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聲音而發怒,不是矯情,而是恐音症發作

2021-01-11 騰訊網

咱們生活在這個星球上,每天都會被動地接受各種聲音的滋擾。對於某類聲音,比如,用指甲劃黑板,每個聽到的人都會起雞皮疙瘩,感覺頭皮發麻。但是,有些人,卻會對大家習以為常的聲音產生憎惡,比如,聽到別人吃飯時吧唧嘴的聲響,就想動手打人。這是情緒作怪,還是疾病影響呢?咱們現在來解析。

同樣的聲音,有些人喜歡,有些人討厭,甚至無法忍受。因此,有學者把那些對於特定聲音產生的憎惡感,稱為恐音症。相關研究發現,恐音症患者,大腦額葉結構存在明顯變化,大腦活動也發生改變。通過腦成像研究發現,患有恐音症的人,額葉存在不同連接模式,會因為特定聲音而觸發大腦過度活化,並且出現心率加快和出汗。深入的研究發現,恐音症患者的大腦前額葉皮質的灰質中,具有更高的髓鞘形成。

恐音症現象,也引起了心理學家的關注。有學者認為,因為聲音而產生的厭惡,是1種特殊的情緒,並且引起獨特的生理反應模式。西班牙語中,有1個特定的詞彙,Grima,專門形容這種感受,表示厭惡,以及頭皮發麻、脊柱驟然發涼、不寒而慄、想逃跑等體驗。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團隊,經過研究後認為,恐音症的生理基礎,是由於令人不愉快的聲音觸發了強烈的戰鬥或逃跑反應。在該項研究中,通過3組聲音測量大腦活動,比如雨聲、繁忙的咖啡館、水壺沸騰等中性聲音;嬰兒哭泣、尖叫等令人不快的聲音;呼吸聲、咀嚼聲等觸發恐音症的聲音。測試表明,恐音症患者會在聽到觸發聲音時,出現額葉區域和前島葉皮質區域活動上升;正常人,只有前島葉皮質活動上升,而額葉區域活動下降。

科學家認為,咱們人類的耳朵對聲音的感覺,主要與聲波的頻率有關。耳道能夠對特殊頻段的聲音起到共振放大作用。這樣,有些聲音,就成為有毒的聲音,比如,耳朵對1000到5000赫茲範圍的聲音最為敏感,指甲劃黑板的聲音,就在1000到4000赫茲這個頻段;嬰兒哭泣的聲音,也在令人抓狂的頻段內,這種聲音類似警報,是嬰兒的求救信號。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這類警報式頻段的聲音,印刻到了大腦中,聽到類似聲音,大腦中杏仁核的活躍程度就會增加,而杏仁核主管負面情緒,會引起恐懼、焦慮、憤怒等情緒。

恐音症,於2001年命名,但是,目前既不算聽覺疾病,也不算精神疾病。恐音症,也被稱為選擇性聲音敏感症候群,是指對於某種特定聲音的強烈憎惡感,少數人,會對某些聲音異常敏感,並且產生暴躁,甚至誘發攻擊行為。觸發恐音症的聲音,多種多樣,有人聽到嚼薯片的聲音會發怒,有人聽到吸鼻涕或者吧唧嘴的聲音會動手打人。因此,聽到特殊聲音勃然大怒,不是矯情,而是大腦結構或反應引起的症狀。不過,這類症狀,還沒有劃入疾病範圍,也沒有特別的治療方法。只能通過耳塞等迴避式措施,幫助平復情緒。

恐音症研究,近期獲得了大獎。3位精神醫學研究者,因為調查恐音症,而獲得202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3位學者調查了42位恐音症患者,發現其中81%的人不能忍受別人吧唧嘴;64%討厭別人的呼吸聲過大;59%受不了別人敲鍵盤的聲音。這些患者的情緒,會上升到想打人的程度,而且,患者會感受到痛苦,甚至因此喪失社會功能,無法參與社交活動。學者們認為,恐音症的本質是1種強迫症,越是不想要的東西,越會佔據思維。由於對某種特定的聲音過分在意,具有強烈的願望去忽略這種聲音的存在,結果卻讓聲音以更加強烈的方式佔據了注意力,從而引起情緒反應。看來,恐音症的產生機制,還需要更深入探討,希望科學家有朝一日能藉此獲得真正的諾貝爾獎吧。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相關焦點

  • 有一種酷刑是指甲劃黑板的聲音,雞皮疙瘩又起立了
    為什麼人們會對某些特定的聲音感到不舒服、厭惡,甚至是恐懼呢?有科學家認為這種因為聲音產生的厭惡屬於一種獨特的情緒,可與其他情緒區分開——不僅僅是厭惡那麼簡單,這些聲音還能引起一種獨特的生理反應模式。在西班牙語中,就有一個特定的詞彙「Grima」用來形容這種感覺。厭惡只會讓人皺眉,但「Grima」還帶有讓人頭皮發麻、脊椎驟涼、不寒而慄、想逃跑等屬性。
  • 為什麼有人喜歡聽吃薯片的聲音,有人卻無法忍受?
    恐音症字面意義為「對聲音的仇恨」,這名字其實不太恰當,因為恐音症患者只討厭某些聲音。但是這個名字仍然被保留了下來,近二十年過去了後,這種疾病已經開始引起嚴肅的科學關注。有幾項研究對自稱有恐音症的群體進行了調查。其中一項研究追蹤了參與者聽到觸發他們症狀的聲音時皮膚電導率(一種常見的身體喚醒指標)的升高,為恐音症提供了一些證據。
  • 指甲撓黑板的聲音為啥令人抓狂?「千年謎團」終於解開了!
    生活中,有些聲音就像尖銳的刺,入耳即「瘋」,讓人抓狂不已。因為它的外觀酷似杏仁,所以被稱為杏仁核。如果它太過「活潑」,就可能導致焦慮,讓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有些人一聽到噪音就來氣,也是情有可原的。科學家還有一個好玩的發現[2]:指甲劃黑板的聲音頻率,與嬰兒的哭鬧聲、黑猩猩的警告叫聲,以及人類的尖叫聲其實是非常相似的,而這些聲音都是在求生時最需要的。
  • 有一種「酷刑」,是聽指甲刮黑板的聲音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指甲刮黑板的聲音會讓人抓狂?可能有兩種原因。1. 祖傳的研究者稱,這類摩擦產生的聲音和自然界中的某些捕食者的尖叫聲類似,所以人類祖先對這類聲音極為敏感。有研究發現,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聽到這類聲音後,心率會先小幅度下降,然後迅速地升高,並在 6 秒後回到基準值 [1]。這些聲音不僅會令人煩躁,帶來類似噁心的感覺,而且比噁心更令人警覺、厭惡。
  • 不是因為成員矯情,真實原因令人心疼
    不是因為成員矯情,真實原因令人心疼。其實《奔跑吧》這檔綜藝節目一開始是因為「撕名牌」這個環節火遍全網,而且在之前撕名牌這個遊戲環節也是風靡一時,被很多公司甚至是很多團體用來做團建活動,但是在之後幾季中大家發現撕名牌活動越來越少。
  • 《如果聲音不記得》這部電影有點矯情
    前幾天和朋友一同去電影院看了《如果聲音不記得》,直到現在印象還很深。這部電影想向我們傳達的就是抑鬱症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身邊沒有治癒你的人。也不是每個抑鬱症患者都能那麼幸運,能夠遇見自己的救贖。儘管如此,但是!!對於這部電影我實在是很想吐槽一下!
  • 抑鬱症到底是不是矯情
    所以,抑鬱症就算是你們認為的矯情嗎?在以前那個年代,抑鬱症對許多人來說都是十分陌生的這字眼,而在如今卻成了家常便飯。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我看到過網上許多不負責任的評論,說什麼才多大,這麼玻璃心,就是吃飽了閒的沒事做,多做點工作(多做幾道題)就啥事兒都沒有了。
  • 死亡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幾乎所有人,包括那些早已在死亡之前失去意識的患者,都會不斷抽動身體,發出哀嚎,那種哀嚎讓人毛骨悚然,不是從嗓子眼裡發出的,而是從身體裡,每一個細胞,每一塊組織。 當然,死亡也是有味道的。這是我們年輕的校醫室可以察覺到的,每個人的味道都不同,患者進入垂危階段,病房裡就會瀰漫一種很難聞的氣味,不是臭的但是聞起來特別讓人噁心,隨時都要作嘔的那種噁心,帶來一種壓抑窒息的感覺。 患者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是非常恐懼的,由於我所在的科室大都是癌症晚期病人,因此許多病患都在心理上有預料,但他們依然非常恐懼,那種恐懼表現在眼神中,難以形容。
  • 為什麼抑鬱症患者,不是矯情與懶惰呢?快來看看吧!
    有位網友評論說:「我想知道抑鬱為什麼不能說成是自己的懶惰,矯情什麼之類的,說自己是抑鬱不是在為自己的懶惰無能找藉口嗎?」第一點,懶惰:我可以明確的說,不是因為懶惰,懶惰不是起因,而是病況表現出的一種表象。可能非抑鬱症患者會覺得,很多說自己有抑鬱症的人整天什麼也不幹,不娛樂不工作不鍛鍊不接觸陽光,根本就是太懶了自找的,不過對於真·抑鬱症患者來說,這種看法屬於逆果為因。
  • 抑鬱症並不是矯情也不是想不開,而是患者真的病了
    抑鬱症並不是矯情或想不開據研究顯示,抑鬱症與大腦內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三種激素的分泌失衡有關。抑鬱症分為很多種,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得了抑鬱症,一定要去醫院進行檢查,取得治療。
  • 我連打針都怕疼,但真不是因為我矯情
    怕疼這件事,與堅強有關,但並不是全由堅強決定的。有時候常常在診所看到小寶寶們去打預防針,有的寶寶哭得撕心裂肺的,但也有些寶寶沒啥大動靜,怎麼,那麼小就學會堅強啦?生活中,我們偶爾也會遇見那些令人震驚的不怕疼星人,比如說有的人得了闌尾炎也沒有太大的感覺,最後去醫院醫生告訴他都快穿孔了。有的人身上大面積傷口,塗酒精的時候眼睛都沒眨一下,有些女孩也這樣。
  • 我就是演員:小瀋陽自曝放棄演小品的原因,細品不是反省而是矯情
    儘管章子怡指出了小瀋陽的不足,但依然表示很期待他的表現,因此就有觀眾覺得章子怡對待小瀋陽的態度明顯比金莎要好,因為上一期同樣是跨界的金莎可是被章子怡犀利地批評了呀! 但細品小瀋陽的表白,你會發現他這根本就不是自省,而是特別的矯情,為什麼這麼說呢?一起來看很哥解密: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1-不輕易發怒
    我們的神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不是說神不會發怒,是不輕易發怒,也不長久責備。我們有錯誤了,自義的時候,祂會責備我們,但不是長久的責備,不是一直責備。也不會永遠懷怒。神會在什麼時候發怒呢?你走錯路,還自為是的時候。明明是偏行己路了,還覺得自己很正確的時候,神向你發怒不是恨你,而是希望你回頭。
  • 羅大倫:我吃素不是因為宗教,而是不想得癌症
    我吃素不是因為宗教而是從醫學的角度這裡,我和大家聊聊素食的事兒吧。我雖然對佛教充滿了恭敬,但是,剛開始吃素的時候,卻不是因為宗教,而是從醫學的角度和同學們討論後,決定吃素的。原因是,現在的肉問題太多了。農村過去養一口豬,需要一年的時間,到了春節,才挑一個大的殺掉吃肉,這是正常的生長過程,要很長的時間。所以,我們不能每天吃到肉。
  • 每日一句英語:不是因為……而是因為……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一句英語:不是因為……而是因為…… 2017-12-22 11:29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海賊王966話:巔峰白鬍子發怒,竟引發了海震,果實能力已覺醒?
    羅傑拿出了自己拓印下來的歷史正文,試著請和之國出身的御田幫忙解讀,得知御田會解讀之後羅傑說明了他的航程經過,羅傑海賊團13年前就走到了記錄指針的終點,卻撲了個空,那並不是藏著onepiece所在的最後一座島。
  • 越努力越矯情,這到底是為啥呢?
    畢竟,他還見過有演員因為情緒病去看精神科的。,而是在幫助她,告訴她「出戲」也是表演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入戲太深」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有時會很危險。,而是她一直陷入一種濃濃的自我感動之中。但是,心理建設過多、自我感動,或許不是導致這些演員變矯情
  • 「微笑女王」竹內結子自殺去世:「我們不是矯情,也不是精神病人」
    很多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人,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心理更加矯情脆弱,而可能因為他們對於外界事物的感知更加「敏感」。「敏感」作為一種性格特質,在人群中廣泛存在。根據 Elaine Aron 的研究顯示,人群中有約20%的人有著異常敏感的大腦,這些人在面對他人情緒時表現出更強的生理反應。
  • 「驚恐發作」,急性焦慮症的發作
    在焦慮症當中,最讓人痛苦的的一個症狀就是「驚恐發作」,它會在你毫無徵兆的狀態下突然的發作,在感受上會讓你覺得自己可能會猝死,身體上的症狀就是很強烈的心悸,就是心跳很快感覺要從嗓子眼冒出來了,燒心,感覺窒息,呼吸急促;伴隨著手腳發麻,渾身出汗,甚至會出現渾身的抽搐等等,此刻的你會有很強烈的不真實感
  • 艾斯奧特曼:因為過洋節日而發怒的怪獸,奧特之父變聖誕老人登場
    艾斯奧特曼:因為過洋節日而發怒的怪獸,奧特之父變聖誕老人登場 奧特曼系列發展到今天,之所以能延續下來,很大程度上就是「與時俱進」四個字,舉個例子來說,在昭和時代,宇宙人來到地球基本就是以侵略地球為目的,然而今天的作品中,許多宇宙人與地球則是生意上的往來,甚至是移民地球等等,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奧特曼系列能走到今天絕對不是持續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