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讓·雅克·阿諾擰出的電影麻花

2021-02-09 新閱讀讀書會

【影評】《狼圖騰》 導演:(法)讓·雅克·阿諾 編劇:姜戎

《狼圖騰》——讓·雅克·阿諾擰出的電影麻花

作者:新閱讀群友北京朱弦

  當《狼圖騰》在春節檔轟轟烈烈上映之初,我忍住沒去看。今年是羊年,家裡有幾個屬羊的親人,女兒羊年要大考,不能在羊年伊始就把狼招進來。忍到女兒開學,朋友們一個個看完回來發感慨,我坐不住了,邀身邊的陪讀媽媽相看未果,自己拉上老同志一起進了電影院。

  電影一開始就讓我有點不爽,人物語言太糙,沒力度。想想法國導演,通過翻譯,只能聽懂演員在說什麼,沒法兒從語言的形式美上要求太多,也就原諒了。接下來的二十多分鐘裡,看得很擰巴,巨大的疑惑揮之不去。遼闊寧靜的蒙古大草原,如詩如畫,和電影故事要表達的文革那個時代背景比起來,簡直就象世外桃源,我不知道這草原的純淨和時代的混亂導演要怎麼把它們調和到一塊兒?作為電影的男主角,那個滿臉儒糯的馮紹峰怎麼才能和姜戎筆下渴望狼狠的陳陣貼合到一起?作家筆下關於狼族品格的美好想像,怎麼能和草原民族的民族性格捏合到一起?

  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忽然釋然了。塵歸塵,土歸土。導演讓原著裡的混亂和想像各歸其位,他自行其是地拍著自己的《狼圖騰》--一部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大敘事,是法國文化中對自然的敬畏,拍出的是人對自然的掠奪和侵害,拍出的是一部蒼狼悲歌。


  法國人寫出過《昆蟲記》,拍過《熊的故事》、《蝴蝶》、《遷徙的鳥》等等。在我們猜想,在法國文化裡,動物的位置在人類之上。人是醜惡的,動物是高尚的。——這是電影群裡賀爸的話。

  《狼圖騰》裡,阿諾拍出來了狼的高貴與孤傲:果敢、堅毅、團結、絕不屈服、自我犧牲;而人卻更加狼毒:貪婪、自私、狠毒,比狼更像狼,而且還很愚蠢。這從阿諾的電影語言和敘事選擇上可以看出來。

阿諾鏡頭下的草原,清澈的藍天、變幻的白雲、碧綠的山坡、平靜的湖水,悠悠然自然的節奏,像是法國的浪漫鄉村。在這邊土地上,蒙古人原來自由自在地過著他們的遊牧日子,可是,上級派來了領導,又下放了管理軍馬的任務,在狼群的追逐與惡劣的天氣下,巴圖為了完成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丟掉了自己的命。政府夥同東部蒙古人,跑來掠奪草原,族長阿爸死在了東部人設的炸狼陷阱中;與陳陣相愛的蒙古女人,屈從情勢要嫁給東部入侵者。——是一種什麼力量,一步步在侵蝕這個遊牧民族的生存根基?與此相映照的是,那群獨孤的狼,導演用他含情脈脈的鏡頭,拍出它們矯健的奔跑、迷人的眼神、悽厲的叫聲,日漸滅絕的處境。——導演心裡有一個「長生天」,那就是心懷敬畏之心,讓天藍、讓雲白,讓狼野,遵從自然法則,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導演的「圖騰」,而這個自然,被形象化地寄寓在「狼」的身上。在這個意義上,導演的故事線索裡,才容得下馮紹峰這張儒糯的臉,和異族人逆遊牧民族的意願,一廂情願地養小狼崽的荒唐邏輯。在這個意義,我們也理解了導演為什麼會在片尾選擇與電影內容貌似不搭的汪峰唱的那首《滄浪之歌》,當最後「我要唱首滄浪之歌,響徹在這大地,用那最猛烈的孤獨,找尋你那失落的驕傲。我要唱首滄浪之歌,穿越在這江河,用那最洶湧的卑微,救贖我們幻滅的渴望」,表達的不是滄浪之歌,而是一部蒼狼的悲歌。

這部電影裡,滲透著法國人的浪漫悲歌,畫面純淨唯美、鏡頭細膩、敘事簡潔,是一部詩化的電影。

‍所以,你看,究其實質,這電影與姜戎所樹立起的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對比思考沒什麼大關係。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小說作者渴望用狼性來改造人性中的羊性,有其現實邏輯,而這部小說,之所以引起轟動,最核心的,是激發了在這個沒有規則的國度裡,人想變狼的渴望,而絕不是想把狼變成人的溫情。所以,迷醉小說的人,一定會感覺電影太不給力了!

  姜戎的理想是用狼來象徵遊牧民族,而在故事中正面出場的人物身上,從人物的言行中,他的理想從未得到親自確證,這也就決定了他所謂的「狼圖騰」,只是個人的圖騰,與這個民族沒多大關係。這也難怪電影之後,許多蒙古學者、作家罵他是沒事找抽了。他的一廂情願,影響了故事的內在邏輯,使得故事矛盾重重,比如陳陣養狼,又被狼咬;本該恨狼,卻又轉而敬狼;這個情節使得後來的故事講得多麼膽戰心驚、不堪一擊,假如不是被咬傷,而是被咬死呢?假如陳陣愛的女人的兒子,不是被咬傷,而是被咬死呢?陳陣的故事還能往下講麼?怎麼彌合狼之為狼的吃人本性,與追求真善的人性之間最根本的分野呢?所以說,姜戎寫的只是小說,不要妄圖與歷史貼合。

  讓·雅克·阿諾的電影,是另一回事。

  電影、小說,和蒙古民族的歷史,這三股麻花,被導演擰在一起。讓·雅克·阿諾是用自己的邏輯線擰在一起的,而電影自有其內在邏輯和立場。

所以,電影,還是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狼圖騰》不談狼性時在談什麼?
    從書籍《狼圖騰》走紅,到電影拍完上映,掐指一算已經過去了十年。這十年,從電影項目運作的角度講是一個鍥而不捨的感人故事,即所謂「誠意電影」的賣點;但已經隔了十年,那意味著,所有因書籍《狼圖騰》引發的爭議,都要重新推演一遍了。十年前的文化爭議從2004年開始,一本叫《狼圖騰》的書就常年傲居在暢銷書排行榜的前列。
  • 蒙古族是否以狼為圖騰?電影《狼圖騰》再引爭
    羊年春節檔電影《狼圖騰》收穫了口碑與票房。然而,隨著電影的熱映,當年原著小說的一些爭議內容也再度被提及。
  • 姜戎:《狼圖騰》電影的主角必須是狼
    在草原,狼是神,狗是奴;狼是圖騰,狗是家畜。狼與狗的目光眼神、氣質氣度、精氣神韻截然相反,狗眼裡永遠射不出草原野性的光芒。——《狼圖騰》作者姜戎編者按:2月4日全球首映後,粉絲早苦等數年的電影《狼圖騰》竟然要到大年初一2月19日才公映,這真急煞了小夥伴兒們。
  • 關於電影《狼圖騰》中的那些狼
    姜戎插隊草原11年、創作20年才有了暢銷十餘年的名作《狼圖騰》,而根據小說改編、歷時7年打造的真人真狼真3D電影《狼圖騰》也博得一致好評
  • 《狼圖騰》電影的主角必須是狼,否則必敗無疑 丨 熱點
    可能再沒有一本書能像《狼圖騰》一樣,以一種低調的知青文學的姿態問世,卻折服了各個層次的讀者,引發的關於狼性乃至民族性的爭議經久不衰。而電影《狼圖騰》也不負眾望,真的拍炸了,觀眾跳腳兒推薦。雖然利用電腦特技完全可以在銀幕上塑造出以假亂真的狼群,不過導演阿諾和姜戎卻堅持要用真狼拍攝,目的就是要給觀眾展現「真實的狼性」,這也讓《狼圖騰》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困難的項目之一。為了實現阿諾導演的宏願,片方專門在北京和內蒙古建立了4個養狼基地,並邀請世界頂級馴狼師加拿大人安德魯-辛普森來到中國,耗時3年來養狼、訓狼。
  • 唇槍舌戰《狼圖騰》,為何是狼而非驢圖騰or羊圖騰?
    電影《狼圖騰》製片人王為民解釋稱:「那是因為狼身上有我們人類沒有而又急需的東西。」 視頻:騰訊電影沙龍第六期:破解神秘《狼圖騰》,時長2分10秒,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3月10日,騰訊電影沙龍第六期「《狼圖騰》啟示錄:中國故事的國際化之路」在京舉辦,知名編劇史航擔任主持人,和該片製片人王為民、特效化妝和仿真動物總監肖進、知名蒙古籍劇作家喇西·道爾吉等人展開唇槍舌戰,一起揭開電影《狼圖騰》誕生的神秘過程。
  • 《狼圖騰》:故事濃烈,但舉重若輕
    電影《狼圖騰》海報。節制,還是節制。《狼圖騰》是讓·雅克·阿諾躲在鏡頭背後對動物的禮讚。
  • 滄浪之歌┃電影《狼圖騰》主題曲
    》(沙畫版)滄浪之歌┃電影《狼圖騰》主題曲《百度百科》【歌曲簡介】《滄浪之歌》是由汪峰作詞,黃勇作曲,汪峰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也是由讓-雅克·阿諾執導的電影《狼圖騰》的主題曲。電影《狼圖騰》主題曲《滄浪之歌》由汪峰親自填詞,通過對原著及電影作品的理解,和之前在草原採風時的經歷,洋洋灑灑的寫出了充滿詩意的歌詞,這不僅是對原著的解讀,更是對「男人精神」的詮釋。
  • 【影評】領悟「狼」圖騰
    電影《狼圖騰》的熱映,讓我們不斷感受著「狼」智慧,以及草原人民的信仰!
  • 電影《狼圖騰》你不知道的事
  • 《狼圖騰》樸實無華的人狼傳奇!
    作為素有最難改編小說之稱的《狼圖騰》,電影交出了一份能去其糟粕且對仗工整的答卷,人類對自然的敬畏與破壞環境守恆法則的反思是那樸實無華的旋律,在有以驚豔絕美的廣袤草原,狼的渲染極富魅力,但另一面電影之失在於劇情架構的庸散,人物情感在狼的反襯下倍覺蒼白。
  • 揭秘《狼圖騰》殺狼鬥狼咋拍的
    億(截止於3月4日),並且還在持續走熱,電影《狼圖騰》絕對是今年春節電影市場最大的一匹黑馬。馴狼師一個電話等了3年王為民說,其實早在2004年,片方就買下了《狼圖騰》的電影版權,版權到期後又買了一次,還是沒人敢接,只因拍攝難度太高。2008年,《狼圖騰》的英文版在海外發行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好萊塢某著名大導演還曾帶著他的御用編劇來考察過這個項目,後來也放棄了。電影版《狼圖騰》貌似要無窮無盡「流產」下去。
  • ★橫店影城—《狼圖騰》大年初一,狼的誘惑,橫店鉅獻!
    >團購票、會員卡、包場觀影請致電6840012、13947911011由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馮紹峰、竇驍擔綱主演的史詩級影片《狼圖騰》即將上映。此前,《狼圖騰》舉辦的媒體場點映,就獲得了超高人氣和不俗口碑,許多媒體都把《狼圖騰》稱為是離奧斯卡最近的中國電影。昨日《狼圖騰》舉辦名人場試映活動,王蒙、鄭淵潔、劉恆、李敬澤、笛安、許戈輝、潘石屹、張頤武、敬一丹、史航、鮑春來等各界精英們在受邀觀看影片之後都給出高度評價。
  • 《狼圖騰》大片搶先看
  • 由電影《狼圖騰》引出,世界各國的圖騰之旅...這個你一定喜歡!
    關於電影《狼圖騰》熱播的電影《狼圖騰》及其原著,讓一些人驚呼認識到了真實的狼和狼道
  • 論劍北京電影節 從「中國元素」到「中國圖騰」
    論劍北京電影節 從「中國元素」到「中國圖騰」 讓·雅克·阿諾:《狼圖騰》是一部讓我驕傲的作品    如果說湯姆·德桑託僅僅是用「中國元素」來承擔自己作品中的調味品,那麼法國殿堂級電影導演讓·雅克·阿諾就完全把「中國元素」升級成為了「中國圖騰」。
  • 《狼圖騰》真的拍炸了
    而阿諾之前拍過《虎兄虎弟》、《子熊故事》(看完《狼圖騰》可以腦補一下),在國際上應該說是最好的動物片導演,對人文又那麼感興趣,找他基本是不二的選擇。要提一下加拿大馴獸師安德魯.辛普森,他2002年就看過英文版的《狼圖騰》,當時他就覺得有一天會有人來找他加入,這一天等了7年。他帶了6名助手過來,所以這17匹狼都是聽英文口令的。他對訓狼的總結就是狼不能打也不能懲罰,只能無限地對它們好,給足牛腿肉,才能消除人與獸之間的隔閡,他讓演員沒事就去狼舍裡坐會,不幹什麼,就是建立信任。
  • 【導演特輯】關於電影《狼圖騰》導演讓·雅克·阿諾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狼圖騰》的導演讓-雅克·阿諾如同一位「最熟悉的陌生人」,是個特殊的存在——在媒體的形容中,這部歷時數載的史詩大作,是一個拿過奧斯卡獎的「法國國寶級」導演在掌舵。在觀眾的印象裡,梁家輝主演的《情人》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除此之外,國人對他更多的一點認識,大概來自他「為了《狼圖騰》放棄執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 在2009年《狼圖騰》的啟動儀式上,年屆66歲的阿諾導演放話:「只有我才拍得了這片子。」坦白說,當時沒有多少人好看他的前景。
  • 《狼圖騰》為何會徵服觀眾?
    其中,表現人與自然、人性與獸性、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關係的影片《狼圖騰》,因為環保主題的「正」和文藝的「範兒」,市場前景最初並不被業界看好。但該片放映之後,無論觀眾口碑、專業評價,還是大眾電影網站的評分,都明顯高於同期其他影片。
  • 羊年說狼故事-阿諾和他的狼圖騰
    在首映禮上已經看過一次《狼圖騰》的小編,因為老公思聰家的萬達影院最近超高排片的力挺,忍不住又去看了一次。看《狼圖騰》的老婆 才是王思聰的好老婆 《狼圖騰》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個大片,它沒有鋪天蓋地的特效,沒有史前或者外星球的景觀,有的是純粹的質樸(就好像老公思聰一樣),甚至於拍攝中使用全部的狼群都是真實的