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肚子、關禁閉、性侵未成年人……廣東擬將這些行為界定為家暴

2020-12-24 中國日報

29日,《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修改稿)》提請省人大常委會二審,對家庭暴力的定義作出調整,擬將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凍餓」「禁閉」等侵害行為,以及對未成年人的性侵行為新增界定為家暴行為。

今後,用「餓肚子」「關禁閉」來管教孩子時,家長們要把握好尺度了,否則將可能是家暴。

近年來,對未成年人的強姦、猥褻等犯罪時有發生,特別是最近某上市公司高管涉嫌性侵未成年「養女」事件觸碰社會道德底線,引起各界對未成年人保護的高度關注。此次草案修改稿因應社會呼聲,將家庭成員對未成年人實施強姦、猥褻等性侵行為也納入家暴範疇。

對此,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該條款的說明中認為,由於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不強,發生在家庭內的性侵行為僅靠刑法保護仍然不夠,而將這類行為納入家庭暴力行為,可以使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得到強制報告制度、撤銷監護人資格等一系列反家庭暴力工作機制的保護。

此外,除了家庭成員以外,該條款也將適用於具有監護、扶養、寄養、同居等關係的共同生活人員之間,要求予以參照執行。

據了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已經將針對兒童的性侵害行為列入家庭暴力犯罪行為。

一旦出現毆打、恐嚇、限制人身自由、性侵害等家暴行為,受害人要求依法查處的,根據草案修改稿新規定,有關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不得以維持家庭關係等理由予以勸阻。

此前,出於「清官難斷家務事」傳統思維束縛,社區基層和調解組織在處理家暴案件時,通常為了維繫家庭關係而勸阻受害者放棄懲處施暴者。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說明中解釋稱,設立該條款主要考慮到上述家暴行為情節嚴重,受害人心理上往往承受較大壓力,因而需要加強對受害人的保護,尊重受害人真實意願。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馬家家有12至14歲未成年人的家庭注意了,這些行為或將負刑責!
    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在刑法第十七條中規定: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同時,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 進一步明確嚴重不良行為的界定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2日在北京舉行,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進行三次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次審議稿擬進一步加強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預防犯罪教育的職責。同時,擬建立家校合作機制,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和矯治等工作。修訂草案三審稿擬增加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樹立優良家風,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修訂草案三審稿提出,與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相銜接,進一步明確嚴重不良行為的界定。
  • 築牢防線,讓未成年人遠離性侵
    在家庭、學校、社會的各方努力下,家長重視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學校對學生做好防性侵教育,社會進一步提升「性教育」意識,相關法律條款的健全完善等將有利於促使家庭、學校、社會和司法形成合力,建設一道道防線讓未成年人遠離性侵。對於預防性侵及開展性教育的話題,廣東財經大學的青年們對此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及見解。
  • 前夫兩度因強盜性侵坐牢,婚後多次被家暴關禁閉
    似乎這些事情背後的情緒都是負面的、悲傷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離婚了的這位女星,她卻是終於擺脫婚姻的束縛,如果能夠更早打完官司,她一定不會堅持到現在,這位女星就是韓國著名的性感女生南錫蘭。然而閃婚的弊端也就在婚後呈現出來,南錫蘭在節目中透露,自己婚後第二天發現丈夫曾是一位罪犯,多次實施強盜性侵。1999年的時候便因為強盜性侵而被處以4年有期徒刑,然而4年的管教並沒有讓他洗心革面,出獄沒多久再次因為性侵而被判8年,期間因為不服從管教毆打監獄官延遲一年放出。
  • 對家暴說「不」!7月1日起,這些行為可以涉嫌精神家暴被起訴
    《實施辦法》條文只有19條,但卻不乏亮點,如將男性列入了受保護對象,將經常性侮辱、誹謗、宣揚隱私、跟蹤、騷擾等行為定義為精神家暴,強化了強制報告義務……關鍵詞家庭成員男性被列入受保護對象今年為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洪江區婦聯代小甲向洪江法院提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請求禁止陳某對女兒實施家庭暴力。今年5月22日,洪江法院法官和區婦聯及社區工作者將該法院成立以來籤發的首份人身安全保護令,送達被申請人陳某手中,同時將保護令送至當地公安機關、居民委員會協助執行。「按照《民法法則》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 韓國奧運亞軍10次性侵未成年人 接受全國直播審判
    ,而在6月底他出庭受審,這也是他第一次出庭受審,被檢方指控在自己經營的場館內與未成年學徒發生10次性關係,而不得不提的是,王金春下次將接受全國直播審判,如果罪名成立,王金春無疑有牢獄之災。然而起底王金春卻是劣跡斑斑,2009年在夜總會毆打女性被立案調查,2014年他在義務服兵役期間偷看手機被關禁閉,不過這些行為都沒有影響到王金春的前途。今年5月份,韓國媒體披露一位未成年人報警,控告王金春對自己實施性暴力,王金春被警方逮捕,並將接受法庭審判。
  • 未婚同居暴力行為擬不算「家暴」
    江蘇曾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告誡制度,從實踐來看,收到告誡書的當事人基本不再實施家暴行為,有助於實現由事後懲治救濟到事前防範制止。」 一位基層法院法官認為,書面告誡可以起到威懾、警告、訓誡作用,不過還需藉助外力加以監督,以徹底消除家暴風險。
  • 關注家暴事件中的「邊緣人」:廣東「反家暴辦法」引網友共鳴
    7月29日,廣東通過《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將於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辦法》細化家暴定義,明確通過網絡實施侵害行為的也是家庭暴力;完善強制報告制度,將因年老、殘疾、重病、受到強制、受到威嚇等原因無法報案的人員納入保護對象;豐富人身安全保護令措施,可以申請多項保護措施、法院分批多次作出;創設性擴大保護對象,明確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是家庭暴力受害人。一直以來,我們可能忽略了家暴事件中的另一類受害人——家暴目睹者。
  • 我國修改國旗法、國徽法,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這些行為將追究...
    我國修改國旗法、國徽法,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這些行為將追究刑責!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綜合性法律,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完善多項規定,著力解決社會關注的涉未成年人侵害問題,包括監護人監護不力、學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
  • 未成年人被性侵,如何主張侵權賠償?
    近日,媒體上報導某上市公司高管性侵養女四年的消息,引發輿論譁然,很多學者、專家紛紛就性侵行為可能涉及的定罪量刑問題進行探討,我們堅信: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法律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壞人。本文是從未成年人被性侵後,如何主張侵權賠償方面展開描述,並不討論刑事犯罪的問題。
  •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到底該如何處理?!
    隨著前段時間上海CP展不良偷拍事件暴露,隨之又一與JK相關的案件在西安出現,近日多名西安未成年對警方報案稱被性侵,公眾法律帶大家一起了解這起案件吧。2007年出生的小橙年僅12歲。今年5月,她在西安市的某小區樓頂被一名24歲男子楊某猥褻。小橙並非唯一的受害者。
  • 終身監禁、從重處罰、化學閹割,這些國家都在與兒童性侵宣戰
    圖片來源:unsplash芥末堆 紅印兒 6月28日報導近日,貴州畢節「孤兒院幼兒疑遭性侵」事件不斷發酵。後經貴州省公安廳查明,網絡傳播的「畢節、凱裡有未成年兒童被性侵」照片為趙某編造。具體來說,《日本刑法典》第176條規定,對未滿13周歲的男女,不論具體手段如何,即使存在同意,只要實施了猥褻行為的,也成立本罪,處6個月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時,《買春兒童、兒童色情處罰法》第4條規定,對於為了與兒童性交而給兒童本人、兒童性交斡旋者、兒童監護人或兒童支配人提供報酬的行為,將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300萬日元以下罰金。
  •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究刑事責任 2020-12-23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徐州泉山建立對性侵未成年人罪犯從業禁止及信息查詢制度
    從業禁止 對性侵犯罪人劃定鴻溝發布會上,徐州泉山法院通報一起典型案例。徐某為某學校老師,利用單獨管理班級機會,對兩名女生帶至偏僻處實施猥褻行為。期限為三年至五年不等。」從世界各國的相關數據和經驗來看,並結合我國的司法實踐,性侵未成年等犯罪存在再犯率高、隱蔽性強等特點,對於性侵未成年犯罪人員應限制其從事與未成年人教育、管護、服務等相關職業。但在司法實踐中,根據現有法律規定,判處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從業禁止五年往往是不夠的。
  • 廣東擬出臺新規:這些車將不能上路!快看你家有嗎?
    廣東擬出臺新規 騎乘電動自行車 這些行為將被禁止 16日 廣東省公安廳網站發布關於 《廣東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
  •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 刑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擬作重要修改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亦君 焦敏龍)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今天上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在前兩次審議的基礎上,吸收、採納社會各界意見,均作出進一步修改完善
  • 嚴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兩個「一般」震懾力不一般
    12月27日,在學習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強新時代少年審判工作座談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賀榮表示:對各類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要堅決依法嚴懲;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得適用緩刑,一般不得假釋,認罪認罰從寬要依法從嚴控制,減刑要依法從嚴控制;對性質惡劣
  • 網絡性侵未成年人「暗流湧動」 很多案件定罪難
    最讓她吃驚的是,這些照片的背景,就是自己家。  在張美的追問下,女兒坦白了,那是她在網上認識的「男朋友」。趁母親帶弟弟出去補課的間隙,「男朋友」會主動到她家裡。  張美隨即報了警。  「通過網際網路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比例逐年上升,其作案手段更多樣、也更隱蔽。」天津市婦聯權益部部長劉海燕結合近年來向婦聯求助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分析,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發展,網絡性侵、隔空猥褻、網上傳播裸照等案件時有發生。由於其不易察覺、取證困難,未成年受害者往往難以獲得法律援助。
  • 12歲未成年人故意殺人將負刑責 適用條件非常嚴格
    同時草案二審稿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