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李小白
原子彈,一個既可以毀滅敵人,也可以毀滅人類自身的可怕武器,他的問世是人類的福音,因為正是有了他,大國之間總能保持克制,我們迎來了難得的相對和平時代。但同時它的存在也是人類的隱患,因為他足以把人類從地球上抹去。
原子彈胖子3D渲染圖
從問世到現在,只有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挨過原子彈,日本玩著玩著把自己玩成了美國的小白鼠,先是廣島,再是長崎,那麼為何美國要投下這第二顆原子彈呢?其實背後的原因不僅僅是日本不投降,還有大國博弈。今天我們來細數長崎本可以逃過厄運的三次機會以及背後的大國博弈。
第一次機會
1945年7月26日,中英美三國頒布《波茨坦公告》,公告的內容很簡單,只有一條,那就是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早在當年5月,納粹德國已經宣布投降,但是日本不僅不打算投降,而且已經做好與美軍、蘇軍在日本本土決鬥的準備。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說說為何波茨坦公告是中美英三國聯合頒布,蘇聯去哪兒了,按照當時蘇聯的地位,沒有我們都不能沒有他。其實背後都是大國之間的博弈。
二戰時的蘇軍
如果原子彈沒有研發成功,那麼美國勢必希望蘇聯可以出兵日本,因為根據美軍的推演,這次登島需要損耗上百萬的兵力,再加上美軍在衝繩島戰役中見識到了日軍的不要命精神,他們也不願意承擔如此大的代價來換取勝利。就在這時,美國總統杜魯門接到了密報,原子彈試爆成功。此時的杜魯門高興至極,因為這顆原子彈不僅僅可以讓日本投降,更重要的是可以讓美國戰後在遠東地區佔據有利的戰略地位,此時他們巴不得蘇聯一個兵都不要出,這場勝利全由他美國一個人表演。杜魯門心裡清楚,眼前的勝利是唾手可得,只是獲勝的方式,代價大小不同罷了,他更關注的是戰後的主要對手——蘇聯。
當日本宣布拒絕投降的那一刻,長崎第一次避免被核擊的機會喪失了。這次是日本右翼犯下的錯,其實如果沒有原子彈,或許日本本土將處處皆為廣島。
第二次機會
1945年8月6日,人類歷史上第一顆投入實戰的原子彈「小男孩」被美軍的B-29轟炸機帶到了廣島上空。這次核打擊,總共造成了10萬人死亡。全世界都被震驚到了,美國竟然掌握了如此恐怖的武器,恐怕這一顆原子彈落地,被震懾到的不僅僅是日本而已。
倘若這一顆原子彈落地,日本政府選擇投降,那麼長崎仍然有機會不被核擊。但是面對這道選擇題,日本政府顯然又做錯了。是日本政府忽視了原子彈的威力嗎?還是他們已經喪失理智了。不,日本政府在賭,他們在賭美國只有這一顆原子彈,如果真的是這樣,他們認為自己還有翻身的機會。
原子彈爆炸效果圖
可是他們這次賭錯了,這次賭博直接將長崎的第二次機會給輸掉了。其實美軍當時總共有三顆原子彈,第一顆瘦子試爆成功,第二顆就是小男孩,第三顆是胖子。
第三次機會
1945年8月9日,此時距離廣島被核擊已經過去了三天,日本政府沒有投降的意思,美軍只好再次投放原子彈。日本在賭美軍沒有原子彈了,美軍在賭日本不敢賭他們沒有第三顆可以投放的原子彈。
9日當天,「胖子」被B-29帶到日本上空,這次他們既定的目標是小倉,一個當時日本重要的兵工廠。但是天氣救了他們,小倉的天氣根本不適合投彈,這時美軍更換核擊目標城市,而長崎的天氣正好。小倉的天氣讓長崎喪失了第三次機會,最終美軍將「胖子」投放到長崎上空503米高度,一聲巨響,一朵蘑菇雲再現日本。日本政府已經賭不起了,只能選擇投降。
日本投降
結語:美軍的這兩顆原子彈,震懾了全世界,同時也讓美國從此在遠東地區佔據了極大的戰略優勢,甚至今天我們在太平洋地區的窘境,和這兩顆原子彈都不無關係。不過這種窘境還會持續多久了?其實美國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因為他們已經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