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病毒》情迷貝多芬

2020-11-09 暖陽
      很多朋友大力推薦的電視劇,拖了很久到了春節才抽出時間開看,一看就不可收拾,三天就把十八集全都看完了。基本無拖進,與其說是劇情抓人,不如說是大姜這個角色使人慾罷不能。一開始覺得此人霸道無理刁蠻刻薄,後來就開始期待他的毒舌看他怎麼罵人,雖然言語刻薄,但是卻針針見血,那些話不就是我們說不出口卻總在內心咆哮的嗎?
      大姜雖然言語刻薄,可內心卻是火熱的。他珍惜他的團員,愛護他的團員,最大力度的給予他們幫助。但這珍惜這愛護這幫助,他統統不願意被人知曉,總是用惡毒誅心的言語將自己真實的內心包裹的嚴嚴實實。他不怕被人誤解,因為他早已知曉人性的殘酷。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背叛,於他只是嘴角的那一抹冷笑,哼,這不是早就預料到會發生的嘛,人本來就是這樣,根本不如多芬的一點半點!但大姜的內心,那絲悲涼依然會心痛。大姜是光明磊落的男人,絕對坦蕩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對別人刻薄,對自己也是相當的苛刻。當發現自己對小姜有一絲嫉妒時,他直言不諱的告訴小姜自己的所作所為,這是對小姜的警告?分明是對自己的鞭笞。
       這部片子主角是大姜,但卻更像是群戲,相當分量的鏡頭都分給了配角們。配角們雖然身處社會的底層,卻抱著決不放棄的信念堅持著自己的音樂夢想,也是一群可敬的人們。但在他們身上,卻反映出真實的人性。明明實力不濟卻還死纏爛打,沒有大姜就沒有他們一次一次的實現夢想的機會,可他們卻總是上一秒說著感恩下一秒就因為老師沒幫忙而拿著匕首在老師背後捅,都是插刀教的吧。感謝這個詞他們說著很輕鬆,對不起更是張口就來,一個對不起說出來就徹底輕鬆了,就會忘記過去自己的所有過失。小姜更是這樣,說一套做一套,總是跟老師對著幹偏偏嘴上還對老師很尊敬。也許是青春期的叛逆,也許是愛人被奪走的仇恨,不管他嘴上怎麼說,他的內心始終憋著一口氣要跟老師對著幹,要證明自己比老師強。年輕氣盛,誰都有過那樣的歲月,但如今這個年紀的我,對小姜可是完全喜歡不起來。
       當然也有可愛的團員,比如金甲勇老先生,屢屢戳中我的淚點,很可敬的老先生呢。
       話題回到大姜,他真的很純粹,藝術慰藉著他的內心,在他的生命中,只有音樂,才是真正可以信賴的朋友,它永遠不會背叛自己,跟音樂打交道比跟人打交道容易多了也可靠多了。面對鬥雞的愛,他不敢接受。怕自己被動搖是因為自己已經動搖,明明想愛卻又對自己沒信心,內心封閉的已經太久,要打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慢慢來吧,鬥雞是能夠理解他內心的人,也一定會耐心的等待著老師。

相關焦點

  • 《貝多芬病毒》中了貝多芬病毒了
        看得出劇組的形像設計是有意識的高老薑把頭髮湯成貝多芬的樣式,而且他所穿的西裝也有復古的味道。    還有一群配角的出色演出真的讓本劇增色不少。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結局,匆忙收尾。    本劇最大的亮點就是裡面的配樂。
  • 《貝多芬病毒》貝多芬病毒——戀上霸王男
    直到看到這部不能不說的跨越韓劇套路的《貝多芬病毒》。姜瑪艾,國際級指揮家;交響樂團殺手;帶樂團不超過六個月;從第一集一出場就搶盡了風頭,本以為大家都會恨他,剛開始連我自己也在想:"女主角怎麼會喜歡這麼一個人嘛?霸氣十足、小氣又刻薄、有才氣又氣勢無人能敵、刀子嘴豆腐心又愛惡語中傷別人,年紀又大,哪裡好?
  • 《貝多芬病毒》一部很有思想的電視劇
            關於交響樂題材的電視劇我大概只知道三部:交響情人夢、貝多芬病毒、雙城變奏。老實說因為內容關於音樂,所以對我這種喜歡音樂的人來說,很有吸引力。    這部電視劇,直到看了一半我才發現原來是韓劇,真的顛覆了我對韓劇的印象。
  • 《貝多芬病毒》天鵝的夢
    看看過《邪惡力量》之後,想再找一部不需要等待更新的電視劇來看,不知怎麼地就搜到了《貝多芬病毒》,但看介紹說是韓劇,我就不怎麼想看了,以前看過幾部韓劇,比如《藍色生死戀》《明成皇后》(這個片子雖然長,但是演員演得不錯)等等,但總覺得節奏太慢,情節冗長,哭哭啼啼,要麼就有個壞人壞到你想脫下鞋子砸死他,但這韓劇的名字倒是挺特別,加上我比較喜歡音樂,於是就簡單掃了一下劇情,哪知道就這麼輕易地
  • 《貝多芬病毒》結束了。
    結束了, 貝多芬病毒 的完結,接下來4個月沒有他的消息,日子又是在等待中度過。
  • 《貝多芬病毒》突兀大結局
    除去以上兩點,貝多芬病毒這部劇還是挺不錯的,雖說是韓版的交響,但兩故事還是各有千秋,交響的故事充滿朝氣和漫畫感,而貝多芬明顯偏現實和倫理些,人物也更飽滿些,不是動漫fan可能更接受這一部劇。再說,還有一個姜mae啊!姜mae在戲中是個非常出彩的人物,當我在看開頭還以為是一個天才古典樂的成名之路時,結果他就默默扭轉了我的視線,一個人悶騷和毒舌到這種地步,真是太牛逼!
  • 《貝多芬病毒》音樂與夢想
          這段時間中了貝多芬病毒,把零星感悟匯集如下:姜mae和小美的「愛之夢」      李斯特的「愛之夢」是姜mae和小美戀曲的草灰蛇線。
  • 《貝多芬病毒》美好的毒
         但是這一部貝多芬病毒我真的很佩服,最近的韓國偶像劇正在走一場思想的美麗旅途。貝多芬告訴了我們很多道理,即使是窮人即使困難叢叢,但成功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它是高貴的夢想,擺在最高的貨架上,就算是平凡人,只要你用盡全力伸手去迎接,總有實現的那一天。
  • 野百合也有春天 關於韓劇《貝多芬病毒》的配樂
  • 《貝多芬病毒》姜馬艾,孤獨中行走的指揮家
    今天終於把18集的貝多芬病毒看完了,感動到久久不能平息。徹底,徹底地被姜馬艾俘虜。劇中的其他人物也好,看劇的我們也好,最後都被他感動了。雖然一出場的時候,他是以那樣一副孤傲,壞脾氣,以自我為中心的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可以一點都不討厭。即便他毒舌到了令人難以忍受到地步,但是依然不覺得可惡,因為他說的都是事實,只是他不習慣以圓滑的方式表達。
  • 《貝多芬病毒》:一場邏輯與心理的對弈,也是一曲浪漫的樂章
    大家好呀 ~我是 終於碰到好本的 大古今天測評的劇本——《貝多芬病毒》。因為「貝多芬」代表著藝術之美,而「病毒」卻透露著毀滅之痛。再加上前期我已經被告知: 這個故事的兇案手法並不簡單!因此對於我這種【推兇狂熱玩家】來說,就算單槍匹馬、孤兒湊本,那也是要上車體驗一把的!!!
  • 《貝多芬病毒》最喜歡那對忘年交
    看貝多芬病毒, 完全衝著小根沒錯。 自從「李智雅」吃擰了,耍了小根開始追老薑之後,我的注意力就跟著變了。其實對於大便疙瘩拼了命也要拉大提琴那段,也覺得蠻感人的,尤其是喝多了找老薑哭訴那段。但後來老爺爺和伊頓的忘年交我卻覺得更感人。老人記憶越來越差,總喊伊頓「英珠」,那是他的女兒。
  • 《貝多芬病毒》一部劇成就一個人
    先看了《原來是美男啊》,然後又看了《貝多芬病毒》。    兩劇相比,大碩在《原來是美男啊》中的塑造的人物絕對是最成功最出彩的;但是在《貝多芬病毒》中,卻被姜Mae的扮演者比了下去。這不能怪大碩技不如人(大碩的演技有目共睹),只是該劇對人物的塑造及描寫都絕對地突出了姜Mae,其他人包括大碩甚至女主角全都是陪襯。
  • 《貝多芬病毒》永遠的姜Mae
    Gabriel's Oboe是《The Mission》的主旋律,我覺得也算是《病毒》的主旋律吧,因為,由它開始姜Mae向我們展現了古典音樂的魅力,也正是姜Mae的魅力。對指揮不太熟悉,甚少研究,但是每次看將Mae的指揮,都會深陷其中,究竟是音樂還是姜Mae的魅力,也說不清了。
  • 《貝多芬病毒》這一生絕不妥協
                第一次看貝多芬病毒,是在1月下旬,是我觀看的繼瑪麗外宿中後的第二部碩的電視劇。那時候,未曾用心了解過碩,心情與現在不同。
  • 貝多芬的作品,只能由貝多芬本人超越
    © Urghhlings* 本文轉載於「古典縱橫」,已獲原作者授權
  • 貝多芬2020 | 貝多芬重要作品大全集(34CD)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6CD)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3CD)格萬特豪斯四重奏: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9CD)貝多芬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全集(3CD)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全集(2CD)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10CD)(新版)皇家愛樂樂團:《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 貝多芬的一生
    在父親的嚴格訓練下,貝多芬顯露出了音樂上的才華,但貝多芬常常遭到父親的打罵。貝多芬4歲時就會彈奏羽管鍵琴,並獲得了音樂神童的美譽;在5歲時患上中耳炎;8歲便開始登臺演出;10歲時,他拜師於普魯士最著名的音樂教育家聶費;貝多芬在11歲發表第一首作品《鋼琴變奏曲》;12歲時經聶費的推薦,到瓦爾特斯坦伯爵的宮廷樂隊擔任管風琴師助手,這時貝多芬的「音樂僕役」生涯開始了。
  • 歡樂頌---貝多芬
    貝多芬22歲時(1792年)就有把這首長詩全部加以譜曲的想法,但當他53歲完成第九交響曲時(1823年),他僅挑選了詩的第一節、第二節前半、第三節和第四節的後半作為末樂章的歌詞。《歡樂頌》其實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終曲樂章。《第九交響曲》是於1822年秋天開始進入創作階段的。但貝多芬卻幾乎花了大半生的時間來醞釀、來籌劃。
  • 貝多芬的遺產︱從現代到未來:貝多芬與我們
    對作為重大文化現象的貝多芬及其創作的解釋,從他活著的時候就開始了(貝多芬清楚地知道這一點,甚至試圖去引導,有時還會故意把水攪渾),然而和一切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一樣,貝多芬首先是個被造者,其次才稱得上創造者,人們常常因為忘記前提而錯誤地估計或有意識地曲解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