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面】關於尊嚴死,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

2021-01-17 網易新聞

近日,美國一名29歲女子梅納因身患腦癌末期,為免受最後的病痛折磨,選擇用尊嚴死這種合法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行為在全美引發關於生命權的討論。

關於尊嚴死,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

導語:近日,美國一名29歲女子梅納因身患腦癌末期,為免受最後的病痛折磨,選擇用尊嚴死這種合法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行為在全美引發關於生命權的討論。

六十秒讀懂專題:「尊嚴死」最早用來形容瀕死的絕症病人有權放棄無謂的治療,選擇順其自然地死亡。1997年,俄勒岡州正式生效專門的《尊嚴死法案》,允許末期患者合法拿到致死量的處方藥,自主選擇離世。國外申請尊嚴死必須經過多重保護性程序,但中國目前並無法律規定尊嚴死的具體標準,也無合法性依據。

「尊嚴死」最早用來形容瀕死的絕症病人有權放棄無謂的治療,選擇順其自然地死亡。1976年,加州最先出臺《自然死亡法》,其後該理念普遍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接受

早在1914年,美國大法官班傑明·卡多佐就曾指出,任何一個神智健全的成年人都有權決定他的身體將接受怎樣的對待,也即治療方案必須經過患者本人的允許。但直到1976年,美國加州才出臺世界上第一部關於病人放棄接受治療權的法律。1975年,新澤西州年僅20歲的昆蘭小姐因中毒昏迷成為植物人,只能依靠人工手段維持生命,其父母在向醫生確認女兒再也沒有醒來的可能性後,請求醫生停止治療,讓女兒「順其自然」卻遭到拒絕,最後經新澤西州最高法院裁決才允許摘除人工呼吸器。一年後,加州率先通過了《自然死亡法》,允許成年人在意識清醒時制定生前預囑,授權醫生在自己復甦無望且生命維持系統的唯一作用就是延緩死亡到來的時刻,關閉維持生命的人工設備。

隨後,認為飽受折磨的絕症患者在臨終前有權「平靜死去」的人道理念逐漸在世界上廣受認可。1985年美國統一州法委員會通過「統一重危病人權益法」,統一了各州的自然死亡法,目前美國幾乎各州都有類似的法律許可,而其他國家像新加坡、法國、德國等國家也相繼出臺相關法律,允許醫生應患者要求採取放棄治療的手段,或如日本一樣,通過最高法院判例默認這一行為。

1997年,俄勒岡州正式生效專門的《尊嚴死法案》,允許末期患者合法拿到致死量的處方藥,自主選擇離世,目前美國共有5個州宣布合法

儘管患者可以選擇放棄治療,但目睹死亡的過程仍然充滿恐懼和痛苦,因此有患者寧願選擇主動結束生命。1996年美國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有論文稱,調查發現有20%的內科醫生曾經為患者開過加速其死亡進程的藥物。而當時的民意調查顯示66%的公眾支持「醫生協助自殺」合法化。

1994年,俄勒岡州第一次全民公投通過了《尊嚴死法案》,1997年再次公投覆核後正式生效。該法案允許身患絕症、瀕臨死亡且飽受疼痛折磨的患者有權讓醫生開具處方藥,選擇有尊嚴地死去。但這種「主動自殺」的做法備受爭議,直到2008年,才有其臨近的華盛頓州成為第二個通過《尊嚴死法案》的地方。繼2014年新墨西哥州也宣布合法後,美國一共只有5個州認為尊嚴死合法。

俄勒岡州自1997年執行尊嚴死以來,共有1173名患者接受處方藥,而其中有752名使用了這種藥物,即並非所有人都選擇了「協助自殺」。另外,這些申請者中有70%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平均年齡71歲,95%的患者最終死於自己家中。

申請尊嚴死必須經過多重保護性程序,在兩位專家診斷患者生命僅剩6個月後,還要經過心理測試,排除抑鬱傾向,再分別間隔15天提交口頭和書面申請方能通過許可

法律對於這種尊嚴死制定了詳細的保護性規定,如俄勒岡州的《尊嚴死法案》規定,該病人必須是晚期絕症患者,且保持神志清醒,有自主交流能力。他必須提交兩次口頭申請,一次書面申請,每次申請要間隔15天,經過兩名醫生分別確診認為其只剩下不到6個月的生命,已無有效醫療方法救治,確診醫生必須是醫學博士。而且為了排除因為抑鬱症產生的自殺傾向等,醫生如果發現其有心理上的問題,則必須增加測試其精神狀態。同時,醫生必須告知病人其他減輕痛苦的替代方式存在,如重症臨終關懷等。最後,申請過程必須被2名以上見證者籤字,至少包括一名非家庭成員或相關人士。籤署之後,醫生要將案例上報給州政府登記在冊。

法律強調尊嚴死不等於安樂死,區別在於服藥過程必須由患者自己實施,在美國,醫生幫助患者注射藥物致死的行為涉嫌謀殺

俄勒岡格外強調,尊嚴死不等於安樂死,安樂死意味著醫生可以為患者採取注射死亡,這二者本質上的區別在於尊嚴死的執行人只能是患者,醫生只能應申請開具處方藥,最終把藥片送進嘴裡的還是患者自己。在美國,還沒有一個州允許醫生主動幫助患者實施自殺的做法,該行為涉嫌謀殺。自稱協助過130位患者自殺的醫生凱沃爾基安曾4次被司法部門指控謀殺,1999年他被判處10年監禁。照此定義,世界上允許安樂死的國家目前只有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個而已。

http://news.dayoo.com/world/201106/05/53871_17136824.htm

無論哪種「尊嚴死」,都規定前提只有患者本人神志清醒時才有權做出決定,申請時必須提供本人書面證明該行為是出自個人意志

無論是放棄治療的自然死亡,還是主動服用處方藥的尊嚴死,哪怕是安樂死,這些行為合法性的前提都是申請是由患者本人在神志清醒時提出的,且必須有書面證明。1975年新澤西州昆蘭案中,法院要求父母提供他們的女兒在生前神志清醒時就有意願放棄治療的證明,否決拒絕他們的請求,最終是經過搜集證據證明是本人意志,才得到法院許可。而尊嚴死同樣明文規定,晚期絕症患者必須是正常神智,經過多次自願提出請求後才可準許。在寬容安樂死的荷蘭等國家,申請安樂死依然需要確認患者本人的意志。這種規定一方面是尊重人權,另一面就是為了排除他人因潛在的經濟等原因,而對患者不利的情況發生。

中國目前只有民間提倡尊嚴死,強調放棄無謂治療的「自然死亡」,但並無法律規定具體標準,官方間接推廣的生前預囑效力無法保證

2013年7月,北京市衛生局主管成立生前預囑推廣協會,旨在通過推廣使用「生前預囑」讓更多人知道,瀕臨死亡的患者有權利在最後放棄使用生命支持系統以保持尊嚴。但是,「生前預囑」的概念在中國並無法律明確支持。早在2006年就有一批官方背景成員和民間的志願者建立了名為「選擇與尊嚴」的公益網站,普及相關理念,號召公眾在網站上填寫生前預囑,目前已經存有上萬份囑託文本,但是其最終是否具有合法性還是疑問,醫生會不會聽從患者意願也同樣沒有保證。

本文來源:網易 作者:玉米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關於尊嚴死 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
    近日,美國一名29歲女子梅納因身患腦癌末期,為免受最後的病痛折磨,選擇用尊嚴死這種合法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行為在全美引發關於生命權的討論。  早在1914年,美國大法官班傑明·卡多佐就曾指出,任何一個神智健全的成年人都有權決定他的身體將接受怎樣的對待,也即治療方案必須經過患者本人的允許。
  • 關於硬膜外麻醉,你需要知道這6件事
    關於硬膜外麻醉,你需要知道這6件事 很多產婦接受硬膜外麻醉來緩解陣痛。然而,儘管人們普遍接受並證明了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許多女性仍在為是否接受硬膜外麻醉而苦惱。
  • 關於《007:無暇赴死》,你需要知道這007件事
    我們的確設法做到了這件事。 TG:你曾經說「世上若有完美無瑕的邦德電影, 如能覓得這等佳作, 捨命又何妨」。《無暇赴死》就是你所指的完美邦德電影嗎?DC:天知道。怎麼說呢,有道是過程最重要,不是嗎?我這有些過於玄之又玄了。看吧, 每一個人都非常享受其中。這事兒我已經做了一段日子......容我這樣說吧, 不勞者不獲。
  • 焦慮障礙,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
    驚恐發作是指突然發作的、不可預測的、強烈的驚恐體驗,常常伴有瀕死感(感到自己要死了)或失控感(感到自己要瘋了);發作時還常常伴有強烈的心臟和神經系統症狀,比如心慌、大汗、呼吸困難等。練習:你的焦慮是正常的嗎?當你焦慮的時候,可以拿出筆記本,詳細記下你的焦慮。比如,你可以寫:「明天考試會掛科」。然後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這個焦慮/擔心是現實的嗎? 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嗎? 這個焦慮激勵我採取行動嗎?
  • 頂風相撞:關於莎士比亞你需要知道的10件事
    我們煞費苦心,根據伯吉斯的著作《莎士比亞》(豆瓣評價9.1分,108人評價),整理出關於莎士比亞的十件事。安東尼•伯吉斯是英國當代著名作家、以小說《發條橙》聞名於世,他說:「莎士比亞就是我們自己,是忍受煎熬的凡人俗士,為不大不小的抱負激勵,關心錢財,受慾念之害,太平庸了。他的背像個駝峰,馱著一種神奇而又未知何故顯得不相干的天才……我們都是威爾。
  • 你真的知道瓊瑤式「尊嚴死」在說什麼嗎?
    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我的死亡誰做主?一個人,一封信,向社會丟出了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3月12日,79歲的臺灣女作家瓊瑤公開發表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闡述了自己對身後事的決定。她叮囑兒子,無論生了任何重病,她都不動大手術、不送加護病房、絕不能插鼻胃管、各種急救措施也不需要,一切,只要讓她沒痛苦地死去就好。這封信將「尊嚴死」的話題再次推向公眾。
  • 選擇與尊嚴「、「尊嚴死「與中國人的生死觀:你的臨終誰做主?
    這事,究竟應該由誰做出最終選擇?!說實話,四年多了,我仍然時不時會想,或許會一直想下去,直到「事到臨頭」、「身臨其境」的那一天……。我的母親因為淋巴癌去世。最後的幾個月,望著時刻需要呼吸機和輸液維持生命,經常需要人工吸痰,無時無刻不遭受疼痛折磨的母親,我能做的只有每天陪著她,為她洗臉、洗頭、洗腳、翻身。
  • 關於查爾斯王子,你從未知道的6件事
    從陌生到平凡,似乎全世界都知道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的一切。畢竟,當你的母親是女王,而你是未來的國王,隱私是很難獲得的。He certainly hasn’t shied away from the spotlight.
  • 關於喬·拜登,你需要知道的55件事
    近期,美國《政客》(Politico)雜誌梳理了拜登個人生涯的55件事,以幫助讀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這位潛在的民主黨總統提名人。文章編譯如下:喬·拜登(Joe Biden)的政治生涯從一開始就以跌宕起伏而備受矚目。勝利之後,緊隨而來的就是難以想像的個人悲劇。自我造成的創傷使得其初期競選活動陷入癱瘓。然而他挺了過來,參議院任職36年,在歐巴馬政府任職8年。
  • 關於阿普利亞Tuono 660 你需要知道的5件事
    關於新660,你應該要知道的6件事。外觀設計阿普利亞稱Tuono 660為「裸露的運動」,裸?怎麼裸?乍一看,看起來並不像一輛街車,這是RS和Tuono之間的主要設計差異,Tuono的整流罩環繞發動機而不是覆蓋發動機,因此Tuono最大的特點就是長得像「跑車」。
  • 日本流行"尊嚴死":以自己期望的形式迎接死亡
    海外網9月30日電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選擇「尊嚴死」,即以自己期望的形式迎接死亡。這樣的選擇日本已形成潮流,他們提前在公證處製作「尊嚴死宣言公正證書」,要求在身體恢復無望、死期將近時不再進行延命治療。據日本共同社消息,尊嚴死,是指預立醫療指示,讓患者在臨終前提前做出自己的選擇。日本公證人聯合會(日公聯)首次匯總的年度統計顯示,2018年共發出了1906份相關公證。為何要事先立公證?
  • 關於達利你不知道的6件事
    他的女神名叫梅·韋斯特梅·韋斯特(Mae West)或許你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是你一定知道達利的唇形沙發(Mae West Divano),這件作品便是來源於梅·韋斯特的性感嘴唇。梅·韋斯特是上世紀30年代好萊塢著名的性感女星,她同時還是一位作家、製片人和商人。
  • 日本流行「尊嚴死」:以自己期望的形式迎接死亡
    圖源/日本網站「wedge」海外網9月30日電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選擇「尊嚴死」,即以自己期望的形式迎接死亡。這樣的選擇日本已形成潮流,他們提前在公證處製作「尊嚴死宣言公正證書」,要求在身體恢復無望、死期將近時不再進行延命治療。
  • 羅點點 「尊嚴死」不是「安樂死」
    羅點點2006年創辦了選擇與尊嚴網站,2013年與人合作創辦了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推廣生前預囑和安寧療護、緩和醫療,希望有尊嚴的死亡早日成為中國人生命全過程。談爭論爭論長期存在 需要溝通交流新京報:前不久全國兩會期間,圍繞「安樂死與尊嚴死」,你與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沈德詠有過交流。
  • 瓊瑤提出的「尊嚴死」,你怎麼看?
    很多老人,住院的時候,孩子們是瞞住了病情的,他門自己根本不知道已經是絕症。所以他們都是懷著熱切的求生願望的,甚至在病床上還想著回去了買什麼菜,臉盆裡有幾件衣服沒洗。這時候放棄治療,對他們來說,也許很不人道。
  • 關於北大,你需要知道這6件事
    圖書館裡的中文古籍150萬冊,其中有20萬件5至18世紀的珍貴書籍,還有燕京大學學位論文、名人捐贈(侯仁之贈書、晚清民國舊報刊、北大及燕大學位論文等。而且北京大學圖書館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北大光華的全稱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主打的學科專業是經濟類、金融類和會計管理類學科。
  • 關於《阿克漢姆騎士》你需要知道的十件事
    這意味著你可以操作多個角色一起完成漂亮的連擊動作,想像一下老爺起手,羅賓接上——都在玩家的手中完成。6.想遙控蝙蝠車?沒問題  我們已經看到了大量蝙蝠俠駕駛蝙蝠車追逐和車戰的視頻片段,但你可能不知道本作蝙蝠俠也可以遙控蝙蝠車。電影中蝙蝠俠不一定要在車內,也可以對蝙蝠車下達各種指令,配合自己行動,在遊戲中你依然可以這麼做。
  • 羅瑞卿女兒談尊嚴死:並不是放棄搶救才叫做尊嚴
    在「選擇與尊嚴」設計的這份生前預囑裡,還有一些額外的囑託,來幫助人們更好地思考死亡這件事。「我希望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我對他們的愛至死不渝」、「我希望我的家人和朋友在我死後能儘快恢復正常生活」。羅點點想借著生前預囑這件事,鼓勵更多的人和家人一起討論死亡。「當生命非常艱苦的時候,所有人都不願意談論死亡,當生命變得比較從容,比較富裕的時候,人談論起死亡來,也許就沒有那麼可怕和陰沉。」
  • 我想活得體面,到死都是:人生最後的尊嚴,是安樂死
    如果是你,你願意這樣活著嗎?我的答案一直都是:不願意。我最怕的不是活著,而是是活得沒有尊嚴。我已經無法選擇如何來到這個世界,但希望,能夠決定自己如何死去。我非常希望有一天,安樂死能合法。他為什麼要千裡迢迢去做這件事呢?因為,活著太痛了。2016年,傅達仁檢查出膽管堵塞,發炎。要在膽管裡放支架,才能讓膽汁流出來。但支架每次只能放半年,時間一到,又要動手術把支架取出來再放進去。
  • 關於小黃人你不知道的X件事
    ,你卻叫不上名字來。好了,看到這裡,你的「小黃人臉盲綜合症」應該治得差不多了吧。然而你以為就這樣你就能自豪地走進電影院?呵呵,你以為?!還有關於小黃人你可能不知道的10件事。2.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小黃人」的構想,主要是在於想要突顯男主角格魯那一種無能卻又愚笨的感覺,格魯雖然是壞蛋,內心卻十分善良,他需要一群配角來襯託他,便有了小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