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一生

2021-02-19 中大職業培訓

童年經歷

1770年12月16日,貝多芬出生於德國波恩的貧窮家庭。

父親是當地碌碌無為的宮廷唱詩班的男高音歌手,母親是一名倍受生活折磨的宮廷大廚師的女兒。他的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在父親的嚴格訓練下,貝多芬顯露出了音樂上的才華,但貝多芬常常遭到父親的打罵。

貝多芬4歲時就會彈奏羽管鍵琴,並獲得了音樂神童的美譽;在5歲時患上中耳炎;8歲便開始登臺演出;10歲時,他拜師於普魯士最著名的音樂教育家聶費;貝多芬在11歲發表第一首作品《鋼琴變奏曲》;12歲時經聶費的推薦,到瓦爾特斯坦伯爵的宮廷樂隊擔任管風琴師助手,這時貝多芬的「音樂僕役」生涯開始了。13歲的貝多芬參加宮廷樂隊擔任風琴師和古鋼琴師。


求學經歷

1781年貝多芬跟隨樂隊指揮克裡斯蒂安·戈特洛寶·奈弗學習鋼琴和作曲,貝多芬還跟弗蘭茲·安東·裡斯學習小提琴,在新老師的指導下使得貝多芬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1787年到維也納後,開始跟隨莫扎特、海頓等人學習作曲,剛開始的時候,莫扎特想看看他的能力讓他演奏音樂,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後,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

貝多芬到維也納不久便接到母親的死訊,他不得不立即趕回波恩。由於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親死後,他才第二次來到維也納,但這時莫扎特卻已不在人世了。

貝多芬也跟隨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和薩列裡等人學習。他在波恩通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接觸到當時許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樂家,並從他們那兒,受到"狂飆運動"的思潮影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大革命前幾年已達到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尤為迅速。貝多芬在此期間創作《F小調前奏曲》、兩首前奏曲等。


痛苦經歷

十歲時才開始寫第一部交響曲,從1796年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他對生活的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運的喉嚨。

他在痛苦中仍然頑強地創作《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誌著貝多芬精神狀態的轉機,同時也標誌著他創作的"英雄年代"的開始。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後一階段,由於歐洲正經歷著嚴重的政治反動時期,即梅特涅的反動統治特別的猖獗的時期。

1813-1817年貝多芬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1818一1827年貝多芬在耳朵失聰、健康情況惡化, 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況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創作了《第九交響曲》,總結了他光輝的、史詩般的一生並展現了人類的美好願望。

1823年貝多芬完成了最後一部巨作《第九交響曲》。


晚年時期

五十六歲的貝多芬聽覺完全喪失,依然堅持音樂創作。晚年的貝多芬創作最後幾首弦樂四重奏。

1826年貝多芬因患上重病未能完成。

1826年12月貝多芬患重感冒導致肺水腫。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於維也納去世。

下葬的那天,所有學校停課以示哀悼,兩萬人參加了貝多芬的葬禮,他的墓碑上刻著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採的題詞:「……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著你的並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本文整理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凡在廣東工作/打工的人員參加職業培訓,都可以獲得政府技能提升補貼,高達3500元。

凡在中大參加培訓,100%籤約保過,考不過全額退款。

中大職業培訓學院開設以下專業

人力資源管理師/心理諮詢師/電子商務師/項目管理師/勞動關係協調師/職業指導師/創業培訓/財稅師/經濟師/建造師/管理諮詢師等


網絡課程全國開課

面授課程在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中山滾動開課

學院網址:www.zhiyepeixun.net

學院手機網址:wap.zhiyepeixun.net

全國諮詢熱線:400 880 9388

 QQ諮詢:400 880 9388

 

相關焦點

  • 《命運交響曲》貝多芬坎坷的一生
    《命運交響曲》作為貝多芬最著名的一個樂章傳誦至今,它體現了貝多芬坎坷的一生,還有貝多芬與命運鬥爭的的思想「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屈服」這是一位英雄壯麗的凱歌,又是他輝煌一生的寫照。貝多芬在創作這首《命運交響曲》時,他的耳朵已經完全失聰沒有治癒的可能,隨著他愛人的離去,貝多芬的人生陷入了低谷,但他沒有向命運低頭,他憑著對鋼琴的記憶、對樂譜的精通創作出了《命運交響曲》。
  • 貝多芬既坎坷又傳奇的一生
    貝多芬自小家庭環境不好,他的母親和父親是二婚,父親只是個歌手,平時就給些貴族表演取樂,賺錢不多,又經常酗酒,酒喝多了就耍酒瘋,打罵他們母子二人,所以貝多芬不僅有個貧窮的童年,還是個不幸的童年。貝多芬的父親為了讓他出去賺錢,就虛報他的年齡,年僅六歲就被父親帶著到處表演。
  • 《名人傳》② | 貝多芬偉大而痛苦的一生
    愛情中的貝多芬貝多芬的好友韋格勒醫生曾說,貝多芬是一個始終充滿熱愛,具有強烈感情的人。這種愛一直都是那麼純潔、無邪。 貝多芬厭惡粗俗的談論和思想,但對愛情深信不疑,有著一絲不苟的看法。貝多芬的摯友辛德勒曾非常肯定地說:貝多芬一生潔身自愛,從未有過任何道德閃失。 而這樣的一個人,似乎生來就要受愛情的欺騙,成為愛情的受害者。貝多芬一生不斷痴情地去愛,不斷地追逐愛情的夢想,可是當夢想破滅,隨之而來的便是無比的痛苦與煎熬。
  • 貝多芬一生使用過的七架鋼琴
    之前看過一篇英文版介紹貝多芬一生使用過的鋼琴的文章,覺得很有意思。剛好之前去過維也納貝多芬的故居。今天一起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 貝多芬,從音樂神童到失聰音樂家,他一生擁有著傳奇的故事
    在音樂界,有一個非常出名的人物叫貝多芬,他的一生特別的坎坷,但是他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在樂壇上綻放著屬於自己的光芒。他從4歲到12歲的時候,就因為才華而被稱為音樂神童,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他最終失去了聽力。但是,這樣的困難並沒有讓他放棄,反而促使他取得更大的成就。
  • 貝多芬音樂一生演奏的七架鋼琴 Pianoforte
    了解貝多芬一生中演奏的七架鋼琴 鋼琴製造商克裡斯·梅內(Chris Maene)貝多芬在他迅速發展的鋼琴世界中的旅程可以通過他將要演奏的七種樂器來追溯
  • 貝多芬在耳聾之後,繼續創作音樂,他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驕傲的
    路德維·凡·貝多芬 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科隆選侯國的波恩。貝多芬是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著名的作曲家。貝多芬一生創作題材廣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多首管弦樂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等。
  • 貝多芬,從音樂神童到失聰音樂家,他一生傳奇經歷讓人值得深思
    這個人就是貝多芬。一個完全可以成為勵志人物的代表,命運的波折並沒有將他的鬥志消滅。貝多芬在當今世界上,可以說是十分有名的音樂家。但是命運的車輪貌似玩笑一般地對他進行圍追堵截。在人生的即將走向輝煌的時候,他的耳朵失聰了。但是他並沒有向命運妥協,而是更加勇敢地進行音樂的創作。本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貝多芬的一生。
  • 用雕塑傳承歷史文化;用樂譜了解貝多芬的一生
    他就是「音樂巨人」貝多芬。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歲),德國著名的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貝多芬在音樂史的地位是極其突出的,他不僅是古典主義風格的集大成者,同時又是浪漫主義風格的開創者。
  • 卡拉揚《貝多芬交響曲》| 「欣賞貝多芬9首交響曲的基準」
    - 貝多芬交響曲的最高表演水平 -  卡拉揚在他顯赫的一生當中先後四次錄製了貝多芬的交響曲全集,其中第一次是50年代和愛樂樂團,其他三次都是和柏林愛樂,時間分別是1963、1975、1982。是音樂史上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而九部交響曲代表了他音樂創作的最高成就。
  • 貝多芬的悲慘愛情
    貝多芬一生不斷地鍾情於人,一再為愛傾倒,卻不斷地遭受著愛情的打擊,以及隨之而來的痛苦煎熬。貝多芬第一位鍾情的人是朱麗埃塔.圭恰迪尼。貝多芬為她作了著名的《月光曲》。貝多芬為這段愛情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因為這段愛情貝多芬更加了解了自己耳聾帶來的痛苦,而且由於經濟能力不足他無法娶她深愛的姑娘。朱麗埃塔的風流、幼稚、自私也給貝多芬增添了許多痛苦。最終朱麗埃塔嫁給了貴族加倫貝格伯爵。這段痛苦的愛情甚至是貝多芬想結束自己的生命。貝多芬第二位鍾情的人是特雷澤.德.布倫瑞克,他們已經秘密訂婚,但是他們沒能步入婚姻的殿堂。貝多芬在信中寫道:「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心裡裝滿了和你說不完的話。
  • 貝多芬30歲後失聰,一生貧病交加,一直用音樂拯救自己
    貝多芬30歲後失聰,一生貧病交加,一直用音樂拯救自己貝多芬的一切,他的敏銳,他對世界的感受,他那獨特的智慧和意志,天公對他的獨特構造方法,他的理想,還有他身體中的特有物質,他的脾性等等,都是歐洲那一特定時代的代表。
  •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這時候他的父親也開始注意到了這種變化,雖然他的父親也承認貝多芬演奏得很好聽,但是他仍舊要求貝多芬把音奏好,於1778年3月26日在科隆第一次與公眾見了面,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時貝多芬7歲零3個月,而他的父親出於虛榮心對外宣布貝多芬只有6歲,因為莫扎特就是在6歲時向世人展現了他的音樂天賦。雖然貝多芬不像莫扎特那樣年幼,但此時的貝多芬也已經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才華和靈氣。
  • 貝多芬:費黛裡奧
    貝多芬一生只寫過一部歌劇:《費黛裡奧》。這部歌劇最初的時候是三幕,但最終定格為兩幕。引子處出現了兩個對比的音樂形象:利奧諾拉的果斷、剛毅以及丈夫弗洛列斯坦的悲情;接著由弦樂的震音和弦,烘託出牢獄中陰森、不祥的氣氛——這是貝多芬音樂一貫的風格,結構分明;接著呈現出女主角喬扮男裝後的風採——樂隊齊奏, 我們從中看到了她為援救丈夫的果敢與矯健。  展開部的第一主題以輕柔纏綿的音效來刻畫女主角的柔情,以及二人生死相許的誓言。
  • 偉人的品格——貝多芬
    貝多芬的母親外貌美麗,說話得體,雖是女僕的身份,卻十分受人歡迎。貝多芬非常喜愛母親,但40歲時因肺病去世,對當時的貝多芬影響很大。因此他也短暫地離開奧地利。而1792年大革命波及到德國,在海頓的鼓勵和幫助下又投身到維也納,並憑藉音樂才華迅速站穩腳跟,但隨之而來是命運對他無情的捉弄,1796年後開始出現耳聾症狀,並不斷加重,不斷折磨他的身心。
  • 一生必聽的音樂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兄弟們,星空的高處,定住著慈愛的天父。擁抱吧,萬民!這一吻送給全世界!歡樂,天國的火花,極樂世界的仙姬。歡樂,天國的火花!        1824年5月7日,當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凱倫特納託爾劇院首演結束了最後一個音符後,長久等待的歡呼聲重新回到了貝多芬什麼都無法聽見的耳中。
  • 貝多芬2020 | 貝多芬重要作品大全集(34CD)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6CD)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3CD)格萬特豪斯四重奏: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9CD)貝多芬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全集(3CD)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全集(2CD)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10CD)(新版)皇家愛樂樂團:《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 《貝多芬病毒》這一生絕不妥協
                第一次看貝多芬病毒,是在1月下旬,是我觀看的繼瑪麗外宿中後的第二部碩的電視劇。那時候,未曾用心了解過碩,心情與現在不同。
  • 一生必聽的音樂: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 謹紀念偉人去世190周年!
    他讓所有人都能聽到我寫的音樂,卻拒我於門外」。晚年的貝多芬由於失聰而與感受力極度隔離,成了精神領域的孤寂王子。▲ 克裡斯蒂安·蒂勒曼/維也納愛樂《第九交響曲》雖然是貝多芬的晚年之作,卻在貝多芬心裡醞釀已久。貝多芬出生于波恩的平民家庭,在他生活的階級社會,貴族和神職人員擁有各種特權,貝多芬對此深惡痛絕。
  • 貝多芬的「命運」變奏曲
    耳聾,對於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滅,可對音樂家來說,則是整個世界的死滅。然而,整個世界死滅了,貝多芬卻不曾死。貝多芬一生創作了九部交響曲,其中的第五交響曲《命運交響曲》被視為貝多芬人生觀的體現,也成為他所有作品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