估價:
30.000 $ - 40.000 $

成交結果:
20.000 $

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 紐約

美國,
2012年11月16日

My
Path to Heaven you blind Bastard God (2007)

雕塑
, Mixed media sculpture, 190 cm x 40.0 cm x 33 cm

估價:
14.300 $ - 21.450 $

成交結果:
18.590 $

Sotheby's
, 米蘭 MI

義大利,
2011年04月12日

Pissy
Boy (2004)

雕塑
, Sculpture, 61 cm x 20.3 cm x 15.2 cm

估價:
16.567 $ - 24.851 $

成交結果:
13.254 $

Christie's
, 倫敦

英國,
2009年07月01日

Untitled
(2006)

雕塑
, 青 銅, 27 cm x 25.0 cm x 14 cm

估價:
9.589 $ - 12.785 $

成交結果:
9.589 $

Phillips,
倫敦

英國,
2013年10月17日

My
Swahili Years (2007)

雕塑
, 青 銅, 28 cm x 28.0 cm x 16.5 cm

估價:
13.702 $ - 20.553 $

成交結果:
6.851 $

Christie's
, 倫敦

英國,
2014年07月02日

Untitled
(Whitehead) (2006)

雕塑
, Plaster, 33 cm x 50.0 cm x 30 cm

估價:
1.636 $ - 2.182 $

成交結果:
4.583 $

Germann
Auktionshaus, 蘇黎世ZH

bedeutende
- gemalde - skulpturen - aquarelle - zei ...

瑞士,
2011年11月21日

Crackhead
(2006)

雕塑
, 裝 置,

成交結果:
17.580 $

Christie's
, 倫敦

英國,
2013年10月17日



Zhang
ZYI Buddha fly Earth (2006)

雕塑
, Mixed media sculpture, 18.6 cm x 95.0 cm x 98 cm

估價:
17.317 $ - 25.975 $

成交結果:
17.317 $

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 , 倫敦

英國,
2008年10月18日

許漢威行為表演


nothingtoodooterencekoh


關於展覽的介紹文字是用手寫的,句子傳達出來冷淡而漠然的氣息,這讓觀眾們反而更加增了對Koh現場作品的興趣。


Nothingtoodoo在Mary
Boone畫廊的首展上,許漢威(Terence
Koh)展示了他真誠而艱難的苦行。當與這種極度辛苦的修行相遇時,人們很難將其忽略。它寧靜卻暗流洶湧,它只與自身有關。若不是徹頭徹尾的痛苦,它也必須是對精神和身體的考驗。


Lady
Gaga在2010格萊美頒獎典禮上和艾爾頓·約翰(Elton John)一起彈奏由華裔藝術家許漢威(Terrence Koh)設計的怪物鋼琴


雕塑作品




S=surface
t= 許漢威 terence Koh

S
:讓我們來談一談你做藝術的過程。你會經歷創作的高產期或低谷期嗎?

T:會。其實我並不把自己定義成一個藝術家,我只是一貫把自己當成許漢威。

S
:所以你一直只是在做自己。

T:並不是。我只是在做許漢威,這不等同於做我自己。回到你的問題,因為我的身體會經歷季節的變換,我所做的東西也會隨之產生季節性的變化。

S
:你提到的許漢威,是一個你創造出來的身份嗎?

T:嗯……

S
:像是一個理想化的符號?

T:他不是一個身份,也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個概念。我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就是一棵生長在森林裡的茂盛的樹。

S
:你的藝術作品中經常出現大量的純黑色和純白色的使用。這背後有什麼特別的寓意嗎?

T:這是一種先天的基因匱乏決定的……就像……就像一個人對椰子的氣味的鐘愛,他看到椰子的樣子就能滿足這種氣味上的喜愛。

S
:你最近做的很多事情都處於流行文化的前端,比如你和lady Gaga 的合作。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經厭倦被問到Gaga了?

T:沒有。大家總是用像
「你是不是厭煩……」這樣的反問句來問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覺得流行文化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情。流行,意味著更多的人會知道你的存在。我一直認為藝術在社會的發展中,受眾群一貫只有少數。但是流行文化從始至終都有著龐大而穩定的觀眾群。把我自己跟一些走在流行文化和公眾視野前端的人物聯繫在一起,我能夠用我的作品去影響更多的人。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S
:那麼你覺得這是你目前做藝術的目的嗎?讓更多的人受到許漢威的影響。

T:我不是很確定。我們總是不知不覺地受重力作用向人們靠攏。就像重力本身,我們沒有辦法抗拒它的影響,就要尊重它的作用。

S
:跟lady Gaga 一起工作有什麼感受?

T:我認為她很單純。而且我們一樣都很靦腆。所以整個過程就像……就像兩個小孩子在森林深處一起玩耍。

S:聽起來很美好。我看到了你婚禮的照片,很漂亮,恭喜你。婚禮感覺怎麼樣?

T:謝謝。嗯,它並不是一個絕對意義上的婚禮。它像很多其它我非常想做的事情,逐漸地、自然而然地就發生了……我覺得十年的時光過去了,我們應該結婚了……但並不是被它所束縛住……其實,說實話,我只是想找個藉口穿上那身漂亮白色婚紗。

S
:那你覺得你現在是已婚的人了嗎?

T:我覺得我自己……不,不是已婚的人。

S
:婚禮跟你想像中的相符嗎?

T:是的,是的,是的。在我的想像中——我認為很多時候真理是在想像中找到的——我只是一直覺得它會很美好。

S
:你介意回答關於性取向方面的問題嗎?

T:我不介意。

S
:你什麼時候開始對自己坦誠接受自己的性取向?

T:我並不認為我自己是同性戀。

S
:你不想給自己掛一個標籤。

T:是的。掛標籤是最簡單的事情,但是性比它複雜很多。因為語言的局限性,我們只能把自己歸到不同的分類下面……這就是語言給我們帶來的最大的障礙和問題。我們不能依靠語言,我們需要把自身的認知發展到語言之上。掛標籤就是語言本身所在做的事情。我對這樣的現狀一直比較抗拒。

S
:超越語言的障礙去表達你自己,這是你做藝術的原因嗎?

T:從一方面來說,局限性地來講,我是一個藝術家。我通過我做的事情去表現我的天分……你是在問我為什麼做藝術嗎?

S
:就像你剛才說的,語言會成為表達上的障礙。你覺得你做藝術是為了逾越這個障礙嗎?

T:當然是。藝術本身就是自由表達的代表,它沒有什麼無法穿越的局限性。

S
:作為一個亞洲血統的藝術家,你認為東亞文化對你作品的影響有多少?

T:我一直被亞洲藝術家、西方藝術家這樣的分類困擾。就像說東方男孩或者西方男孩一樣。我沒有偏好,我在性方面一向博愛.(笑)

S
:你生命中有沒有這麼一刻,你忽然意識到許漢威這個名字被人們記住了?

T:我用了很長時間才發現,我自己其實是一個自我實現的人。我自己逐漸地了解我到底是什麼,做什麼。我並不喜歡說我就是許漢威。我總是在一個發現自己到底是什麼的過程中。

S
:所以你覺得這種認知的過程更多地發生在你的內在世界,而不是外界的影響。

T:我做的任何事,永遠是為了一份自私的快樂。


編輯:三水Art


請長按添加「三水Art」

強烈推薦「三水Art」合作夥伴「魚羊鮮藝術小組」


請長按添加「魚羊鮮藝術小組」

強烈推薦「三水Art」合作夥伴「海上先鋒」

相關焦點

  • Terence的心事
    九龍公園遊泳池2.迷人的頸巾3.通利的阿賢4.我是為了兩千蚊才到這裡表演5.豬只在城中逐一消失6. terence的心事7.你是浪子,別泊岸8. if you bring me to the party9.
  • 蘇梅島|周董的蜜月酒店,究竟有多值得來|W Retreat Koh Samui
    W RETREAT KOH SAMUI 地址:4/1 Moo 1 Tambol Maenam Surat Thani , Koh Samui, 84330 , Thailand電話:+66 7791 5999網址:http://www.wretreatkohsamui.com
  • 《當代電影》 引領全球性別平等的瑞典電影業
    Lilja 4-ever # ett projekt ommänniskohandel för gymnasieskolan . 2003-7-17.(23)Katarina Eriksson Barajas. "The Pimp and the Happy Whore:'Doing Gender' in Film Talk in a School Setting".
  • 現代英倫的生活方式大師:Terence Conran
    事實上,很多國人眼中都有兩個英國,一個是簡·奧斯汀和柯南·道爾筆下的英國;另一個是作為當代全球文化創意中心的英國。Terence Conran顯然就是塑造現代英倫相當重要的影響力人物。圖源 / The GuardanHabitat是Terence Conran設計理念的最佳演繹,和傳統的英式家具不同,Habitat致力於為人們提供符合當代審美標準的、價格親民的家具和家居裝飾產品。用不大恰當的話來形容,Habitat就是英國本土精緻版的宜家。這也成為了它早期的成功秘訣。
  • 閱讀當代攝影 : 阮義忠、劉錚、林青松解讀當代攝影
    在現代科技和各種工具的推波助瀾之下,當代攝影的發展愈發蓬勃和多元化。臺灣當代攝影家阮義忠,如何從策展人的角度來看待當代攝影?中國攝影家劉錚,講述攝影如何影響和改變大家的審美?著名攝影出版人林青松又是如何將「 take photo 」的寫實攝影和「 make photo 」的觀念攝影集大成?
  • 北京當代芭蕾舞團丨中國人自己的當代芭蕾!
    而「當代芭蕾」是指在審美原則、創作過程和訓練方法等方面,積極借鑑和吸收現代舞的一些經驗,融合現代舞訓練體系,形成的具有現代意識和當代精神的新芭蕾舞蹈風格。它既拋開了古典芭蕾的束縛,又超越了古典芭蕾的語言程式,憑藉與生俱來的叛逆性與時代感,逐漸成為了國際舞蹈領域的重要形式。
  •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參展北京當代藝博會2021
    此次藝博會是北京當代迄今最大規模的一屆,匯集了90餘家積極投身於中國當代藝術生態中的頂級畫廊和機構,將全方位地展示中國當代藝術活躍的豐富面貌和生態版圖。蔡磊最近的個展包括:單 元(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2020);23平米(白石畫廊,臺北,2018);景 - 別(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2016);模稜 - 無伴奏(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2016);模稜(林大藝術中心,北京,2015);降維法(林大藝術中心,新加坡,2014)等。
  • 上海當代音樂周十周年:為當代音樂的大河續流
    如果用金字塔形容音樂,受眾最廣的流行音樂,可以說身處最底端;古典音樂在中間;20世紀下半葉至今,當代作曲家所寫的偏學術性的當代音樂,則在塔尖。9月19日,上海音樂學院主辦的「當代音樂周」將迎來第十個年頭。從第一屆只有兩千多位觀眾,到如今維持在八千名觀眾的參與量,當代音樂周正在打開觀眾的耳朵,在上海有了越來越廣泛的市場。
  • Terence Teo大師的魅力
  • 當代藝術展的旁觀者
    文濤說 Amatrice 碼字的懶惰者,經常被我催到後半夜,可是她又是勤快的旅行者,總是消失在不經意時,不過我很羨慕她這種來來去去的自由,可是她又很羨慕我每天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人生就是這樣的糾結,如同當代藝術一般!
  • 「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清華展出 再現當代藝術三十年
    展覽現場程昕東先生是第一代全球化背景下的當代藝術經紀人和收藏家。在過去三十年中,他通過展覽行動將許多重要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介紹到世界各地,也將世界各地的當代藝術家引入中國。他的展覽推介和藝術收藏行為在中國當代藝術的全球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這一段歷史的鮮活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