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談|俄羅斯的舞,上海的歌

2021-01-11 新民晚報

「北風吹那個,雪花那個飄……」看著舞臺上的喜兒翩翩起舞演繹那段由著名歌唱藝術家朱逢博伴唱的芭蕾舞劇《白毛女》經典劇目時,我瞬間穿越到上世紀70年代排演「窗花舞」的中學時代。記得為了演《白毛女》,學校從同學吳躍軍父親部隊弄到一臺袖珍放映機,用牆壁當幕布一次次播放其中的窗花舞,我們儘可能地拷貝不走樣。後來該舞蹈在上海市區縣會演中大放異彩。此刻這熟悉的旋律和舞姿,就在耳畔和眼前,讓我倍感親切。

「高雅藝術進奉賢——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天空」系列演出,即俄羅斯國立遠東(紅旗)歌舞團的《勝利之舞》大型歌舞晚會和傳承·創新——上海經典舞劇集錦展演,是區政府用親民的票價、惠民的演出鼓勵和吸引觀眾走近藝術。兩場演出均可攝影錄像,沒有商演的禁忌,真正做到了讓老百姓「零距離、無門檻」地參與藝術節。喜歡俄羅斯歌舞的大姐夫早就預訂了戲票,平時不愛湊熱鬧的二姐夫婦倆進劇場觀戲拍照過把癮。我當仁不讓,並邀上好友特地從閔行趕過來一起觀賞。

《勝利之舞》整場演出貫穿著俄羅斯民族魂、軍旅風和現代情。除了耳熟能詳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曲目和《俄羅斯的冬天》經典民族舞蹈把我們帶入異域風情外,還有《節日狂歡舞》等現代舞蹈,將俄羅斯蓬勃的時代氣息和青春的活力淋漓盡致展現得完美如畫;藝術家們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編排的中俄軍旅歌曲大聯唱《喀秋莎》《道路》等,讓觀眾真切領略慷慨駿健的俄羅斯紅色風情。無論深情款款的《我的中國心》,還是熱情似火的《好漢歌》,當高鼻子藍眼睛演員穿著中國紅布襖、扎著頭巾,扭著秧歌步高唱《大刀進行曲》時,點燃了全場觀眾的熱情,臺上臺下一起嗨個夠。享受這視聽盛宴,不僅是身心,更多是心靈的洗滌和賢文化的滋養。

當晚觀眾和演員們一樣表現出色,大家對藝術家們的表演報以熱烈的掌聲,演出結束還不願離場。此刻大禮堂不只是藝術殿堂,更是一片愛的海洋,歌之舞傳遞著和平,傳遞著友誼!

由電影芭蕾舞劇《白毛女》中大春的扮演者、現任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名譽院長、國家一級演員凌桂明擔任導賞嘉賓,讓觀眾們意外驚喜。今年76歲的凌桂明已從颯爽「大春」走向白髮「芭蕾教父」。他說,排演《白毛女》時,1963年隨團到奉賢塘外鄉體驗生活,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嘗嘗艱苦日子,才能演好革命戲。說到今天演喜兒和大春的是院裡兩位最年輕的一代,希望大家多點鼓勵和支持。老藝術家的娓娓道來,讓觀眾對他肅然起敬。

上海舞蹈學校、歌舞劇表演的《白毛女》《早春二月》《奔月》等經典片段,還有上海師範大學舞蹈系同學們帶來的舞蹈節目,雖然整場演出只有70多分鐘,但彰顯了滿滿的傳承與創新的理念……

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南橋鎮南聲劇場買票看戲是生活中的一大樂事,但常常一票難求,想看戲的人常擠在劇院門口。有一次我怕票子被擠掉,就拿在手上舉過頭頂,結果票卻被搶了,我忍不住放聲大哭。讀中學時,我有幸參加學校在南聲劇場三天連演,並擔任報幕員、獨唱、快板和舞劇女主角。至今一些校友還不時提及這陳年舊事,讓我汗顏。

現在南聲劇場早已被拆,但再建的區政府會議中心等眾多文化和娛樂場所,更能滿足奉賢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鄭月紅)

相關焦點

  • 《電影節十日談》邀您共同記錄,迷戀電影的滋味
    所以,你需要《電影節十日談》。《電影節十日談》最早誕生於1999年,由中國最早的民間電影社團電影101工作室創辦,它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保存一份民間的電影節記憶,以與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在電影節期間每日一期的粉飾太平無聊乏味的《每日新聞》形成對應,即官方有官方的電影節記憶,民間也有民間的電影節記憶,而且鮮活生動,知無不言。
  • 《十日談》| 帕索裡尼電影被忽略的階級意味
    ▲《十日談》截幀 @ Park Circus / MGM Studios對於皮埃爾·保羅·帕索裡尼在改編薄伽丘的《十日談》時對原著的忠實度,一直有很多的爭論
  • 文藝復興之旅第四講——薄伽丘與他的《十日談》
    在《十日談》中,薄伽丘開始脫離基督教的框架直接講述現實世界的人與人性。義大利評論界把薄伽丘的《十日談》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稱之為《人曲》。以上是《十日談》的十位講述者,他們在十天中講了100個故事。
  • 「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藝術演繹當代新寓言
    以「十日談」為題,本次展覽由《美術》雜誌副主編盛葳擔綱學術主持,青年策展人宋振熙、張予津為策展人。正如盛葳所說,「七百年後的2020年,我們重啟14世紀薄伽丘的《十日談》,邀請十位藝術家為大家帶來他們的故事,通過自我講述和自我呈現,以藝術的方式讓我們在後新冠時代重思人生、重尋自我、重建信心。對於薄伽丘而言,進階之途是詩歌和文學,對於此時此刻的我們而言,則是可以親歷其中的視覺藝術。」
  • 上海淪陷時期俄羅斯芭蕾舞團的運營
    在草刈等人的經營下,聯合先前工部局下屬的公共組織上海工部局交響樂團(此時更名為上海交響樂團)和之前屬於私營的俄羅斯芭蕾舞團製作適應演劇市場的音樂會與歌舞劇演出的策略逐漸形成。1943年初,草刈義人正式擔任俄羅斯芭蕾舞團委員會委員⑯,1944年他又接替原善一郎,出任上海音樂協會秘書長並主管上海交響樂團的運營。此時由於交響樂演出市場的萎縮,他將主要精力用於製作芭蕾舞劇。
  • 十日談 Il Decameron|帕索裡尼生命三部曲之十日談|電影推薦|高分電影|百度雲網盤|電影種子磁連結|在線觀看
    No.1 十日談 Il Decameron(1971)導演:
  • 這部迎來送往的影版《十日談》,讓你看到不一樣的R級
    餓死啦,還不去點廣告給我加點口糧~今天的第二篇要聊的電影,是改編自長篇小說《十日談》的一個故事,聽起來這個創作構思很正常,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個IP電影。然而看過《十日談》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這部小說用形形色色的人物描繪出人生百態,不乏各種不可描述的段子,在當時教會統治的歷史背景下十分具有人文精神。
  • 電影節十日談:《飛向太空》色調談
    這次上海國際電影節將塔可夫斯基七部半作品一網打盡,雖是好事一件,但至少在兩部影片版本上有嚴重失誤。第一部是《鄉愁》,由HDCAM轉數字拷貝dcp,但原始素材質量非常糟糕,明顯是膠轉磁(dcp上中段部分黑屏顯示上部、下部),清晰度和對比度甚至不如錄像帶,作為塔可夫斯基全集展映的第一炮讓觀眾大失所望。
  • 十日談|第七季預告:扛鼎未來的非遺新生代(二)
    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王吳豬胰子手工皂製作技藝大雪節氣已過冬月已至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在這個寒冷冬季萬物歸藏、積蓄力量的時節裡非遺星球十日談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永康銅器永康銅器產品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
  • 引爆上海—FLEXX舞匯中國首演
    FLEXX舞匯首次中國公演登陸上海
  • 派克藝術中心首展「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即將開幕
    天津美術網訊 「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將於2020    以「十日談」為題,本次展覽由《美術》雜誌副主編盛葳擔綱學術主持,青年策展人宋振熙、張予津為策展人,策展團隊以14世紀義大利薄伽丘小說集《十日談》為框架,借其「故事」和「交流」的概念與當下語境並置,進而成為展覽的實踐規則,共邀請10位/組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和與之微妙呼應的——或源自經典譯著、或取自個人經驗的「故事」,通過巧妙串聯形成具有鮮明個性標識的空間場域,暗藏與現實的互文,碰撞煥發出全新的視覺能量
  • 日談公園|龔琳娜:自歌自舞不忐忑
    龔琳娜:自歌自舞不忐忑 主播|李叔 嘉賓|龔琳娜 Song List只是對很多數人來說,她的頭銜似乎止於「神曲歌后」。實際上,1999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的她,從小就擁有出色的歌唱天賦,5歲即登臺演唱,12歲已赴法國演出,曾獲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民族唱法專業組銀獎,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歌唱藝術家。
  • 【意語影音】義大利經典電影:十日談 Il Decameron 義大利語發音中文字幕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下載頁(PS:僅支持電腦下載)義大利語經典電影:十日談
  • 十日談之八—如何拼好4000塊的拼圖
    十日談十日談[喬萬尼·薄伽丘創作長篇小說] 《十日談》是義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講述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斯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裡避難。有感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此談論人生、目標和夢想,也許遙遠,也許漫長,待到春暖花開,笑對人生。
  • 電影:「十日談·愛與欲」的驚人瘟疫預感
    在此,倒有一部很應景的電影值得好好談一談,就是2015年出品,由義大利一對兄弟導演Vittorio(時年86)和Paolo(時年84)Taviani編導的《十日談•愛與欲》(Wondrous Boccaccio)。
  • 與俄羅斯文學教授一席談
    孔教授抱著傳播俄羅斯文化為己任的心,跟我講了一大串大師們的名字,這些長長的俄文名字,人個閃現著高配置文青的光環。最後,孔老師說,你去看俄劇吧,那翻譯組的名字都特別俄羅斯,叫「魚子醬」。起一曲抒情的英文歌,鋪陣出觸及靈魂的質感,然後是男記的結尾獨白:「每個來到這個國家的人,都試圖去理解神秘的俄羅斯靈魂。為什麼他們要麼無限忠誠,要麼毫無責任心?俄羅斯人如何能如此真誠地愛一個人,又如何不加思考地毀了這份愛?是什麼讓俄羅斯靈魂如此特別?」最後這場景和這一連串的反問句式,是否依稀眼熟?這部俄劇非常時髦,把精緻的套路已爛熟於胸,但每個人物都是俄羅斯才有的,每個細節都是生動的。
  • 上海重啟藝術電影展映 首推俄羅斯電影大師展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新華社上海8月23日電(記者許曉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暫停200多天的上海藝術電影聯盟藝術電影展映計劃21日晚重啟,恢復後推出的首個電影展為「俄羅斯電影大師展」,共展映9部影片。「俄羅斯電影大師展」開幕影片為俄羅斯著名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執導的《俄羅斯方舟》。
  • 疫情下的小說家與小說:阿特伍德等作家創作現代「十日談」
    圖源:《紐約時報雜誌》疫情期間,《紐約時報雜誌》邀請了29位作者撰寫受疫情啟發的短篇小說,開設THE DECAMERON專欄,該欄目的靈感來自喬萬尼·博伽丘(Giovanni Boccaccio)的寫實主義小說集《十日談》(Decameron),該書寫成的背景則是14
  • 《十日談》禁慾修女遇上帥氣男僕,整個修道院瘋狂了
    本片改編風靡全球的長篇小說《十日談》中的一個小故事。不奇怪,看看它的原著《十日談》就知道了。薄伽丘的《十日談》一度被網友們當成小黃書來看。但與本片更相符的,是《十日談》的精神所在——
  • 十日談 九頭蛇萬歲,美隊隱藏著多少陰暗過往?
    「最後的鐘聲」是俄羅斯中學畢業生的一個傳統節日,這個時候,畢業班的學業已結束,但考試還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