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大地頌歌》的演出總監,要管著這麼一大攤子事兒

2020-09-22 瀟湘晨報

這段時間,李燦娜每天只能睡2個多小時。

凌晨2、3點回到家,有時候連臉都懶得洗,就匆匆睡下。

早上5點多,李燦娜都會從睡夢中醒來,凝視著窗外蒙蒙亮起了晨光,李燦娜的腦海中,開始演練起新一天的演出安排表。

這幕演出是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

作為《大地頌歌》的演出總監,李燦娜從2019年底劇組籌備之初,就開始進組。李燦娜自己說,「我幾乎是看著劇組從無到有,一步步地壯大起來的。」

從前期聯繫、海選和最終確定劇目的300多位演員,到後期要協調溝通演員、導演組等各方的具體事務,每天都在劇組裡各種忙碌的李燦娜,說話的聲音也明顯嘶啞著。她說,自己每天都在不停地溝通,「恨不能可以分身出很多個自己,來協調和處理這些事情。」

《大地頌歌》即將於9月27日晚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迎來首演。

李燦娜低下頭,掰著手指頭數了起來。

「就幾天時間了,勝利就在眼前!」

說話間,李燦娜的眼神裡,湧上跟舞臺一樣絢爛的燈光色彩。

職責:上到演員選定,下到盒飯預定,劇組的「家」不好當

《大地頌歌》劇組剛剛組建初期,整個團隊恨不得都在會議室裡「打地鋪」。

每天從早上9點開到晚上12點,主創團隊就是在一個接一個的會議裡,進行著頭腦風暴,反反覆覆地打磨劇本。

李燦娜說,最初建組的核心人員,就是時間的見證者,從零開始,見證了一切。

李燦娜是《大地頌歌》劇組的演出總監,這個工作幾乎要統籌所有關於演出的內容。

「從排練、演員、服裝、道具,舞臺上所有的工種,都由我這個口子,來協調安排。」李燦娜說,自己就像劇組的「管家」,導演們負責舞臺上的表演呈現,「我就幫大家打理好演出背後所有的大小事情。」

大到劇組300多位演員的選拔和確定,小到劇組盒飯的購買,李燦娜都要操心。

明星演員的敲定、最慎重也最是反覆斟酌。「我們在劇本大致成型後,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物色我們的主要演員,首先是外形氣質上的貼合,然後就是人物角色塑造上感染力。」

谷智鑫飾演龍書記,幾乎是大家一致舉手贊成。「他飾演的少年毛澤東角色深入人心,他對湖南的文化底蘊也有著深刻的理解。」

年初時,總導演周雄就帶著主創團隊去北京跟谷智鑫見面聊了《大地頌歌》的項目。「谷智鑫老師對這個角色很感興趣,也對這個角色的豐滿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

何炅和萬茜的選擇,則更多地考慮了兩位演員之於湖南本土情結和文化的影響力。「何炅老師是大家熟悉的主持人,而且他之前也主持過很多有關扶貧攻堅、希望工程類的節目,他與《大地頌歌》在價值取向上是一致的;萬茜則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她對湖南的風土人情、對湖南人的精神,她是把握在自己內心的……」

如果說,核心演員的選拔,是這幕劇關鍵的一環,那麼細緻到盒飯的預定,則是劇組「管家人」最貼心的操勞。

每天有1000多份盒飯要分發到劇組上下的所有演職人員,起初大家都是同一時間吃飯,結果現場難免混亂,後來實行了錯峰吃飯,大家分團隊、分區域就餐。但「意外」還是時有發生。

「比如有的男孩子運動量大,飯量大,一個人要吃兩三盒飯,結果把女孩子的飯都吃光了,只能臨時又給女孩子們點新的外賣……這其實挺有趣的一個事兒,但這些好玩的花絮,也是舞臺下的日常。」

矛盾:舞蹈演員和編舞導演「鬧僵」了,她要變成「調解員」居中調停

演員從6月初,正式進組開始排練,幾乎是連軸轉到了現在。

每一個人都是高負荷在運行,繃著的神經仿佛稍不留神就會斷掉。面對這樣一個全身心投入和付出的劇組,李燦娜看在眼裡,也急在心裡。

她說,這段時間是最「燒心」的時候。「因為演員進組後,始終保持高節奏的排練,很多人都難免心態低落,他們的『負能量』可能都會朝我湧過來,但我必須先全盤接受,然後還必須時時刻刻關注大家的心情,給他們加油鼓勁。」

最難處理的問題就是碰上「鬧脾氣」。有一天晚上,劇組飾演龍書記的B角餘立暉,找到李燦娜請假,希望第二天上午去益陽老家接孩子來長沙上幼兒園。但第二天的下午,正好有個很重要的彩排,李燦娜沒有批准請假。

「我說,『立暉,接孩子,你看我們劇組派車去接可以嗎?』他說,『不行,我必須要自己接,我是一個父親,這是他第一次上幼兒園,我要送孩子進幼兒園……』」

話語交鋒間,兩個人一直繃著的情緒都被釋放,眼淚奪眶而出。

談及這段對話,李燦娜眼睛再一次溼潤,「我就覺得,我們劇組很多的演員真心不容易,所有的演員都為了這部戲,付出了很多,他們的故事真的很多。」

最讓李燦娜要花費精力和心思的工作,就是去安撫演員和編導之間的「碰撞」。「我們的舞蹈演員,都是比較有個性的,就是當一個舞蹈動作,或者是一句臺詞,編導這樣編排,但是演員不接受的時候,雙方的矛盾立馬就起來了。」

有一次,一組舞蹈演員編排一個舞蹈,從早上9點一直練到了晚上10點,但是還是在不停的修改。「馬上就有舞蹈演員給我發信息了,『姐姐,我快不行了,你快點來救我們……』」

收到「求救」信息,李燦娜立馬趕去排練廳。首先跟編導進行溝通,編導的回覆是,「演員做不出要的動作,沒有達到那個點」。但是演員卻覺得,「是編導根本沒有想好到底想要怎樣的動作。」

雙方各執己見,李燦娜被夾在舞蹈演員和編導中間,感受到了濃烈的火藥味。「首先趕緊把孩子們拉出排練廳寬慰,是不是我們的動作還有不夠的地方?是不是理解上還沒有領悟編導的層次……慢慢引導,循循善誘。」

李燦娜說,這些舞蹈的孩子,心底是很質樸很單純的,稍稍開導就領悟了。「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每一次的矛盾和爭議,如果可以得到正面的解決,那麼對他們而言就是一次成長。」

群眾演員不像角色演員,他們是每天都要來劇組,都要來跟其他演職人員磨戲,「雖然他們的這些事情,在很多人看來可能都是小小的,但是對於他們而言,放棄了自己的家庭,放棄了自己的一些選擇,來融入到這部戲裡面,這種犧牲都值得我們敬佩。」

印象:谷智鑫的「拼」,何炅的「暖」,萬茜的「執」,都印在腦海裡

身為劇組的「管家」,李燦娜幾乎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劇組。

每天9點前趕到劇院,凌晨2、3點才能回到家。「我們必須比演員先到劇院,提前溝通好當天彩排相關的事,然後晚上演員彩排結束離開了,我們還要開一個會,總結當天的彩排內容,對一些修改或者完善的意見,做一些梳理和總結。」

李燦娜說,感覺自己都有一點點精神上有點小抑鬱了,「晚上睡不著覺,時不時就醒來了。」

不過這種壓抑情緒,總能通過外部的接觸來化解。「每次看到演職人員默默堅持,為了呈現一臺精彩用情的演出,而努力的畫面時,我都會被治癒。」

群眾演員的付出讓人動容,而明星演員的用心,同樣讓李燦娜感同身受。「像谷智鑫老師,他的角色幾乎貫穿了整幕劇,進組以來,他始終把自己沉浸在角色裡,一有時間就跟導演組溝通自己對於角色的理解,有時候搶妝排練,他就在我工作的上臺口位置,我看著他的背心完全就是溼漉漉地貼在身上,他一點也沒在意,換了裝,趕緊就衝上臺去了……」

相比谷智鑫在舞臺上的「拼勁」,何炅在臺前幕後的「暖男」形象,也給李燦娜留下了深刻印象。

飾演支教老師的何炅,在劇中有一場重頭戲是教授孩子們唱《夜空中最亮的星》。「舞臺上的他,完完全全就融入了支教老師的角色,舞臺下的他,也是一如既往的『暖』,跟孩子們互動交流,拉拉手增進感情,沒有他的戲,他都坐在下面看,看孩子們的演唱,他說要去感受這個角色,才能演繹好這個角色。」

有時候舞蹈演員在小排練室彩排,何炅還會特意抽空去看,「還會豎起大拇指點讚,『你們都是最棒的』。」

萬茜進組時,手臂受傷的地方還一直綁著保護繃帶。但「她從來沒有因為說,手臂有傷,就提出各種要求。」

李燦娜回憶說,萬茜每一次對於導演安排的演出內容,都是特別用心地去演繹,「她是個很執著於表演的演員,對於自己的要求也特別高,演唱、念臺詞都必須百分百地投入,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她就會要求重來。」

演員對舞臺的投入,只是這幕大型史詩歌舞劇的縮影。

《大地頌歌》通過深情並茂的演繹,呈現了一幅波瀾壯闊、感人肺腑的精準扶貧中國畫卷。

李燦娜說,我們都是懷著感恩之情,用舞臺的藝術形式,來傳遞三湘兒女在脫貧攻堅中的獲得感、幸福感。

《大地頌歌》的正式首演近在眼前,李燦娜說自己現在的心情變「複雜」了。

「一邊興奮地盼望著這一天快一點到來,一邊又希望時間可以走得慢一些,那樣我們可以再更加精細地打磨表演,把我們的舞臺做得更好。」

說著首演前夕自己的「矛盾」情緒,李燦娜身心明顯放鬆了很多。

她手扶著座椅的邊緣,雙腳交叉,輕輕地蕩了起來。

那一刻,孩童般的笑容,洋溢在她的臉上。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攝影記者謝長貴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大地頌歌》演出陣營如此強大,你最期待誰的表演
    9月13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情況。紅網時刻9月13日訊(記者 夏君香 王嫣 袁思蕾 胡邦建 胡弋 攝影 張必聞)9月13日上午,湖南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進行介紹。
  • 《大地頌歌》9月27日長沙首演
    長沙有四場正式演出 將開啟網上購票通道《大地頌歌》從去年10月開始創作,以十八洞村為原型,將扶貧路上湧現出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以湘西之事講湖南、以湖南之事講全國,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生動展示三湘兒女在脫貧攻堅中的滿滿獲得感和幸福感。
  • 聲音大咖集結!《大地頌歌》演員與《信訪那些事兒》
    全國首部信訪題材系列廣播劇《信訪那些事兒》11月2日至9日濃情播出《大地頌歌》演員傾情助演眾聲音大咖集結髮聲《大地頌歌》劇照11月2日-9日播出劇集11月2日第一集《過年關》11月3日第二集《心房客》11月4日第三集《謝謝你的陪伴》11月5日第四集《甜蜜的煩惱》11月6日第五集《老將出馬》
  • 啥,萬茜的《大地頌歌》唱段有搖滾味?
    《大地頌歌》的音樂總監、作曲劉嶽,看起來和這部劇一!點!都!不!搭!一個,搖滾青年,《超級女聲》《快樂男聲》音樂總監,何炅唱片《梔子花開》製作人……「所以《大地頌歌》有搖滾味嗎?」芋頭好奇地問。「還真有搖滾的重金屬元素在裡面。」
  • 《大地頌歌》音樂總監、作曲劉嶽:音樂創作,我關注民族性和世界性...
    在即將首演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中,他擔任音樂總監、作曲。如何創作出打動觀眾的音樂?劉嶽說,他最關注民族性和世界性怎麼融合的問題——交響樂為主軸,有湖南民樂和搖滾氣息我母親是湘劇團的演員,父親是樂隊司鼓,從小在劇場長大。小時候,我們能接觸到的音樂,除了革命歌曲就是樣板戲,信息很少。
  • 國家大劇院,觀看了《大地頌歌》的他們這樣說
    紅網時刻11月7日訊(記者 劉玉先 王嫣 朱麗萍 管一樺)11月6日晚,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首演。北京首演後,觀眾們對該劇有何感想?劇中,又有哪些觸動大家的地方?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怎麼說。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來了,9月27日首演
    ,《大地頌歌》總導演周雄,大麥副總裁陳曉華,《大地頌歌》主演谷智鑫、萬茜出席介紹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主創方面,堅持以我省演藝力量為主、立足全國組建高端創排陣容,總導演周雄、副總導演丁偉、戲劇藝術指導王曉鷹、藝術總監楊霞、編劇/作詞馮必烈、音樂總監/作曲劉嶽、舞美/燈光/視頻總設計孫天衛、音響總設計何飈、服裝化妝總設計麥青、戲劇導演王峰、演出總監李燦娜、舞蹈總監饒國晶等。
  • 《大地頌歌》首輪演出落幕 暫別舞臺的主演們這樣說
    [來源:湘遇微信公號]大地潮起,頌歌不絕9月29日晚,《大地頌歌》首輪演出圓滿收官儘管有豐富的舞臺劇經驗,《大地頌歌》也已多次演出,但他認為最大的困難還是劇中的4個核心唱段。「這部戲對我來說那幾個唱段是難點。導演給我找了個聲樂老師,現在我還是在不停地練。」劇中不少角色都有人物原型,龍書記的人物原型名叫龍秀林。排練和正式演出時,龍秀林經常就在現場,谷智鑫也因此有了許多與臺下的「龍書記」交流的機會。交流得越多,谷智鑫對角色的理解也就越深刻:「我經常與他交談。
  • 何炅萬茜凱麗加盟《大地頌歌》,原來他們都這麼能唱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一臺被網友稱之為「紅」破天際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 谷智鑫坦言,儘管有豐富的舞臺劇經驗,《大地頌歌》也已多次演出,他遇到的最大困難還是劇中的4個核心唱段,「這部戲對我來說那幾個唱段是難點。導演給我找了個聲樂老師,現在我還是在不停地練。」 何炅在《大地頌歌》第三幕《夜空中最亮的星》中飾演支教老師。
  • 祁東留守兒童合唱團成員講述《大地頌歌》排練經歷:演出不緊張,長沙很好玩
    9月28日晚,在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的演出謝幕環節,劇中的兒童演員們亮相時,現場立刻爆發出雷鳴般掌聲。這群平均年齡不到10歲的孩子,在舞臺上,用入情的表演,悅耳的童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臺前,他們是舞蹈的精靈,是吟唱的百靈鳥,也是讓我們熱淚盈眶的心靈撫慰,而在幕後,孩子們無邪有趣的話語,「小大人」一般的神情和動作,也著實成為了《大地頌歌》劇組的快樂源泉。
  • 《大地頌歌》情動京城
    湘 伴 導 讀 11月6日晚,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驚豔亮相。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與中央和國家機關、北京市以及在京湘籍、曾在湘工作的部分省部級領導共同觀看演出。 省領導烏蘭、張宏森、吳桂英,首都幹部群眾、高校師生代表等1500多人一同觀看。
  • 以湖南十八洞村為原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今日官宣!
    由谷智鑫、何炅、張凱麗、萬茜領銜主演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終於官宣啦!!如今,《大地頌歌》也即將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上演金鷹節專場。、編劇/作詞馮必烈、音樂總監/作曲劉嶽、舞美/燈光/視頻總設計孫天衛、音響總設計何飈、服裝化妝總設計麥青、戲劇導演王峰、演出總監李燦娜、舞蹈總監饒國晶。
  • 連續兩場,《大地頌歌》國家大劇院見
    連續兩場,《大地頌歌》國家大劇院見 2020年11月5日 19:34 來源:新浪湖南 &nbsp&nbsp&nbsp&nbsp作為集中在北京演出的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之一,11
  • 電視版《大地頌歌》反套路出牌,「歌舞劇」風口將至?
    那個場場滿座一票難求的歌舞劇《大地頌歌》即將登陸湖南衛視。  作為繼《從十八洞出發》後,湖南廣電扶貧三部曲的第二部,《大地頌歌》從甫一開始就被寄予了厚望。自9月27日在長沙首次公演以來,八場演出場場爆滿。
  • 《大地頌歌》第三場公演落幕,三大主演有話要說
    新湖南客戶端9月29日訊(記者 廖慧文 攝影 馮宇軒)今晚,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第三場公演落下帷幕。兩個小時中,演員們綜合運用音樂、舞蹈、戲劇、戲曲、表演等藝術表現形式,將歌、舞、音樂劇等有機融合,以傳統經典作品為牽引,充分展現湖南少數民族風情,加之現代科技、電視藝術手段的現代化時尚表達,將該劇精彩呈現於舞臺之上。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研討會專家發言摘登
    照片均為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田超 攝 11月6日至7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驚豔亮相,脫貧頌歌情動京城,引發「追劇」熱潮。《大地頌歌》以文藝的方式,震撼人心地呈現了這一內容,讓人特別感動。 《大地頌歌》詮釋的不僅是一家人、一村人的命運改變,更是以小見大,展現這段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歷史。它通過不同的藝術手段,突破藝術題材門類的限制,在舞臺劇創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 《大地頌歌》裡的「龍隊長」,原來是與湖南「淵源頗深」的谷智鑫
    「而這次在《大地頌歌》的龍隊長身上,就有著這麼一股子勁兒。」谷智鑫口中所說的「龍隊長」,故事原型正是紮根在花垣縣十八洞村的扶貧工作隊隊長龍秀林。作為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它用一種創新的舞臺藝術形式,展現了三湘大地正在發生的史詩性巨變: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人故事。
  • 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 敬初心,敬矢志不渝
    一個星期前的這個時候,我正坐在國家大劇院的歌劇院裡,看《大地頌歌》。消化了一周後,還是想為它寫下點什麼。為了它所展現的在這個時代下,難能可貴的矢志不渝。說起《大地頌歌》,或許是最近最「紅」的一部主旋律舞臺劇了。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今晚亮相央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地頌歌》海報 資料圖片&nbsp&nbsp&nbsp&nbsp長沙晚報10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尹瑋)假期以來,長沙文藝演出呈現一片精彩紛呈、欣欣向榮之勢。
  • 央媒聚焦《大地頌歌》北京展演 描繪精準扶貧壯闊畫卷的舞臺創新之作
    人民日報文化版刊發《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北京演出 描繪精準扶貧的壯闊畫卷》,客戶端推出《〈大地頌歌〉在國家大劇院驚豔亮相 十八洞脫貧故事感動北京觀眾》,指出該劇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了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深深觸動了每一位觀眾的心靈。新華社持續聚焦《大地頌歌》演出盛況,推出系列重磅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