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姓名、電話等個人信息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被陌生人掌握。更離奇的是,對方總能知道你的需求。
剛買了一套房,若干裝修公司或房產中介的電話接踵而至;剛入手一輛車,多家保險公司就聯繫推薦汽車保險;剛給孩子報了個培訓班,其它培訓班的電話就過來了;想求個職吧,轉眼就被拉入了「介紹工作群」,隨後竟然被引至境外賭博網站……
1
找工作·卻陷入賭博
2020年5月,一則案件線索引起了四川眉山網警的注意:「一轄區內居民接到電話,邀請其加入一個工作介紹群,稱裡面有大公司在進行在線招聘,月薪一萬以上。加入之後,發現對方使用各種方式邀約該居民到境外賭博平臺參賭,並蠱惑稱『投入少,來錢快,比上班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看到上述情況,眉山警方敏銳地意識到這裡面涉及境外賭博平臺的「引流」黑色產業鏈。
眉山市公安局網安支隊迅速開展工作,經過30多天的縝密偵查,逐漸查清了該犯罪團夥的組織架構、運營模式及主要涉案人員。
待收網時機成熟,眉山市網安支隊聯合東坡區網安大隊,出動警力15名,分赴眉山青神縣、河南鶴壁市,將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楊某森、李某林等人抓獲。凍結資金20餘萬元,扣押現金7.4萬元、汽車一部、銀行卡8張、手機6部、電腦4臺。
2
引流·二人組
境外賭博平臺一般都會在國內物色一些「引流人員」,通過「引流人員」源源不斷地向其提供參與網絡賭博的人員,境外賭博平臺從中牟取暴利。結束後,境外賭博網站會按照「引流」成功的人員數量與境內組織者進行資金結算。
犯罪嫌疑人楊某森、李某林於201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網絡引流」黑灰產業鏈。發現了這個「商機」之後,兩人商議由楊某森專門接觸境外賭博平臺的人員,負責分派賭博平臺任務和與其資金結算;李某林負責公民個人信息的搜集和「引流」團隊的組織。
商議完畢後,兩人於2019年7月開始非法搜集應聘人員的個人信息。搜集之後通過電話、網絡社交軟體的方式聯繫上應聘人,用各種「話術」將一名又一名憧憬著美好工作的求職者帶入網絡賭博的深淵。賭博網站則有「專人」在群組中對這些應聘人員進行「邀請」和「開導」,每成功「引流」一人,賭博網站就向楊某森、李某林返利。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兩名嫌疑人居然還覺得這樣搜集個人信息的速度太慢,已不能滿足境外賭博平臺的「工作需要」,遂通過各種網絡平臺大量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繼續開展其為賭博網站「引流」的犯罪行為。
除了「引流」,犯罪嫌疑人為了利益最大化,其通過網絡購買的公民個人信息除提供給賭博網站外,還繼續轉手再賣出去,每條信息5角到2元不等。截至被抓獲之日,兩人買賣公民個人信息8萬9千餘條,獲取非法利益40餘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楊某森、李某林和張某磊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相關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3
警方提示·務必當心
在審訊中,辦案民警一直疑惑的一個問題得到了解答:「為什麼你們在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的時候特別青睞求職人員的個人信息,而不是其他諸如房產、汽車行業的個人信息呢?」
嫌疑人表示,非法搜集公民個人信息的目的就是「引流」。而引流最重要的就是目標人不會對陌生人感覺抗拒,這樣才能更容易掉入他們的「話術」陷阱。
那麼,不敢漏接任何一個電話的、急於找工作的應聘者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應聘者不但會輕易通過好友申請,還會因為「手頭緊張、急需賺錢」輕易掉入「話術」陷阱。在賭博網站「洗腦」下,目標人就會從自己、家庭、朋友那裡想辦法或要或借,在通過賭博「撈一把」的思想中輸掉自己的本金。
網警提醒求職者:
在信息洩露後,可能會收到各種陌生人的信息和電話,這時候真的要格外留心。如果被引導前往賭博網站,或其它一些非法領域,一定要抵禦住誘惑,不要迷途不返。同時也要記下對方的電話、保存聊天記錄,以備必要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網警告誡不法分子:
公民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行為人非法採集、販賣、對外提供他人個人信息,涉嫌違法犯罪,千萬不要心存僥倖,貪圖賺快錢,以身試法會帶來牢獄之災。
責任編輯:檸杉
來源: 公安部網安局
(轉自:首都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