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走,環島去 / 臺灣第一趴

2021-02-18 懶貓戶外

用一場遠行,換一次視覺盛宴。

喜歡請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  懶貓戶外


這首歌是在看中國好聲音時聽到的,心中就定了,不論下一篇寫什麼文章,就用這首歌,後來就在酷狗上無限次的循環播放:「作曲家,寫一首我們一生最平凡的歌,作曲家,告訴你愛的人你多真多深刻,作曲家,我還是你多年未見的老友啊,而你還是不太明白孤獨是個節拍。。。」,也許你會心中疑問:為什麼喜歡?感同身受還是有所感悟?然而我都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篤定的喜歡。

(文末有福利)

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生命的起點一路跋涉而來,途中難免患得患失,背上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們無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這場漫長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間便可放下,有些則或許背負經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終其一生無法割捨。但所有這些,都不過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幻想罷了--- 引自 《禪的行囊》

靜看光標閃動了足足五分鐘,卻不知該怎樣去為這段回憶拉開一個華麗的序幕。畢竟已過去2年了,2016年9月24日-10月6日,14天的行程(旅遊籤最長停留期是15天),時間記得清楚,是因為當時做了一個較為重要的決定-辭職,即將給自己7年職業生涯一個較長的假期,即鬆了口氣,也有不舍;

現在要寫細節吧,還挺費勁,想要回憶起當初環島的點點滴滴,先翻之前的簡單攻略,梳理出當時所去的地方,再翻看照片一一對應,開始慢慢回憶之旅。。。

與其說想分享遊記,倒不如是想更多分享這一路的所見所聞所感給大家;

出發前簡單定了想去的地方、大概能去幾個地方,每個地方大概要呆幾天,這樣心裡就有個底了 ,起碼可以踏實的出發,剩下的就交給隨意了。

那故事就從下面這2張圖片開始吧(提前兌換的臺幣和網上買好的臺鐵)

看著看著被拽回到歷史中:孫中山先生,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將陵墓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9月24日一早出發,一白天的時間都「在路上」折騰,歷經了所有的交通工具(包括走),其中北京飛南京轉機到桃園機場,後乘高鐵到嘉義,由於到達嘉義已經是晚上,所以選擇暫住嘉義(承億輕旅,不推薦,在這裡同住的2位臺灣Y頭,1位是專門來跑馬拉松的;1位是環島騎行的;都很棒;),其實這家旅舍離火車站很近,但由於不識路,天也已很晚,諮詢了好幾個人,大家也都不太清楚,我呢一個不願使用地圖的人(後面的旅程還是靠地圖的),打車司機也不太清楚,轉悠了半天終於在一巷子裡找到了,其實走路更方便,後來走明白了。

輕旅外景

輕旅內景

從嘉義去阿里山有2種交通方式:一種是汽車走山路,另外一種就是搭乘特色的森林小火車(嘉義-奮起湖)~最好的方式就是火車,從網上看個很多前輩的圖片分享,滿滿的羨慕啊,看可惜我沒買到票,就只有坐客運了;

第二天一早要出發,為了不走冤枉路,不浪費1分鐘,晚上就得提前諮詢並親自踩點認路、買票;

嘉義火車站

第二天晚上,有時間轉嘉義了,就和那個騎車環島的臺灣Y頭一起去夜市溜達,吃吃小吃什麼的,具體吃的什麼,看圖也沒能想起那是什麼,總之印象是:吃不習慣~,最後還是鮮榨果汁救了我;

嘉義在我的計劃裡只是個中轉站,所以沒有更多了解,也沒留出時間去好好轉轉;

阿里山、日月潭,對它的了解也僅限於小學課本中、歌曲中;6:20乘坐客運巴士就出發了,9點多才到,整整3個小時,一路上發現每一個站點,都會用6、7種方言去報站,其中一種和山西的還挺像;9月的天氣,本是很熱,但山上、山下溫差很大,下面很熱,上去很冷,雖然是大晴天,一個薄圍巾卻成了我的救冷稻草,裹起來趕緊動起來,也好讓自己暖和點,在外最擔心的就是生病或不舒服;

記得最清楚的一點就是,門票便宜;原本想把門票圖放上,記得也有留存只是在發文前也沒找到。。。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位於臺灣嘉義縣東部,是一座風景特定區,設立於2001年。它實際上並不是一座山的名稱,正確說法應是「阿里山區」,地理上屬於阿里山山脈主山脈的一部分,東鄰玉山山脈,北接雪山山脈(註:許多資料指稱阿里山又名塔山,標高2,484米,實則不然)。

小火車是它的一個特點,阿里山森林火車是世界三大登山鐵路之一,當年日本人為了方便掠奪阿里山的樹木,運送木材而建:冷杉是絕好的木材,民國前2年,日本人為了運出這些珍貴的木材,特意耗資有規劃地修建了阿里山森林窄軌鐵路,是世界鐵路建築史上的「奇蹟」,其「螺旋形鐵道」和「傘形齒輪直立汽缸式火車頭」是鐵道史上的創舉,曾被說是「瘋狂的設計」。鐵路全長僅72公裡,卻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許多地段每公裡爬高60米,坡度之大舉世罕見。而且路多為萬丈峽谷截斷,必須架橋橫跨。由此阿里山鐵道與日本大井川鐵道、瑞士的阿爾卑斯山登山鐵道並稱為世界三大高山鐵道。

現在主要用作觀光客運了,我當時坐的應該是神木線,如果想看日出需要住在阿里山附近才行,它共有三條線(100臺幣相當於約20人民幣):
阿里山火車站-沼平火車站,票價單程100臺北,來回票200新臺幣,單程時間約7分鐘。
阿里山火車站-神木火車站,票價單程100臺北,來回票200新臺幣,單程時間約7分鐘。

阿里山火車站-祝山火車站(看日出專車,只有日出前會發車,時間需當日諮詢,票價單程150新臺幣來回票300新臺幣,單程時間約25-30分。)

阿里山的日出、 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五奇。來到阿里山,最大的願望是把這五奇收盡眼底。可是,阿里山的天氣變幻無窮,能否在兩天內盡覽五奇,真的要看運氣和緣分了!!

還有就是壯闊的阿里山神木/巨木了,當日一見,果然讚嘆:個個都是筆直衝天。。。但也有好多巨木被日本人砍走了(下面圖為認證),這裡有各種各樣的杉樹群等,由於高海拔的原因,一般下午2點,森林中就開始起霧了,不一會兒能見度就不足十幾米了,就是一個迷霧森林;

被砍伐的神木,還有很多,當時日本人自己也覺得他們砍伐了很多神木,為求心理安慰,還自建了個什麼來著?名忘了,但特符合中國那句古話:既要當。。又要立牌坊,要臉嗎?

這裡還有臺灣的最高學府:香林 國民小學,你肯定會問:小學為什麼是最高學府?(答對有獎)

令人無法理解的是,有人竟然在小學門口故意擺著一些很恐怖的圖片或是內地一些人物的種種醜態(公眾號裡敏感詞不讓寫);看的我都心驚膽戰,更何況小朋友看到,價值觀都覆滅了,想想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在這裡遊玩時,也遇到了對內地認知帶有偏見的一家人(聽說那裡有挖心挖肺的?很不安全?你們怎麼生活?),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很久之前發生過一些事,導致很多臺灣人都不敢來內地了),但現在來說就是因見識短淺;對於這樣的聊天我自然不喜歡,親眼見到的都未必真實,更何況都沒去過、沒見過,有好人的地方就有壞人,任何地方都會有一些不好的個例,但不可以偏概全;所以選擇微笑道別,不與其多聊。。。。

 

一路上沉浸在獨自的自由、欣賞中,休閒的感受這麼旅程;

途中碰到了北京夫婦,他們建議我去個「神木群」的地方,「要去那就的趕緊了」,我想了一下,就果斷的坐上了景區巴士,當時巴士司機還很驚訝的問:你一個人來的呀,好膩害。。。到了路口,司機還說了句注意安全,道謝後,頭也沒回出發了;

其實這只是恐懼的開始。。。剛開始走,感覺還挺好,偶爾還有個人出現,再後來發現怎麼都碰不到個人,不知前方到底還有多遠,再環視下四周,突然心裡慌了,此刻的心裡糾結了下:是繼續還是返回?但腳步卻沒有絲毫的放慢,後來山間起霧,能見度又很低,想想一人置身山林間且幽靜、大霧,真是害怕,慢慢的由走開始變為小跑,不知覺中已是狂奔;但還是往裡狂奔,覺得已經沒有退路可選,只是希望能遇到人,根本無心欣賞了,直到聽到有人說話,就開心的順著聲音去找他們;

現在想想還挺後怕(其實往裡跑是件更可怕的事):一面是害怕,一面是好奇心(真是好奇害死貓),以後一定不會這樣做;幸運的是最終遇到了他們。。。

這是很熱心的一大家子高雄人,「你怎麼跑的氣喘籲籲?」「我走的走的害怕了」「那你還想往裡去看看嗎?」「不去了,我跟著你們往回返,我終於可以踏實的好好看看風景了」。。。,和他們的聊天挺開心,問我來自那個省,我也很禮貌回答,山西人在北京打工,其中一位性格開朗的阿姨:山西人啊!郭老闆(郭臺銘)老家就是山西的,他人很好,對我們也很好;其實我沒理解怎麼個好法,也沒好意思問;作罷~我也分享了,富士康在內地也有不少的工廠(如太原、鄭州等),她家Y頭年齡和我相仿,她是那種乖乖女,比較內斂,到是她媽媽-剛才那位開朗的阿姨,很熱情的邀請說:哪天去我們高雄,那裡的人們更熱情,你倆同齡人多聊聊,加個聯繫方式什麼的,但他用的有Facebook(臉書)等,而我是Wechat(微信),內地對臉書還有限制,需要VPN才能使用,所以就不了了之了;還聊了一些臺灣的名人,可我卻一臉茫然,到是娛樂明星知道,還很感謝他們一路的陪伴和幫忙拍照。。。

問題:文中提到的香林 國民小學:小學為什麼是最高學府?

答案直接留言且點讚數前3名各贈送1個創意小禮品-小檯燈(顏色隨機),

此活動截止時間11月15日23:00前;

活動結束後公布中獎名單

廣告:有需要辦理國外籤證的友友們,可以後臺私我,比外面辦便宜哦~

創意小禮品-開業檯燈圖樣:

文章及圖片均屬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你熱愛獨自一人旅行,那麼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一生要去一次的臺灣環島騎行
    我們曾經騎自行車一次又一次環滇,總想著有一天要去臺灣騎車環島,我們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夢想
  • 臺灣環島騎行,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核心提示<曾看過一部臺灣電影《練習曲》,主人公獨自一人,一把吉他、一輛單車,沿著太平洋逆時針環島旅行
  • 電影旅行指南 跟著臺灣電影去環島
    現在,就讓12部臺灣電影做我們的指南書,從臺北開始沿著逆時針的方向環島一周,走訪臺灣9個城市或地區,透過電影看臺灣的風景,跟隨風景走進臺灣電影裡。臺北的101大廈曾經是世界第一高樓,後被杜拜塔和廣州塔超越,但這並不阻止臺灣人民對它的喜愛。
  • 行·攝 十四天逆時針環島——臺灣趴趴走(一)
    當時出發前兩天發現把我的通行證號碼寫錯了=_=差點去不了…飛機如果時間合適買往返機票常有特價。如果想玩滿十五天可能需要分開買。個人覺得選擇大陸的航空公司靠譜些…郵輪沿海幾個城市有到臺灣的郵輪。當時覺得新鮮便購買了中遠之星廈門—臺中的船票,有學生價。高鐵臺灣高鐵和大陸感覺差不多。早買有一定折扣。
  • 單車電影單車環島:臺灣年輕人的成人禮
    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部電影除創下2006年臺灣電影最多戲院播放、最長放映日期等多項紀錄外,竟在全臺灣掀起一股單車環島熱潮,如今已然成為寶島上的一道亮麗風景。作為一種新的生活風尚和主張,在臺灣隨時隨處都能看到騎行者的身影,這些來自寶島內外的騎行者們不斷挑戰自我,用心感受著路上的風景與濃厚人情。
  • 臺灣環島 | 第一天——關於青春的荷爾蒙
    為什麼環島? 說實話,並沒有很大的原因,只是青春荷爾蒙作怪所引發的一瞬間的決定。我想,所以我就去做了。但從下了決定到真正環島之前,還有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怕自己後悔就發了一條朋友圈,立了一個flag。
  • 騎著腳踏車去臺灣環島1135km的孤獨美食家
    4、準備住宿由於第一次長距離騎車,之前最長才騎了10km,現在環島起碼要1000km的旅程,開始之前完成不知道自己能騎到哪裡,因此只訂了第一晚在臺北住的地方,之後的都是隔天訂。因為一個人的旅程,住宿主要以背包客棧為主,民宿為輔。臺灣住宿普遍比國內貴。5、要準備練習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沒辦法,廣州人的普通話都很普通。
  • 跟著電影去騎行 文藝騎士必修的臺灣環島!
    就像我們經常說的那樣,有機車的電影才叫臺灣電影,同樣,有機車的騎行才叫臺灣環島。在《聽說》中,彭于晏騎著機車載著陳意涵,《艋舺》中,阮經天和兄弟趙又廷,騎著機車在臺北街道中奔馳,《最好的時光》中男神張震載著女神舒淇,帶著迷惘而憂鬱的眼神,馳騁在臺北街頭,《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的敖犬也曾騎著機車繞臺灣一圈,追上陳妍希;《敗犬女王》中的阮經天,發動引擎,上演一場英雄救美的戲。終於有一天,太平洋的風吹開你的窗,追著電影,發動機車,三五好友,來一場找尋青春的逆風環島。
  • 12天1100公裡,臺灣環島騎行,接招嗎? 跟著書友去旅行
    片中彭于晏抖動腹肌,奮力騎行的模樣也迷倒了萬千少女,惹得少女的男票各種不開心。不就是騎個車嗎,誰還不會呀?(這一定是當時所有被冷落男人的心聲。)分分鐘想要騎行去西藏,給女票展示一下男人的力量,有木有!騎行去西藏確實是個聽上去很炫酷的事兒,可騎完回來的人基本都成了這樣…….(確定你女票還認得出你嗎?)
  • 臺灣環島騎行記
    寫在出發前的話:已經忘了最開始為什麼想去臺灣環島了,也許是因為電影《練習曲》,也許是在別的影片裡看到的臺灣風光以及人文。總之,臺灣環島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成了夢想之一。這些年,我先後去了海南環島,去了越南一路向南騎行,還去了青海湖環湖、川藏線、新疆獨庫公路、沙漠公路等地騎行,但我很清楚,我不是熱愛騎車,我平時生活中幾乎都很少騎車,我很了解,炎熱、暴曬、下雨、爬坡等等對我而言都意味著艱辛,是需要用毅力去堅持的。
  • 機車環島全記錄 | 你好,寶島臺灣
    因為偶像劇、因為太平洋、因為五月天、因為周杰倫、因為課本裡的日月潭……好像如果真的要說去為什麼去臺灣,真的有太多的答案可以回復這個問題。而為什麼要騎摩託?可能只需要一句,還有比這更臺灣的方式嗎?8:住宿:摩旅,唯一能確認的就是第一晚我們肯定在臺北,所以只有第一天在成都早早定好了住宿,其他只能邊走邊看。下了很多APP,基本還是用的去哪兒(相同旅店去哪兒的價格基本是最低的),最後一晚臺北booking。
  • 騎車環島,去5個地方做8件事你會愛上臺灣
    騎著自行車環島?我體力不行,我可能會死;騎車環島可能給我一個月我都騎不到吧,等等... 臺灣有專門的環島1號線,可以參考,沿途該走的地方,都能走遍。而且臺灣有的火車是可以上自行車的,有專門的車廂,所以你不用擔心體力問題,騎行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消遣啦。
  • 三次臺灣環島遊精華分享~~ 給你十個愛上臺灣的理由!
    寫臺灣貌似不用怎樣的開場白,因為開通自助遊後這兩年特別流行環島遊,本來這不屬於小悠一貫的窮遊範圍,可是身邊不停的有朋友問攻略,那麼,既然這樣,還是寫下來吧,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淡季的價格比較正常,可是旺季經常都有翻倍的可能,比如花蓮和墾丁民宿,稍微有點風格的一般都要600-800左右,這個價格可以去東南亞住一個超豪華五星海景度假村了!隨著自由行的開放程度和旅行團的侵蝕,我猜想臺灣的消費水平還會繼續上漲,所以我們要趁!早!去!既然這樣,那為什麼還要去臺灣呢?這裡小悠告訴大家十個愛上臺灣的理由。熱辣的海洋城市,溫婉的小城菇涼。
  • Rock 臺灣機車環島遊記 (三)
    ,路窄加之坡度極陡,上坡怕油門不足上不去,下坡又怕剎車太死翻跟頭,稍不留神就有會滾下坡。(和龍貓、無臉人一起等車,去哪裡呢?)臺灣美術館(臺灣最美大學,臺灣第一所私立大學,圖三學生們在打棒球)路思義教堂
  • 邦我遊丨臺灣環島騎行第八天
    看不清楚可以問度娘啊,她會告訴你為什麼叫黃金瀑布😁這裡插幾句:從我29號到臺灣,30號跨上機車環島開始,每天晚上摩託幫一篇連載。可勁兒吸😂離開九份,我們要去臺灣的最北角!!!今天騎到了臺灣的最東角,還有臺灣的最北角很開心!臺灣最南角之前也騎到了,發過帖子哦[得意][得意]好了,天氣已經很涼了!本來打算去陽明山上泡硫磺溫泉♨的,但是打電話一問都不能住宿了,客滿了。
  • 臺灣寶島騎車看——單車環島紀行
    準備Fighting,作出改變,從單車環島開始。 臨時抱佛腳,就剩下三個禮拜,分四個階段的準備。從3月12日晚上開始快走/慢跑,4公裡起步,早晚各加一公裡,15日晚上達到10公裡。16日開始騎微笑單車(市政單車Ubike),試著習慣長途騎乘,去了沙鹿,來回50公裡,走的是比較平坦的臺1線,還不敢上臺灣大道,其後幾天分別去了霧峰、爬坡去東海大學、員林、清水等地。
  • 臺灣環島騎行記02:竟是個無趣的開始
    這是臺灣環島騎行遊記的第二篇。
  • 【旅途巴士】去吹太平洋的風—臺灣環島自由行( 暑期專線 )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搭個巴士去追尋夢想。行程亮點 臺北 時尚與懷舊,現代與傳統,激情與慢熱,各種矛盾的詞彙說不盡這座淡水河邊的臺灣第一大城市一次環島完美環線,臺灣走透透,帶您盡覽寶島美景:一訪涵括中國七千年歷史故宮博物院闖進群山間的神靈居所日月潭飛馳太平洋沿岸絕美清水斷崖蘇花公路
  • 臺灣環島 騎行12天組隊計劃攻略
    如果你看過臺灣單車環島電影《練習曲》,那你一定會明白臺灣那難以描述的清新和自由來源於何處。蜿蜒的海岸線,噴薄的海浪,如翠的青山,流動的浮雲,起伏的麥田,高大的風車,沒有盡頭的公路……最美的臺灣,一定要環島騎行才能見識得到。
  • 浮遊臺灣 「單車騎士」的環島日誌
    13天,1060公裡,臺灣環島一圈。08年開始的念想,終於在30歲前的2013年實現了。電影《練習曲》裡的這句話,是一直支撐我騎行環島的座右銘,如今終於有底氣對自己說了。此前有非常多的朋友以各種方式環島遊臺灣,我偏偏選擇騎自行車這一方式,是為了苦行,鍛鍊身體意志,也是為了能更貼近臺灣,親歷絕美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